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其实说来很讽刺,当年家用机针对PC的优势之一就是硬件资源全部给游戏 [打印本页]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00:34     标题: 其实说来很讽刺,当年家用机针对PC的优势之一就是硬件资源全部给游戏

操作系统几乎不占CPU和内存

但是到了这代机,系统固定的吃掉3GB(X1)/3.5GB(PS4)内存和2个CPU核心,为了保证调回主界面以及社交应用的时候绝对流畅

反而Win8.1不吃CPU,也不怎么吃内存,PC游戏可以最充分的调用硬件资源
作者: 取暖的刺猬    时间: 2014-10-31 01: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檄文连发
四两要投奔爹爹了?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14-10-31 07:50

买得起正版游戏的会买不起200刀的显卡?

讲真这代家用机性能上太黑心,3000块装个主机SSD+660性能上完爆家用机,

跑游戏也完爆X1,喷了

[ 本帖最后由 doomking 于 2014-10-31 07:52 编辑 ]
作者: Czombie    时间: 2014-10-31 09:42

风水轮流转。
现在的游戏主机系统大量占用CPU和内存资源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作者: shiningfire    时间: 2014-10-31 09:57

steam大法好
作者: lqt19910205    时间: 2014-10-31 10:09

游戏机适合懒得折腾的玩家,不过现在steam也还算方便。
作者: zichuanle    时间: 2014-10-31 10: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I
引用:
原帖由 @Czombie  于 2014-10-31 09:42 发表
风水轮流转。
现在的游戏主机系统大量占用CPU和内存资源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没啥不可思议的,以前的游戏机就只是玩游戏的,现在的游戏机加的乱七八糟的功能个个以为自己是pc似的,结果机能就是被真pc吊打的份
作者: 心御剑    时间: 2014-10-31 10:24

这是没办法的事
作者: lyt777    时间: 2014-10-31 10:25

但这的确是没办法的事情,总有人有社交需求。
作者: ABCDE    时间: 2014-10-31 10:29

主要是机能不够,如果这系统放在pc上跑也不会占用什么资源。
作者: wind0631    时间: 2014-10-31 10:41

引用:
原帖由 ABCDE 于 2014-10-31 10:29 发表
主要是机能不够,如果这系统放在pc上跑也不会占用什么资源。
PC系统也不会占用4G呀???不进游戏占用内存也就1.3G到1.7g左右而已。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0: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wind0631  于 2014-10-31 10:41 发表
PC系统也不会占用4G呀???不进游戏占用内存也就1.3G到1.7g左右而已。
而且进游戏之后,如果游戏有需求,系统还会释放一部分内存给游戏使用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0: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这不是问题,这些内存和cpu设计目的就是为游戏外功能预留的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0: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0:47 发表
这不是问题,这些内存和cpu设计目的就是为游戏外功能预留的
所以游戏的硬件利用率大幅下降了
作者: 小蛋蛋    时间: 2014-10-31 11: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10:49 发表
所以游戏的硬件利用率大幅下降了
没错  .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1: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10:49 发表
所以游戏的硬件利用率大幅下降了
这有什么不好吗?就像360开始的主机支持游戏时候放mp3,也占用资源,但是很好,现在还可以即时录像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1: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1:07 发表
这有什么不好吗?就像360开始的主机支持游戏时候放mp3,也占用资源,但是很好,现在还可以即时录像
对游戏本身来说很不好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1: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11:14 发表
对游戏本身来说很不好
只为了游戏根本不会有这个配置,比如x1根本不需要8g内存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1: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真正要紧的是对gpu资源的占用,x1更新后也去除kinect强制占用了吧?所以和以前的主机没什么区别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1: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1:22 发表
只为了游戏根本不会有这个配置,比如x1根本不需要8g内存
没有游戏开发商嫌内存多,认为5GB 4.5GB就足够有余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1: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1:24 发表
真正要紧的是对gpu资源的占用,x1更新后也去除kinect强制占用了吧?所以和以前的主机没什么区别
结果就是PS4战地4被750ti吊打
作者: sisik    时间: 2014-10-31 11:29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00:34 发表
操作系统几乎不占CPU和内存

但是到了这代机,系统固定的吃掉3GB(X1)/3.5GB(PS4)内存和2个CPU核心,为了保证调回主界面以及社交应用的时候绝对流畅

反而Win8.1不吃CPU,也不怎么吃内存,PC游戏可以最充分的 ...
PS3也吃呀!

没进游戏前,吃PPE,
跑游戏改成吃7个SPE中的一个SPE,
RAM一开始吃了96MB,后来一直缩减到32MB. (X360一开始只吃32MB,微软在软件面大赢SONY)

标题还是改一下吧!

[ 本帖最后由 sisik 于 2014-10-31 11:40 编辑 ]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1: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11:26 发表
没有游戏开发商嫌内存多,认为5GB 4.5GB就足够有余了
比上代宽裕多了,附加的录像功能本来就是在满足游戏后才加的内存占用
作者: hooobo    时间: 2014-10-31 11:32

pc运行机制一样会释放low priority的ram占用给high priority的,这本来就是应该的事情,喷了。现在主机最大的优势是gpu api可以不需要走cpu,使得对cpu的占用率降低。但是的问题是那个8颗1.6的残废u现在都有点力不从心,跑3年后的开放世界游戏会如何?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1: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11:28 发表
结果就是PS4战地4被750ti吊打
这一是优化,二是cpu单核心主频太低,就算把两个u还给游戏,情况也不会有变化,所以还是不存在为了录像牺牲游戏的问题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1: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1:31 发表
比上代宽裕多了,附加的录像功能本来就是在满足游戏后才加的内存占用
技嘉一款13寸笔记本配置是8GB内存加6GB显存,你要不要感受一下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1: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1:33 发表
这一是优化,二是cpu单核心主频太低,就算把两个u还给游戏,情况也不会有变化,所以还是不存在为了录像牺牲游戏的问题
战地4多线程优化很好,八核AMD处理器表现强于六核很多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1: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11:35 发表
技嘉一款13寸笔记本配置是8GB内存加6GB显存,你要不要感受一下
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配置,谁都知道笔记本显卡性能弱于桌面,显存往往更大,本身就是畸形的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1: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1:36 发表
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配置,谁都知道笔记本显卡性能弱于桌面,显存往往更大,本身就是畸形的
我觉得没问题,人家是为未来考虑的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1:4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11:38 发表
我觉得没问题,人家是为未来考虑的
从这个角度看,上代主机明显内存偏小啊,比这代问题大一些

另外能不能别通知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1: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1:41 发表
从这个角度看,上代主机明显内存偏小啊,比这代问题大一些

另外能不能别通知了...
PS3内存容量问题是比较大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1: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11:45 发表
PS3内存容量问题是比较大
所以上代可能是利用率高些,但本身就是不足的,这一代在设计时候已经留有余量,内存比上一代宽裕很多,不然ps4也不会改成8g,所以光看利用率其实没意义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1: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1:51 发表
所以上代可能是利用率高些,但本身就是不足的,这一代在设计时候已经留有余量,内存比上一代宽裕很多,不然ps4也不会改成8g,所以光看利用率其实没意义
所以360取得了大成功
作者: DarthVadar    时间: 2014-10-31 11: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肯奶强制占用算怎么回事,插和不插运行游戏有啥区别?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1: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DarthVadar  于 2014-10-31 11:52 发表
肯奶强制占用算怎么回事,插和不插运行游戏有啥区别?
没区别
作者: ns2014    时间: 2014-10-31 11: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DarthVadar  于 2014-10-31 11:52 发表
肯奶强制占用算怎么回事,插和不插运行游戏有啥区别?
之前x1设计时候是强制kinect开启,要占用10%左右的gpu资源,无论游戏中有没有用到,现在是让游戏自己选择了
作者: 黑暗骑士巫妖王    时间: 2014-10-31 12: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如果装Linux,例如ubuntu,开机以后系统大概只占300多M而已,这还是啥都没精简的默认Unity桌面,如果是走SteamOS这种高度优化的娱乐专用OS估计更少。
作者: yufe    时间: 2014-10-31 13:13

PS3和PS4没接触过,只说XB1,进游戏,进菜单的速度慢的一比,比wiiu还慢。和360比起来简直就是另一个极端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10-31 13:19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10-31 11: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只为了游戏根本不会有这个配置,比如x1根本不需要8g内存
不论是PS4还是X1,对于游戏5G内存确实够了
因为显卡性能放在那,塞更多的贴图,纹理单元撑不住
而且特别复杂的3D画面,主机也不会做4K级原生分辨率输出,用不了那么多内存
但是CPU分两个核心出去,那两个系统占用的核心如果给游戏是可以提高性能的

实际上现在主机PC化(不只是硬件架构,我指的还有其他方面)对消费者体验负面影响最大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debug标准降低
PS2时代除非是强制对应硬盘的网游,否则gold时出现恶性bug,要么你死撑着丢人,要么召回丢钱
所以截止到PS2时代(包括PS2时代之前)的主机游戏都是真正的买了盘塞进去就玩,非常省心
现在就算是很多纯单人游戏,也是带着bug发售(除了影响游戏性的bug,往往还包括不够令人满意的画面表现)
然后搞day1 patch,后续patch
在以前只有PC游戏才会这么干
网络的便利反而成了很多厂商降低gold标准的借口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10-31 13:26 编辑 ]
作者: 取暖的刺猬    时间: 2014-10-31 13: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新游戏高高兴兴的拆封塞进去
给你出个黑屏更新提示
不更新还不让进
现在好点
以前psn慢的要死
一个小补丁都要下半天
这种体验真是吃了苍蝇一样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4:11

引用:
原帖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4-10-31 13: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新游戏高高兴兴的拆封塞进去
给你出个黑屏更新提示
不更新还不让进
现在好点
以前psn慢的要死
一个小补丁都要下半天
这种体验真是吃了苍蝇一样
现在家用机游戏的体验跟STEAM没什么区别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10-31 14:12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10-31 13:19 发表

不论是PS4还是X1,对于游戏5G内存确实够了
因为显卡性能放在那,塞更多的贴图,纹理单元撑不住
而且特别复杂的3D画面,主机也不会做4K级原生分辨率输出,用不了那么多内存
但是CPU分两个核心出去,那两个系统占 ...
5GB够用,但是有7GB肯定更好~
作者: casaba22    时间: 2014-10-31 14: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以前是单一到太空侵略者也玩的不亦乐乎
现在光影声色再堆叠,也无非锦上添花,说的好听是xxhhff需要
说不客气点,就是本末倒置,不是制造商的问题,是用户的欲望和各种概念的堆叠,造成的过剩。
为了做到人有我优,人无我有,各种和游戏貌似沾边的程序信息一股脑的混合起来就是现在游戏机的系统环境!
纯粹的大规模消费品越来越少了,这是必然趋势,好坏的界定没那么明确的

本帖最后由 casaba22 于 2014-10-31 20:52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casaba22    时间: 2014-10-31 14: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功能单一化在如今的全球数码消费习惯下就是死路一条,诺基亚的手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作者: 咪咪好大啊    时间: 2014-10-31 14:58

现在玩游戏机才是折腾的要命呢
作者: jinyibo    时间: 2014-10-31 16:03

剩下那点资源利用好了也很牛B啊
作者: 江南映月    时间: 2014-10-31 19:19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10-31 11:3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战地4多线程优化很好,八核AMD处理器表现强于六核很多
战地4支持mantel的结果吧。
作者: 弟弟等等    时间: 2014-10-31 19:41

PS3 只有 256M内存,好像系统占了 也不少
不知道 开发者 如何感受
作者: linchen0_0    时间: 2014-10-31 20:29

说白了,着了pc的道!人家吧游戏机往pc路子上引,sony傻傻跟着,最后笑的都是微软!好在老任不鸟这些欧美野心家……
作者: FoxLive2013    时间: 2014-10-31 21:50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14-10-31 07:50 发表
买得起正版游戏的会买不起200刀的显卡?

讲真这代家用机性能上太黑心,3000块装个主机SSD+660性能上完爆家用机,

跑游戏也完爆X1,喷了
其实2500K+750ti就能完爆PS4了
作者: newkyo    时间: 2014-11-1 00:11

XP系统可以优化到开机100多M内存占用,win7也可以优化到300M左右。 而且几乎所有游戏全屏后,CPU利用率都可以全开。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