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业评] PS4软硬比接近10:1,和其他主机比什么水平 [打印本页]

作者: king8910213    时间: 2018-11-16 10:14     标题: PS4软硬比接近10:1,和其他主机比什么水平

6月的软件数据是7亿7790万,本财年第二季度销售了7510万软件,截至九月软件数据为8亿5300万,硬件数据为8610万,软硬比接近10:1了



[ 本帖最后由 king8910213 于 2018-11-16 10:37 编辑 ]
作者: flies    时间: 2018-11-16 10:16

正常水平,除了掌机软硬比比较低,历史上其他主机软硬比基本都在9-10左右
作者: 沉木    时间: 2018-11-16 10:20

喷了,我20多张碟已经远超平均数了啊。还不算数字版的
作者: sakat    时间: 2018-11-16 10: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烩面算不算
作者: flies    时间: 2018-11-16 10:23

引用:
原帖由 沉木 于 2018-11-16 10:20 发表
喷了,我20多张碟已经远超平均数了啊。还不算数字版的
核心玩家消费力高,所以整体被更多的普通玩家和跟风玩家拖了后腿

我有个弟弟,从PS2买到PS4,每个世代只买几款实况,其他游戏他没兴趣他只玩实况,所以整体软硬比被类似他这种玩家拖累了

[ 本帖最后由 flies 于 2018-11-16 10:24 编辑 ]
作者: king8910213    时间: 2018-11-16 10:26

引用:
原帖由 sakat 于 2018-11-16 10: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烩面算不算
软件销量怎么可能算会免。。。。。
作者: patman    时间: 2018-11-16 10:27

我ps4好像真只有10个游戏 算上数字版
作者: 西索333    时间: 2018-11-16 10: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我超平均3倍有多。
作者: leyoung    时间: 2018-11-16 10:30

任天堂软硬比最高的是GC,9.59;其次是Wii,9.05。掌机里面最高的是ds,6.16。
NS目前是4.42,这个排在掌机里面都是比较低的。
作者: xiaogao    时间: 2018-11-16 10:31

NS卖了这么多4399还这么差么
作者: 西索333    时间: 2018-11-16 10: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s我只买了两个游戏,塞尔达和荒吹。
作者: cong2004    时间: 2018-11-16 10:37

引用:
原帖由 king8910213 于 2018-11-16 10:26 发表

软件销量怎么可能算会免。。。。。
会免也算吧,你看你的购买清单,会免“买”的和平时打折买的没分别啊。
作者: 取暖的刺猬    时间: 2018-11-16 10:38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
这里应该不包括数字销售吧
作者: king8910213    时间: 2018-11-16 10:40

引用:
原帖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8-11-16 10:38 发表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
这里应该不包括数字销售吧
包括数字的应该,毕竟是SONY的财报里的数据,不会抛开数字这么大一块
作者: 夕雨    时间: 2018-11-16 10:41

引用:
原帖由 cong2004 于 2018-11-16 10:37 发表

会免也算吧,你看你的购买清单,会免“买”的和平时打折买的没分别啊。
不可能的,会面的单独计算
你看看你的游戏库,详细规划了
作者: 夏青    时间: 2018-11-16 10: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数字版28个
作者: 模拟器高手    时间: 2018-11-16 10:45

最高的好象是xb360
作者: md2    时间: 2018-11-16 10:47

引用: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1-16 10:16 发表
正常水平,除了掌机软硬比比较低,历史上其他主机软硬比基本都在9-10左右
老游戏机没有那么高
SFC MD时代正常数据是7~8

越老的机器数据越差,因为当时没有互联网,所以大量的中小型游戏销量都没有记录,这导致如果你用VG上的数据去算,实际软硬比都巨低无比
但是VG的软件总销量,不是用单个游戏销量累加的,而是根据历史数据的,所以并没有那么失真


软硬比最高的是PS3和X360 ,显然寿命和软件销量正比。PS2也是一个超级长寿的东西
作者: 任天鼠    时间: 2018-11-16 10: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目前8-9张,看来是平均水平
作者: abracadabra949    时间: 2018-11-16 10:50

我应该买了二三十个有的,基本独占为主,部分打折跨平台
作者: SEN    时间: 2018-11-16 10: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买了至少30张正版,也算是补了PS1时代一直晚盗版的愧疚之心。
作者: riva128    时间: 2018-11-16 11:14

Posted by: HUAWEI MHA-AL00
大概三四百比一的水平  TGFC·NG
作者: 有钱    时间: 2018-11-16 11: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4张实体,四个数字,一共八个游戏,不算核心玩家
作者: 汐瑜    时间: 2018-11-16 11:20

差不多是这个数
作者: SeraphZtoA    时间: 2018-11-16 11: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西索333  于 2018-11-16 10:37 发表
ns我只买了两个游戏,塞尔达和荒吹。
哪两个游戏?你再说一遍?
作者: clockworkjian    时间: 2018-11-16 11: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3
引用: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1-16 10:23 发表
核心玩家消费力高,所以整体被更多的普通玩家和跟风玩家拖了后腿

我有个弟弟,从PS2买到PS4,每个世代只买几款实况,其他游戏他没兴趣他只玩实况,所以整体软硬比被类似他这种玩家拖累了
明显你弟弟消费力高 只为实况就能买几个主机太奢侈了 我没四五个想玩的游戏 都不舍得买主机
作者: jackyjy    时间: 2018-11-16 11: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PSN里面去掉会免都有70多个游戏了
作者: 夕雨    时间: 2018-11-16 11:35

190个数字版,不算会面的

emmmmm,希望PS5能兼容吧
作者: fujin    时间: 2018-11-16 11: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严重拖后腿了。
作者: 西索333    时间: 2018-11-16 12: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Nexus 5
引用:
原帖由 @SeraphZtoA  于 2018-11-16 11:29 发表
哪两个游戏?你再说一遍?
异度2和荒吹。
作者: majian1    时间: 2018-11-16 12:14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8
不算会免,买了20来个数字版,两个实体版。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8-11-16 12:30

PS4的话不算烩面,2个实体,16个数字
但还是明显感觉这个世代玩到的满意作品数量比上世代少
作者: flies    时间: 2018-11-16 12: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原来这么多主机玩家消费力都没我这个掌机玩家高,我3DS加下载版应该差不多40款了
作者: アクセル-アルマ    时间: 2018-11-16 12:40

引用: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1-16 12: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原来这么多主机玩家消费力都没我这个掌机玩家高,我3DS加下载版应该差不多40款了
那是 你3ds专精 谁能比的过您那 下载版估计也是D吧有40也好意思说 你说个400多好

[ 本帖最后由 アクセル-アルマ 于 2018-11-16 12:43 编辑 ]
作者: 真TMD是个粪青    时间: 2018-11-16 12:44

看了一下psn,显示已购买内容248,ps plus会员送的144,那是买了104个游戏?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8-11-16 12:49

会免不算,但下载式独立游戏算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8-11-16 12: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xiaogao  于 2018-11-16 10:31 发表
NS卖了这么多4399还这么差么
这数据不差啊,主机初期软硬比都很低的,是后期随着游戏丰富逐渐提高,你看看PS4初期软硬比又有多高,当然以NS掌机型的升级模式,估计后期软硬比也是家用机/掌机之间的比例,我猜是1:7或8(比3DS高不如WiiU)
作者: quigonjinn    时间: 2018-11-16 12:58

引用: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1-16 12: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原来这么多主机玩家消费力都没我这个掌机玩家高,我3DS加下载版应该差不多40款了
PS4实体盘70+,下载版20+
PS3实体盘100+,下载版30+
PS2实体盘40+
WIIU实体盘60+
WII实体盘60+
NGC实体盘30+
DC实体盘60+

PSV实体盘30+,下载版30+
PSP实体盘40+,下载版10+
3DS实体盘40+,下载版0

NDS实体盘10+
GBA0

NS实体盘8,下载版3

不过这都是玩具,加一起也没几个钱。
真要论消费力…………一年油钱50K不知道算不算~~
作者: asd11123    时间: 2018-11-16 13: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游戏是最便宜的娱乐了,还老是打折,只看你想不想买
作者: ORICONF    时间: 2018-11-16 13: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NS只要有一个谎吹就足够了,可以玩三辈子的好游戏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8-11-16 13:19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2:49 发表
会免不算,但下载式独立游戏算
那PS4这个软硬比也不算多高,以前主机是没有下载版小游戏的,9:1都是实打实的大作
作者: 328928249    时间: 2018-11-16 13: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算算也不少了。。美国末日hd,血缘,黑魂2+3,零式hd,ff15,实况2017,巫师3,直到黎明,暴雨,2k,驾驶俱乐部,小小大3。其他还有的记不住了。。不包括会免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18-11-16 13:23

引用:
原帖由 cong2004 于 2018-11-16 10:37 发表

会免也算吧,你看你的购买清单,会免“买”的和平时打折买的没分别啊。
会面如果能算上,那微软的金会员加xgp订阅服务(一百多款老游戏加少量第一方新作和凤毛麟角的第三方新作)那软硬比直接突破天际。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8-11-16 13: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8-11-16 13:19 发表
那PS4这个软硬比也不算多高,以前主机是没有下载版小游戏的,9:1都是实打实的大作
以前没有下载版小游戏,但是有实体版小游戏。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18-11-16 13:28

上次代软硬比最高的是微软,不过这个次代微软力推xgp,估计不好说了
作者: CrazyMoon    时间: 2018-11-16 13:31

引用:
原帖由 ORICONF 于 2018-11-16 13: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NS只要有一个谎吹就足够了,可以玩三辈子的好游戏
分不清你这是黑还是吹了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8-11-16 13:33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8-11-16 13: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以前没有下载版小游戏,但是有实体版小游戏。
我记得不多的,PS和PS2那会儿的游戏价格都差不多,不像今天实体3A和下载小游戏分的很清楚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8-11-16 13:33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8-11-16 13:33 发表

我记得不多的,PS和PS2那会儿的游戏价格都差不多,不像今天实体3A和下载小游戏分的很清楚
D3 SIMPLE系列那种2800甚至1800日元一张光盘的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8-11-16 13:36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3:33 发表

D3 SIMPLE系列那种2800甚至1800日元一张光盘的
但应该还是不比现在的4399大军吧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8-11-16 13:41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8-11-16 13:36 发表

但应该还是不比现在的4399大军吧
D3这个系列光是在日本两年就卖出了一千万,销量也不算很低了
另外一直到PS2时代中等游戏还是很兴旺的,卖49刀/6800日元的不见得都是大作,跟现在不一样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8-11-16 13:46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3:41 发表

D3这个系列光是在日本两年就卖出了一千万,销量也不算很低了
另外一直到PS2时代中等游戏还是很兴旺的,卖49刀/6800日元的不见得都是大作,跟现在不一样
所以说关键是花的钱,那个时候中等游戏也卖一个价,所以说那个年代的9:1和现在的9:1可能花出去的钱就不一样了,不过也正常,现在的DLC是那时没有的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8-11-16 13: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8-11-16 13:36 发表
但应该还是不比现在的4399大军吧
总体来说,主机市场规模是一直扩大的(虽然相对手游很慢,本世代胜利者PS4不可能还不如前代主机,之所以产生你的感觉,是因为游戏收入被头部瓜分的更明显了,不仅是直接体现的千万级3A销量,还有DLC/后续付费内容等,他们挤占了原本的中等游戏议价空间,未来这种超大游戏+廉价小游戏的格局,再谈软硬比其实意义都不大了。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8-11-16 13:57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8-11-16 13: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总体来说,主机市场规模是一直扩大的(虽然相对手游很慢,本世代胜利者PS4不可能还不如前代主机,之所以产生你的感觉,是因为游戏收入被头部瓜分的更明显了,不仅是直接体现的千万 ...
我查了一下20年前的NPD数据
前一阵子Mat说本世代每年销量最好的游戏(COD/大嫖客2/GTA5)销量能秒当年20个来回,并不是夸张
1995年那时候在美国一个游戏一年能卖100万就有希望成为年度最高了
就算是2000年,全美状元也才170万,没到200万

当然在热卖游戏销量指数级膨胀的背后,是中等二线游戏的集体灭绝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3:59 编辑 ]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8-11-16 14: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3:57 发表
我查了一下20年前的NPD数据
前一阵子Mat说本世代每年销量最好的游戏(COD/大嫖客2/GTA5)销量能秒当年20个来回,并不是夸张
1995年那时候在美国一个游戏一年能卖100万就有希望成为年度最高了
就算是2000年,全美状元也才170万,没到200万

当然在热卖游戏销量指数级膨胀的背后,是中等二线游戏的集体灭绝
整个家用机九十年代只有五个千万级游戏,三个马里奥+两个GT赛车,老任靠着N64都能年年刷北美销量榜,现在嚯嚯嚯只能在COD/FIFA夹缝地下求生存了。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8-11-16 14:12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3:57 发表

我查了一下20年前的NPD数据
前一阵子Mat说本世代每年销量最好的游戏(COD/大嫖客2/GTA5)销量能秒当年20个来回,并不是夸张
1995年那时候在美国一个游戏一年能卖100万就有希望成为年度最高了
就算是2000年,全美 ...
这是不是代表着NS这样的便携主机平台相比传统居置家用机拥有更健康的软件生态?各种级别和类型的游戏都能在上面获得一席之地。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8-11-16 14:14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8-11-16 14:12 发表

这是不是代表着NS这样的便携主机平台相比传统居置家用机拥有更健康的软件生态?各种级别和类型的游戏都能在上面获得一席之地。
索尼和微软主机上下载独立游戏也有销量,只是占比没NS和Steam那么高
最早搞这个的就是XBLA,索尼是直到2012年才赶上,因为那一年吉田修平开始简化政策
Wiiware是从来就没火过,政策问题太多,一直到NS时代任天堂才真正对独立游戏友好
Steam一直是独立游戏为主就不提了
其实NS和Steam上独立游戏占比高也和大作数量少有关系,类似的情况早就在PSV上出现过
PSV没多少大作,反而导致很多独立游戏卖的相当好,但很难说这是“健康的”

http://www.vgtime.com/topic/737061.jhtml
那个政策问题细节是怎么回事可以参考我去年写的这篇文章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4:21 编辑 ]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8-11-16 14: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8-11-16 14:12 发表
这是不是代表着NS这样的便携主机平台相比传统居置家用机拥有更健康的软件生态?各种级别和类型的游戏都能在上面获得一席之地。
你想多了,只能说NS可能延缓中等游戏的死翘翘,但是下一代NS机能也是PS4以上级别,业界发展该咋样还是咋样,就像Wii还真以为跟任黑说的一样“任天堂凭一己之力拖业界后腿”?

健康不健康看跟什么时间段做对比,PS2公认的辉煌还不是逼死了大把小厂,业界洗牌重组未必就一定是坏事,好莱坞的现在就是游戏圈的未来,怀旧粉再怎么想十年前/二十年前荧幕百花齐放,然后喷超级英雄霸占荧屏单调乏味/但是不妨碍人家就是大卖特卖。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8-11-16 14:26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4:14 发表

索尼和微软主机上下载独立游戏也有销量,只是占比没NS和Steam那么高
最早搞这个的就是XBLA,索尼是直到2012年才赶上,因为那一年吉田修平开始简化政策
Wiiware是从来就没火过,政策问题太多,一直到NS时代任天堂 ...
我是觉得以后的3A游戏成本只会越来越高(除非出现技术大革命,AI系统嵌入游戏引擎中,构架游戏世界这类工作变得极其简单),以后的趋势就是3A游戏越来越少而庞大,1~3款3A游戏就足够占据玩家一年的精力,那剩下的空间其实就是中等规模游戏和4399的了,而NS这样的便携两用平台比较符合这个趋势,让中等规模游戏和4399都有用武之地。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8-11-16 14:28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8-11-16 14: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你想多了,只能说NS可能延缓中等游戏的死翘翘,但是下一代NS机能也是PS4以上级别,业界发展该咋样还是咋样,就像Wii还真以为跟任黑说的一样“任天堂凭一己之力拖业界后腿”?

健 ...
有的大厂以前其实也是以中等二线游戏为主的
比如KONAMI,还有SCEJ
SCEJ在PS1时代有大批百万作品,其中大部分都不是大作,而是创意二线作品,扩大了游戏人口
而KONAMI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不是100万销量游戏最多的公司,却是50万销量游戏最多的公司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8-11-16 14: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4:28 发表
有的大厂以前其实也是以中等二线游戏为主的
比如KONAMI,还有SCEJ
SCEJ在PS1时代有大批百万作品,其中大部分都不是大作,而是创意二线作品,扩大了游戏人口
而KONAMI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不是100万销量游戏最多的公司,却是50万销量游戏最多的公司
然后现在Konami几乎是半隐退的状态,SCEJ基本上也是废了,当年的二三线小厂atlus的二三线RPG梦幻骑士,PS2上面发行了五代,换到现在atlus的头牌女神异闻录5还是16年跨PS3的游戏2333。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8-11-16 14:39

引用:
原帖由 Epilogue 于 2018-11-16 14:34 发表


ns还能说,steam就算了,steam上现在3a比上时代只多不少。当然可能ea那边搞橘子后分流掉一部分ea游戏。
Steam这些年被分流掉的大作数量是越来越多的
Origin是坚决不从了,Win10 Store也存在相当的抵抗意识,就算跨一般也不会第一时间跨
Uplay和Rockstar Social Club目前倒是还没打算跟Steam翻脸,但时常会提供比Steam更便宜的优惠
Bethesda有翻脸的意图,但是目前来看他们还没这个资本,辐射76的PC平台闹出各种低级笑话,Peter Hines还表示以后的Starfield、老滚6等等依然有希望上Steam

所谓3A只多不少,那其实还是日厂的功劳,但是日厂就是最近爆发这么一波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1-16 14:42 编辑 ]
作者: yfl2    时间: 2018-11-16 14: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8-11-16 14:26 发表
我是觉得以后的3A游戏成本只会越来越高(除非出现技术大革命,AI系统嵌入游戏引擎中,构架游戏世界这类工作变得极其简单),以后的趋势就是3A游戏越来越少而庞大,1~3款3A游戏就足够占据玩家一年的精力,那剩下的空间其实就是中等规模游戏和4399的了,而NS这样的便携两用平台比较符合这个趋势,让中等规模游戏和4399都有用武之地。
rocket league也是中型游戏,这种游戏的话,便携并不重要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