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SE财报:销量数据更新,明年新作请期待E3公布,对Switch的“中等游戏”概念非常感兴趣 [打印本页]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7-11-9 16:28     标题: SE财报:销量数据更新,明年新作请期待E3公布,对Switch的“中等游戏”概念非常感兴趣

SE财报更新了一些销量数据:DQ11突破300万,尼尔突破200万,FF15接近660万
同比利润增长了218%,但财年预期不变,理由是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这个阶段不会有重要作品发售,财年下半年的表现会变弱
(华尔街日报的游戏编辑以此推断出Switch版DQ11的发售日将在2018年3月之后)
另外SE还表示将在2018年的E3公布“犀利、强力而精致”的几款游戏,将在明年全球发售

SE表示Switch目前的销量很好,而且他们对于“中等游戏”(介于超大作和小品作之间)的概念很感兴趣,这种游戏在今天本来是难以取得商业成功的,但Switch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
而这类“中等游戏”是SE擅长的领域,公司会在Switch上发力
至于这个“发力”的具体细节,IP不限——包括新的,老的,已沉寂但日后复活的IP,均有可能,不过Switch的游戏很可能不是独占,而是跨平台的一份
SE表示由于Switch的性能弱于PS4和X1,在跨平台作品上需要做一些技术调整,但跨平台开发依然是可行的,因为架构存在可比性
(指的应该是Switch的API规格比大部分手机更健全,毕竟是Nvidia的作品)

https://gematsu.com/2017/11/squa ... al-results-briefing
http://www.gameinformer.com/b/ne ... switch-support.aspx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9 16:32 编辑 ]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7-11-9 16: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Lenovo
跨手机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9 16:33

现在除了DQ外,SE还有啥能让人觉得有非买不可价值的游戏?

牛郎幻想?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7-11-9 16:39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7-11-9 16:33 发表
现在除了DQ外,SE还有啥能让人觉得有非买不可价值的游戏?

牛郎幻想?
推上有人对华尔街日报的回复是这么写的

@Sharito742
20小时
回复 @mochi_wsj
If by middle-range games they mean stuff like Octopath Traveler, Final Fantasy remakes, Bravely Default 3, FF spin-offs then I'm in.

当然,要是这么说的话,这所谓的“中等游戏”其实就是标准的“掌机游戏”啊,那SE指的“小品游戏”大概是手游和页游吧
而且SE八成会让这些“中等游戏”卖个全价60刀的……
作者: hydelete    时间: 2017-11-9 16: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天国的grandia、、、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9 16:42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9 16:39 发表

推上有人对华尔街日报的回复是这么写的

@Sharito742
20小时
回复 @mochi_wsj
If by middle-range games they mean stuff like Octopath Traveler, Final Fantasy remakes, Bravely Default 3, FF spin-offs  ...
SE现在真真是业界毒瘤了。

对比20年前的SQUARE,简直就不能信是同一批人(可能确实也不是同一批人了,老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作者: king8910213    时间: 2017-11-9 16: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那个八方旅人算是中等预算的东西?
NS要真的能带动中等预算的作品复活倒也是一桩美事,一线3A要顾及NS还是太勉强,中等作品控制成本,对NS适配再跨着其他平台卖挺不错的,希望救活一些被放弃的ip
让水晶动力来发凯恩吧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1-9 16:48

说白了中等游戏不就是独立游戏那些玩意吗,跟手游差别还是很大的吧

现在全地球手游都一个屌样,全是内购氪金,随便一个手游没大几十美元根本玩不转,喷了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7-11-9 16:48

引用:
原帖由 king8910213 于 2017-11-9 16: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那个八方旅人算是中等预算的东西?
NS要真的能带动中等预算的作品复活倒也是一桩美事,一线3A要顾及NS还是太勉强,中等作品控制成本,对NS适配再跨着其他平台卖挺不错的,希望救活 ...
善意的揣测是“中等游戏”=“SE把低成本的主机游戏跨到掌机上”
恶意的揣测是“中等游戏”=“SE把标准的低成本掌机游戏跨到主机上”
后者其实就像日厂以前搞的PSV+PS3/PS4双平台,其中PS3/PS4版本只是PSV提升了分辨率,这种情况下,掌机画面反而是没什么缩水的

看你们自己怎么想了
掌机游戏不见得就是低成本,像Switch的狂吹和奥德赛,这俩成本都不低,当然你说他们的内容是主机游戏级别也没错
但我显然是不会指望SE这么用心的……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1-9 16:48 发表
说白了中等游戏不就是独立游戏那些玩意吗,跟手游差别还是很大的吧

现在全地球手游都一个屌样,全是内购氪金,随便一个手游没大几十美元根本玩不转,喷了
“中等游戏”夹在“超大作”和“小品作”之间
“超大作”是什么没有争议,争议就在于什么是“小品作”
如果把“独立游戏”那些玩意视为“小品作”,那“中等游戏”的规格就要比“独立游戏”高一些
但如果把手游和页游视为“小品作”,那“中等游戏”就可以直接和“独立游戏”划等号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9 16:57 编辑 ]
作者: citan_0    时间: 2017-11-9 16:49

SE大型游戏也就FF和DQ了吧,哦,还有个王国之心不知道算不算。
作者: nikito    时间: 2017-11-9 16: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就是奶粉作啰
作者: king8910213    时间: 2017-11-9 16: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9 16:48 发表
善意的揣测是“中等游戏”=“SE把低成本的主机游戏跨到掌机上”
恶意的揣测是“中等游戏”=“SE把标准的低成本掌机游戏跨到主机上”
后者其实就像日厂以前搞的PSV+PS3/PS4双平台,其中PS3/PS4版本只是PSV提升了分辨率,这种情况下,掌机画面反而是没什么缩水的

看你们自己怎么想了
掌机游戏不见得就是低成本,像Switch的狂吹和奥德赛,这俩成本都不低,当然你说他们的内容是主机游戏级别也没错
但我显然是不会指望SE这么用心的……
我美好的想象是他们能做些像nordic最近公布的黑暗血统3生化变种这样的“中型作品”,最好能卖四十刀的价格,当然八成是想多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1-9 17: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se的游戏上ns也基本没什么问题吧。
说到底吃cpu的游戏要么场景活动物体多要么帧数高,se手里哪怕ff15都不怎么算。
作者: esking    时间: 2017-11-9 17:01

中等游戏应该是八方旅人和圣剑传说2这些了
至于将在2018年的E3公布“犀利、强力而精致”的几款游戏,应该是FF7R,KH3,古墓新作和那个妇联了,杀手脱离SE就不算了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9 17:01

引用:
原帖由 king8910213 于 2017-11-9 16: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那个八方旅人算是中等预算的东西?
NS要真的能带动中等预算的作品复活倒也是一桩美事,一线3A要顾及NS还是太勉强,中等作品控制成本,对NS适配再跨着其他平台卖挺不错的,希望救活 ...
问题在于如果不是独占的又不属于3A,老任这边肯定不会下心思帮着用自己的渠道来宣传。而SE自己来宣传,光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宣传效果,费用就已经差不多跟做一个大作相当了。

所以这个事情都是想着美做得难。SE的诚意着实有限。要收获,哪怕先承诺限时独占,将局面稳定下来,而不是去整天想着那些还没得到手的利益。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7-11-9 17:03

引用:
原帖由 esking 于 2017-11-9 17:01 发表
中等游戏应该是八方旅人和圣剑传说2这些了
至于将在2018年的E3公布“犀利、强力而精致”的几款游戏,应该是FF7R,KH3,古墓新作和那个妇联了,杀手脱离出来进不算了
杀手47官方公布会有新作的,只是和SE没关系就是了
另外注意这里提到的是明年E3公布,而且明年全球发售
所以FF7R就算明年能发售,也就只有分章节的序章而已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1-9 17:06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9 16:48 发表 [url=http://club.tgfcer.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7547462&ptid=7380399]

善意的揣测是“中等游戏”=“SE把低成本的主机游戏跨到掌机上”
恶意的揣测是“中等游戏”=“SE把标准的低成本掌机游戏跨到主机上”
后者其实就像日厂以前搞的PSV+PS3/PS4双平台,其中PS3/PS4版本只是PSV提升了分 ...
我猜测应该更类似目前独立游戏,既跟手游有明确的差异,开发成本又不会太高,就算卖个十几万片一样有钱赚

对于SE这样的公司来说首要目标还是想多做些游戏来养更多的开发工作室,就靠那几个3A IP风险太大,一代干砸了可能连开发团队都要完蛋

杀手和人裂就是一个很悲剧的先例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7-11-9 17:08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1-9 17:06 发表



我猜测应该更类似目前独立游戏,既跟手游有明确的差异,开发成本又不会太高,就算卖个十几万片一样有钱赚

对于SE这样的公司来说首要目标还是想多做些游戏来养更多的开发工作室,就靠那几个3A IP风险太大,一 ...
杀手47如果算叫好不叫座的话,人类分裂是SE自己作的
剧情强行腰斩,计划把剩下的一半放在续作里,结果销量大跌,续作也就没了,这系列基本完蛋了
不过Eidos蒙特利尔这群人的管理确实很成问题,人类革命初版BOSS战是外包的,神偷4更是一团糟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9 17:12 编辑 ]
作者: Pires    时间: 2017-11-9 17: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dw11卖了一百万,不知se有什么感想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1-9 17: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中等游戏其实现在不少,日本的话传说、机战这类就是,欧美那边的话黑曜石、larian做得能筹出几百万刀的众筹游戏也是。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1-9 17:09

现在游戏市场真的越来越像电影,大片有大片的活法,小成本和独立制作也可以健康的活下去

这大概是今后游戏业界最好的未来了吧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7-11-9 17:09

沙加圣剑都可以啊,但请认真做,骗钱是不会买账的
作者: majian1    时间: 2017-11-9 17:10

就是圣剑传说这种妇科的啊,在NS上卖得很火。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1-9 17: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中等游戏我觉得团队规模在20~50人,开发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
马银2就是一个中等游戏。
显然,中等游戏做得好也能很好的。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9 17:14

SE的态度明显不如脱光社,脱光社属于那种要干就给你一心一意好好干的类型,态度积极,而且就算跨平台也不挂在嘴上,跨平台也是很公平,要跨就全跨,不表现出特别偏向谁。

SE现在这态度却让人特别不舒服,好像是别人求着他,自己还要保留退路(尤其是这些态度基本就写在脸上,不假辞色),而且要跨只从你这里跨出去,其他家的却不往你这里跨(往里傻不往外傻),这样的态度就很难获得老任的信赖,更不用提能分享老任的资源了。
作者: 信步闲庭    时间: 2017-11-9 17: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中等游戏就该卖中等的价格
八方旅人40刀不能再多了
作者: esking    时间: 2017-11-9 17:38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9 17:03 发表

杀手47官方公布会有新作的,只是和SE没关系就是了
另外注意这里提到的是明年E3公布,而且明年全球发售
所以FF7R就算明年能发售,也就只有分章节的序章而已
明年全球发售的话,应该是KH3和FF7R第一章,乐观点还有就是古墓新作
作者: 超越神的牛肉人    时间: 2017-11-9 17:40

SE欧美部分的画面都算第一梯队了
出给NS也是够呛
日本方面睾清主机和掌机都半天憋不出来个屁
想想就是一大堆冷饭妇科?
生煎2卖好估计就这引擎给你来一堆妇科估计……
强化版PS2
作者: 取暖的刺猬    时间: 2017-11-9 17:4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17-11-9 17:10 发表
就是圣剑传说这种妇科的啊,在NS上卖得很火。
没有吧...崩值崩的他妈都不认识了
作者: 心之一方    时间: 2017-11-9 17: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ff15不就是中等游戏么
作者: 取暖的刺猬    时间: 2017-11-9 17: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说实话八方旅人这种游戏30刀可以考虑,60就有多远滚多远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1-9 17: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超越神的牛肉人  于 2017-11-9 17:40 发表
SE欧美部分的画面都算第一梯队了
出给NS也是够呛
日本方面睾清主机和掌机都半天憋不出来个屁
想想就是一大堆冷饭妇科?
生煎2卖好估计就这引擎给你来一堆妇科估计……
强化版PS2
画面完全不是问题,ns在我看来足够好了。
能不能有足够的逻辑运算能力实现相同的玩法才是关键。
然而日本游戏基本上用不着。
作者: sunylink    时间: 2017-11-9 17: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7-11-9 17:41 发表
没有吧...崩值崩的他妈都不认识了
崩是崩了,不过崩前卖了五万吧,马赛克合集。应该是赚翻了
作者: 脆骨    时间: 2017-11-9 18: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现在游戏出的少又烂,小品作玩一下整个满满的低成本敷衍。身段放不下来,也没啥作品给更多的新人练手,最后的走向就是股票型公司了……满满的enix社风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1-9 18:27

虽然中等游戏的解释权在他们手里,但在我看来小品和中等还是有差别的,我认为中等已经是可能做出马银这种水平作品的开发费用了。
实际上我也偏好20~50人规模的开发团队,每个人都点对点的相识,可以点对点的交流。
而且我认为随着机器学习对美工的取代,游戏最佳的团队规模会再次来到20~50人。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7-11-9 19: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9 16:48 发表
善意的揣测是“中等游戏”=“SE把低成本的主机游戏跨到掌机上”
恶意的揣测是“中等游戏”=“SE把标准的低成本掌机游戏跨到主机上”
后者其实就像日厂以前搞的PSV+PS3/PS4双平台,其中PS3/PS4版本只是PSV提升了分辨率,这种情况下,掌机画面反而是没什么缩水的

看你们自己怎么想了
掌机游戏不见得就是低成本,像Switch的狂吹和奥德赛,这俩成本都不低,当然你说他们的内容是主机游戏级别也没错
但我显然是不会指望SE这么用心的……

“中等游戏”夹在“超大作”和“小品作”之间
“超大作”是什么没有争议,争议就在于什么是“小品作”
如果把“独立游戏”那些玩意视为“小品作”,那“中等游戏”的规格就要比“独立游戏”高一些
但如果把手游和页游视为“小品作”,那“中等游戏”就可以直接和“独立游戏”划等号了……
旷野之息和奥德赛怎么可能是掌机游戏,定价就一点都不掌机,前者还带个季票。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7-11-9 19: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1-9 17:09 发表
现在游戏市场真的越来越像电影,大片有大片的活法,小成本和独立制作也可以健康的活下去

这大概是今后游戏业界最好的未来了吧
3A大作算不得健康,60美刀+DLC+内购,下个世代还不知道有什么幺蛾子,关键还是定价上不去,只能用切割内容来赚钱。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7-11-9 20:04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1-9 19: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3A大作算不得健康,60美刀+DLC+内购,下个世代还不知道有什么幺蛾子,关键还是定价上不去,只能用切割内容来赚钱。
健康不健康不光要看收益,还要看成本
UBI那种千人开发大锅饭就是卖一千万本体销量也算不上多健康
类似的还有2013版古墓丽影,初期销量其实算比较高的了,然而一堆人磨蹭半天又推倒重来好几次,堆高了成本,被SE判定为不算太赚钱

顶尖游戏依然是中小团队的时代基本停留在2004——2006这个时间点
那时候你找30人折腾两三年依然能做出一款顶尖大作,高清时代初期的成本相比PS2大作没有明显飙升
战争机器1的开发成本只有1000万美元,团队30人
然后就飙上去了

不过高清游戏成本飙升主要原因是画面素材,这个,前面有人说过,可以通过AI的进步提升工具自动化来解决,在未来不是没有希望的
但是精雕细琢的关卡,这种只能手工设计的东西,是一定要花人工时才能完成的,不可能指望自动生成,除非你玩的是Minecraft那种乐高游戏

高成本大作的最大问题不是高成本高收益
而是如果中间出了么蛾子,比如古墓丽影那种项目管理差多次推倒重来,这些都算在成本里的,导致成本和收益不一定成线性正比
如果高成本一定有高收益,那大作反而没风险了,只要砸钱就能赚到,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本世代出现开发事故的老牌工作室有一大把,比例远高于之前几个世代

现在褒义上最接近中等游戏的就是Steam那些40刀的欧洲货,像影子武士2之类的,画面不是很过时,内容也说的过去,就是细节欠一点打磨
再往上就不是中等游戏了
比如德军总部2:新巨人,核心工作室不到100人,比那些动不动两三百人的团队要小,但是把引擎和动捕外包给了其他工作室,这是3A,已经不算中等游戏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1-9 20:29 编辑 ]
作者: flies    时间: 2017-11-9 20:22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1-9 19: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3A大作算不得健康,60美刀+DLC+内购,下个世代还不知道有什么幺蛾子,关键还是定价上不去,只能用切割内容来赚钱。
前段时间看到诸葛EX的推特分析,说现在的3A大作,没有收费DLC很难盈利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1-9 20:31

所以说现在已经到了电子游戏一个转折点了,到下一代主机,4K乃至8K成为标配

那成本如果在AI技术上没有突飞猛进,成本必然又是大大增加,到时候一部3A游戏成本直逼一部好莱坞中等成本电影,这他妈的谁还能玩的起?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9 20: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1-9 20:31 发表
所以说现在已经到了电子游戏一个转折点了,到下一代主机,4K乃至8K成为标配

那成本如果在AI技术上没有突飞猛进,成本必然又是大大增加,到时候一部3A游戏成本直逼一部好莱坞中等成本电影,这他妈的谁还能玩的起?
营收也是,没啥玩不起,就是游戏变少了


看看第三方财报,都还不错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7-11-9 20:35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1-9 20:31 发表
所以说现在已经到了电子游戏一个转折点了,到下一代主机,4K乃至8K成为标配

那成本如果在AI技术上没有突飞猛进,成本必然又是大大增加,到时候一部3A游戏成本直逼一部好莱坞中等成本电影,这他妈的谁还能玩的起?
这几年普及度最高的就是Photoscan了,把做关键物件变成电影拍摄的步骤,道具组做完了直接扫描导入
AI技术这块还是比较乐观的,主要原因是不光游戏界要用这个,电影也要用,二者很多东西是共同的,只是电影可以用更多昂贵试验性技术,游戏需要更成熟的版本
实际上现在电影一堆绿屏到处塞CGI的作风本质上和做游戏也没什么区别了,两个行业会互相帮助的
作者: 超越怪的猫肉人    时间: 2017-11-9 20: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酷派 大神F1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1-9 20:31 发表
所以说现在已经到了电子游戏一个转折点了,到下一代主机,4K乃至8K成为标配

那成本如果在AI技术上没有突飞猛进,成本必然又是大大增加,到时候一部3A游戏成本直逼一部好莱坞中等成本电影,这他妈的谁还能玩的起?
好莱坞对中等成本电影的定义大概是4千万到7千万左右,8千万以上算大成本电影了
就目前的3a游戏的投资早就是中等电影成本的规模了

本帖最后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7-11-9 20:37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7-11-9 20:38

引用:
原帖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7-11-9 20: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酷派 大神F1
好莱坞对中等成本电影的定义大概是4千万到7千万左右,8千万以上算大成本电影了
就目前的3a游戏的投资早就是中等电影成本的规模了

本帖最后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7-11-9  ...
那个是对于所有电影的估价范畴
对于和游戏风格最接近的爆米花动作片,1亿刀算成本比较低的,2亿才是敞开了烧钱
作者: andiloveher    时间: 2017-11-9 20:58

SE,日本混子游戏公司代表。
大作做不好,只知道吃老本,各种妇科。还他妈心大。
手游也做得垃圾,全靠数量往上堆。
作者: 钓鱼岛    时间: 2017-11-9 21:12

swich第三方态度基本就是冷饭和全平台缩水移植常态化。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1-9 21: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钓鱼岛  于 2017-11-9 21:12 发表
swich第三方态度基本就是冷饭和全平台缩水移植常态化。
真有全平台缩水移植那就啥问题没有了,我都可以放心买。
作者: 1刀2    时间: 2017-11-9 22: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ffdq富豪街居然不来一份
作者: shkillone1    时间: 2017-11-9 22:18

龙之王冠算中等还是小品,1亿日元的开发费用已经是香草社的历史最高。那些几百万美刀的众筹作品在日本是很多厂商负担不起的预算了

[ 本帖最后由 shkillone1 于 2017-11-9 22:20 编辑 ]
作者: Nigel    时间: 2017-11-9 23:23

NS的游戏大致3个价位,正常NS游戏(价格5000以上),2D或勉强3D的游戏(1200以下),介于两者之间的(2000-4000),这个比前两类都少。

SE说的中等游戏估计就是第三类,
作者: 328928249    时间: 2017-11-10 00: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中等就是掌机以前的那个39.99美元的档次吧。。不过现在估计se的那些掌机货到了ns也是59.99的档次
作者: 蛇酱    时间: 2017-11-10 07: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说得也没什么问题 中等成本的游戏无非2种情况
1是新ip 投入太大怕血亏 只能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开发
2是没那么火的老游戏 或者一些特定人群游戏 投入再高收入依然有限
所以se这话在我理解就是ns是个不错的二线平台 我们又能赚奶粉钱啦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10 10:41

发售了三款主力作品,软件份数达到总计1000万以上,利润同比仅仅增加两倍。先露了自己的底

还刻意表现出一副“我来你这里只为给我自己得利,你咋样,你要啥我不管”的嘴脸。

然后还告诉对方“我不是全力以赴,而是观望,留了跨平台的退路”。

老实说,要不是看到堀井雄二跟自己关系还不错,算是抗争过,如果我是老任,当即让他从外面把门关上,赶紧滚蛋。
作者: Hikariyayi    时间: 2017-11-10 10:49

SE准备出的也就DQ建造者2还能看看

其他的什么DQH12 八方旅人 尼玛卖的贼他妈的贵 还都是极品负优化移植 独立游戏卖3A价

吃屎去吧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7-11-10 10:58

其实选择提中等规模游戏恰恰反映出目前3A游戏的一个问题——游戏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
个人觉得3A游戏的游戏规模已经快发展到瓶颈了,因为过大的游戏规模首先会超过玩家的承受力,想想一款单机游戏要玩500小时才能通关,这要消耗玩家大量的可游戏时间。
单个游戏的规模越大、市场上的游戏总数量就越少,因为一到两款游戏就占据玩家的所有时间,这对整个游戏市场发展是不利的,所以理想游戏市场应该是小游戏最多、其次中等规模游戏、然后是普通3A游戏、最后超巨制3A游戏最少。以后游戏比的也不再是我的地图有多大、流程有多长这些规模元素,而是比单位时间内的玩家体验含金量。

[ 本帖最后由 yuong32 于 2017-11-10 11:01 编辑 ]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10 11:11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1-10 10:58 发表
其实选择提中等规模游戏恰恰反映出目前3A游戏的一个问题——游戏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
个人觉得3A游戏的游戏规模已经快发展到瓶颈了,因为过大的游戏规模首先会超过玩家的承受力,想想一款单机游戏要玩500小时才能通 ...
如果是大而无当的3A(如无人深空这种东西),应该没几个玩家能有兴趣坚持到通盘吧?

实际上这对于制作方和玩家来说都是很大的浪费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0 11: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1-10 10:58 发表
其实选择提中等规模游戏恰恰反映出目前3A游戏的一个问题——游戏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
个人觉得3A游戏的游戏规模已经快发展到瓶颈了,因为过大的游戏规模首先会超过玩家的承受力,想想一款单机游戏要玩500小时才能通关,这要消耗玩家大量的可游戏时间。
单个游戏的规模越大、市场上的游戏总数量就越少,因为一到两款游戏就占据玩家的所有时间,这对整个游戏市场发展是不利的,所以理想游戏市场应该是小游戏最多、其次中等规模游戏、然后是普通3A游戏、最后超巨制3A游戏最少。以后游戏比的也不再是我的地图有多大、流程有多长这些规模元素,而是比单位时间内的玩家体验含金量。
什么游戏单机通关时间变长了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7-11-10 11:22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7-11-10 11:11 发表


如果是大而无当的3A(如无人深空这种东西),应该没几个玩家能有兴趣坚持到通盘吧?

实际上这对于制作方和玩家来说都是很大的浪费
就像对了水的酒,看似一大瓶,实际有效成分很低,喝一口就知道味道寡淡。本世代欧美3A有几个能赶上上世代的经典度?感觉就好像以前那些爱游戏的制作人都离开了,现在都是一些普通的高材生程序员拿素材拼凑一下就是一款新作了。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7-11-10 11:27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0 11:1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什么游戏单机通关时间变长了
这里指的是总体规模的变大,巫师3、蝙蝠侠阿甘骑士不都是例子么,地图更大任务更多,但这样的规模扩大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0 11: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1-10 11:27 发表
这里指的是总体规模的变大,巫师3、蝙蝠侠阿甘骑士不都是例子么,地图更大任务更多,但这样的规模扩大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真没看出来,你为什么认为骑士比城内容多?
作者: 不吃胡萝卜    时间: 2017-11-10 11: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2
别说了,FF7RE直接做NS上吧,玩家一定很开心
作者: shouldbai    时间: 2017-11-10 11: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就se目前在ns上推出的那个rpg demo的水平,这种垃圾还是早点死了算了。大厂弄小品目前最好的还是ubi,se洗洗睡吧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7-11-10 11:53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0 11: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真没看出来,你为什么认为骑士比城内容多?
难道不多吗?你两作都玩过没?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10 11:56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0 11: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真没看出来,你为什么认为骑士比城内容多?
人家说的不是“内容”,而是地图,任务。

地图更大,任务更多不等于内容也多。就像作文,流水账1万字,字很多,但内容却不一定比某些名作家随手写的千字短文更多,明白么?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0 12: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1-10 11:53 发表
难道不多吗?你两作都玩过没?
没,真没觉得流程变长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1-10 12: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开放世界是填充游戏内容的好载体,可以同时做很多不相关的内容,不像小地图,东西塞多了会不可避免的相互制肘。
如果内容不相关的并行开发加人手就行,内容相关则不得不付出时间成本。

现代开放世界如此普及,本身就是对增加游戏时间需求的回应。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10 13:00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0 12: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没,真没觉得流程变长
杠神的感觉跟一般人是不相同的,正如3年前杠神会认为出新主机和转变为手游商,后者可能性更大一样。

不过最后还真是,老任也算做了几款手游……在骚尼大法宣布进军手游市场后,马尿酷跑上了ios。

果然大法来当这个领头羊更合适嘛。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0 14: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7-11-10 13:00 发表
杠神的感觉跟一般人是不相同的,正如3年前杠神会认为出新主机和转变为手游商,后者可能性更大一样。

不过最后还真是,老任也算做了几款手游……在骚尼大法宣布进军手游市场后,马尿酷跑上了ios。

果然大法来当这个领头羊更合适嘛。
求我3年前说任不出主机会转型为手游商原文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10 14:48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0 14: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求我3年前说任不出主机会转型为手游商原文
求我说你说任不出主机会转型手游商的原文。
作者: wlx9897    时间: 2017-11-10 14: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7-11-10 14:48 发表
求我说你说任不出主机会转型手游商的原文。
喷了,谁主张谁举证啊。我说你吃屎,是你要拿出证据还是我拿出证据?
作者: hideo13    时间: 2017-11-10 14:56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1-10 10:58 发表
其实选择提中等规模游戏恰恰反映出目前3A游戏的一个问题——游戏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
个人觉得3A游戏的游戏规模已经快发展到瓶颈了,因为过大的游戏规模首先会超过玩家的承受力,想想一款单机游戏要玩500小时才能通 ...
印象中好像1886发售那时候,就不少鬼佬在讨论游戏时长该是多少才是正常游戏的态度。

射击游戏上,战役时长感觉是一路走短的
作者: hideo13    时间: 2017-11-10 14:58

说不好PSV还能沾NS带来的这个中端市场的光多拉到几个FF系列的游戏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10 15:59

引用:
原帖由 wlx9897 于 2017-11-10 14:5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喷了,谁主张谁举证啊。我说你吃屎,是你要拿出证据还是我拿出证据?
你看懂这个关系了没有?没看懂回家重读小学去。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1-10 16: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hideo13  于 2017-11-10 14:58 发表
说不好PSV还能沾NS带来的这个中端市场的光多拉到几个FF系列的游戏
真有不会跑,没有不会多。
psv和ns的性能还是差很大的,而且两者也不像psv跨ps4的游戏有索尼提供免费引擎的好处。而且正因为psv跨ps4的免费引擎是索尼提供没有ns版的关系,psv、ns、ps4三平台游戏应该不怎么可能有。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