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最近研究玄学感到迷惑 [打印本页]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4 23:58     标题: 最近研究玄学感到迷惑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在各大影音论坛侵泡也算不少日子,猛然间迷惑起来。从逻辑的角度来讲。索尼松下等大厂的影音设备横扫全球。各家电视台也都是他们的设备,他们理论上来讲是最有实力找到优秀的调音师来精心打造优秀的视听设备。但是论坛上所推荐的设备为什么都是莫名其妙的人品牌?不上这些论坛都完全没听过这些牌子。这是为啥?
作者: 白光    时间: 2015-10-15 00: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按照这种看法,雀巢和星巴克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了。

本帖最后由 白光 于 2015-10-15 00:15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5 00: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白光  于 2015-10-15 00:03 发表
按照这种看法,雀巢和星巴克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了,屌丝的见识也就只能到这种程度而已,呵呵。
我只是单纯的探讨,咖啡和工业生产的电子产品多少还是不太一样。咖啡可以选择最好的产区,购买最优质的咖啡豆。回家细细研磨品尝。但是影音录制的时候,大部分都用的索尼或者先锋的机器。怎么保证输出的时候展现所谓更好的效果呢?
作者: 加勒比海带    时间: 2015-10-15 00: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耳机和音箱几十年一直都是欧洲领先啊 。
有什么奇怪的。
作者: nai    时间: 2015-10-15 00:16

引用:
原帖由 加勒比海带 于 2015-10-15 00: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耳机和音箱几十年一直都是欧洲领先啊 。
有什么奇怪的。
参看大众车
作者: 白光    时间: 2015-10-15 00: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你猜猜看试试  于 2015-10-15 00:12 发表
我只是单纯的探讨,咖啡和工业生产的电子产品多少还是不太一样。咖啡可以选择最好的产区,购买最优质的咖啡豆。回家细细研磨品尝。但是影音录制的时候,大部分都用的索尼或者先锋的机器。怎么保证输出的时候展现所谓更好的效果呢?
抱歉,之前说话有点冲,论坛上阴阳怪气的人太多了。我觉得是这样:对音质有追求的个人用户毕竟是少数,所以像索尼这样的大公司不太可能去投入太多的资源到到这一块,因为产生不了足够的利润。所以做玄学器材的基本都是一些森海之类祖上就做玄学的公司和一些小厂,道理很简单,市场太小索尼这样的公司看不上。
作者: yuyuan01    时间: 2015-10-15 00: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索尼涉足的太杂是一方面,加上自身衰落。音响还轮不到松下,不说欧美,金嗓子雅马哈天龙安桥健伍Rotel力仕铁三角stax这些鬼子品牌都被lz忽略了?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5 00: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加勒比海带  于 2015-10-15 00:13 发表
耳机和音箱几十年一直都是欧洲领先啊 。
有什么奇怪的。
现在电台的收音设备大量都是索尼的。又怎么保证放音效果更好呢?感觉就是曾亦可拿着舒尔的话筒也唱不出来蔡琴的范。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5 00: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nai  于 2015-10-15 00:16 发表
参看大众车
法拉利牛,背后是菲亚特集团。迈巴赫背后是benz,RR背后是BMW。什么布加迪保时捷大牛都是大众的。小众的音响品牌却没有这种兼并的感觉。什么惊雷,世霸,劲浪这种。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5 00: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yuyuan01  于 2015-10-15 00:35 发表
索尼涉足的太杂是一方面,加上自身衰落。音响还轮不到松下,不说欧美,金嗓子雅马哈天龙安桥健伍Rotel力仕铁三角stax这些鬼子品牌都被lz忽略了?
听过,但hifi论坛里几乎没人推荐这些品牌。都是一水的欧美。回帖路线都是3W入门。10W起步。30W以上才叫享受。
作者: yuyuan01    时间: 2015-10-15 00: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你猜猜看试试  于 2015-10-15 00:45 发表
听过,但hifi论坛里几乎没人推荐这些品牌。都是一水的欧美。回帖路线都是3W入门。10W起步。30W以上才叫享受。
简单啊好声不贵,收台3020i,nad的成名作,1K内就能收到了,配两个够班的书架箱,就能体会温柔醇厚的英国声了

本帖最后由 yuyuan01 于 2015-10-15 01:0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妹妹的G点    时间: 2015-10-15 01: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日本音箱就是一坨屎,楼主你不服气买个雅马哈sony或者松下音箱,随便找个kef jbl的箱子pk就是了
10多年前的莱斯康功放不带次世代,吊打一众日系次世代功放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5 01: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妹妹的G点  于 2015-10-15 01:00 发表
日本音箱就是一坨屎,楼主你不服气买个雅马哈sony或者松下音箱,随便找个kef jbl的箱子pk就是了
10多年前的莱斯康功放不带次世代,吊打一众日系次世代功放
不是一个价位的,这样比较也不太科学。JBL studio 1还好。更高价位的当然是好。但是承受不起。莱斯康的功放…真的太贵了。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5 01: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yuyuan01  于 2015-10-15 00:59 发表
简单啊好声不贵,收台3020i,nad的成名作,1K内就能收到了,配两个够班的书架箱,就能体会温柔醇厚的英国声了

本帖最后由 yuyuan01 于 20151015 01:08 通过手机版编辑
可以推荐一套配置么?1W以内的功放+音响。
作者: xenogearfan    时间: 2015-10-15 01: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日本技术先进那是和天草这些国家比,欧美能把价格做下来的话,大部分电器随便吊打鬼子。
作者: 妹妹的G点    时间: 2015-10-15 01: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你猜猜看试试  于 2015-10-15 01:11 发表
不是一个价位的,这样比较也不太科学。JBL studio 1还好。更高价位的当然是好。但是承受不起。莱斯康的功放…真的太贵了。
问题是日本人音箱都不好意思卖贵,,,他们自己都知道自己是渣货,,,
作者: yuyuan01    时间: 2015-10-15 01: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你猜猜看试试  于 2015-10-15 01:12 发表
可以推荐一套配置么?1W以内的功放+音响。
高不成低不就的,两头不得。1W弄对有源监听是正道,真力8020,adam a7x都不错,至少声音中正,解析优良。1W用不到吧
作者: AzureZH    时间: 2015-10-15 02:19

电视台sony、松下的设备是不少,但都是视频设备,摄像机,录像机,切换台什么的
音频设备方面,连电视台用的话筒和音箱都是一水的欧洲货,更别说电台了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5 14: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一直不太懂hifi的东西。比如中国好声音中用的那套设备是什么品牌的,大概多少钱呢?
作者: nai    时间: 2015-10-15 14:24

小日本的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在民用领域世界第一
音响的核心就是这2个
大法更是主流音频格式的缔造者
无论碟机,功放,喇叭,耳机等,日本都有极其牛逼的产品,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例如大法n年前的耳机,010,r10,迄今能与之抗衡的都极少极少
玄学市场越来越小众了,这些大厂都没放太多心思和资源在上面
作者: jinye2001    时间: 2015-10-15 15: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觉得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指标突飞猛进,大家都听不出差异了,当然大厂也就不玩了。
不说太远,音频数字化之前,各种玄学播放装备差异确实挺大的,但是当cd出来之后,并且随着半导体工艺的提升,各类高精度运放的白菜价之后,播放器设备的失真已经人耳不可辨了,剩下的只是音色处理的风格问题了
当然耳机音箱还是模拟设备,所以这方面各家差异还是很大
作者: reg-neo    时间: 2015-10-15 17: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NOTE
大法功放在日系里也不差,早些年就不进口了

喇叭这块,基本还是JBL系最出彩咯
作者: n2    时间: 2015-10-15 17: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reg-neo  于 2015-10-15 17:14 发表
大法功放在日系里也不差,早些年就不进口了

喇叭这块,基本还是JBL系最出彩咯
但是jbl的便携音响都很一般啊
作者: 雾桑    时间: 2015-10-15 17: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市场太小,按鬼子的企画的德性,根据赚不到钱还搞个啥。。。
作者: reg-neo    时间: 2015-10-15 17: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NOTE
引用:
原帖由 @n2  于 2015-10-15 17:19 发表
但是jbl的便携音响都很一般啊
4429以上的吧

JBL有个99的2.0,在那个价位曲线最好看
作者: nai    时间: 2015-10-15 18:58

主要还是现在快餐文化横行,对这些要求不高,将就就行导致
差异那是相当的大
引用:
原帖由 jinye2001 于 2015-10-15 15: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觉得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指标突飞猛进,大家都听不出差异了,当然大厂也就不玩了。
不说太远,音频数字化之前,各种玄学播放装备差异确实挺大的,但是当cd出来之后,并且随着 ...

作者: 爬行动物    时间: 2015-10-15 20:26

tg大多数人就是认jbl……
作者: Alloyo    时间: 2015-10-15 23: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一边是研发和产品成本,一边是售价

这两个是永远无法达到和谐的,只能一次又一次调整倾斜度,不是偏这边一点点,就是那边
作者: fengniaoyihui    时间: 2015-10-15 23: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学习下玄学
作者: alexey    时间: 2015-10-15 23:41

买了副700元的入耳式耳塞,深感这玩意就是玄学,音质似乎还没我用了十几年的200块头戴式耳机好……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6 00: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在顺点听3000的耳机和苹果自带的耳机还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个区别是否值2700的差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作者: cf3b5    时间: 2015-10-16 00:25

我理解LZ说的情况,其实我也有同样的困惑……
其实就这么来说把,就音乐工业来说,在这个工业本身几乎所有的生产和制造设备基本上都是Sony、松下这类专业化电子厂家把持音乐的生产和制作
但是去到最后终端播放设备来说,高档货确是一堆看上去完全不像那么有实力的但是却个个卖的天价厂家的产品
……确实挺让人不解的……
之前看过一个国外网友爆料,说英国某牌子售价十几万功放,其实里面用的都是廉价货,里面做工简陋,员工生产的时候非常随意,相片里英国大妈随便焊,零件不够甚至随便省或者找差不多的随便换等情况都有,简直触目惊心……。
但是这个功放圈内评价却一直都是惊为天人,然后发烧友都赞不绝口这种……
我当时就有种收音机里头那种老中医祖传秘方的感觉……

作者: 張大锤    时间: 2015-10-16 0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3
索尼自己也分商用和民用
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5-10-16 00: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15-10-16 12:25 AM 发表
我理解LZ说的情况,其实我也有同样的困惑……
其实就这么来说把,就音乐工业来说,在这个工业本身几乎所有的生产和制造设备基本上都是Sony、松下这类专业化电子厂家把持音乐的生产和制作
但是去到最后终端播放设备来说,高档货确是一堆看上去完全不像那么有实力的但是却个个卖的天价厂家的产品
……确实挺让人不解的……
之前看过一个国外网友爆料,说英国某牌子售价十几万功放,其实里面用的都是廉价货,里面做工简陋,员工生产的时候非常随意,相片里英国大妈随便焊,零件不够甚至随便省或者找差不多的随便换等情况都有,简直触目惊心……。
但是这个功放圈内评价却一直都是惊为天人,然后发烧友都赞不绝口这种……
我当时就有种收音机里头那种老中医祖传秘方的感觉……
设计的好的话普通元件也可以达到很好效果
作者: 利露    时间: 2015-10-16 01: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红米
引用:
原帖由 @白光  于 2015-10-15 00:03 发表
按照这种看法,雀巢和星巴克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了。

本帖最后由 白光 于 20151015 00:15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你去米其林五星喝雀巢?
作者: 你猜猜看试试    时间: 2015-10-16 01: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坛子里有没有大神说说电台里面都用什么牌子和型号的设备呢?还有万达6FL全景厅的设备。只知道钱柜用的是BMB的箱子和舒尔的话筒。
作者: amk4amk4    时间: 2015-10-16 01:54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15-10-16 00:25 发表
我理解LZ说的情况,其实我也有同样的困惑……
其实就这么来说把,就音乐工业来说,在这个工业本身几乎所有的生产和制造设备基本上都是Sony、松下这类专业化电子厂家把持音乐的生产和制作
但是去到最后终端播放设备 ...
喷了谁跟你讲音乐工业是被大法松下把持的。音频视频分分清。大法做的是广电设备。现代音乐工业生产车间是各类大小录音棚。那里可没大法什么事。电子产业本来就是一个高度细分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采集和回放。拍摄和剪辑用到的技术天差地别。apogee声卡牛逼但是做不出音箱。真力几乎是监听音箱的代名词但是从来不去涉足声卡。话筒和耳机的技术够接近了。但是顶级的耳机厂商也很少同时是顶级的话筒厂。大法摄像机牛逼和大法在相关产业的其他产品线上傻逼一点都不矛盾
作者: riva128    时间: 2015-10-16 02:06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15-10-16 00:25 发表
我理解LZ说的情况,其实我也有同样的困惑……
其实就这么来说把,就音乐工业来说,在这个工业本身几乎所有的生产和制造设备基本上都是Sony、松下这类专业化电子厂家把持音乐的生产和制作
但是去到最后终端播放设备 ...
英国那个摩根跑车是不是也是这么生产的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