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现在长大了,懂的多了,对帧数画面越来越挑剔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清风拂晓    时间: 2015-2-4 13:01     标题: 现在长大了,懂的多了,对帧数画面越来越挑剔了。

你们小时候不知道玩过FC游戏魂斗罗力量,那帧数真是相当感人,就那样还通关了。
现在长大了,知道FRAPS这类看帧数软件了,也会去看视频网站对比帧数画面,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啥游戏都能玩进去的感觉了。
很多游戏都是一遍通关,甚至通关都难。
作者: lightling    时间: 2015-2-4 13: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红米
你小时候哪有那么多游戏可选。就那时街机双截龙也比红白机版好玩不是。
42合一你都打穿了吗?
作者: darkgame    时间: 2015-2-4 13: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魂斗羅很流暢啊
作者: jingly1    时间: 2015-2-4 13: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Xplay
人生有限,玩点自己喜欢的就好,别把游戏当任务!
好好练好 earth OL,只有一个号,要珍惜!
作者: hgi949    时间: 2015-2-4 13:15

是的,孤岛危机3和DC我现在已经觉得惨不忍睹了
作者: lili2k2    时间: 2015-2-4 13:22

引用:
原帖由 darkgame 于 2015-2-4 13: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魂斗羅很流暢啊
魂斗罗力量,选个4个人的那个。
游戏跳帧拖慢。
作者: 灌水马甲    时间: 2015-2-4 13:23

忘了从哪里看得了,说以前那种2D游戏都是60帧,不知道真假
作者: zo    时间: 2015-2-4 13:25

引用:
原帖由 灌水马甲 于 2015-2-4 13:23 发表
忘了从哪里看得了,说以前那种2D游戏都是60帧,不知道真假
是60场/50场。 当年都是隔行的。
作者: 灌水马甲    时间: 2015-2-4 13:26

引用:
原帖由 zo 于 2015-2-4 13:25 发表

是60场/50场。 当年都是隔行的。
对,好像是说和电视扫描频率是一样的,2d游戏拖慢不是因为帧数。
作者: BigBangBang    时间: 2015-2-4 13:31

很多日式动作游戏从2D到3D转型失败就是因为SSPS这代主机性能有限,没法让复杂场景构成的动作游戏在60帧下运行。游戏的操作体验一落千丈。
作者: 右舷炮击手    时间: 2015-2-4 13: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现在玩着游戏有时很怀念过去。
不是怀念过去的游戏多好玩。
也不是怀念过去玩游戏的时光。
而是怀念以前那个心里只有玩游戏的自己。
作者: AngelKillerr    时间: 2015-2-4 13:43

以前玩游戏的时候很快乐,现在玩一玩就会莫名的想到一些心烦的事,然后兴趣全无。长大了,再也回不去了。
作者: twoson    时间: 2015-2-4 13: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再也回不去了,fc的稳定60帧,零读盘
作者: 五角星    时间: 2015-2-4 14:14

引用:
原帖由 灌水马甲 于 2015-2-4 13:23 发表
忘了从哪里看得了,说以前那种2D游戏都是60帧,不知道真假
这是把刷新率和帧数搞混了。
2D一样用帧数,你看看街霸2和街霸3的动画流畅度,差别很明显吧,这就是帧数的差别。
作者: 松鼠2号    时间: 2015-2-4 14:19

引用:
原帖由 五角星 于 2015-2-4 14:14 发表

这是把刷新率和帧数搞混了。
2D一样用帧数,你看看街霸2和街霸3的动画流畅度,差别很明显吧,这就是帧数的差别。
早期游戏机用的行缓存,所以才有同一条横线最大活动块的限制

街霸3那时候已经全都用帧缓存了
作者: hgi949    时间: 2015-2-4 14:40

引用:
原帖由 松鼠2号 于 2015-2-4 14:19 发表

早期游戏机用的行缓存,所以才有同一条横线最大活动块的限制

街霸3那时候已经全都用帧缓存了
你居然还知道这种,令我对你刮目相看
作者: 灌水马甲    时间: 2015-2-4 14:42

引用:
原帖由 hgi949 于 2015-2-4 14:40 发表


你居然还知道这种,令我对你刮目相看
确实,感觉很专业的样子,不是发水贴那个搅屎棍了。
作者: 灌水马甲    时间: 2015-2-4 14:44

引用:
原帖由 松鼠2号 于 2015-2-4 14:19 发表

早期游戏机用的行缓存,所以才有同一条横线最大活动块的限制

街霸3那时候已经全都用帧缓存了
记得以前评价游戏机2D机能都是什么同屏最大多少活动块,几层背景卷轴之类。
作者: Sithcard    时间: 2015-2-4 16: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现在有个超频fc模拟器,玩魂斗罗力量是全速,感觉好难啊!
作者: yfl2    时间: 2015-2-4 16: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也不能说以前2d是50/60慢帧,如果来不及运算就拖慢,如果可以接受这样做法的话,现在3d游戏一样可以
作者: areyouready    时间: 2015-2-4 17: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魂斗罗1代也拖慢,而且有时候还会敌兵消失又出现。fc怎么可能流畅60帧。
作者: werety    时间: 2015-2-4 17:10

引用:
原帖由 BigBangBang 于 2015-2-4 13:31 发表
很多日式动作游戏从2D到3D转型失败就是因为SSPS这代主机性能有限,没法让复杂场景构成的动作游戏在60帧下运行。游戏的操作体验一落千丈。
最近土星、PS的古墓丽影初代交替的过关,对画面质量有些感触。虽然能一次就把“较为复杂”的场景一次读入,但是帧数就不能恭维了,连30帧都不到。即便两个主机版本都被PC版吊打,但是也勉强能玩,毕竟1996年能在家用机上玩到古墓丽影是个很惬意的事情。
另外虽说PS版的画面稍好,而且这主机专为3D,但毕竟是个要考虑制造成本的家用机,画面比较同时代的VOODOO显卡只能是吊打,日本与欧美在3D技术方面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慢慢出现差距了,只是日本的美工、演出方式较好,到了本世代,日本被全面吊打。
作者: yfl2    时间: 2015-2-4 17: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werety  于 2015-2-4 17:10 发表
最近土星、PS的古墓丽影初代交替的过关,对画面质量有些感触。虽然能一次就把“较为复杂”的场景一次读入,但是帧数就不能恭维了,连30帧都不到。即便两个主机版本都被PC版吊打,但是也勉强能玩,毕竟1996年能在家用机上玩到古墓丽影是个很惬意的事情。
另外虽说PS版的画面稍好,而且这主机专为3D,但毕竟是个要考虑制造成本的家用机,画面比较同时代的VOODOO显卡只能是吊打,日本与欧美在3D技术方面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慢慢出现差距了,只是日本的美工、演出方式较好,到了本世代,日本被全面吊打。
日美差距又不是因为pc和主机的差距,顽皮狗也是主机的
作者: dennis234    时间: 2015-2-4 17:17

要服老,好好打地球online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5-2-4 19:51

引用:
原帖由 灌水马甲 于 2015-2-4 13:23 发表
忘了从哪里看得了,说以前那种2D游戏都是60帧,不知道真假
画面帧数和点阵帧数是两码事
2D游戏几乎都是60帧(如果不拖慢),但点阵的动作就很少有60了
比如KOF,帧数是60,但MVS时代经常出现一个动作只有一两帧却持续数秒的情况
点阵动作达到60的极少(街霸3)
作者: gaofeng217    时间: 2015-2-5 09:21

我怎么感觉去在意这些东西说明还没长大
作者: 猫人内    时间: 2015-2-5 09:31

FC的画面缺失和拖慢都很严重啊,不过那时候完全不在意,反而感觉是效果太华丽造成的拖慢。
作者: 灌水马甲    时间: 2015-2-5 10:11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5-2-4 19:51 发表

画面帧数和点阵帧数是两码事
2D游戏几乎都是60帧(如果不拖慢),但点阵的动作就很少有60了
比如KOF,帧数是60,但MVS时代经常出现一个动作只有一两帧却持续数秒的情况
点阵动作达到60的极少(街霸3)
一两帧持续数秒是放大招吗,比如kof里草雉京那个?
作者: ronronyiki    时间: 2015-2-6 15:07

引用:
原帖由 gaofeng217 于 2015-2-5 09:21 发表
我怎么感觉去在意这些东西说明还没长大
同意!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