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inkwho 于 2014-8-25 12: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游戏属于看上去一般,试试手也一般,再坚持一会开始入迷,然后猛玩一段时间后又开始腻歪,觉得单调重复没有成就感,最后卡在某一关就再也不想打开的类型。。。
整天来说还是属于 ...
原帖由 野僵尸王 于 2014-8-25 11:4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Xperia P
跟工本毛没什么关系
任天堂里有几个家伙喜欢平时看草地里的各种虫子爬行,看蚂蚁搬运食物,于是想出了这个游戏的创意
原帖由 @超级笨猪 于 2014-8-25 12:22 发表
但是坚持一下打过去又会有失去了N久的那种“我终于打过了”的成就感。。。
原帖由 @kailuhage 于 2014-8-25 13:14 发表
老任的游戏没玩过皮克敏,但其他主流的作品都玩过了
玩到现在剩下的只喜欢FE和银河战士,说明了什么呢
原帖由 kailuhage 于 2014-8-25 13:14 发表
老任的游戏没玩过皮克敏,但其他主流的作品都玩过了
玩到现在剩下的只喜欢FE和银河战士,说明了什么呢
日厂现在的主流游戏也都是如LZ所说的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可惜的是完全在用上一代人给他们已经做好的系统构架 ...
原帖由 kirbyx 于 2014-8-25 13:36 发表
只剩下FE和银河战士这两个游戏。从此来看,你比较喜欢的是面对半大孩子的骨灰级游戏。这说明你后面所说的基于之前的系统架构基础,以及小创新都不是问题。因为这两个游戏恰恰包括在这其中。相反对理论体系级别的 ...
原帖由 kailuhage 于 2014-8-25 13:42 发表
就如你所说的马里奥,难道我边玩还要边想这个关卡为何还要这样设计,这个敌人出现在这个地方有什么理由存在?我宁愿忠实于我的第一感受,好玩就是不好玩,不好玩就是不好玩,马里奥也是我曾经喜欢的作品,也和3个朋 ...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4-8-25 15:00 发表
其实游戏还是有主流不主流之分的,任天堂的很多游戏,受众不可能像车枪球那样动辄千万,比如zelda,如此优秀的系列,也只有最多百十万的销量,这就是某个系统的受众程度。
3d马里奥,好玩,但是也难玩,所以基本集 ...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4-8-25 15:00 发表
其实游戏还是有主流不主流之分的,任天堂的很多游戏,受众不可能像车枪球那样动辄千万,比如zelda,如此优秀的系列,也只有最多百十万的销量,这就是某个系统的受众程度。
3d马里奥,好玩,但是也难玩,所以基本集中在特定人群中,销量是百万基本的(?)
zelda,一样受众有限,喜欢的喜欢死,不喜欢的根本玩不来,销量基本大几十万好像
火纹,受众更小,有个30万就差不多了
口袋,因为是RPG,所以受众就大多了,可以到千万
马里奥赛车,因为是赛车,所以受众也广,曾经有很大销量过吧?
反光欧美的车枪球,那受众就是千万级别的,所以可以有千万级别的销量。
所以任天堂应该搞一个打枪游戏?可是他不会,所以搞银河战士,真心很难的,探索地图好难的有没有
当然只是一种现象,我没有说死,人类的习惯和接受程度是这样,没办法,所以欧美千万级大作通常系统都不能复杂,容易上手,路人拿过来也能一路玩下去,享受风景和演出,享受剧情和打枪的快感,但是要精于射击其实也很难。
所以欧美为什么不做异质的大作?这就是原因吧……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8-25 15: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比如zelda,如此优秀的系列,也只有最多百十万的销量
。。。。。。。。。。。。。。。。。。。。。。。。。。。。。。。。。。。。。。。。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4-8-25 15:15 发表
我小白不知道,zelda最高销量几何啊,我查了一下,还蛮多的啊,不过现在越来越少了吗……
1987 FC塞尔达传说651万
1988 FC塞尔达传说林克冒险438万
1992 SFC塞尔达传说诸神的三原力461万
1993 GB塞尔达传说梦见之岛383万
1998 N64塞尔达传说时之笛760万
1998 GBC塞尔达传说梦见之岛DX 222万
2000 N64塞尔达传说姆吉拉的面具336万
2001 GBC塞尔达传说神秘果实时空之章396万
2001 GBC塞尔达传说神秘果实大地之章396万
2002 GBA塞尔达传说诸神三原力&四人之剑189万
2003 NGC塞尔达传说风之韵307万
黄昏公主好像500多万?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4-8-25 15:18 发表
其实欧美游戏,虽然操作简单,却完全不会给人系统简单的感觉,因为里面包含的东西还是很深的,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人为降低了操作门槛?
原帖由 em9527 于 2014-8-25 15:23 发表
完全是类型不同,欧美制作游戏没有把游戏本身视为一个玩具。
任天堂的游戏还是浓浓的玩具风格,讲求的是类似于音乐游戏的操作节奏感,内容衔接的合理而又要有趣味。
简单来说,FC上的横板马里奥,或者现在大金 ...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4-8-25 15:26 发表
恩,欧美还是注重现实的还原,追求身临其境的真实,追求物理引擎的逼真,所以这两种难道是无法融合的吗?真实性和玩具性?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15:59 发表
杠神说话就不能客气点儿。
有见解不同很正常。非要搞得彼此火腾腾的不知道要干什么。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16:35 发表
你的见解我认为不一定要用火腾腾的语气说出来,你认为呢?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16:55 发表
杠神,在这一点上你并不具备多少资格说他。
不管你是否有好好讨论的意图,但你应该有维护论坛讨论气氛的义务。
并不是说你不能说自己的观点,但可以平和些说出来就不一定要跟吃了枪药一样。对不对?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8-25 17: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我前面很平和了啊,既然他一副我是小白我想瞎说就瞎说的样子,那么给他一个总结陈词不就完了?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17:12 发表
他是不是瞎说,你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指出,说的口吻好些不行吗?
又不是什么押房子押地的事儿你也至于?
他前面说泪指的事儿我也觉得说得不对,但我没有说上去就火腾腾的跟他锵锵吧?说明问题就行,何必呢。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8-25 17: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怎么不是瞎说?比如说zelda百八十万销量,知道自己不知道,就不要说,对于明明知道自己不知道,还要胡说八道的,没有讨论的基础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17:18 发表
那你就别跟他讨论了,不就完了么。
真没必要。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4-8-25 17:42 发表
感谢NS2014老师,不知道你大号是啥,我不是写论文,只是在tg发表感想,都是根据脑子里的存货讨论一下可能性,有说错的地方我也乐意看到你以及其他人指出来,只是为了发表感慨,不为和人争论。然后有共鸣的会给我些鸡 ...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4-8-25 17:42 发表
感谢NS2014老师,不知道你大号是啥,我不是写论文,只是在tg发表感想,都是根据脑子里的存货讨论一下可能性,有说错的地方我也乐意看到你以及其他人指出来,只是为了发表感慨,不为和人争论。然后有共鸣的会给我些鸡骚,没共鸣的就呵呵离开,您看不惯我满嘴跑火车,可我真没跑火车,全是私货,瞎鸡吧聊天而已,呵呵,您息怒。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17:54 发表
杠神,你还真不值得同情。
原帖由 kailuhage 于 2014-8-25 13:42 发表
就如你所说的马里奥,难道我边玩还要边想这个关卡为何还要这样设计,这个敌人出现在这个地方有什么理由存在?我宁愿忠实于我的第一感受,好玩就是不好玩,不好玩就是不好玩,马里奥也是我曾经喜欢的作品,也和3个朋 ...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17:59 发表
没说你要,只说你不值得同情。
兜里揣副牌,逮谁跟谁来。
整天这样,不嫌累吗?
原帖由 majialei001 于 2014-8-25 14: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掌机可以靠几个精品游戏就把装机量拉上去,DS,PSP,3DS几乎都是这样,但是家用机这样就不行了,任天堂自己没有市场主流游戏,又没有第三方帮忙,所以就成现在这样了。
原帖由 @kirbyx 于 2014-8-25 18:28 发表
你错了,N的游戏都是主流游戏。只是自己开发周期长所以数量少而已。但是单品销量从装机量来说从来都不弱。与此同时还能拉动主机销量。
原帖由 @WIIU吧造访者 于 2014-8-25 12:43 发表
宫本茂现在好像在做几个充分应用PAD的游戏,让我们拭目以待
原帖由 @kirbyx 于 2014-8-25 18:28 发表
你错了,N的游戏都是主流游戏。只是自己开发周期长所以数量少而已。但是单品销量从装机量来说从来都不弱。与此同时还能拉动主机销量。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21:27 发表
马车8发售,日美欧三地WIIU销量都出现明显上升,美国上升幅度最大,就算最不济的日本市场也差不多200%。怎么叫不能拉动主机销量?
原帖由 finalx 于 2014-8-25 21: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主要基数太小,平时卖也就10来台的量,靠一个游戏突然拉高到100多了,看增长率是爽了,但谁苦谁明白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21:38 发表
是不是基数问题不讨论,但有没有拉升硬件销量的能力和具体因为什么而有不是一码事。
现在说的就是有没有,不是“为什么有”或者“为什么没有”的问题。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4-8-25 22:13 发表
问题在于PS4的大作群在日本貌似连拉动这点儿凄惨销量的能力也没有,那又该怎么说呀?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