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ORICONF 于 2017-10-14 08: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wiiu时代第三方支持度比NS高。wiiu有COD有极品飞车有蝙蝠侠,都首发的。
原帖由 蘑菇和跳! 于 2017-10-14 10: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浜村都已经退社了啊
明年switch的第三方作品确实会比今年多很多,已知一些不能说的,老任今年都没有做公开,可能要到年初或者3月吧,会陆续公开明年年内阵容。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0-14 11:31 发表
明年的第一方阵容变数还是很大的,MP4、火纹正统新作都不一定是明年发售,瓦里奥制造新作、路易鬼屋新作、动森新作八字都没一撇,口袋新作多半是19年。
现在能基本确定18年发售的的只有耀西新作和大乱斗完全版。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10-14 13:28 发表
以NS的硬件特性,排除游戏内容定制化的差异因素,只要跨到第三方就是独占便携和自由游玩的特性,即某种程度的独占。
在目前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性能,未来某个世代只要移动端平台能达到主机端70%的性能,NS平台就会显著吞噬其他平台的份额。
所以这是一场长期的战争,不是一两个世代就能分出胜负的,这场胜负的关键点在于英伟达和AMD技术研发之争。
从大趋势上来看,NS无疑占据了先手。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0-14 13:24 发表
WiiU大乱斗移植很简单,而且明年第一方软件需求依然很大,大乱斗是就在手边的现成资源
原帖由 @洒家又回来了 于 2017-10-14 08:52 发表
老任牺牲wiiu这步棋看来是走对了,ns第一年有现在这样的游戏阵容,口碑销量都有了,第三方眼馋得不行,已经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恭喜老任即将重回巅峰。姜还是老得辣,经历过wiiu的失败后,没想到这么快走重制掌握了局面。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0-14 13: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大乱斗这种游戏不适合重新发行,马车每代赛道区别很大,大乱斗要是人物都一样就没必要再出了,而且大乱斗有3ds版,要玩的都基本买过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10-14 13:55 发表
大乱斗也可以像马车完全版一样增加新元素啊,另存为一份成本又不高,用来补充明年的第一方阵容很合适,而且正因为有很多人买了3DS版,所以画面更好、增加新元素的NS完全版才会对他们有吸引力。
原帖由 @unsword 于 2017-10-14 15:05 发表
本来就是掌机,3ds那阵容不强大?
原帖由 @223622 于 2017-10-14 09:31 发表
NS跟WIIU差距最大的地方在於
https://i.imgur.com/PiKyWG8.jpg
开发工具很便宜
开发费用低
支援主流引擎
强大的API
https://i.imgur.com/a7Oohu4.jpg
https://i.imgur.com/DT4yFk9.jpg
以上WIIU没有一个能达到!!!!
还有WIIU一出现 任天堂股价是暴跌!!!!
没人看好这东西能卖!!!!
而现在NS是一片看好
https://i.imgur.com/GDUt3AD.jpg
https://i.imgur.com/AltRWe8.jpg
从最近的DQ11 制作人透露
NS版使用最新的4.16 非PS4版的4.13
开发作业相当的容易
另外
NS版DQ11从最近的情报来看
会有新结局+新NPC+加上语音
2018年下半年才有可能出现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0-14 16:28 发表
其实NS股价也是一路在跌,一月份NS发布会跌了6%,只是发售后一路缺货,才开始扭转外界预期。——另外,石原恒和也是亲口说的,他不看好NS在手游流行的当下前景。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0-14 16:2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其实NS股价也是一路在跌,一月份NS发布会跌了6%,只是发售后一路缺货,才开始扭转外界预期。——另外,石原恒和也是亲口说的,他不看好NS在手游流行的当下前景。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0-14 13: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大趋势上,NV的大头是计算中心用计算卡,桌面和笔记本用显卡,汽车用计算卡,以及份额可以忽略的移动端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10-14 11:12 发表
10月21日L5会公开雷球新作平台,预计3DS和NS。10月27日ATLUS公开真女神HD新作详细信息。
八方旅人、DQB2、DQ11和几个光荣跨过来的新作,明年MMV的牧场和NBGI的太鼓应该都会登场,目前NS上已知的日本第三方主要就是这些。
还有我判断SE的圣剑5一定会登陆NS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0:07 发表
因为本来就是为车载和人工智能设计的啊,但从老黄还专门重新流片TX1发布新盒子就能看的出,他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消费级tegra业务
有现成的CPU/GPU和专用总线构架,把人工智能相关组件阉割掉就是一个移动消费级 ...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19:39 发表
反正tegra消费级移动产品线老黄是不会丢的
原帖由 @cc0128 于 2017-10-14 20:25 发表
tegra销量低,空有高gpu性能,没游戏愿意针对性优化。
老黄看着库存干着急。下一代直接放弃手机/平板市场,不敢投大钱搞了。
任地狱更是风雨飘摇,WiiU不行,掌机要被手机弄死。只能改变自身,手机那边也试试,硬件这边也试试。
怎么成本低怎么来,手机那边找了nantic开发pokemon。
新主机更是不搞特殊平台了,怎么多快好省怎么搞,网络本来想找ea搞,最后虽然谈崩了。硬件上找了nv,什么开发套件,优化,能直接用nv就用nv的。之前全搞一些奇葩cpu,gpu,充电口都给你搞奇葩的。老黄也愿意清库存。。。
结果NS卖得出乎意料的好,任地狱开心了,又可以多骗k几年硬件钱。
老黄也开心,一瞬间一大堆游戏针对tegra优化,这tegra平台在手机/平板又有戏了啊。
原帖由 @历史厨 于 2017-10-14 15:59 发表
Switch算console还是handheld,这玩家可以各自定义各自解读.
但Switch游戏中的重头(BotW,MK8D,Splatoon 2,Odyssey),全部毫无疑问都是console game.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7-10-14 21:18 发表
加一,NS随便怎么定义,但是上面的重头游戏,都是主机级别的制作规模。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4 21:31 发表
如果你说品牌延续自家用机平台作品或者tv模式玩起来更好,那没错,制作规模没有说服力的。
现在出个纯掌机游戏也得是这个开发费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4 20:16 发表
并不是多了啥组件,是规模和性能取向的比例和移动消费级不符,超过20w的满载功耗,不引进能耗比向的CPU架构。
至于说出低频版本摊大饼保证能耗比,TX2面积140,X教授面积接近300,一点都不消费级。
而且我觉得 ...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1:55 发表
这个可说不准,现在游戏在往更高分辨率进化,但低分辨性能要求并没有提升
像3年前970这样的“老旧”GPU依然能在1080P新游戏里面在高特效下跑到近60帧,这充分说明桌面游戏对于GPU要求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如果再过5年等NS下一代机器出来,手持720P面对PS5的4K乃至8K,你还觉得在表现力上会差很远?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1:40 发表
啥叫能耗比向的CPU?用16/14nm来做A57你看看功耗还会高吗?
不在同等制程下谈能耗比简直就是耍流氓,A72用28nm单核1.6Ghz都稳定不了,652跑四大核软解H265一小时频率只能稳定在1Ghz左右,比A57强多少?
实际上Parker在TX1同等性能下耗电减半,这就已经说明其能耗比已经大幅提升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4 22: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换16nm自然会提升能耗比,但是新架构明明可以提升更多能耗比。
至于说a72单核1.6ghz都不行哪里来的说法,s650是可以做到双核稳1.8ghz,实际上作为最后的平面工艺20nm相比28nm几乎 ...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0-14 22: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显然不是,现在游戏分辨率并不高,连1080p都没法完全满足,不要说60帧,高的是高端显卡而已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2:13 发表
3分钟拷机1.8Ghz也叫稳定啊,你玩游戏只玩3分钟?去试试看7吧专用4K软解1小时能稳定到多少,晓龙835都降频降成狗
真不要以为ARM这些公版构架差距有多大,在高性能领域其实都是一路垃圾货色。
真正牛逼的只有水果自己玩的那些东西。
原帖由 @伪装同学丶 于 2017-10-14 22:30 发表
等2019年PS5出来,NS怎么办?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0-14 22:15 发表
不追求全高,970非公今年绝大部分游戏跑不到60?
就是吃鸡用高特效也有50以上,7nm时代970性能就是目前1050档次的玩意,你说能不能满足?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4 21:31 发表
如果你说品牌延续自家用机平台作品或者tv模式玩起来更好,那没错,制作规模没有说服力的。
现在出个纯掌机游戏也得是这个开发费用。
原帖由 @藕是张力 于 2017-10-15 01:24 发表
也就是说,今年的年度主机游戏,其实是两个掌机游戏在竞争……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0-14 20:49 发表
我的意思是,指望移动端性能接近桌面,不如指望未来全是云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0-15 13:31 发表
4K的像素数是720P的8.8倍,而移动游戏设备的可支持散热功耗也已经放宽到了surface pro的17w。
图形方面没啥做不到的。
有难度的是CPU部分,那个可不能缩水,如果PS4当初cpu选择了4核推土机方案,单线程性能大概有现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