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业评] 关于“本世代家用机性能是相对同期PC史上最低”的观点 [打印本页]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1:24     标题: 关于“本世代家用机性能是相对同期PC史上最低”的观点

拿数据说话

2006年11月,顶尖的8800GTX拥有128个流处理器,24个光栅化单元,86.4GB/s的带宽

PS3搭载的阉割版G70仅有24个像素单元和8个顶点单元(也就是说理想状态才有G80四分之一的性能,一般情况下会更低,综合来看大约在20%),8个光栅化单元(33%),22.4GB/s的带宽(26%
------------------------------------------------------------------------
2013年11月,顶尖的GTX780TI拥有2880个流处理器,48个光栅化单元,288.4GB/s的带宽

PS4的APU则有1152个流处理器(40%),32个光栅化单元(66%),176GB/s的带宽(61%

可以说比当年的PS3情况好的多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31 编辑 ]
作者: gaofeng217    时间: 2014-5-26 21:30

pc游戏能带动游戏的销量就好了,不会在主机初期出现游戏荒
现在PS4天天只能玩FIFA14
作者: lili2k2    时间: 2014-5-26 21:34

好啥啊,光看显卡,CPU呢?当年的CELL难道是同期上网本赛扬M900mhz那种级别的处理器吗?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1:37

引用:
原帖由 lili2k2 于 2014-5-26 21:34 发表
好啥啊,光看显卡,CPU呢?当年的CELL难道是同期上网本赛扬M900mhz那种级别的处理器吗?






`
Cell再强也就是个单核3.2GHz的CPU,至于那7个SPE也就是加强点GPU的性能,顶多把与8800GTX流处理器的性能比值从20%提到30%(实际上我觉得达不到,SPE更多是用来计算物理,减轻CPU负担,以及增加一些DX9的G70 GPU无法实现的DX10级别的特效)

而且你还真别喷上网本CPU,这个架构虽然是超低功耗的,好歹有八核心,Cell用作CPU部分的也就是一个单核心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39 编辑 ]
作者: psi    时间: 2014-5-26 21:41

不能这么比,别忘了G80是性能爆发的一年,而现在是PC显卡每年慢慢进步,而且脚步越来越慢。

06年底XO的显卡和同时期顶级显卡性能基本持平。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1:43

引用:
原帖由 psi 于 2014-5-26 21:41 发表
不能这么比,别忘了G80是性能爆发的一年,而现在是PC显卡每年慢慢进步,而且脚步越来越慢。

06年底XO的显卡和同时期顶级显卡性能基本持平。
你是想说05年吧

05年刚好是显卡性能爆发的前夜,跟05年的显卡持平甚至小超算不上什么

05年的高端显卡配置都是组双卡的(那时候的显卡功耗也低)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44 编辑 ]
作者: 讴歌123    时间: 2014-5-26 21:44

喷了,应该看X360的GPU(05年11月首发),ATI在2005年10月发布了X1800XT(R520),直到2016年1月才发布了X1900XTX(R580),Xenos部分参数甚至高于R580(统一渲染架构)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1:44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5-26 21:44 发表
喷了,应该看X360的GPU(05年11月首发),ATI在2005年10月发布了X1800XT(R520),直到2016年1月才发布了X1900XTX(R580),Xenos部分参数甚至高于R580(统一渲染架构)
5L 6L
你感受一下
作者: 讴歌123    时间: 2014-5-26 21:45

哦,05年底360 GPU逼平甚至超越顶级PC单卡就不算数,必须以晚发售一年的PS3为准,这是什么逻辑?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1:47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5-26 21:45 发表
哦,05年底360 GPU逼平甚至超越顶级PC单卡就不算数,必须以晚发售一年的PS3为准,这是什么逻辑?
那时候主流的性能级选择是双卡SLI或者CrossFire(这也正是显卡性能爆发前夜的征兆),而且那时候的GPU发热量也低,价格也不算贵

例如90nm工艺的7900GTX的TDP仅有110瓦,而同样90nm工艺的8800U高达241瓦。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52 编辑 ]
作者: shinkamui    时间: 2014-5-26 21:51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47 发表

那时候主流的性能级选择是双卡SLI或者CrossFire(这也正是显卡性能爆发前夜的征兆),而且那时候的GPU发热量也低,价格也不算贵
sli,cf什么的从来就没有主流过……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1:52

引用:
原帖由 shinkamui 于 2014-5-26 21:51 发表

sli,cf什么的从来就没有主流过……
因为90nm工艺的7900GTX的TDP仅有110瓦,而一年之后同样90nm工艺的8800U高达241瓦

7900GTX即便组SLI也才220瓦,这毫无疑问是G80发售之前的性能级玩家首选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56 编辑 ]
作者: 讴歌123    时间: 2014-5-26 21:53

放屁,SLI和CrossFire从来没成为过主流,512M的X1800XT国内定价4999软妹币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1:55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5-26 21:53 发表
放屁,SLI和CrossFire从来没成为过主流,512M的X1800XT国内定价4999软妹币
你让2999的7900GTX情何以堪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1:59

这里有必要解释下显卡价格的变化

在ATI于2008年下半年推出1399元的HD4850之前,普通中端显卡的价格一直维持在2999元的高位,直到2008年年中,9800GTX(实际性能比8800GTX还低)依然卖2999元,之后在HD4850发售后才一夜之间跳水到1399元与HDX4850竞争(应该是显卡史上最大的一次跳水了)

并且从此开始了显卡的廉价时代(在HD4850发售前几个月,1399元价位的依然是性能稀烂的9600GT,性能连HD4850的一半都不到)

而在更早的2005年 2006年,一块中高端显卡2999是很平常的事情,即便买2块组建SLI也才5999元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05 编辑 ]
作者: 马里奥爵爷    时间: 2014-5-26 22:02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5-26 21:45 发表
哦,05年底360 GPU逼平甚至超越顶级PC单卡就不算数,必须以晚发售一年的PS3为准,这是什么逻辑?
360至少要从双65开始算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03

吧主我真不知道该说你啥了
2008年上半年9600gt就只要1000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04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03 发表
吧主我真不知道该说你啥了
2008年上半年9600gt就只要1000了
这个要看做工的和品牌,我说的价格数字都是华硕之类尽量保持公板工艺用料水准的

另外我2008年上半年就帮人搞了套配置,用的768MB版的8800GS(性能跟9600GT相当),1399

9600GT大量铺货是在8800GS接近完售,开始推384MB的8800GS之后才发生的事,价位也是顶替了768MB版的8800GS的1399元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07 编辑 ]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05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04 发表

这个要看做工的和品牌,我说的价格数字都是华硕之类尽量保持公板工艺用料水准的
我说的是大厂公版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07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05 发表

我说的是大厂公版
那你肯定记错了,随手搜到的

http://www.ce.cn/cysc/tech/yj/hq ... 0310_14781229.shtml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08 编辑 ]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07

在ATI于2008年下半年推出1399元的HD4850之前,普通中端显卡的价格一直维持在2999元的高位,直到2008年年中,9800GTX(实际性能比8800GTX还低)依然卖2999元,之后在HD4850发售后才一夜之间跳水到1399元与HDX4850竞争(应该是显卡史上最大的一次跳水了)

并且从此开始了显卡的廉价时代(在HD4850发售前几个月,1399元价位的依然是性能稀烂的9600GT,性能连HD4850的一半都不到)

而在更早的2005年 2006年,一块中高端显卡2999是很平常的事情,即便买2块组建SLI也才5999元

另外吧主,你是想说明05 06年显卡比较便宜吧,问题是,你又说2008年年中,9800GTX(实际性能比8800GTX还低)依然卖2999元,难道2008年中,9800gtx连中高端显卡都不算了?233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08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07 发表

那你肯定记错了
我买的,能忘记吗?5 6月时候9600gt早就跳水了

[ 本帖最后由 yfl1 于 2014-5-26 22:09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08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08 发表

我买的,能忘记吗?
应该是吧

http://www.ce.cn/cysc/tech/yj/hq ... 0310_14781229.shtml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10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07 发表
在ATI于2008年下半年推出1399元的HD4850之前,普通中端显卡的价格一直维持在2999元的高位,直到2008年年中,9800GTX(实际性能比8800GTX还低)依然卖2999元,之后在HD4850发售后才一夜之间跳水到1399元与HDX4850竞争 ...
不,你搞错了。

我的意思是HD4850发售之前的显卡价位概念比现在要高很多。当时2999元的显卡并不显得很高昂

而05 06年的SLI是典型的性能级选择,因为TDP也低
作者: 讴歌123    时间: 2014-5-26 22:11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55 发表

你让2999的7900GTX情何以堪
毛线,7900GTX上市价5400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11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08 发表

我买的,能忘记吗?5 6月时候9600gt早就跳水了
暑假前是降价了啊,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时候都是1399的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12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5-26 22:11 发表

毛线,7900GTX上市价5400
7900GTX上市时候的7800GT很便宜了
两者性能也没差多少
我拿7900GTX是比较06年G80发售前的情况,那时候7900GTX已经2999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15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08 发表

我买的,能忘记吗?5 6月时候9600gt早就跳水了
5月份通路开始陆续跳水

大牌差不多6月份才有动作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17 编辑 ]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18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10 发表

不,你搞错了。

我的意思是HD4850发售之前的显卡价位概念比现在要高很多。当时2999元的显卡并不显得很高昂

而05 06年的SLI是典型的性能级选择,因为TDP也低
啊?你这文字水平确实让我混乱了

无论如何,你这结论还是有问题啊,当时的中端是660(相对680),8600gt(相对8800),9600gt(相对9800gtx),价位都远远不到2999,不会比现在的价位高
作者: achen126    时间: 2014-5-26 22:20

同情LZ!ps4咱大伙会买的,放心~:D
作者: 马里奥爵爷    时间: 2014-5-26 22:20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18 发表

啊?你这文字水平确实让我混乱了

无论如何,你这结论还是有问题啊,当时的中端是660(相对680),8600gt(相对8800),9600gt(相对9800gtx),价位都远远不到2999,不会比现在的价位高
660不如PS4
86GT秒飞PS3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22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18 发表

啊?你这文字水平确实让我混乱了

无论如何,你这结论还是有问题啊,当时的中端是660(相对680),8600gt(相对8800),9600gt(相对9800gtx),价位都远远不到2999,不会比现在的价位高
8600GT算个毛的中端,史上最水的百位为6的NV显卡

8600GT只有可怜的32个流处理器,性能可以说差到玩使命召唤4都得中特效才勉强流畅

9600GT也阉的太狠了,欺负当时ATI的HD3870/HD3850两兄弟太水,这三块卡没有一块能在720p勉强跑顺孤岛危机High特效的

这段时间ATI基本都是拿XBOX360那块Xenos改出来的显卡,从旗舰的HD2900XT到HD3870都是一个级别的低性能,所以NV在中端就死命放水,拿些垃圾来充数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23 编辑 ]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22

引用:
原帖由 马里奥爵爷 于 2014-5-26 22:20 发表

660不如PS4
86GT秒飞PS3
其实我想说6600...
如果和ps3比的话,时间上应该是760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23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22 发表

8600GT算个毛的中端,史上最水的百位为6的NV显卡

8600GT只有可怜的32个流处理器,性能可以说差到玩使命召唤4都得低特效才勉强流畅

9600GT也阉的太狠了,欺负当时ATI的HD3870/HD3850两兄弟太水,这三块卡没有 ...
ati3系和4系是一个架构,2900这种东西没什么后来者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25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23 发表

ati3系和4系是一个架构,2900这种东西没什么后来者
你不懂

ATI的3系和2系才是一个架构,而且是连流处理器数量都没改的那种(都是320个5D标准的流处理器),只是把HD2900XT的512bit位宽阉割到了256bit而已

HD4800用的RV770是全新设计的架构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26 编辑 ]
作者: 讴歌123    时间: 2014-5-26 22:26

我怎么记得9600gt在当时算一代神卡,各大网吧标配,性价比杠杠的……

ATI在HD4850/70俩兄弟出来前一直是被NV摁在地上打的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27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5-26 22:26 发表
我怎么记得9600gt在当时算一代神卡,各大网吧标配,性价比杠杠的……

ATI在HD4850/70俩兄弟出来前一直是被NV摁在地上打的
喷了,玩CF都不能保证全程60帧的9600GT

不过网吧标配是真的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28 编辑 ]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14-5-26 22:29

lz我跟你說xbox360的多邊形性能匹敵8800GTX,那時候8800GTX還要一年後才上市

[ 本帖最后由 allensakura 于 2014-5-26 22:31 编辑 ]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30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25 发表

你不懂

ATI的3系和2系才是一个架构,而且是连流处理器数量都没改的那种(都是320个5D标准的流处理器),只是把HD2900XT的512bit位宽阉割到了256bit而已

HD4800用的RV770是全新设计的架构
http://vga.zol.com.cn/97/971344.html

我不懂,和你一样,所以全靠记忆力罢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33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30 发表

http://vga.zol.com.cn/97/971344.html

我不懂,和你一样,所以全靠记忆力罢了
喷了,杠杠又来杠显卡了

HD2900XT和HD3870那可是架构纹丝不动的拿过来的,都是5D指令的320个流处理器,就是拿XBOX360那个240流处理器的Xenos去掉10MB EDRAM,再多塞了三分之一的流处理器(听起来像X1的APU)加上DX10特性搞出来的

而HD4800好歹是全新开发的RV770架构,流处理器增加到了800个,同时追加了对GDDR5显存的支持,大幅度的强化了Direct Computer的浮点性能,成为当时浮点性能第一款超过1TFlops的显卡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2和3是同一架构,而4是新架构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55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42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7 00:11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46

引用:
原帖由 allensakura 于 2014-5-26 22:29 发表
lz我跟你說xbox360的多邊形性能匹敵8800GTX,那時候8800GTX還要一年後才上市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8800GTX的性能都在Xenos的三倍左右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48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33 发表

喷了,杠杠又来杠显卡了

HD2900XT和HD3870那可是架构纹丝不动的拿过来的,都是5D指令的320个流处理器,就是拿XBOX360那个240流处理器的Xenos去掉10MB EDRAM多塞了一半的流处理器(听起来像X1的APU) ...
嗯,看来我想当然了,2900xt后继有人,那就是3850,4850,5850,6850等显卡,都是一个架构VLIW,一直到gcn

http://www.pcpop.com/doc/0/748/748571_3.shtml

[ 本帖最后由 yfl1 于 2014-5-26 22:49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53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48 发表

嗯,看来我想当然了,2900xt后继有人,那就是3850,4850,5850,6850等显卡,都是一个架构VLIW,一直到gcn

http://www.pcpop.com/doc/0/748/748571_3.shtml
5D指令流处理器体系是一直沿用了很长时间

但是GPU核心架构中间改了数次了

不过HD2900XT到HD3870再到HD4670是完全没有改动的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53

而HD4800好歹是全新开发的RV770架构,流处理器增加到了800个,同时追加了对GDDR5显存的支持和DX10.1的特性

另外3850就支持dx10.1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56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53 发表
而HD4800好歹是全新开发的RV770架构,流处理器增加到了800个,同时追加了对GDDR5显存的支持和DX10.1的特性

另外3850就支持dx10.1了
嗯,那句删掉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2:58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53 发表

5D指令流处理器体系是一直沿用了很长时间

但是GPU核心架构中间改了数次了

不过HD2900XT到HD3870再到HD4670是完全没有改动的
这就是你定义的全新设计啊?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2:59

HD3870和HD3850的意义就在于精简HD2900XT,也就是把512bit的位宽减半

因为这三块卡都没有那么大带宽的性能需求,这样一来制造成本就可以大幅降低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01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58 发表

这就是你定义的全新设计啊?
HD2900XT到HD3870完全没变得

HD3870到HD4870是新架构

HD4870到HD5870也是新架构

HD5870到HD6970也是新架构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3:01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01 发表

HD2900XT到HD3870完全没变得

HD3870到HD4870是新架构

HD4870到HD5870也是新架构

HD5870到HD6970也是新架构
你刚才还用dx来作为变化标准,结果...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03

HD2900XT和HD3870的关系就类似于9800GTX和GTS250后期缩水版的关系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04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3:01 发表

你刚才还用dx来作为变化标准,结果...
那个是附带说的,去掉之后也不影响

HD5870和HD6950对DX的支持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也不影响他们作为两个不同的GPU核心架构的地位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3:07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53 发表
而HD4800好歹是全新开发的RV770架构,流处理器增加到了800个,同时追加了对GDDR5显存的支持和DX10.1的特性

另外3850就支持dx10.1了
流处理器增加到了800个(不是架构判断标准),同时追加了对GDDR5显存的支持和DX10.1的特性(可以去掉)
所以你的结论是,是不是新架构,看对显存的支持就知道了,对吗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14-5-26 23:09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46 发表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8800GTX的性能都在Xenos的三倍左右
518跟240怎麽是3倍了?数死早
本世代的差距是5.63和1.84,所以正好是三倍多,算295X2就是6倍

[ 本帖最后由 allensakura 于 2014-5-26 23:13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13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3:07 发表

流处理器增加到了800个(不是架构判断标准),同时追加了对GDDR5显存的支持和DX10.1的特性(可以去掉)
所以你的结论是,是不是新架构,看对显存的支持就知道了,对吗
流处理器增加到800个,这就是核心架构变动的最大理由和标准

从G80和Xenos时代开始,每一代显卡重新设计架构,唯一最大的理由就是要容纳更多的流处理器并且不造成瓶颈效应,使得一分流处理器多,能得到一分性能多

至于那些DX特性、显存规格、位宽规格,都是小部件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16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14

引用:
原帖由 allensakura 于 2014-5-26 23:09 发表

518跟240怎麽是3倍了?数死早
本世代的差距是5.63和1.84,所以正好是三倍多,算295X2就是6倍
Xenos采用5D指令,每5个流处理器才仅有1个G80流处理器的同等性能

所以Xenos是240 ALU,也就是说48 ALUs

而8800GTX是128个流处理器

此外,Xenos的核心频率也比8800GTX更低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6 23:17

确实是本代最低啊。。

以往每一代主机就算部分数据落后,但也有特别拔尖的地方。。

ps3是因为蓝光难产才延期发售,按原计划的话。。
对应当时的市面旗舰显卡是7800而已。。
不过rsx+cell能超过400gflops(公认数据,非pr值)
纯以马力来讲比8800还快。。
问题是ps3是一台套上自行车轮的大马力车啊。。

至于本代嘛,要勉强说有拔尖的数据也算有,也就gpu-cpu通讯带宽了。。
其他完全被默秒全。。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4-5-26 23:19 编辑 ]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3:17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13 发表

流处理器增加到800个,这就是核心架构变动的最大理由和标准

从G80和Xenos时代开始,每一代显卡重新设计架构,唯一最大的理由就是要容纳更多的流处理器并且不造成瓶颈效应,使得一分流处理器多,能得到一分性能多 ...
那360和3850是一个架构的原因是?或者你觉得7970和290不是一个架构?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17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3:17 发表

那360和3850是一个架构的原因是?
我说了,是用Xenos改过来的架构,你仔细看清楚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18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4-5-26 23:17 发表
确实是本代最低啊。。

以往每一代主机就算部分数据落后,但也有特别拔尖的地方。。

ps3是因为蓝光难产才延期发售,按原计划的话。。
对应当时的市面旗舰显卡是7800而已。。
不过rsx+cell能超过400gflops(公 ...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吹浮点

HD4870的浮点性能过1TFlops,它的游戏性能可以秒费米吗?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3:19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17 发表

我说了,是用Xenos改过来的架构,你仔细看清楚
所以4850不是3850改过来的架构?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6 23:23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18 发表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吹浮点

HD4870的浮点性能过1TFlops,它的游戏性能可以秒费米吗?
无论什么年代都要吹浮点,现在我又不是搬e305黄老板那个1.8t。。
400gfs不是绝对值,仅是参考值,业界做横向对比时都会拿这个数据。。
不然连比较都没法比较。。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5-26 23:23

本世代家用机现在没游戏玩,导致楼主买了双机却只能天天玩论坛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23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3:17 发表

那360和3850是一个架构的原因是?或者你觉得7970和290不是一个架构?
7970和R9 290虽然都是4D指令,但是核心架构是有变动的,后者晶体管更密集、集成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所以分别是GCN一代架构和GCN二代架构
作者: asdqwe    时间: 2014-5-26 23: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14年了发这种帖子为了什么?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24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4-5-26 23:23 发表


无论什么年代都要吹浮点,现在我又不是搬e305黄老板那个1.8t。。
400gfs不是绝对值,仅是参考值,业界做横向对比时都会拿这个数据。。
不然连比较都没法比较。。
现状就是浮点只有挖矿和算蛋白质的参考价值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24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3:19 发表

所以4850不是3850改过来的架构?
是的,所以Xenos、HD2900XT+HD3870、HD4800是三代架构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7 00:10 编辑 ]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6 23:25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本代机是唯一一代功耗下降的。。
以往都是不断攀升的。。
这也能侧面说明一个问题。。

对比一下。。
显卡功耗这10年来都不知道涨了多少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27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4-5-26 23:25 发表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本代机是唯一一代功耗下降的。。
以往都是不断攀升的。。
这也能侧面说明一个问题。。

对比一下。。
显卡功耗这10年来都不知道涨了多少了。。
这是最不重点的部分

AMD当年的废龙四核功耗高的可以插两颗45nm的四核扣肉

结果如何?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28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5-26 23:23 发表
本世代家用机现在没游戏玩,导致楼主买了双机却只能天天玩论坛
还是PC独占的TGFC online最好玩啊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30 编辑 ]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6 23:39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27 发表

这是最不重点的部分

AMD当年的废龙四核功耗高的可以插两颗45nm的四核扣肉

结果如何?
这已经换了概念了,你不觉得吗?
作者: yfl1    时间: 2014-5-26 23:40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24 发表

是的,所以Xenos、HD2900XT+HD3870+HD4670、HD4800是三代架构
HD4800用的RV770是全新设计的架构
原话,我觉得改出来的好像不能叫全新设计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43

讨论功耗问题永远不要忘记下面这个规律:

八核心1.6GHz的CPU功耗必然大大低于四核心3.2GHz的CPU,更低于双核心的6.4GHz的CPU

GPU也同理,800MHz 1000流处理器的GPU功耗也必然大大低于1GHz 800流处理器的情况,更低于1.6GHz 500流处理器的情况

而在多线程充分优化的情况下,功耗最低的方案与最高的方案性能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次世代家用机都采用了低频率、高集成的APU方案,不能以它的功耗来跟桌面级CPU和GPU作直接的类比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44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3:40 发表

HD4800用的RV770是全新设计的架构
原话,我觉得改出来的好像不能叫全新设计
新的架构都是全新设计的,因为之前的东西只在理念上有指导作用,实际做出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就算RV770推出一个从800流处理器屏蔽到只有320流处理器的超级阉割卡,它也跟原生320流处理器的GPU是不同的架构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5-26 23:45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3:40 发表

HD4800用的RV770是全新设计的架构
原话,我觉得改出来的好像不能叫全新设计
架构这事

Xenos第一次实验统一渲染,但只能算DX9.0c+,因为寄存器不符合DX10要求
R600是A系的第一个DX10显卡,ROP有严重BUG,导致抗锯齿性能奇烂无比
RV670用新工艺重新流片,重新设计了显存控制器,在各方面进行减肥,追求小核心低成本
RV770重新设计ROP,大幅强化抗锯齿性能,通过流处理器剧增来掩盖架构的延迟问题(所以RV730的性能和R600差不多,因为流处理器数量相当,强化的基本是抗锯齿方面)
Cypress基本就是RV770用新工艺的规模翻倍版,DX11性能聊胜于无,但对于那个时代够用了
Barts依然是5D老架构,线程发配器比Cypress翻倍,提升中等负荷曲面细分性能(这是Cypress相较Fermi的软肋),该减肥的都减掉,是40纳米时代最佳能耗比和性价比
Cayman从5D变成4D架构,四个单元中每一个都可以执行全部流处理任务,取消特殊指令单元,但因为工艺预期不符和新架构尝鲜的问题,能耗比不高
GCN完全重新设计,向Nvidia之前的思路靠拢,流处理器效率高,提升通用运算性能

架构重大变化只有Xenos—R600、Cypress—Cayman、Cayman—GCN这三次(尤以最后一次最为重大,是AMD自2006年以来最大的变化,也只有最后一次谈得上全新设计),其他都只是小修小补
WiiU的显卡普遍认为是DX10级别,规模与RV730相当,但特别加入了向下兼容Wii所需的一些功能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5-26 23:58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48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5-26 23:45 发表

架构这事

Xenos第一次实验统一渲染,但只能算DX9.0c+,因为寄存器不符合DX10要求
R600是A系的第一个DX10显卡,ROP有严重BUG,导致抗锯齿性能奇烂无比
RV670用新工艺重新流片,重新设计了显存控制器,在各方面 ...
RV730严格来说比RV670还弱,因为位宽被阉割了一半,而核心是完全相同的

也就说R600 RV670 RV730这三款显卡就是不断阉割的关系而已
作者: 昵称无效    时间: 2014-5-26 23: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楼主你就是数流处理器来对比性能的?
那么
r9 295x2是5632个sp,ps4才1152个,20%
r9 295x2是128rop,ps4 32个rop,25%
r9 295x2 640g带宽,ps4 176g带宽,28%
争论结束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50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14-5-26 23: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楼主你就是数流处理器来对比性能的?
那么
r9 295x2是5632个sp,ps4才1152个,20%
r9 295x2是128rop,ps4 32个rop,25%
r9 295x2 640g带宽,ps4 176g带宽,28%
争论结束
你拿双GPU单卡来比,这算什么套路,那我是不是应该拿9800GX2来跟PS3比?10%?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6 23:54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43 发表
讨论功耗问题永远不要忘记下面这个规律:

八核心1.6GHz的CPU功耗必然大大低于四核心3.2GHz的CPU,更低于双核心的6.4GHz的CPU

GPU也同理,800MHz 1000流处理器的GPU功耗也必然大大低于1GHz 800流处理器的情况, ...
扯这些干啥。。
真不想重复发。。
ps3(原计划)同期在市面的旗舰显卡是7800,7800功耗是多少?ps3功耗多少?两者对比一下。。
ps4同期在市面的单核旗舰勉强能说是7970,7970功耗多少?ps4功耗多少?两者再对比一下。。
两者的gpu架构都是一样的。。

然后对比ps4和ps3功耗上的分别。。
再对比7800和7970功耗上的分别。。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4-5-26 23:55 编辑 ]
作者: 昵称无效    时间: 2014-5-26 23: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9800gx2和ps3不是同年的产品,你乐意的话可以拿7950gx2出来比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55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14-5-26 23: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9800gx2和ps3不是同年的产品,你乐意的话可以拿7950gx2出来比
什么不同年,R9 295X2又和PS4同年了?
9800GX2的单个GPU比8800GTX还弱,只是单纯的胶水到一起罢了
你也可以在2006年搞8800GTX的SLI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57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6 23:56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4-5-26 23:54 发表


扯这些干啥。。
真不想重复发。。
ps3(原计划)同期在市面的旗舰显卡是7800,7800功耗是多少?ps3功耗多少?两者对比一下。。
ps4同期在市面的单核旗舰勉强能说是7970,7970功耗多少?ps4功耗多少?两者再对 ...
PS3的CELL频率是多少?PS3的XDR和GDDR3两种规格的内存堆一起又是多少TDP?

你拿分离式状态的PS3和高度集成的低频率APU比同期TDP?
作者: 昵称无效    时间: 2014-5-26 23: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是啊,当年可以搞8800gtxSLI,现在也能搞r9 295xCF,但对结论没影响,这代就是差距最大(按你数sp的标准来算)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6 23:59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56 发表

PS3的CELL频率是多少?PS3的XDR和GDDR3两种规格的内存堆一起又是多少TDP?

你拿分离式状态的PS3和高度集成的低频率APU比同期TDP?
显然我不是说tdp,是整机功耗。。
你先别急着复,再看多一遍好不。。
你搜搜数据看。。

甚至已经是拿整机功耗和单纯的显卡比了。。
这已经算是很“帮你”了哦。。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4-5-27 00:01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7 00:01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14-5-26 23: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是啊,当年可以搞8800gtxSLI,现在也能搞r9 295xCF,但对结论没影响,这代就是差距最大(按你数sp的标准来算)
5%和10%哪个差距大?小学没毕业系列?

你不知道9800GX2 QUAD SLI?

再说一遍,R9 295X2什么时候跟PS4同年发售了?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7 00:03 编辑 ]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5-27 00:04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3:44 发表

新的架构都是全新设计的,因为之前的东西只在理念上有指导作用,实际做出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就算RV770推出一个从800流处理器屏蔽到只有320流处理器的超级阉割卡,它也跟原生320流处理器的GPU是不同的架构
这什么逻辑
RV730是照着RV770精简下来的,精简不一定是成比例,但架构都是同一个,统一为R700架构
工程师考虑的是在同一个架构设计下如何分配内部资源换来小规模下较好的能耗比和性价比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GF104是按照GF100精简下来的,并不是等比例精简,变化比AMD那边的更大,内部资源有细致调整,但Nvidia官方依然统一把两个芯片都叫做Fermi架构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7 00:05

连小学没毕业这样的气话都出来了,我认为吧主你在另外一贴把自己弄得过热。。
这样再说下去都没劲。。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7 00:05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4-5-26 23:59 发表


显然我不是说tdp,是整机功耗。。
你先别急着复,再看多一遍好不。。
你搜搜数据看。。

甚至已经是拿整机功耗和单纯的显卡比了。。
这已经算是很“帮你”了哦。。
不需要,比性能就比关键芯片的TDP之和就行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7 00:07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5-27 00:04 发表

这什么逻辑
RV730是照着RV770精简下来的,精简不一定是成比例,但架构都是同一个,统一为R700架构
工程师考虑的是在同一个架构设计下如何分配内部资源换来小规模下较好的能耗比和性价比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 ...
嗯,你说的对,RV730确实应该是属于RV770家族的

那看来HD4670也跟HD3870不算同一个核心架构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7 00:07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4-5-27 00:05 发表
连小学没毕业这样的气话都出来了,我认为吧主你在另外一贴把自己弄得过热。。
这样再说下去都没劲。。
人家都拿出今年刚出的R9 295X2再组CF来秒PS4了,你说呢?
作者: xzzfft    时间: 2014-5-27 00:10

只看纸面数据不看架构的话早了次时代小一年的Tahiti笑而不语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7 00:11

引用:
原帖由 xzzfft 于 2014-5-27 00:10 发表
只看纸面数据不看架构的话早了次时代小一年的Tahiti笑而不语
X1和PS4都是采用GCN二代架构,而不是NCG一代架构的HD7770或者HD7850之类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7 00:13 编辑 ]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7 00:22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7 00:05 发表

不需要,比性能就比关键芯片的TDP之和就行
数据你看了吗?
7800gtx:138w
ps3:203w

7970:358w
ps4:140w

203-138=65
358-140=218

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我的意思???

在架构,制程一样的情况下。。
218和65的差距基本能侧面代表两代到主机性能和旗舰显卡的差距。。
作者: 昵称无效    时间: 2014-5-27 00: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7 00:01 发表
5%和10%哪个差距大?小学没毕业系列?

你不知道9800GX2 QUAD SLI?

再说一遍,R9 295X2什么时候跟PS4同年发售了?

这么一说的确有道理,那就用7990来好了
本世代始于2013年,ps4:HD7990 = 1152:4096 = 28%
上时代始于2005年,x360:X1950xt = 48:48+8 = 86%
一样不影响结论,本世代就是最弱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5-27 00:31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5-26 22:07 发表
在ATI于2008年下半年推出1399元的HD4850之前,普通中端显卡的价格一直维持在2999元的高位,直到2008年年中,9800GTX(实际性能比8800GTX还低)依然卖2999元,之后在HD4850发售后才一夜之间跳水到1399元与HDX4850竞争 ...
2008年两个著名跳水事件,HD3850和8800GS从1399跳到399,HD4850把同档次的9800GTX从2399拉到1399
整个DX10市场的价格就很实惠了,2009年40纳米良率低下让DX11显卡价格暴涨,2010年末又恢复正常
然后又是2012年28纳米显卡价格高昂和2013年的暴跌(比特币属于特例,而且现在影响已经逐渐消散,不提了)
基本上每次新工艺价格暴涨都和TSMC的良率有关
当然NV敢把自己东西卖那么贵到不见得是良率问题,AMD没有抵抗能力的时候NV自然卖的贵

与其研究什么高中低端还不如去看看一个显卡到底能做什么
PS3和360跑COD4可以做到720p 60帧,而9600GT档次的显卡则是1080p 60帧
当然中期的游戏负荷变大远比COD4这种早期作品更吃硬件,1080p 60帧是保不住的,但9600GT也能保障在主机相同画质下更高的分辨率和帧数
(2013年开始故意卡API是另一说,到了2013年这种岁数的卡也该退休了,但换句话说,找个HD5670之类的同档次新API低端显卡也能继续跑)

PS4的性能直到2013年都可以算次世代的中档基准,但是以后达不到1080p 60帧的跨平台会越来越多,现在就已经不少了
只能说PS4不够,相对来说Tahiti的性能更有保障,Hawaii更强但明显不可能和主机有任何关系,就不提了

关键问题在于大环境,上世代游戏基本都在COD4那个规格里晃悠,安于现状,照着PS3和360的性能构思,有点类似PS2时代日本的情况
但是本代游戏对规模的追求显然更大了,目前就已经体现出为了规模牺牲分辨率和帧数的倾向,在上世代只有极少数作品会这么做
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能玩到规格更大的游戏,代价则是二选一:忍受更低的分辨率和帧数;不能忍受就掏钱买更好的硬件

第三方追求规格的意向越来越明显,也会对第一方更新产品线的态度产生一定影响,下一代主机不论是传统硬件还是走向云,都很难像上一代那样撑个7、8年
哪怕是上一代主机,开发者也没有因为硬件的束缚就停止对新技术的追求,像延迟渲染和后处理抗锯齿这些新技术反而加强了执行效率,在老硬件上也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但是规模方面的要求是实打实的,Map Size和LOD没什么捷径,这就是更大的规格需要更强硬件的原因
打个比方,老滚5的主机和PC版,不打MOD的情况下特效差距并不大,但因为LOD不一样,玩起来的感觉就像两个游戏,这已经改变了玩法

当然我倒没觉得Crytek说8G内存不够用是对的,至少这句话本身没什么意思,8G内存不够用的时候,PS4和X1的CPU、显卡也都不够用了,只谈个内存没什么意义
只要8G内存不是短板,就没问题,8G显然不是短板,所以不算问题

往好的方面看,8G内存可以支撑更大规模,提供更丰富的玩法
PS3和360的BF4是24人,PS4和X1的BF4都没有1080p,但都是64人的大规模版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5-27 00:44 编辑 ]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7 00: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4-5-27 00:22 发表
数据你看了吗?
7800gtx:138w
ps3:203w

7970:358w
ps4:140w

203138=65
358140=218

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我的意思???

在架构,制程一样的情况下。。
218和65的差距基本能侧面代表两代到主机性能和旗舰显卡的差距。。
一,你应该拿241瓦的G80跟PS3比

二,PS4是APU高集成低功耗方案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4-5-27 00: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14-5-27 00: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这么一说的确有道理,那就用7990来好了
本世代始于2013年,ps4:HD7990 = 1152:4096 = 28%
上时代始于2005年,x360:X1950xt = 48:48+8 = 86%
一样不影响结论,本世代就是最弱
多GPU和单GPU比较没有意义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7 00:51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7 00: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一,你应该拿241瓦的G80跟PS3比

二,PS4是APU高集成低功耗方案
一:
该拿g70来比的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
ps3延期单纯就是因为蓝光的问题。。
好,就算让你马炮。。
8800gtx我搜到的是185w,就算u也就200w,连u都还没到ps3的整机峰值~

二:
管你是不是apu,这里的课题是“ps4到底是不是历代主机中,和显卡旗舰性能差别最大的”
难道以apu形式出现,能耗比就能大幅超越7970+上网本1.6???
就算gcn1和2,无数显卡评测都说明这两者的能耗比只不过差了一丁点而已。。
作者: lili2k2    时间: 2014-5-27 00:52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4-5-26 23:54 发表


扯这些干啥。。
真不想重复发。。
ps3(原计划)同期在市面的旗舰显卡是7800,7800功耗是多少?ps3功耗多少?两者对比一下。。
ps4同期在市面的单核旗舰勉强能说是7970,7970功耗多少?ps4功耗多少?两者再对 ...
7970是2011年发布的,之后过了段时间680也来了,titan属于规格外咱不算它。
7970 / 680 是2012年到2013年5月前的旗舰,13年5月n卡旗舰先升格到780。
下半年Ps4首发同期的旗舰,n卡是780ti,a卡是290x………………都秒飞ps4几条马路到姥姥家去了,
7970当时已经变成中高端不是旗舰系列了。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4-5-27 00:53

引用:
原帖由 lili2k2 于 2014-5-27 00:52 发表


7970是2011年发布的,之后过了段时间680也来了,titan属于规格外咱不算它。
7970 / 680 是2012年到2013年5月前的旗舰,13年5月n卡旗舰先升格到780。
下半年Ps4首发同期的旗舰,n卡是780ti,a卡是290x……………… ...
所以我都说勉强了,已经车马炮都全让给吧主大人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