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4 16:01 发表
有的会有,看情况!丝苗米煮饭就比较少水,东北米感觉就很多,煲粥更多!
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我觉得设计师来说应该就是故意的,因为要易于清洁可能要比导流来的重要一些!
我记得以前家里松下的电饭煲盖子后面会 ...
原帖由 @查理王 于 2019-1-14 16:10 发表
我家的完全没有水,只有打开盖子的时候会滴下来一点,你那个是不是密封圈有漏气或者老化了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4 16:1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是易于清洁,我感觉他内置的模式就是以时间为准所以需要用户自己控制水量。同样是放水过量,老式电饭煲都是延长时间把水耗干直到达到合适的口感,那必须做好排水让这些水有去处。 ...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4 17: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从这点来说小米电饭煲其实并没什么优势。但米饭口感本来就是玄学,好米还是好锅到底哪个影响大真不好说,所以牺牲这方面便利性换取其他方面便利也无所谓。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19-1-14 17:16 发表
现在新出的锅好像都比较干净,上盖几乎不需要清理,只会有一些蒸馏水,盖子一开就被导流到蓄水盒里,感觉技术革新了。
以前那种锅虽然煮出来的饭味道并不差,但是清理起来真是麻烦。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4 17:58 发表
NO,不是不需要清洗,是不好清洗所以懒得洗而已……
我家以前那个松下的就是有蓄水盒的,一段时间下来,上盖粘糊糊的,蓄水盒里头的水都粘稠的,明显不是蒸馏水!
所以我觉得小米的设计应该是考虑到方便清洗为主 ...
原帖由 @LcSter 于 2019-1-14 19: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正常的ih电饭煲是会有个气压阀,一般多点水少点水会通过气压阀调节水汽的释放。
当然前提是你要选对程序,释放水汽的判断是根据内置程序参数和......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19-1-14 18:40 发表
说明你孤陋寡闻了。
这个锅几乎天天做饭,上盖已经有几个月没洗了,我不放心拆下来看了看里面,发现确实没必要洗。
说明现在的技术,米饭是碰不到锅盖内侧的,只会有蒸馏水附在盖子上。
导水槽里的水很 ...
原帖由 @dhd 于 2019-1-14 19:08 发表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
你说的是ih压力锅吧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1-16 10:58 发表
小米电饭锅与当年松下相比较,最大感觉就是不够智能。
对水量要求太过严格,机器无法自行检测锅内水量进行调节。比如你下的水偏多了,但是选择了米饭弹牙,但是机器无法将锅内多余的水份蒸发掉,或者自行延长煮饭时......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1-16 10:58 发表
小米电饭锅与当年松下相比较,最大感觉就是不够智能。
对水量要求太过严格,机器无法自行检测锅内水量进行调节。比如你下的水偏多了,但是选择了米饭弹牙,但是机器无法将锅内多余的水份蒸发掉,或者自行延长煮饭时 ...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3:43 发表
我倒觉得这不是不够智能,而是因为智能了,所以小米才把不同米的煮饭过程给精细化了,确保口感最佳,但是缺点就是如果错配了,就容易出问题!
而原本不智能的机子,可能就是一套比较死的程序,无一例外都过煮一段时间,你看着觉得煮的干,实际上口感可能是有缺失的!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3:54 发表
凭什么错配了就出问题啊?这是家用电器不是生产设备,对智能的定义本来就侧重傻瓜化模糊化而不是操作更复杂。煮饭过程细化本来就说明智能化没做好。只是说电饭煲这个细分的市场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因为作为原料的大米种类太多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6 14: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你们太高估家用电器了
不妨去看下日系高端电饭煲的说明书和锅体上的印迹说明,都是附送量杯,锅体上注明水位的。自己不按要求放水,要求电饭煲高度智能是不现实的。
类似的,像 ...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6 14:07 发表
你们太高估家用电器了
不妨去看下日系高端电饭煲的说明书和锅体上的印迹说明,都是附送量杯,锅体上注明水位的。自己不按要求放水,要求电饭煲高度智能是不现实的。
类似的,像洗衣机、烘干机对于衣服类型、程序选择都有长长的说明,衣服标签上也会注明能否水洗、能否滚动烘干,但是国内N多消费者是不管这些的。。。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4:22 发表
是啊,说的就是,别的家用电器没做到,小米也没做到啊。而且别的电饭煲还可以容错,小米这个容错更差。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6 14:27 发表
这里面涉及期望值管理的问题
我做服务业的,尤其注重这个
智能家居大家玩一玩就知道是比较初级的阶段
一个电饭煲而已,怎么可能精确搞清你用什么米呢?
做西餐就知道了,各种主材和配料的分量都很有讲究,拿个秤好好量好,结果就是好的。
你把一包酵母全倒进面粉里,再高端再智能的机器也做不好面包。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4:36 发表
这就是车轱辘话了。20年前我还不知道指甲盖大小的存储卡能存几百G的电影呢。
哦,太智能了超出我想象是我的问题,不够智能达不到我的要求还是我的问题?科技相对论还是科技辩证法?不是说小米这个不好,而是没比别家强。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1-16 14:40 发表
一部999的电饭锅,我也不指望它能化腐朽为神奇。但是,小米你就不要把自己宣扬得太过智能化了嘛,APP里面可以添加一大堆的米种可以选择,可结果呢?屁用也没有,我严格按照刻度、量杯、APP出来的米饭大概率还是偏湿偏 ...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4:57 发表
如果你严格按照规范,结果出来的还是偏湿软,那我觉得大概率是你自己口感问题把!
毕竟珍珠米好吃还是丝苗米好吃,这个都没法统一,你指望一个电饭锅解决满足所有人的口感问题,本来就是有病……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6 14:54 发表
强的是价格。
国内这low逼环境就这样了,这些个厂商一个屌样。
老罗吹的牛逼被人整成清单时不时翻出来屌一遍,小米、华为、格力,哪家不是?无论老罗还是雷布斯还是余大嘴,他们怎么说我都不会全信。
都是资深数码家电玩家了,应该有个免疫能力,对这些厂商的宣传自动打个折扣,最终还是看产品的性价比。
我这次灯从松下换到了yeelight,ih压力电饭煲自己买个小米的,象印的留给老娘在用。象印的4千,小米的800块,钞票说话呗。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5:09 发表
那就不是技术的问题了啊,这说的是楼主说的智能化。煮饭这个东西还是看米,但大众嘴里就是玄学一样。你知道我之前用的什么电饭锅吗?三角牌白内胆电饭锅,100块钱,我家里消费的米和自己的口味要求100块钱的设备就足够了,300多的大品牌低端货我都没必要,500块钱的小米当然更没问题。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5:0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真不是个人口感问题,什么米也不该煮出是这样。我第一次煮饭都惊讶了怎么软成这样,明显放水太多了。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4:57 发表
如果你严格按照规范,结果出来的还是偏湿软,那我觉得大概率是你自己口感问题把!
毕竟珍珠米好吃还是丝苗米好吃,这个都没法统一,你指望一个电饭锅解决满足所有人的口感问题,本来就是有病……
![]()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15:16 发表
问题是觉得小米煮出来饭不错的人,也不是只有一两个人啊……
吃惯高压锅的煮饭的人,会觉得所有电饭锅不行,吃惯丝苗米的人,会觉得珍珠米软绵绵太难吃了,喜欢吃饭焦的,电饭锅连饭焦都没有,更不满意……
其实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希望得出个结论,小米不行嘛……其实你们这苦心我理解……
国产货嘛,经常搞着跪舔的高大上洋牌子灰头土脸……肯定要挑点毛病出来才说的过去啊,要不是心里多难受啊……
完全理解……
原帖由 @鬼迷心窍 于 2019-1-16 17: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小米刚出了高压锅5升容量
599-100499
有点想买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8:40 发表
这都是按照标记来的,别人家也是按标记来都不会这样。你这也是想打架,别和楼主一样。
话说回来,之所以没有导流槽我觉得就是因为根本就不会有传统电饭煲那么多的废水出来。传统电饭煲其实是把水耗干了煮熟的。 ...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6 20:18 发表
没水是因为你熟了马上打开,你试一试熟了继续让他自动保温时间长一点看看?
饭刚煮完,这时候温度高,水还是蒸汽,所以没水!
但是保温时间久了,温度没有煮饭的时候高,所以原来的蒸汽会凝成水了,这时候水就来了……
原帖由 @dhd 于 2019-1-16 18:47 发表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
这个只是普通电压力锅,不是ih的。
原帖由 @鬼迷心窍 于 2019-1-16 20: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有ih的电压力锅吗
原帖由 @LcSter 于 2019-1-16 20:24 发表
只想说,象印电饭煲上有口感偏好选择的啊雾桑,能不能不要欺负不清楚的人。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6 20:30 发表
不就标准、香糯感和颗粒感3档选择么
你来讲讲,对用水量是否有严格要求来着的?
原帖由 @LcSter 于 2019-1-16 22:35 发表
本来就有梗米和籼米之分啊,然后才是你说的标准、香糯感和颗粒感,而且还有糯米饭和寿司饭额外选。
肯定是靠电饭煲自身功能去尽量调节的,不然拿个砂煲不是更好?
最后,我觉得我买回来的象印电饭煲对用水量的要求没我以前用的电饭煲严格,原理我上面说了。
连小米电磁炉的发热接触点都是复合探头功能,为什么你们会觉得电饭煲不会有。
原帖由 LcSter 于 2019-1-16 22: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本来就有梗米和籼米之分啊,然后才是你说的标准、香糯感和颗粒感,而且还有糯米饭和寿司饭额外选。
肯定是靠电饭煲自身功能去尽量调节的,不然拿个砂煲不是更好?
最后,我觉 ...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7 09:35 发表
我有个好习惯,家里电器产品都搞个电子档说明书放在NAS上。
我们来看下象印说明书吧。
1044796
1044797
另外,我得严重指正出你的错误,日系电饭煲并无梗米和籼米之分。
区别的是白米和“玄米”(说明书中翻译成糙米),玄米是指没有经过精米的大米,这东西国内吃的人极少极少。你在日本电器城常见到精米机,在国内很少卖。有些讲究的日本人,买的玄米,在家直接用电饭煲来煮或者在家自己精米后来煮饭。
说得通俗易懂点,日系电饭煲里管你东北大米还是南方大米,国内市售大米基本全部归类在白米,有个选项是长粒米就交给你来判断品种了~~~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7 07:59 发表
说白了,就是这个智能的目的是讲究的是刚刚好,还是高宽容度的随便来!这两个目的再现在的科技来说,本来就是互相抵触的…
你不太讲究口味,所以目的更倾向随便来,所以说明小米这个电饭锅根本就不适合你好了!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稍微注意一下用正确米量加正确水量,就能煮出粒粒饱满软糯刚刚好的米饭,很满足了!
就你说的那个所谓随便下水都可以干,其实正是因为不智能所以设置了一个高宽容度的过煮而已,想干还不容易!
所以,归根结底,口味问题!自己吃惯了大排档,就算米其林大师给你做饭菜一样觉得清淡不好吃,说来说去就是想给小米挑事,结论就是你小米不行…不就是想要这个目的嘛!
原帖由 @LcSter 于 2019-1-17 10:45 发表
你去银座那家专门卖米的店看看吧,人家有教你的。
当然你要指着说人家日本不叫梗米的话,的确是我错了。
对了,我已经回复了用水严不严格的问题了。
ps:我的象印是自己从日本带回来的,不存在我买的国行所以才blablabla的缘故。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7 10:53 发表
哪用他们教,我爸妈都是粮食专家,尤其大米和小麦方面。。。
你自己维基百科下什么是玄米吧,如果你懂日语的话。
上面说明书都贴出来了,还有什么好争的?
官方不翻译成梗米翻译成糙米你觉得为什么?水平不如那帮中国人导购?
水量说明都写在说明书上了,如你所说容错量特别高的话,那官方写这说明书干嘛?
最后,象印的电饭煲日版和国行都相同工场出来的,说明书也是类似的。
如果你坚持要杠的话,报出你的电饭煲型号,我去日本官网上下载对应的说明书让你看。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9117 10:54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LcSter 于 2019-1-17 12:47 发表
你跟c片都一样,很喜欢在回复的时候更替别人的条件,
一开始就说严不严格,现在就说容错量特别高,真的是辩才无双。
字是我打错了,是粳米,不是梗米。象印煲上面的长粒米就是指籼米,广东这边一般是吃丝苗米或者泰国香米,日本有些西餐厅是会用欧洲那边的米,例如希腊或者意大利那边,所有才会有长粒米的选项。
不知道你提糙米什么意思,你意思是日本的糙米等于粳米或者是长粒米?
电饭煲型号以前回复过,要看的话今晚我回去吃饭的时候拍照,说明书不用了,我觉得东芝那帮在美的生活小家电的驻点专家应该比说明书好用。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7 13:07 发表
驻点专家比说明书好用喷了。。。
真不知道什么样子的专家,精通中文的导购专家么。。。
日系电饭煲就是按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来设计的,在日语里大米按精加工程度分为玄米、白米、无洗米。玄米和白米之间可以再细分出来3分/5分/7分精米,电饭煲也是这么设计的。注意,这些词虽然你看得懂汉字,但是日语。
将玄米翻译成中文时,对应的是糙米。中国人一般很少吃糙米,市场上买到的大米都是精加工过的,管你是东北大米还是苏北大米,管你粳米还是籼米,而你口里这么多精细分类,日本人在设计时只放在了“白米”这一类里,听明白了么?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9-1-17 13: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驻点专家比说明书好用喷了。。。
真不知道什么样子的专家,精通中文的导购专家么。。。
日系电饭煲就是按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来设计的,在日语里大米按精加工程度分为玄米、白米、 ...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1-16 18:40 发表
这都是按照标记来的,别人家也是按标记来都不会这样。你这也是想打架,别和楼主一样。
话说回来,之所以没有导流槽我觉得就是因为根本就不会有传统电饭煲那么多的废水出来。传统电饭煲其实是把水耗干了煮熟的。 ...
原帖由 无印凉粉 于 2019-1-18 10:09 发表
说真的,关于做米饭这事,我觉得经验积累比依靠什么破智能电饭锅重要得多。
指望电饭锅自己能煮出好吃的米饭还不如指望炒菜机器人称霸后厨。
用手指头量水位属于做饭基础入门知识,看说明书加水这种事情就是胶柱 ...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8 12:09 发表
手指头都不用,现在的正常一点的电饭锅里头基本直接都在锅壁上画的清清楚楚加水刻度,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这也能吐槽难加水我觉得纯粹是找事!
原帖由 cf3b5 于 2019-1-18 12:09 发表
手指头都不用,现在的正常一点的电饭锅里头基本直接都在锅壁上画的清清楚楚加水刻度,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这也能吐槽难加水我觉得纯粹是找事!
原帖由 @鬼迷心窍 于 2019-1-17 08:39 发表
那是老产品了 只是个微压的电饭煲,不是真正的高压锅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1-14 16:35 发表
小米电饭锅对水量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单纯按照刻度下水会很郁闷,煮出来的米饭总是偏湿偏软,必须凭经验根据不同大米适当增减水量。
原帖由 @玄戍 于 2019-1-19 13:06 发表
我也按照刻度,感觉挺好吃。。
我家都是一个大乐扣盒子放米,量杯插米堆里面,感觉很省事。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