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业评] 我看前几天一堆人讨论了半天Gamestop和二手游戏啥的,我说说我的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4-2-3 12:17     标题: 我看前几天一堆人讨论了半天Gamestop和二手游戏啥的,我说说我的看法

先不说游戏,我们看一下另一个和游戏有较大可比性的行业,那就是Video市场。你们听说过DVD/BD/DL的电影/电视被二手困扰吗?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Video的租赁市场发展地非常好,而二手买卖的主体实质上是变向的租赁,当正规的租赁发展起来的话,那么二手的规模将大大缩水

在美国,每年影碟的销售金额和租赁金额基本达到了 1:1的水平,而游戏业的大佬们与其在这里动脑筋怎么防二手还不如琢磨琢磨怎么把游戏租赁的市场做好做大

而对于实体还是下载的争论,说句实话,我觉得根本不是讨论的最重要的点。对于现在主机/PC游戏的开放商/发行商来说,尤其对于大型游戏的开发商/发行商来说,愿意在游戏首发期以最高的价格购买游戏的玩家群体才是他们最应该珍惜的财富所以,“购入时间”将成为不同游戏购买群体之间的主要差异,增加游戏首发期的产品附加值是更应该专注的。而过了首发期后,绝大多数游戏将逐渐进入长尾效应的尾部,快慢而已,而这个部分,最合理的将其导入以租赁为主的市场。

那么我如果是Gamestop,现在应该应该怎么办呢?

1. 发展游戏实体租赁事业以取代二手游戏事业。美国Video的租赁一般有几个大的供应商,一个是Netflix,它的模式是没有实体店,加入会员后用快递方式寄送光碟(会附送一个已付费的快递袋,用以用户回寄),全美设4个配送及光碟清洗中心。还有Blockbuster,这是有实体店的,用户到实体店里去取、送光碟。还有Redbox在各大卖场、商业中心设置的无人租借亭。而Gamestop目前的状态最可以借鉴的是Blockbuster;
2. 发展游戏DL销售/租赁事业。这个有难度,自建一个类似Steam的系统有相当难度,投资也大。是否能在Xbox live和PSN里嵌入Gamestop专营店,这也是一个问题。
3. 减少实体店投资。以缩减单店面积为主,单店的数量还是要维持。
4. 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游戏独占附加值
作者: turnlive    时间: 2014-2-3 13:21

电影的投资基本上在第一轮放映的时候就回本了,剩下的都是白赚的。
类似的过季游戏也是打折的很厉害的。
但是gamestop之类的相当于第一轮放映期就来截留票房。。
作者: turnlive    时间: 2014-2-3 13:31

刚刚看了下gamestop marketcap也有4个billion了。。
不然心一横买下来也是个办法。。
作者: scalper    时间: 2014-2-3 13:35

光租赁怎么应对10年后的PSNOW?
作者: era3210    时间: 2014-2-3 13:38

参考一个基本消失了的公司?。。。。
作者: turnlive    时间: 2014-2-3 13:41

netflix基本也完成从租赁往云端点播转型了,也没有参考意义。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4-2-3 13:47

引用:
原帖由 turnlive 于 2014-2-3 13:41 发表
netflix基本也完成从租赁往云端点播转型了,也没有参考意义。
你们自己去看看Netflix的收入和利润里还有多少来自于DVD租赁的会员收费

为了取悦那些Wall Street的掮客而自己抹黑自己的业务也属于不容易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4-2-3 13:50

引用:
原帖由 scalper 于 2014-2-3 13:35 发表
光租赁怎么应对10年后的PSNOW?
PSNOW和现在的PS PLUS一样是租赁的变种

我也说了电子租赁也是出路但这个需要砸钱

需不需要进去要看自己的条件
作者: turnlive    时间: 2014-2-3 13:53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4-2-3 13:47 发表



你们自己去看看Netflix的收入和利润里还有多少来自于DVD租赁的会员收费

为了取悦那些Wall Street的掮客而自己抹黑自己的业务也属于不容易
这个有滞后效应的,虽然现在还过得去,但是毕竟是夕阳模式了。
黑莓现在出货占大头的还是bb7,但是又有什么意义那?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2-3 13:56

我记得美国在80年代就有游戏租借店,而且是合法的,光明正大,这点跟日本只能用各种手段变相租借不一样
任天堂因为这个曾经在美国打过官司,最后法庭判决游戏租借合法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4-2-3 12:17 发表
而对于实体还是下载的争论,说句实话,我觉得根本不是讨论的最重要的点。对于现在主机/PC游戏的开放商/发行商来说,尤其对于大型游戏的开发商/发行商来说,愿意在游戏首发期以最高的价格购买游戏的玩家群体才是他们最应该珍惜的财富。所以,“购入时间”将成为不同游戏购买群体之间的主要差异,增加游戏首发期的产品附加值是更应该专注的。而过了首发期后,绝大多数游戏将逐渐进入长尾效应的尾部,快慢而已,而这个部分,最合理的将其导入以租赁为主的市场。
大部分公司根本认识不到这点,恰恰相反,他们现在认为谁先买谁是傻多速,想要创收就要猛宰傻多速,预购的不过只能得到几个DLC,这些东西在日后用几美元就可以买到,更别提一年以后全DLC的年度版了。二手和廉价电子版的盛行和厂商这种恶劣心态脱不了干系

在这一点做的比较好的反而是任天堂,早买可以得到一些限量配信物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2-3 14:09 编辑 ]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2-3 14:00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4-2-3 13:50 发表
PSNOW和现在的PS PLUS一样是租赁的变种
我也说了电子租赁也是出路但这个需要砸钱
需不需要进去要看自己的条件
PSNOW的详细盈利模式还没公布,我先不提
PSN+送的游戏都有目的性,大作都是发售已久的,这不用提,关键是有DLC,送了游戏,很多人会去买DLC,厂商是看在这点才与索尼合作
作者: yeyehas    时间: 2014-2-3 14: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Gamestop良心好嘛 奖杯成就饭二手一周打完退回
还要租个蛋啊 零元!
作者: NintendoVii    时间: 2014-2-3 14: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租赁已经落伍了,欧美很多租赁店关门。另外租赁店里本来就有游戏,只是租了不划算,租一天和租个电影价格一样,但是一般人一天也玩不了多少时间。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2-3 14:07

引用:
原帖由 NintendoVii 于 2014-2-3 14: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租赁已经落伍了,欧美很多租赁店关门。另外租赁店里本来就有游戏,只是租了不划算,租一天和租个电影价格一样,但是一般人一天也玩不了多少时间。
十年前租借店还是养活了一些游戏的,比如PS2的两个魂斗罗
中里伸野提过,一样是49美元,比起那些内容更丰富的大作,普通人肯定不喜欢买只有几关的魂斗罗,但租借市场给了他们机会
真魂斗罗卖了50万,但如果没有租借店,这个数可能会更低

当然,高清时代,这部分街机风作品已经转到下载领域了,有了新的盈利模型,不用借助租借的力量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4-2-3 14:14

引用:
原帖由 NintendoVii 于 2014-2-3 14: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租赁已经落伍了,欧美很多租赁店关门。另外租赁店里本来就有游戏,只是租了不划算,租一天和租个电影价格一样,但是一般人一天也玩不了多少时间。
没有落伍

只不过现在从实体租赁向电子租赁发展

云点播等等都是租赁的变种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4-2-3 14:17

引用:
原帖由 era3210 于 2014-2-3 13:38 发表
参考一个基本消失了的公司?。。。。
Blockbuster虽然死了

但前提是Video这块的电子租赁发展得非常发达

而Game这块还需要时间,而且套用这种模式,Gamestop已拥有大部分的启动资源,无需要大的投资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4-2-3 14:20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2-3 14:00 发表

PSNOW的详细盈利模式还没公布,我先不提
PSN+送的游戏都有目的性,大作都是发售已久的,这不用提,关键是有DLC,送了游戏,很多人会去买DLC,厂商是看在这点才与索尼合作
PSN+典型的长尾效应而已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2-3 14:21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4-2-3 14:17 发表
Blockbuster虽然死了
但前提是Video这块的电子租赁发展得非常发达
而Game这块还需要时间,而且套用这种模式,Gamestop已拥有大部分的启动资源,无需要大的投资
Gamestop可以发展租借业务,但肯定是实体领域,数字领域各个第一方都不会待见这个大寄生虫
数字领域就算以后出了租借业务也是索尼微软Valve这些已经有完善数字平台的第一方
现在各公司对于数字租借业务没表现出浓厚兴趣,倒是对章节连载作品兴趣浓厚
(孤岛惊魂3血龙那种,不是DLC,可以独立运行,UBI提到以后会以这种模式连载更多的作品)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2-3 14:27

顺便今天有个独立游戏开发者Jason Rorther提出一个奇葩新理论:很多人都喜欢在打折的时候买游戏,游戏应该在发售的时候采取低价策略,发售以后价格逐步上涨,并且永不打折,用于奖励最忠诚的首发玩家,不让打折用户占便宜

这种最大限度保障首发用户+完全不考虑尾货效应的思路真是……脑洞巨大
他就没想过你的游戏首发没人买是因为游戏本身不好玩,这么做只会导致更多人彻底不买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