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17-9-2 15:29 发表
ps4可以滚出日本了,要不是几乎没有合格的竞争对手早该完蛋了。首发没有日本,第一方也不出任何日式游戏,卖的也惨,能混到现在这样已经是奇迹了。
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17-9-2 15:29 发表
ps4可以滚出日本了,要不是几乎没有合格的竞争对手早该完蛋了。首发没有日本,第一方也不出任何日式游戏,卖的也惨,能混到现在这样已经是奇迹了。
原帖由 @NintendoVii 于 2017-9-2 16:37 发表
ps4在日本卖是犯了什么罪吗?
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17-9-2 16:43 发表
没什么罪,和xbox差不多
原帖由 @NintendoVii 于 2017-9-2 17:00 发表
没什么罪为什么要滚出日本?
原帖由 @llawlieto 于 2017-9-2 16:47 发表
ps4在日本每周是XO的400多倍也叫差不多?
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17-9-2 17:26 发表
意思就是该完蛋了,你是杠神吗?
本帖最后由 oversleep 于 201792 17:27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冲破灵魂 于 2017-9-2 15:14 发表
NS目前阵容是任天堂第一方+独立游戏,第三方的态度等FIFA和2K18过后也基本明朗。上限不会超过PS4,下限也高于WIIU,机能限制掀不起波澜。
XBOX的现状和微软的动作,基本看不到下一代的希望,PS5有没有个像样的对手 ...
原帖由 @NintendoVii 于 2017-9-2 17:31 发表
你说话很没教养
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17-9-2 17:52 发表
是的,说索尼完蛋肯定是没教养的
原帖由 @NintendoVii 于 2017-9-2 18:50 发表
没事叫人滚是不是没教养?
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17-9-2 16:43 发表
没什么罪,和xbox差不多
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17-9-2 17:26 发表
意思就是该完蛋了,你是杠神吗?
本帖最后由 oversleep 于 201792 17:27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9-3 11: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对PS4有无影响第三方清楚的很,NS对PS4的影响先从日本市场开始,比如DQB2简直是NS准独占,欧美会慢点但也是迟早的事。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9-3 11: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S的硬件特性是未来传统游戏机的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上不断提升性能和扩展新的硬件特性。最终其他传统游戏平台要么加入这个标准进行同质化竞争,要么就被淘汰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
原帖由 @绯雨流 于 2017-9-3 11:40 发表
什么意思,NS也和手机一样,一年一版吗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9-3 11:38 发表
NS的硬件特性是未来传统游戏机的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上不断提升性能和扩展新的硬件特性。最终其他传统游戏平台要么加入这个标准进行同质化竞争,要么就被淘汰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本帖最后由 flies 于 201793 11:40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sakat 于 2017-9-3 12:19 发表
然而ns性能还是太弱 无法移植战地 命运这类游戏 可以预计以后的大表哥2也不会上ns 除非任天堂能改变欧美受众游戏偏好 只靠卡通风格游戏难以吸引欧美成年玩家
原帖由 sakat 于 2017-9-3 12: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然而ns性能还是太弱 无法移植战地 命运这类游戏 可以预计以后的大表哥2也不会上ns 除非任天堂能改变欧美受众游戏偏好 只靠卡通风格游戏难以吸引欧美成年玩家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3:26 发表
如果把目前市面上的游戏平台按照轻度>重度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手机、平板,高性能掌机,家用机、PC。
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轻度平台不断兼并高一级平台原有的游戏内容。最近逆转裁判和爱相随新作都登陆了手机平台,其前作都在掌机上,可以说随着手机机能和能耗水平的不断进步,那些曾经掌机才能玩到的游戏会越来越多的迁移过来,包括回合制RPG、战棋类策略游戏、各种文字游戏、各种上帝视角游戏都非常适合手机的操作方式。
而被抢走这些游戏类型的传统掌机就变得越来越鸡肋,这种趋势可以说必然会发生,那掌机要生存下去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定位,所以NS的出现也是同样趋势下的产物,和手机侵蚀掌机市场一样,NS侵蚀的也是比它更高一级的家用机、PC这样的大型游戏平台。现在沙箱大作也可以便携平台上玩到了,大型3A游戏不再是家用机的专属体验。
NS看似是可连接电视的掌机或便携主机,其实本质上是“可以轻松连接外部显示设备的高性能游戏平板”,和苹果的ipad、微软的苏菲等高性能平板一体机本质相同,只是加入了主动散热、手柄配件、电视连接这些系统。以NS为代表的“高性能游戏平板一体机”会取代传统掌机成为新的第二级游戏设备,比它低一级的是手机、高一级的是主机PC,而主机和PC今后也必然会向着更高级别的方向发展,目前看来方向基本就是VR这样的虚拟现实设备。
个人对未来游戏新格局的预期就是:手机玩小游戏~中等规模游戏,高性能游戏平板一体机玩中等规模游戏~传统视屏3A游戏,家用机PC玩超大型巨制3A游戏~VR虚拟体验类游戏。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5:14 发表
PSP那会儿这种趋势才刚刚显露苗头,初期PSP也不具备接电视和一机多人用的特性,而且一年以后X360发售就拉开了机能差距,这些因素就使得玩家很难将其视为便携主机。便携主机至少要同时满足可链接显示器和一机多人用这两个特性。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5: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的思路混乱的可怕,一会说游戏类型,一会说拉开机能差距,现在的主机没有和ns拉开机能差距?你给我看看一机多人的主机gta?
本帖最后由 yfl2 于 2017-9-3 15:2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5:32 发表
PSP是2004年发售的,对应的主机是PS2这一代,PSP能移植的也是这一代的游戏。一年后X360发售,这游戏就移植不了了,便携主机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基本实现当下主流家用机的游戏体验。
至于一机多人我指的当然是硬件层面,你怎么会看成我在说软件层面呢?
还有掌机上的COD,那个和家用机版差别太大,做不到实现家用机版的基本体验。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5:42 发表
我说的是开放世界游戏体验,塞尔达荒野不算准本世代家用机级别的游戏体验吗?马上FIFA18和2K18也要出了,PSP上的GTA和家用机版比在游戏体验上也是这个水平。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6:04 发表
首先FIFA18和2K18的上世代版和本世代版也是两个游戏。从画面到内核都不一样,FIFA18不敢下结论,但2K18已经明确表示移植的是本世代版。
至于塞尔达荒野则是拜本世代3A游戏玩法内核进化不大所赐,PS3相比PS2在游戏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6:22 发表
问题就出在上世代版战地4和本世代独占的战地一战间的体验差距没有PS2游戏和PS3游戏那么大了,基本系统玩法都是一样的,而PS2你能找得出类似于战地4的游戏吗?
NS移植战地的话,基本效果应该在PS3版战地4和PS4版战 ...
原帖由 @pinang 于 2017-9-3 13:21 发表
ns只是把psv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罢了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6:25 发表
这不是什么问题,如果说有问题,那也是对ns来说有问题,ns没办法在机能和特性上保持对智能设备的优势,实质的不可替代性只有任天堂一个要素
而家用机/pc的不可替代性是,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设备能在性能和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6:40 发表
我不知道是不是你已经不怎么玩本世代游戏了,如果你还在玩应该会感觉到本世代的总体游戏数量和新游戏类型比上世代又少了很多,3A游戏已经进入很明显的瓶颈期,按照这个趋势下世代被淘汰的游戏类型会更多,这些游戏在核心玩法上自身出现了瓶颈,再高的机能也只能用在画面上。
主机和PC在机能上当然会永远领先便携平台,这是一定的,但问题是当游戏开始出现机能上的边际效应,次世代的机能对游戏玩法的提升越来越小,玩家这时候就会被便携平台的独有特性所吸引,就好像手机挤压了掌机的生存空间,因为手机使用起来更方便,而两者的体验却在越来越重合。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6:4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玩家在主机上玩游戏,并不是因为其他平台不能实现类似体验,而是在主机平台(有时也包括pc)上得到这种体验的代价最低,感受最好
相反便携性对3a游戏来说则不是什么痛点,所以去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6:55 发表
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试金石,就是FIFA18和2K18,这两个游戏都是主机版的裂化版,按你的说法大部分玩家会选择体验最好的那个,那就看看销量的走势吧。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另一个领域里意见发生过了,MP3对CD,论音质CD肯定更好,但MP3还是笑到了最后。现在的情况就是玩家只要接受了NS这样的模式,从此家用机就跨入了便携时代,便携主机的模式将成为标配,玩家付出的代价不过是放缓一点对机能的追求速度,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学生只要选择留一级就可以去美国念书。
PSV既不能接电视也不能一机多人同时游戏,根本不是便携主机的理念。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6: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连悬念都没有吧……
你说这几个游戏的销量走势能说明啥?ns版卖多少能说明这游戏的未来在移动端?
本帖最后由 yfl2 于 2017-9-3 16:59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7:05 发表
绝对销量NS目前是肯定吃亏的,装机量摆在那里,但可以看看这两个游戏发售后NS在欧美销量有没有一个明显的增长来判断,还有就是游戏销量和装机量的百分比,如果硬件销量增长、游戏销量和硬件的百分比也比较高,那基本可以说明市场是认可的。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7: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市场认可和谁替代谁没啥关系,要出现怎么样的数据能证明NBA2k这种游戏未来的主力平台是移动端?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7:20 发表
就拿2K18举例,这类体育游戏就是机能瓶颈的代表之一,因为这类游戏的规则是定死的,类似情况的还有赛车游戏和格斗游戏,但这类游戏很适合多人对战,那你觉得是画面好的受欢迎还是随处可玩的受欢迎?
如果要看数据的话只要耐心等着就可以了,反正假的真不了,如果NS版买的不好自然就证明你的想法是对的。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3:26 发表
如果把目前市面上的游戏平台按照轻度>重度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手机、平板,高性能掌机,家用机、PC。
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轻度平台不断兼并高一级平台原有的游戏内容。最近逆转裁判和爱相随新作都登陆 ...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7: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耐心看数据没问题,问题是要看到怎么样的数据能证明你的看法呢?我无法想象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7:31 发表
这趋势肯定不是十天半个月就出来的,NS和PS4都会卖下去,如果NS的便携主机模式不是平面游戏的未来(VR游戏的未来还在主机上),大家自然会看到NS的PS4移植游戏卖的不好,那NS很快就会得不到欧美第三方的资助,当然2K18和FIFA18就是走在最前排的试验品。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9-3 17:25 发表
和我判断的差不多,NS本质可以算进智能机路线,已经脱离了过去传统游戏主机或掌机的范畴,所以NS的进化路线和手机平板路线一致。未来手机主要是轻度游戏和克金制,NS主要是重度游戏和买断制。
智能机替代PC的趋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7:31 发表
这趋势肯定不是十天半个月就出来的,NS和PS4都会卖下去,如果NS的便携主机模式不是平面游戏的未来(VR游戏的未来还在主机上),大家自然会看到NS的PS4移植游戏卖的不好,那NS很快就会得不到欧美第三方的资助,当然 ...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9-3 17:42 发表
我就不相信PS4和ONE受众中完全没有便携需求的,我认为索软玩家100%有便携需求,只不过受制于画面偏好、独占游戏、平台黏性和其他一些因素,愿意转移到NS的比例可能只有30%以下。然而随着NS性能的不断提升并受益于画面边际效应,这个比例会慢慢上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7:46 发表
这种细化的距离谁能说得出?我只能说18年底之后如果欧美第三方没有大量移植或原创3A游戏登陆NS那就算便携主机理念失败了,因为那个时候装机量应该已经有一定规模了,不登陆的原因必然是因为之前的作品卖的不好。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9-3 17:42 发表
我就不相信PS4和ONE受众中完全没有便携需求的,我认为索软玩家100%有便携需求,只不过受制于画面偏好、独占游戏、平台黏性和其他一些因素,愿意转移到NS的比例可能只有30%以下。然而随着NS性能的不断提升并受益于画 ...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7:4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因为你我观点的差异不是这种游戏的ns版有没有销路,而是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主流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8:04 发表
我已经回答你了,会不会成为主流至少要目前这些移植游戏先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然后看18年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欧美第三方的支持力度,所以时间很短,就这1、2年的时间,你看不到此类游戏在NS上取得较高的软硬比就说明NS的理念失败了,更不要提抢占主机版的份额,这是便携版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才会发生的事。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8: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顶多是说明如果这样就肯定不会发生,问题是即使不是这样,也就是有一定的销量和跨平台,也不能证明就会发生替代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8:14 发表
这里有递进关系,要成主流先要有销路,从2K18发售开始到18年底,如果这段时间内的欧美移植PS4游戏连销路都不行就已经说明不行了,说明没多少人想在NS上玩裂化版的PS4游戏,又怎么会成为主流呢?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8: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复述了一遍我上面说的,这是必要条件,问题是,你的展望的充分条件呢?如果你不知道充分条件是什么,怎么让销量来告诉你这件事会发生?
原帖由 @yfl2 于 2017-9-3 18:08 发表
这顶多是说明如果这样就肯定不会发生,问题是即使不是这样,也就是有一定的销量和跨平台,也不能证明就会发生替代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8:27 发表
怎么让销量来告诉你这事会发生?因为事实大于一切,而销量就是事实。
事实会是怎么一种情况不是你我能决定的,NS的模式能不能成为未来平面游戏的主流也不是我说几句话打几个字能左右的,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一目了然 ...
原帖由 deathstar22 于 2017-9-3 19: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2
到底是谁给看准帝勇气说NS硬件会三年一换的?那个保守小气到不行的任天堂?假设3年好不容易4000万销量,这下升级性能提升2倍多,那新的游戏怎么处理,万一旧机性能不够运行 ...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9-3 19:32 发表
如果性能不够,那主机再受欢迎游戏也是专门做的和主流家用机不同的。
游戏不同在市场上难以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充其量是一个补充。
或者说,以后跨平台游戏的复杂度将以NS的CPU也跑得动为基准,换句话说要比现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9:52 发表
NS的整体机能是符合高性能便携设备升级规律的,这里面包括了CPU,指望便携设备达到同时期主机的运算能力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只能是家用机硬件放水或便携机出的特别晚。但PSP可以移植GTA、MH、实况,PSV也可以做出 ...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9-3 20:09 发表
大部分时候都不现实,但是这一代是可能的。
一方面家用机的cpu提升历代最小。
另一方面,移动主机是主动散热的大家也不奇怪了,那就可以推出最大15w级别的移动主机,这是surface pro这类主动散热平板上得到验证的。
实际上现在ipad pro 10.5这类设备,甚至没用上主动散热,也在gpu不弱于ns的情况下cpu碾压ps4了。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9-3 20:09 发表
大部分时候都不现实,但是这一代是可能的。
一方面家用机的cpu提升历代最小。
另一方面,移动主机是主动散热的大家也不奇怪了,那就可以推出最大15w级别的移动主机,这是surface pro这类主动散热平板上得到验证的 ...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16:40 发表
我不知道是不是你已经不怎么玩本世代游戏了,如果你还在玩应该会感觉到本世代的总体游戏数量和新游戏类型比上世代又少了很多,3A游戏已经进入很明显的瓶颈期,按照这个趋势下世代被淘汰的游戏类型会更多,这些游戏在核心玩法上自身出现了瓶颈,再高的机能也只能用在画面上。
主机和PC在机能上当然会永远领先便携平台,这是一定的,但问题是当游戏开始出现机能上的边际效应,次世代的机能对游戏玩法的提升越来越小,玩家这时候就会被便携平台的独有特性所吸引,就好像手机挤压了掌机的生存空间,因为手机使用起来更方便,而两者的体验却在越来越重合,日本已经把手机作为主流游戏登陆的平台,各种最新的JRPG,逆转裁判和爱相随新作也将登陆,以前这些游戏都是掌机的。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9-3 20:26 发表
我也认同你说的便携主机要更重视CPU,这能帮助你蹭到更多主机游戏、移植起来更方便,但你应该也不是专业的电子产品工程师吧?surface 用15w人家可不是卖299,在299预算下还能不能有比目前更好的CPU方案我们都是门外 ...
原帖由 deathstar22 于 2017-9-3 19: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2
到底是谁给看准帝勇气说NS硬件会三年一换的?那个保守小气到不行的任天堂?假设3年好不容易4000万销量,这下升级性能提升2倍多,那新的游戏怎么处理,万一旧机性能不够运行 ...
原帖由 @flies 于 2017-9-4 07:05 发表
向上兼容啊,绝大部分游戏按NS标准开发,极少部分吃机能的游戏只能在NS PRO上运行,类似N3DS。或者都可运行,但画面有差异,类似PS4和PS4 PRO。34次升级后把装机量重新洗一遍,强制更换,这个套路已经在3DS上试验成功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