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发了一个长微博讨论T1的,关注的人少,来这里贴一下,大家来聊聊 [打印本页]

作者: 逆零00    时间: 2014-5-21 13:08     标题: 发了一个长微博讨论T1的,关注的人少,来这里贴一下,大家来聊聊


作者: migiry    时间: 2014-5-21 13: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音量键和亮度调节键做成左右对称的一对,我觉得丑爆了
但是把机器做成这种简约的风格还是很喜欢的,就是这丫总自以为是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为给大家提供了各种需求,其实不然
作者: 逆零00    时间: 2014-5-21 15:05

引用:
原帖由 migiry 于 2014-5-21 13: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音量键和亮度调节键做成左右对称的一对,我觉得丑爆了
但是把机器做成这种简约的风格还是很喜欢的,就是这丫总自以为是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为给大家提供了各种需求,其实不然
而且我今天特意拿自己的机器试了试,当按侧键的时候,我们的发力支撑点,多在于按键对面的边框。而这对称设计的对面,正好也是按键,而且是长度很长的音量键,如果我们使用音量键的时候,捏手机会略感别扭。用对面的指头卡主手机的棱,或者需要两个以上指头和按键行程三角形发力,只有这样才能躲开对面的亮度调节键。
作者: c13043    时间: 2014-5-21 15:31

感光自动调节亮度应该说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正确的,起码iphone上面,罗胖子为了这个而特地搞了个违反极简准则啊
作者: ninggu2008    时间: 2014-5-21 22: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李菊福。。小米搞的米键,搞了一代就不搞了,所有手机厂都没有多余按键,我不相信老罗比他们都nb。
作者: 残想之岚    时间: 2014-5-21 23:02

我倒喜欢多余的可以自定义的按键...

不过按键的位置实在让人喷了~
作者: ppz2001    时间: 2014-5-21 23:07

楼主分析得不错。等实体机拿到就更清楚了。
作者: oversleep    时间: 2014-5-21 23: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说到静音键,想请问下,这东西苹果有没有专利?
作者: 纳尼    时间: 2014-5-21 23: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2S)
引用:
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14-5-21 23:1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说到静音键,想请问下,这东西苹果有没有专利?
palm黑莓应该都比苹果早,估计没。
作者: asher    时间: 2014-5-21 23:33

亮度调节键实在是傻B。
然后做成对称也是傻B。
本来单纯从图片上看,正反面跟上下都不错。
但过于追求对称,把音量调节键放到中间位置而不是黄金分割点实在是感觉很不好。
作者: iamevil    时间: 2014-5-21 23:38

顶楼的帖子里面有两点我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赞同:

1、触摸操作和实体键手感的不一致,会造成极大的不舒适感。三星和苹果的实体键都只有一个home键,这个影响不大,因为你在使用某一个app的时候不会需要频繁的按home键,而一旦你按home键就表示你对这个app的使用告一段落了,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你使用一个app的过程中要频繁的在屏幕触摸和实体键(主要是后退键)之间切换,绝对会让人感到不爽。

2、两侧对称而且可以自由对换设置的音量键和亮度键,绝对会让人无所适从,至少在刚上手的一段时间内是这样。“当你横屏看视频的时候,忽然需要调节音量,这时候你能马上反应过来到底上面是音量键还是下面是音量键吗?”这说得太他妈正确了。我他妈买个手机还要花个几天时间去适应它的键位,行成条件反射?

总之,老罗开口闭口用户体验,但以上的这些细节,丫根本就是拍脑袋想出来还自以为很牛逼的设定,完全背离用户体验了。
作者: gundamlrc    时间: 2014-5-21 23:38

你们看到的缺点,在罗粉眼里都是优点,因为你们是傻逼

你们觉得不好的地方,那是因为你们被其他厂商艹惯了,你们已经斯德哥尔摩了,老罗要救你们,你们不想被救,所以你们是傻逼

罗永浩在他自己眼里俨然已经天下无敌,在罗粉眼里,他是神,他就做个屎出来 ,照样有人买单

不膜拜罗永浩,不盛赞锤子手机的,都是傻逼


这是老罗和他小伙伴们的心声
作者: gundamlrc    时间: 2014-5-21 23:52

罗永浩的悲剧在于,罗永浩讲情怀,讲理想,所以他的粉丝质量比较高,比如说搜狐就一大堆,这些人是不会盲目消费的。即使昨天因为其它工作忙到很晚,回来还坚持熬夜看了一遍罗永浩的演讲,他们被老罗做事的每个细节感动着。都已经把钱准备好了,等锤子手机一上市,就买个Iphone6
作者: Pires    时间: 2014-5-21 23: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这里不是有很多实体键爱好者的吗,看到锤子都要潮吹到平常的三倍高度了吧
作者: wenhan1026    时间: 2014-5-22 00: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说的很有道理,有些事不是表面那么容易的
作者: bao包子    时间: 2014-5-22 09: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有时候真的很难喜欢起罗永浩起来,但是一看到上蹿下跳的罗黑们的嘴脸,就忍不住成了罗粉。这也和之前一样,本来对任天堂没多少感情,看到索狗的嘴脸,于是成了任青。

抢拍功能是可以自定义的,两侧同时按可以设定成任意app。

最失望的地方莫过于,他的外形太像苹果,讲了那么多审美,微博上吹了那么久,出来是一个5寸的苹果。
开盖换sim卡这个是属于你即便几年不换一次sim卡,但是看到这个还是觉得恶心。我就是这样的,直到换手机才换sim卡,但是即便这样,听到这个第一反应是:艹,好麻烦。
小功能确实贴心,但我不确定能不能用到。
作者: 威尼斯睡裤    时间: 2014-5-22 09:48

引用:
原帖由 bao包子 于 2014-5-22 09:4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有时候真的很难喜欢起罗永浩起来,但是一看到上蹿下跳的罗黑们的嘴脸,就忍不住成了罗粉。这也和之前一样,本来对任天堂没多少感情,看到索狗的嘴脸,于是成了任青。

抢拍功能 ...
得了吧, 当初这厮在微博上蹿下跳把所有厂商黑了个遍的时候怎么不见你出来装客观?
作者: cavar3    时间: 2014-5-22 10:19

30多岁的人不是别人的目标客户,我20岁的时候喜欢折腾手机,全定义,速度快绝对是我的最爱。不过老了,3k多的手机买了也就买了。但是我一直有预感老罗死抠细节。普通的功能会出软件问题。
作者: bao包子    时间: 2014-5-22 14: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引用:
原帖由 @威尼斯睡裤  于 2014-5-22 09:48 发表
得了吧, 当初这厮在微博上蹿下跳把所有厂商黑了个遍的时候怎么不见你出来装客观?
那我再下面叫喊罗永浩说得对了?

我从来不装客观,我开篇就说了我是罗粉,这个明白的表明立场没看到吗?因为罗黑的跳起来的丑态比罗永浩恶心一千万倍,我还知道一点好歹,自然不能与之为伍。
你看看这楼里面的那位,什么罗永浩说得都对,粉丝都说好。你愿意跟他为伍就站吧。

另外,黑了个遍这个事情挺逗,你知道罗永浩黑一般也就在微博上黑,微博一条基本就是讲一两个点,观点要么褒要么贬,而论坛一般转的都是他贬的,当然,诺基亚是全黑的。这么看起来,这个论坛看起来确实是个客观的论坛。这么一比较,我也觉得自己挺客观的。
作者: 逆零00    时间: 2014-5-23 19:23

看到这么多人回复,基本都是支持我的,真让我惊讶,我是抱着被一顿批评的准备而发上来的啊,这不科学啊!
作者: yiwenzi    时间: 2014-5-23 21: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逆零00  于 2014-5-23 19:23 发表
看到这么多人回复,基本都是支持我的,真让我惊讶,我是抱着被一顿批评的准备而发上来的啊,这不科学啊!
一个为了创新而创新出来的双音量键
那些功能只不过弥补功能空虚(音量亮度)而创造出来的组合键 可能刚开始觉得很有用事实上正如你所说的一样手支撑发力十分不变 用几次不舒服就会放弃继续使用 更别提学习成本
假如老罗说iPhone的Sim卡槽是一个完美的伤疤
那这个完全不实用而额外添加的双音量键实在是丑陋的伤疤

本帖最后由 yiwenzi 于 2014-5-23 21:36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逆零00    时间: 2014-5-23 22:10     标题: 回复 21# 的帖子

我看老罗搞这个完全是为了建立与其他手机的差异性,如果机器从头到尾都是与其他厂商保持一致性,那硬件方面可能只剩所谓的工匠打造了,有多少人会为了他自称的工艺精湛而购买呢?而真的在乎工艺的人,为什么不去选择iphone呢?只对系统感兴趣的人,也可以在其他机器刷一下尝鲜,冒险去买老罗的第一款硬件产品,不是每个人都敢于付出的。而如果你想完全体验系统的所有功能,(就是抢拍),你只能考虑购买T1。可以预见,T2能否保持这个设定,真不好说。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