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原FAMI通总编浜村弘一透露当初观望NS的第三方最近几个月一齐参入NS [打印本页]

作者: flies    时间: 2017-10-14 07:40     标题: 原FAMI通总编浜村弘一透露当初观望NS的第三方最近几个月一齐参入NS

转自PDA_panda

原fami通总编浜村弘一:当初各个观望Switch销售走势的公司,近几个月中全都开始着手制作Switch游戏,差不多到2019年第三方游戏就能完备了吧。

回头看一月份Switch发布会,来站台的第三方厂商到底有几个是真正相信Switch理念的还真不好说。

[attach]957899[/attach]
[attach]957900[/attach]
作者: flies    时间: 2017-10-14 07:43

和我预想的差不多,第三方最快2018年下半年登场。明年开始登场的第三方是亲任派,观望派按浜村的透露是今年第三季度立项NS游戏的,那发售基本都要等到2019年了。

明年第一方大型游戏投入会减弱,但游戏数量不见得会少,WIIU移植和NGC模拟器都会来。

[ 本帖最后由 flies 于 2017-10-14 07:44 编辑 ]
作者: 洒家又回来了    时间: 2017-10-14 08: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老任牺牲wiiu这步棋看来是走对了,ns第一年有现在这样的游戏阵容,口碑销量都有了,第三方眼馋得不行,已经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恭喜老任即将重回巅峰。姜还是老得辣,经历过wiiu的失败后,没想到这么快走重制掌握了局面。
作者: ORICONF    时间: 2017-10-14 08: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wiiu时代第三方支持度比NS高。wiiu有COD有极品飞车有蝙蝠侠,都首发的。
作者: WoodySp    时间: 2017-10-14 09: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ns还得升级啊
作者: zrmm    时间: 2017-10-14 09:16

Posted by: samsung SM-G9550
要是被奶皮死了你们负责吗
作者: 223622    时间: 2017-10-14 09:31

引用:
原帖由 ORICONF 于 2017-10-14 08: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wiiu时代第三方支持度比NS高。wiiu有COD有极品飞车有蝙蝠侠,都首发的。
NS跟WIIU差距最大的地方在於



开发工具很便宜

开发费用低

支援主流引擎

强大的API





以上WIIU没有一个能达到!!!!

还有WIIU一出现  任天堂股价是暴跌!!!!

没人看好这东西能卖!!!!

而现在NS是一片看好





----------------------------

从最近的DQ11 制作人透露

NS版使用最新的4.16 非PS4版的4.13

开发作业相当的容易

--------------------

另外

NS版DQ11从最近的情报来看

会有新结局+新NPC+加上语音

2018年下半年才有可能出现
作者: 蘑菇和跳!    时间: 2017-10-14 10: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浜村都已经退社了啊
明年switch的第三方作品确实会比今年多很多,已知一些不能说的,老任今年都没有做公开,可能要到年初或者3月吧,会陆续公开明年年内阵容。
作者: flies    时间: 2017-10-14 11:12

引用:
原帖由 蘑菇和跳! 于 2017-10-14 10: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浜村都已经退社了啊
明年switch的第三方作品确实会比今年多很多,已知一些不能说的,老任今年都没有做公开,可能要到年初或者3月吧,会陆续公开明年年内阵容。
10月21日L5会公开雷球新作平台,预计3DS和NS。10月27日ATLUS公开真女神HD新作详细信息。

八方旅人、DQB2、DQ11和几个光荣跨过来的新作,明年MMV的牧场和NBGI的太鼓应该都会登场,目前NS上已知的日本第三方主要就是这些。

还有我判断SE的圣剑5一定会登陆NS
作者: marsghost    时间: 2017-10-14 11: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老任找nv来协助开发是走对了
作者: sunylink    时间: 2017-10-14 11: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货话也不能信,都能说出mhw一千万,以往欧美不受欢迎是因为掌机。
作者: LTFYH    时间: 2017-10-14 11:29

总的来说,第三方还没啥特别吸引人的作品公布。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7-10-14 11:31

明年的第一方阵容变数还是很大的,MP4、火纹正统新作都不一定是明年发售,瓦里奥制造新作、路易鬼屋新作、动森新作八字都没一撇,口袋新作多半是19年。

现在能基本确定18年发售的的只有耀西新作和大乱斗完全版。
作者: 傲笑乾坤    时间: 2017-10-14 11: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基本只买第一方~
作者: gunsou    时间: 2017-10-14 11: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0-14 11:31 发表
明年的第一方阵容变数还是很大的,MP4、火纹正统新作都不一定是明年发售,瓦里奥制造新作、路易鬼屋新作、动森新作八字都没一撇,口袋新作多半是19年。

现在能基本确定18年发售的的只有耀西新作和大乱斗完全版。
大乱斗完全版都没影怎么确定……
作者: jayjayhewei    时间: 2017-10-14 11: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日本第三方而已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7-10-14 12: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Lenovo
反正冷饭不会少
作者: xiaogao    时间: 2017-10-14 12:55

日本第三方还能玩出什么花?

欧美第三方的结果和wii不会有区别。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17-10-14 13: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4
把wiiu的移植每月一款
作者: linchen0_0    时间: 2017-10-14 13:19

还是那句话,老任可以迟到,却从来不会缺席!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7-10-14 13:24

引用:
原帖由 gunsou 于 2017-10-14 11:5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大乱斗完全版都没影怎么确定……
WiiU大乱斗移植很简单,而且明年第一方软件需求依然很大,大乱斗是就在手边的现成资源
作者: flies    时间: 2017-10-14 13:28

引用:
原帖由 xiaogao 于 2017-10-14 12:55 发表
日本第三方还能玩出什么花?

欧美第三方的结果和wii不会有区别。
以NS的硬件特性,排除游戏内容定制化的差异因素,只要跨到第三方就是独占便携和自由游玩的特性,即某种程度的独占。

在目前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性能,未来某个世代只要移动端平台能达到主机端70%的性能,NS平台就会显著吞噬其他平台的份额。

所以这是一场长期的战争,不是一两个世代就能分出胜负的,这场胜负的关键点在于英伟达和AMD技术研发之争。

从大趋势上来看,NS无疑占据了先手。
作者: nikito    时间: 2017-10-14 13: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2018年怎么办!
作者: carronot    时间: 2017-10-14 13: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魅蓝 NOTE2
把fc,sfc,gb,gba,n64,ngc,nds,wii,wiiu的看家作品各来一发重置,我一辈子当任饭不动摇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0-14 13: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10-14 13:28 发表
以NS的硬件特性,排除游戏内容定制化的差异因素,只要跨到第三方就是独占便携和自由游玩的特性,即某种程度的独占。

在目前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性能,未来某个世代只要移动端平台能达到主机端70%的性能,NS平台就会显著吞噬其他平台的份额。

所以这是一场长期的战争,不是一两个世代就能分出胜负的,这场胜负的关键点在于英伟达和AMD技术研发之争。

从大趋势上来看,NS无疑占据了先手。
大趋势上,NV的大头是计算中心用计算卡,桌面和笔记本用显卡,汽车用计算卡,以及份额可以忽略的移动端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0-14 13: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0-14 13:24 发表
WiiU大乱斗移植很简单,而且明年第一方软件需求依然很大,大乱斗是就在手边的现成资源
大乱斗这种游戏不适合重新发行,马车每代赛道区别很大,大乱斗要是人物都一样就没必要再出了,而且大乱斗有3ds版,要玩的都基本买过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7-10-14 13:39

引用:
原帖由 nikito 于 2017-10-14 13: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2018年怎么办!
撑过18年不难,老任手上还有几张大牌,再不济还可以上Wii和NGC的VC,等到19年装机量也有2000多万了,第三方大幅增加,老任第一方就可以缓一缓了,E3时给新塞尔达画个饼,2020年发售,之后奥德赛2、MP5如法炮制。
作者: sniper53    时间: 2017-10-14 13: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5
引用:
原帖由 @洒家又回来了  于 2017-10-14 08:52 发表
老任牺牲wiiu这步棋看来是走对了,ns第一年有现在这样的游戏阵容,口碑销量都有了,第三方眼馋得不行,已经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恭喜老任即将重回巅峰。姜还是老得辣,经历过wiiu的失败后,没想到这么快走重制掌握了局面。
感觉上一次灭gba推nds在选择上更艰难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7-10-14 13:49

其实不存在牺牲WiiU的说法,WiiU是失败在先,NS是来翻篇救场的,就好像一个投资项目眼看要赔惨了,赶紧结束换新项目。
作者: yuong32    时间: 2017-10-14 13:55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0-14 13: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大乱斗这种游戏不适合重新发行,马车每代赛道区别很大,大乱斗要是人物都一样就没必要再出了,而且大乱斗有3ds版,要玩的都基本买过
大乱斗也可以像马车完全版一样增加新元素啊,另存为一份成本又不高,用来补充明年的第一方阵容很合适,而且正因为有很多人买了3DS版,所以画面更好、增加新元素的NS完全版才会对他们有吸引力。

[ 本帖最后由 yuong32 于 2017-10-14 13:56 编辑 ]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0-14 13: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0-14 13:55 发表
大乱斗也可以像马车完全版一样增加新元素啊,另存为一份成本又不高,用来补充明年的第一方阵容很合适,而且正因为有很多人买了3DS版,所以画面更好、增加新元素的NS完全版才会对他们有吸引力。
可以,但会影响新大乱斗,而且市场需求小
作者: HAL_9000    时间: 2017-10-14 15: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作为一个玩家来说,本来瞪着眼等11月的dq11ps4中文版,现在知道ns上也要出,非常纠结。。。便携性无敌
作者: unsword    时间: 2017-10-14 15:05

本来就是掌机,3ds那阵容不强大?
作者: asd11123    时间: 2017-10-14 15: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unsword  于 2017-10-14 15:05 发表
本来就是掌机,3ds那阵容不强大?
哪有炒到3万多日元的掌机,3ds都是掌机规模的游戏,马3d还不如wiiu上的,再看看奥德赛是什么水平
作者: 历史厨    时间: 2017-10-14 15:59

Switch算console还是handheld,这玩家可以各自定义各自解读.
但Switch游戏中的重头(BotW,MK8D,Splatoon 2,Odyssey),全部毫无疑问都是console game.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7-10-14 16: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223622  于 2017-10-14 09:31 发表
NS跟WIIU差距最大的地方在於

https://i.imgur.com/PiKyWG8.jpg

开发工具很便宜

开发费用低

支援主流引擎

强大的API

https://i.imgur.com/a7Oohu4.jpg

https://i.imgur.com/DT4yFk9.jpg

以上WIIU没有一个能达到!!!!

还有WIIU一出现  任天堂股价是暴跌!!!!

没人看好这东西能卖!!!!

而现在NS是一片看好

https://i.imgur.com/GDUt3AD.jpg

https://i.imgur.com/AltRWe8.jpg



从最近的DQ11 制作人透露

NS版使用最新的4.16 非PS4版的4.13

开发作业相当的容易



另外

NS版DQ11从最近的情报来看

会有新结局+新NPC+加上语音

2018年下半年才有可能出现
其实NS股价也是一路在跌,一月份NS发布会跌了6%,只是发售后一路缺货,才开始扭转外界预期。——另外,石原恒和也是亲口说的,他不看好NS在手游流行的当下前景。
作者: 超越怪的猫肉人    时间: 2017-10-14 17: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酷派 大神F1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0-14 16:28 发表
其实NS股价也是一路在跌,一月份NS发布会跌了6%,只是发售后一路缺货,才开始扭转外界预期。——另外,石原恒和也是亲口说的,他不看好NS在手游流行的当下前景。
石原恒和说的是刚开始他不看好,但是ns发售之后出现的热潮以及取得的成绩让他出乎意料,对于ns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其实也是第3方早期普遍的看法,至少日本一试水之后对于ns的策略开始调整了
作者: catman    时间: 2017-10-14 17: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Ns也是渐入佳境,先前确实有一段时间观望期,还好有独立游戏趟路,收入数据如果上来,第三方也会慢慢恢复信心。
而且新平台移植难度又不大,再加上老游戏复刻,应该能慢慢打开局面,wiiu横死也算值得了
作者: lsn    时间: 2017-10-14 17:33

别说第三方, 作为任青的我一开始根本也不看好NS的前景

我只是觉得NS能接班3DS的一半销量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看来NS还是混得很不错的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4 17:46

日本第三方是很自然的,3ds、psv慢慢退市他们无路可去。
而欧美在ps4这代的游戏目前为止只有原本60帧的游戏变30帧登陆ns的案例。
第三方形势没有根本性改善。
作者: flies    时间: 2017-10-14 18:25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0-14 16:2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其实NS股价也是一路在跌,一月份NS发布会跌了6%,只是发售后一路缺货,才开始扭转外界预期。——另外,石原恒和也是亲口说的,他不看好NS在手游流行的当下前景。
去年的股价波动主要是手游引发,波动了三次,PMGO、马RUN和火纹。这说明手游只是短期催化剂,老任股价真正走强就是NS发售后,1月到现在总体趋势是大涨小回。

[attach]957987[/attach]
作者: radiata01    时间: 2017-10-14 18:25

浜村弘一还说MHW能卖一千万。
作者: flies    时间: 2017-10-14 18:31

引用:
原帖由 radiata01 于 2017-10-14 18:25 发表
浜村弘一还说MHW能卖一千万。
他说DQ11三版本能卖500万,DQ手游能带来新玩家,结果双版本才勉强350万,NS版卖150万难度太高。
作者: hydelete    时间: 2017-10-14 18: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总编这是想出名的节奏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4 18:43

引用: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10-14 18:31 发表

他说DQ11三版本能卖500万,DQ手游能带来新玩家,结果双版本才勉强350万,NS版卖150万难度太高。
dq虽然欧美不买账,但是50万也是轻松的。
作者: 老朽不行了    时间: 2017-10-14 18: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第三方指的是腾讯网易吗?
作者: jyjia424    时间: 2017-10-14 19: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日本第三方完全没必要担心,日本是以掌机为主的市场,索尼不出掌机,第三方只能往ns靠
作者: jyjia424    时间: 2017-10-14 19: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大乱斗没必要出加强版吧,直接出新作19年也差不多了吧,接下来两年可以预见的大分量作品,mp4,动森,口袋,大乱斗,看老任怎么分配了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0-14 19:39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0-14 13: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大趋势上,NV的大头是计算中心用计算卡,桌面和笔记本用显卡,汽车用计算卡,以及份额可以忽略的移动端
反正tegra消费级移动产品线老黄是不会丢的
作者: 蘑菇和跳!    时间: 2017-10-14 19: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10-14 11:12 发表
10月21日L5会公开雷球新作平台,预计3DS和NS。10月27日ATLUS公开真女神HD新作详细信息。

八方旅人、DQB2、DQ11和几个光荣跨过来的新作,明年MMV的牧场和NBGI的太鼓应该都会登场,目前NS上已知的日本第三方主要就是这些。

还有我判断SE的圣剑5一定会登陆NS
已公开的title里面还有传说新作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4 19:56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19:39 发表



反正tegra消费级移动产品线老黄是不会丢的
怎么看出来的,TX1之后的两代tegra是越来越不适用消费级移动设备了。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0-14 20:07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4 19:56 发表

怎么看出来的,TX1之后的两代tegra是越来越不适用消费级移动设备了。
因为本来就是为车载和人工智能设计的啊,但从老黄还专门重新流片TX1发布新盒子就能看的出,他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消费级tegra业务

有现成的CPU/GPU和专用总线构架,把人工智能相关组件阉割掉就是一个移动消费级产品
作者: 高露洁    时间: 2017-10-14 20: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反正时间越晚大乱斗移植的可能性越小,不如直接出新作更有号召力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4 20:16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0:07 发表



因为本来就是为车载和人工智能设计的啊,但从老黄还专门重新流片TX1发布新盒子就能看的出,他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消费级tegra业务

有现成的CPU/GPU和专用总线构架,把人工智能相关组件阉割掉就是一个移动消费级 ...
并不是多了啥组件,是规模和性能取向的比例和移动消费级不符,超过20w的满载功耗,不引进能耗比向的CPU架构。
至于说出低频版本摊大饼保证能耗比,TX2面积140,X教授面积接近300,一点都不消费级。

而且我觉得机器认知和消费级设备没啥冲突,为了照相优化和解锁,新的消费级SOC已经逐渐加入提供机器认知的额外IP。
作者: cc0128    时间: 2017-10-14 20: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tegra销量低,空有高gpu性能,没游戏愿意针对性优化。
老黄看着库存干着急。下一代直接放弃手机/平板市场,不敢投大钱搞了。

任地狱更是风雨飘摇,WiiU不行,掌机要被手机弄死。只能改变自身,手机那边也试试,硬件这边也试试。
怎么成本低怎么来,手机那边找了nantic开发pokemon。
新主机更是不搞特殊平台了,怎么多快好省怎么搞,网络本来想找ea搞,最后虽然谈崩了。硬件上找了nv,什么开发套件,优化,能直接用nv就用nv的。之前全搞一些奇葩cpu,gpu,充电口都给你搞奇葩的。老黄也愿意清库存。。。

结果NS卖得出乎意料的好,任地狱开心了,又可以多骗k几年硬件钱。
老黄也开心,一瞬间一大堆游戏针对tegra优化,这tegra平台在手机/平板又有戏了啊。
作者: doraamon    时间: 2017-10-14 20:25

各路游戏多到玩不过来,有没有什么第三方对我来说无所谓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0-14 20: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19:39 发表
反正tegra消费级移动产品线老黄是不会丢的
我的意思是,指望移动端性能接近桌面,不如指望未来全是云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0-14 21: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cc0128  于 2017-10-14 20:25 发表
tegra销量低,空有高gpu性能,没游戏愿意针对性优化。
老黄看着库存干着急。下一代直接放弃手机/平板市场,不敢投大钱搞了。

任地狱更是风雨飘摇,WiiU不行,掌机要被手机弄死。只能改变自身,手机那边也试试,硬件这边也试试。
怎么成本低怎么来,手机那边找了nantic开发pokemon。
新主机更是不搞特殊平台了,怎么多快好省怎么搞,网络本来想找ea搞,最后虽然谈崩了。硬件上找了nv,什么开发套件,优化,能直接用nv就用nv的。之前全搞一些奇葩cpu,gpu,充电口都给你搞奇葩的。老黄也愿意清库存。。。

结果NS卖得出乎意料的好,任地狱开心了,又可以多骗k几年硬件钱。
老黄也开心,一瞬间一大堆游戏针对tegra优化,这tegra平台在手机/平板又有戏了啊。
只不过,ns蹭到的第三方游戏本来就是主机和pc的,这对tegra在移动领域的影响力可以忽略
作者: kukutiti    时间: 2017-10-14 21:16

日本厂的救命稻草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7-10-14 21: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历史厨  于 2017-10-14 15:59 发表
Switch算console还是handheld,这玩家可以各自定义各自解读.
但Switch游戏中的重头(BotW,MK8D,Splatoon 2,Odyssey),全部毫无疑问都是console game.
加一,NS随便怎么定义,但是上面的重头游戏,都是主机级别的制作规模。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4 21: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0-14 21:18 发表
加一,NS随便怎么定义,但是上面的重头游戏,都是主机级别的制作规模。
如果你说品牌延续自家用机平台作品或者tv模式玩起来更好,那没错,制作规模没有说服力的。
现在出个纯掌机游戏也得是这个开发费用。
作者: 超级瓦里奥    时间: 2017-10-14 21: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4 21:31 发表
如果你说品牌延续自家用机平台作品或者tv模式玩起来更好,那没错,制作规模没有说服力的。
现在出个纯掌机游戏也得是这个开发费用。
那就看定价好了2333。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0-14 21:40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4 20:16 发表

并不是多了啥组件,是规模和性能取向的比例和移动消费级不符,超过20w的满载功耗,不引进能耗比向的CPU架构。
至于说出低频版本摊大饼保证能耗比,TX2面积140,X教授面积接近300,一点都不消费级。

而且我觉得 ...
啥叫能耗比向的CPU?用16/14nm来做A57你看看功耗还会高吗?

不在同等制程下谈能耗比简直就是耍流氓,A72用28nm单核1.6Ghz都稳定不了,652跑四大核软解H265一小时频率只能稳定在1Ghz左右,比A57强多少?

实际上Parker在TX1同等性能下耗电减半,这就已经说明其能耗比已经大幅提升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0-14 21:46

[attach]958020[/attach]

运行在Q模式(低能耗)下GPU频率854Mhz,A57频率为1.2Ghz,Denver核心下线,整体开发版功耗为7.5瓦包含RAM/ROM和WIFI模块,P模式(性能优先)GPU频率为1.1Ghz,A57和Denver根据运行情况浮动频率最大2Ghz

TX2跑Q模式下能耗比为TX1的两倍,即是用7.5瓦达到了TX1跑15瓦能耗时性能,这样的能耗比低吗?真不要以为老黄跑去做车载做AI就会放弃移动端,论真刀真枪的比较FP32精度shader的3D游戏能耗比,这个地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跟NV抗衡。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0-14 21:55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0-14 20: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的意思是,指望移动端性能接近桌面,不如指望未来全是云
这个可说不准,现在游戏在往更高分辨率进化,但低分辨性能要求并没有提升

像3年前970这样的“老旧”GPU依然能在1080P新游戏里面在高特效下跑到近60帧,这充分说明桌面游戏对于GPU要求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如果再过5年等NS下一代机器出来,手持720P面对PS5的4K乃至8K,你还觉得在表现力上会差很远?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0-14 22: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1:55 发表
这个可说不准,现在游戏在往更高分辨率进化,但低分辨性能要求并没有提升

像3年前970这样的“老旧”GPU依然能在1080P新游戏里面在高特效下跑到近60帧,这充分说明桌面游戏对于GPU要求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如果再过5年等NS下一代机器出来,手持720P面对PS5的4K乃至8K,你还觉得在表现力上会差很远?
显然不是,现在游戏分辨率并不高,连1080p都没法完全满足,不要说60帧,高的是高端显卡而已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4 22: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1:40 发表
啥叫能耗比向的CPU?用16/14nm来做A57你看看功耗还会高吗?

不在同等制程下谈能耗比简直就是耍流氓,A72用28nm单核1.6Ghz都稳定不了,652跑四大核软解H265一小时频率只能稳定在1Ghz左右,比A57强多少?

实际上Parker在TX1同等性能下耗电减半,这就已经说明其能耗比已经大幅提升
换16nm自然会提升能耗比,但是新架构明明可以提升更多能耗比。
至于说a72单核1.6ghz都不行哪里来的说法,s650是可以做到双核稳1.8ghz,实际上作为最后的平面工艺20nm相比28nm几乎没有能耗比改善反而散热密度大大增加。更不用说1.3ghz的a72性能就相当于1.6ghz的a57了。

你觉得tx2可以给下一代ns用,我觉得也没问题,会比现在的ns更好,但a57外加不符合消费级移动芯片的面积,这不是什么优秀选择。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0-14 22:13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4 22: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换16nm自然会提升能耗比,但是新架构明明可以提升更多能耗比。
至于说a72单核1.6ghz都不行哪里来的说法,s650是可以做到双核稳1.8ghz,实际上作为最后的平面工艺20nm相比28nm几乎 ...
3分钟拷机1.8Ghz也叫稳定啊,你玩游戏只玩3分钟?去试试看7吧专用4K软解1小时能稳定到多少,晓龙835都降频降成狗

真不要以为ARM这些公版构架差距有多大,在高性能领域其实都是一路垃圾货色。

真正牛逼的只有水果自己玩的那些东西。
作者: u571    时间: 2017-10-14 22:15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0-14 22: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显然不是,现在游戏分辨率并不高,连1080p都没法完全满足,不要说60帧,高的是高端显卡而已
不追求全高,970非公今年绝大部分游戏跑不到60?

就是吃鸡用高特效也有50以上,7nm时代970性能就是目前1050档次的玩意,你说能不能满足?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4 22: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现在移动设备有可能移植每一款跨平台游戏的底气不是啥移动gpu好,恰恰是cpu好。
因为ps4的cpu提升不大而移动cpu进步不小,达到ps4的逻辑运算能力已经是一个主动散热的移动设备完全能实现的。
ns游戏的画面其实不差,doom已经比用控制台做到英特尔集显也能跑的画面好太多了,那个配置下个分辨率是960x540,质感几乎没有,恶魔是火星地面都是屎红色难以分辨。相比之下,ns版除了贴图分辨率较低,材质效果和即时光影都有,考虑ns是移动平台完全可以接受,极端点作为当年用780g玩老滚4、无主1的我甚至可以说哪怕家里玩也足够好了。
作者: 伪装同学丶    时间: 2017-10-14 22:30

等2019年PS5出来,NS怎么办?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4 22: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2:13 发表
3分钟拷机1.8Ghz也叫稳定啊,你玩游戏只玩3分钟?去试试看7吧专用4K软解1小时能稳定到多少,晓龙835都降频降成狗

真不要以为ARM这些公版构架差距有多大,在高性能领域其实都是一路垃圾货色。

真正牛逼的只有水果自己玩的那些东西。
不是差不多而是好得多,如果说一个具体的数值就是5433单核2w对麒麟950单核1.4w。别忘了同频性能a72要好20%。

至于说缩频,手机尺寸的设备5w是可以被动持续的(虽然壳子会烫,但不会烧到死机),但作为促发使用为主的手机soc一定会把做到超过5w,但是在电源管理上又设计成期望平均2w,自然出现烤机后缩频的问题。但是都会缩不代表各家能耗比没差别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4 22: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伪装同学丶  于 2017-10-14 22:30 发表
等2019年PS5出来,NS怎么办?
现在也没办法。
作者: darkccc    时间: 2017-10-14 23: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皇牌空战3敢重制到NS上么233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0-14 23:42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2:15 发表


不追求全高,970非公今年绝大部分游戏跑不到60?

就是吃鸡用高特效也有50以上,7nm时代970性能就是目前1050档次的玩意,你说能不能满足?
970比本代基准主机ps4强,配的cpu也强很多,这能说明啥?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17-10-15 01: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4 21:31 发表
如果你说品牌延续自家用机平台作品或者tv模式玩起来更好,那没错,制作规模没有说服力的。
现在出个纯掌机游戏也得是这个开发费用。
也就是说,今年的年度主机游戏,其实是两个掌机游戏在竞争……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5 09: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引用:
原帖由 @藕是张力  于 2017-10-15 01:24 发表
也就是说,今年的年度主机游戏,其实是两个掌机游戏在竞争……
看明白,如果从品牌沿袭和玩法来说确实ns绝大部分是家用机游戏,但是从开发费用角度来说没有说服力。
我指出错误的地方是方法而非结论。
作者: 飞侠    时间: 2017-10-15 11: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7 Edge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0-14 20:49 发表
我的意思是,指望移动端性能接近桌面,不如指望未来全是云
云游限制更多
还不如降分辨率降帧数降特效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0-15 12:24

引用:
原帖由 飞侠 于 2017-10-15 11: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7 Edge
云游限制更多
还不如降分辨率降帧数降特效
是的,所以我的意思是,看准帝是在做梦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0-15 13:31

4K的像素数是720P的8.8倍,而移动游戏设备的可支持散热功耗也已经放宽到了surface pro的17w。
图形方面没啥做不到的。
有难度的是CPU部分,那个可不能缩水,如果PS4当初cpu选择了4核推土机方案,单线程性能大概有现在PS4的2~3倍,这就不是啥2016年的移动方案能简单实现得了。但面对现在的PS4,做不到相当的cpu性能是应该批判的。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0-15 14:04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5 13:31 发表
4K的像素数是720P的8.8倍,而移动游戏设备的可支持散热功耗也已经放宽到了surface pro的17w。
图形方面没啥做不到的。
有难度的是CPU部分,那个可不能缩水,如果PS4当初cpu选择了4核推土机方案,单线程性能大概有现 ...
做游戏的不是弱智,不会硬上4k,投机取巧的方法多了去了

本来所谓的拉近就是说720p以后分辨率边际效应递减,这道理开发ns游戏的懂,开发ps5游戏的就不懂了?

至于cpu部分,下一代应该是没法移植ns了,本代要么缩水,比如nba,doom,帧数减半,要么引擎效果不一样,比如fifa,下一代cpu必然大进步,缩无可缩了

[ 本帖最后由 yfl2 于 2017-10-15 14:06 编辑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