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ing8910213 于 2016-11-25 19: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有时之神殿的遗迹,应该是时之笛被加农毁灭的世界线吧
不过没有NPC的话任务怎么填充,还是开放世界游戏,难道还有时间元素?
本帖最后由 king8910213 于 2016-11-25 19:22 通过 ...
原帖由 @狮子歌歌 于 2016-11-25 19:46 发表
战败线有封印战争 还是成功了的
死伤惨绝也不是全部灭亡
要是真辐射那样的 肯定是新的时间段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1: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另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设定就能封神的时代了,时空穿越,末世世界的梗都被玩烂了,玩家哪还那么好糊弄。
如果是这样吃人大吊岂不是神作中的神作了。
PS,想靠玩这一套取胜不如 ...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1: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另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设定就能封神的时代了,时空穿越,末世世界的梗都被玩烂了,玩家哪还那么好糊弄。
如果是这样吃人大吊岂不是神作中的神作了。
PS,想靠玩这一套取胜不如 ...
原帖由 @88ace88 于 2016-11-25 21:21 发表
现在也不是看见三点式就会脸红蒙孩子眼的时代了,但是凤姐穿三点式和林志玲穿三点式效果能一样么?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6-11-25 21:34 发表
我说了啊,发现加农在王座上的骷髅,然后房顶突然跳下来个神级怪物,拿它做最终BOSS就行了
至于这怪物和加农之间发生了什么,打完了再补上
这种颠覆式的剧情哪怕是从象征主义的角度来说也是很有嚼头的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1: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另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设定就能封神的时代了,时空穿越,末世世界的梗都被玩烂了,玩家哪还那么好糊弄。
如果是这样吃人大吊岂不是神作中的神作了。
PS,想靠玩这一套取胜不如 ...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1:41 发表
说起来确实有可能,毕竟公布到现在没看到其它NPC,现在想想应该把老头也去掉。
其实除了掌机那几作外zelda的剧情一直都是阴郁的,实在不适合这种明快的卡通风格,个人真想玩一次画面顶级,风格彻底成人化充满暴力血腥的zelda。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1:4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说起来确实有可能,毕竟公布到现在没看到其它NPC,现在想想应该把老头也去掉。
其实除了掌机那几作外zelda的剧情一直都是阴郁的,实在不适合这种明快的卡通风格,个人真想玩一次 ...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6-11-25 21:48 发表
N64时代塞尔达的黑暗诡异是可以和黑魂有一拼的
当然我觉得这一作不会是黑暗系,应该是回归大自然,如果有颠覆性剧情,那重点也不是黑暗,而是“在时间的杀猪刀面前,一切都是渣渣”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6-11-25 21:49 发表
请去玩战神恶魂。
Zelda的画风就应该是风之杖,什么黄暴都出来了,实在太低俗了。
原帖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6-11-25 21:45 发表
你要的这个风格可以去隔壁找黑魂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1:5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zelda的画风应该是什么样也不是你说了算的。风杖之前画面走写实路线照样出神作,如果任天堂内的技术派掌权还不一定现在的任天堂游戏是什么样子。
暴力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本身不存 ...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1: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我当初提过黑魂和zelda的对比,那时候的任青都是刻意回避两者的比较。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6-11-25 22:04 发表
写实... 时之笛是写实?假面是写实??
我们对于美术风格存在明确的认知差异,就不必多说了。
图像上的暴力简单来说就是某些极端情绪的宣泄出口,很多游戏本身并不制造这种情绪,包括Zelda。
追求暴力表现的,一般都是玩的人本身有情绪需要宣泄,游戏更多时候只是一个媒介而已。
已经有足够多的游戏来满足这个需求,Zelda作为以解密和探索为核心的游戏,根本不需要去做这件事情。
剩下的废话就无视了。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6-11-25 22:08 发表
除了N64时代就确定的视角和Zlock操作方式以外,2者没有任何可比性。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2: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黑魂1半开放式的自由度,充满探索感和代入感的游戏体验,某些道具专门克制某区域敌人和环境,阴暗的末世世界观,2人转的战斗,你可以继续回避下去没关系。
zelda仍然会继续自己的 ...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6-11-25 21:48 发表
N64时代塞尔达的黑暗诡异是可以和黑魂有一拼的
当然我觉得这一作不会是黑暗系,应该是回归大自然,如果有颠覆性剧情,那重点也不是黑暗,而是“在时间的杀猪刀面前,一切都是渣渣”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6-11-25 22:19 发表
我觉得流程探索这块比起塞尔达,黑魂更像一个难度更高的银河战士
至于假面的黑暗与血腥暴力关系不大,用诡异去形容更贴切,充满了各种魔性、让人不舒服的图案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2: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我也认为魂1简直就是理想化的3d恶魔城类,或是银河战士类游戏,不过这种探索性质的游戏框架本身是有共通性的,zelda2代也曾经引入了很强的动作性2d卷轴类玩法,只要核心游戏乐趣不变 ...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6-11-25 22:32 发表
我说的那个加农变枯骨,怪物当BOSS的设计倒也不是多黑暗,就跟波斯王子PS2三部曲的风格差不多吧
因为塞尔达已经不止一次用时间做主题了,远比波斯王子更早
荒野之息肯定不会黑到哪去,美术风格放在这里,但是现在这种刻意缺乏NPC的展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自然的荒野
在气质上其实与荷兰游击队的零之地平线有几分类似,但是没有机械恐龙,也没有部落同胞(至少目前没看到),自然的荒野感更强烈了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11-25 20:06 发表
封印是风杖线吧,小孩林克带走时之笛,贤者升起大海封印加农。
战败线是林克在最终战gameover了的情况。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6-11-25 23:31 发表
认为时之笛和假面都是写实的,我们对于美术风格的基础定义不同。
认为黑魂是Metroidvania的游戏类型或框架的,我们对于游戏类型和流程控制的基本定义不同。
我觉得世界的多样性体现得很充分,没什么好多说的。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3: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世界多样性理念的基本观点就是别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容的下不同的声音。
本帖最后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5 23:49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6-11-26 00:13 发表
从来就没有过要把什么观点强加于别人的意图,既不现实也无意义。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
不用那么敏感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6 00: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没有敏感,只是提醒你要言行一致,从来没有什么zelda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说法,毕竟嘴上喊口号的政治正确在美国都不流行了
本帖最后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6 00:28 通过手机版编 ...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6-11-26 00:51 发表
对于单个人来说,对某个游戏系列认知到一定程度以后,一定能明确提出一个最符合其个人观念的样子。至少我是这样。
可能随着个人经历知识成长还会有变化,但在特定的时间点,作品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这是个人观点,不是万有引力定律。
论坛不需要那么强的代入感。(这也是个人观点)
原帖由 @萝卜 于 2016-11-26 09:09 发表
说塞尔达在名气上走下坡路的那位能否给点干货,太久不关注电玩市场了,塞尔达号召力不行了吗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6 09: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正统续作天剑相比上一个黄昏公主全球销量缩了大概300万吧,黄昏公主还没计算gc版销量
铁粉肯定都会买的,那缩水的300万只能理解是号召力下降,跟风买的lu减少了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6-11-26 09:35 发表
2011年末的一个Wii游戏,我觉得出什么销量都会下降,太晚了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6-11-26 09: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主机晚期推出大作但销量基本不会明显下降的例子很多啊。只用这个理由解释300万销量缩水太勉强了,虽然发售晚确实会影响销量。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