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Google的黑科技原来是ATAP [打印本页]

作者: 黑暗骑士巫妖王    时间: 2015-5-30 07:21     标题: Google的黑科技原来是ATA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刚爬起来看了下视频,卧槽太厉害了,只要一个2/3指甲大小的芯片,就可以近距离精确识别各种动作,点击、旋转、滑动,完全人类习惯操作。还有视频演示了怎么在手表、收音机、平板上操作的DEMO,牛逼到爆啊!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5-5-30 08: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ATAP,一个在前沿技术未知领域探索的团队。最早在2012年成立于摩托罗拉内部,被Google收购后成为Google ATAP。以一个敏捷团队为核心,向外与各大院校与各行各业的企业与研究所建立合作的方式运作,进行各种跨界研究。

ATAP团队在Google I/O 2015大会上带来了一场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介绍了团队在过去一年内各个方面的进展,包括人机交互方面的Project Soli与Project Jacquard,安全认证方面的Project Abacus与Project Vault,全景影视项目Google Spotlight Stories,以及模块化手机项目Project Ara。本报道对人机交互方面的两个项目进行概述。

Project Soli

1954年6月,Paul M. Fitts在J Exp Psychol.杂志上发布了一篇名为“The Information Capacity of the Human Motor System in Controlling the Amplitude of Movement”的论文,该论文结论大致可以被描述为针对“人的活动性能”这一参数与“活动的物理范围”、“活动误差准许度”之间的关联性。“活动性能”以每秒的信息比特数作为测量尺度,即“每秒的活动引入的信息量”。相对来说,人的双手非常精巧,其活动性能为每一根手指38 bits/sec,要远超越手腕的23 bits/sec与手臂的10 bits/sec。该论文的结论是,最适合手指发挥活动性能的活动范围大约是4-8英寸。误差准许度越低则性能越好,但是动作难度增加,效率从而降低,误差准许度过高则动作难度降低,完成速度快,但实现的性能却因此下降。比较平衡的误差准许度在0.1英寸左右。

对于人手与数码设备交互的场景,要想完全发挥到双手的活动性能,需要尽可能降低捕捉的误差,并控制双手在一定范围内即可完成动作。如何精准的捕捉到手指的精巧活动,是这个场景面对的挑战。手指触摸屏幕的误差在半英寸以上,因此操作能够传递的信息量有限;使用触摸笔可以降低误差、提升传递的信息量,但体验不好。而且,触屏的限制在于无法捕捉3D空间内的手指动作,如捏、搓、抓握、转动等。可见光和红外摄像头虽然可以捕捉距离,但因为可见光/红外无法穿透手指,因此无法捕捉到被遮挡部分的动作。

Project Soli是基于无线电波反射建立的交互体系。5mm波长的无线电波有能力捕捉到5m空间范围以内的精细动作。然而这其中的技术挑战在于,目前市面上的无线电波发射器都太大了。Project Soli的目标是将无线电波发射器+接收器做到手表上,在四分之一硬币尺寸的芯片里集成无线电波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不过截止到本次分享的时候,这个目标还没实现,本次演示用的设备尺寸大约是半个巴掌那么大。ATAP的分享者表示计划在10个月内发布Project Soli的设备,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项目的SDK套件。

传感器原始数据配合动作识别的算法,Project Soli针对单手操作的场景(手指的活动范围一般在3英寸以内即可完成),已经可以捕捉/识别手指的捏转、搓动、转动等动作,感应误差精细到毫米。

YouTube网站上有一个Project Soli的介绍视频。

Project Jacquard

Project Jacquard是一个将人机交互界面植入到纺织品(即衣物)当中的项目。衣物的年产量(百亿级)大约是智能手机(亿级)的百倍以上,是个极大的市场,但是有如下的技术挑战:

生产过程可融入纺织品的工厂制作流程中
电子电路和芯片不怕熨烫的高温、不怕洗衣机的水泡、不怕用户在穿戴过程中拉扯的破坏
ATAP团队与日本一家布料工厂合作,将导电的线路与棉线编织到一起并保留柔软的触感,支持不同色彩、棉质/化纤/丝质的质地。基于此类布料与服装设计师合作,设计出可以将芯片植入的外套等衣物当中。目前ATAP团队已经与Levi's合作设计了一款搭载了Project Jacquard的棉质外套,外套的触摸感应区可以识别多点触摸,并支持一定距离内的隔空操作。Project Jacquard官网现在已经上线,网站上有项目的演示视频以及资源获取的注册通道。
作者: 星之尘    时间: 2015-5-30 08: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2
华硕不是有个类似的玩意吗?然后延迟太高,卡成狗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5-5-30 08: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引用:
原帖由 @星之尘  于 2015-5-29 12:18 发表
华硕不是有个类似的玩意吗?然后延迟太高,卡成狗
看视频延迟超低,实现原理不同,现在肯奶之类的是摄像头,还要处理,这个是波+芯片处理,效率理论不是一个级别的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15-5-30 08: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jun4rui  于 2015-5-30 08:23 发表
看视频延迟超低,实现原理不同,现在肯奶之类的是摄像头,还要处理,这个是波+芯片处理,效率理论不是一个级别的
为什么波+芯片 与 摄像头+芯片 效率理论不是一个级别?
作者: 黑暗骑士巫妖王    时间: 2015-5-30 08: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国内没找到,需要翻翻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QNiZfSsPc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bSFfdfe7I

本帖最后由 黑暗骑士巫妖王 于 2015-5-30 08:53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pocketmom    时间: 2015-5-30 09: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实用化后再看,被什么leapmotion和myo腕带给吓怕了。。。leapmotion原理应该和这个差不多

本帖最后由 pocketmom 于 2015-5-30 09:02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黑暗骑士巫妖王    时间: 2015-5-30 09: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pocketmom  于 2015-5-30 09:00 发表
实用化后再看,被什么leapmotion和myo腕带给吓怕了。。。leapmotion原理应该和这个差不多

本帖最后由 pocketmom 于 2015530 09:02 通过手机版编辑
那个是摄像头原理,类似啃奶。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5-5-30 11: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360智能三角裤: 您的jb长度打败了99%用户 给予两把半称号!
作者: SONIC3D    时间: 2015-5-30 11:29

leapMotion呢?
作者: ddaaii    时间: 2015-5-30 11: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leapmotion应该是红外线摄像头扫描+计算机识别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5-5-30 11: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Google说今年10月左右还要开一次这种产品的大会,估计有更详细的内容可以看。真集成进来,很多按键,旋钮,滑杆之类的就可以取消掉了
作者: beterhans    时间: 2015-5-30 18:42

屌爆的
:D
作者: couger    时间: 2015-5-30 22:29

引用:
原帖由 ddaaii 于 2015-5-30 11: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leapmotion应该是红外线摄像头扫描+计算机识别
我记得LEAPMOTION不是类似相控阵雷达的技术么?应该也是通过电磁方式感应的。
作者: sumeru    时间: 2015-5-31 11:49

就算是波也是某种信号处理,然后进行模式匹配。这个技术的优势在于精度。
作者: kenkiller1    时间: 2015-5-31 11:57

可惜这东西介绍视频要跨墙,暂时看不了。
有一个疑问,不一定对。
如果这东西可以实现精确的操作,隔空或者不隔空,那么不就可以在平板上不用传统鼠标玩CS GO了? 或者来一盘lol?
或者使用类似的技术开发输入设备的话,传统的软件跟应用在未来的小尺寸win10平板上使用性不是大增了么?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5-5-31 12: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kenkiller1  于 2015-5-30 15:57 发表
可惜这东西介绍视频要跨墙,暂时看不了。
有一个疑问,不一定对。
如果这东西可以实现精确的操作,隔空或者不隔空,那么不就可以在平板上不用传统鼠标玩CS GO了? 或者来一盘lol?
或者使用类似的技术开发输入设备的话,传统的软件跟应用在未来的小尺寸win10平板上使用性不是大增了么?
bilibili有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379332/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