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糖电池”问世:耐用度将为锂电池10倍 [打印本页]

作者: nash13    时间: 2014-2-2 10:04     标题: “糖电池”问世:耐用度将为锂电池10倍

“糖电池”问世:耐用度将为锂电池10倍
2014-02-01 23:13:28 5098 次阅读  稿源:凤凰科技 23 条评论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近日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糖电池”,其耐用度将为锂电池10倍。 据了解,这种新的电池以糖为能源提供电力,能量密度超越过去水平,并且还能重复使用,不用担心会爆炸或燃烧,利用完后便可生物降解。继续发展有望替代传统电池成为一种廉价且可充电的环保电池。
[attach]615723[/attach]

据了解,这种新型“糖电池”,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2倍、碱性电池的4倍,相信未来经改良后,还能提高到比锂电池耐用10倍以上,再加上“糖”原料容易取得并且价钱便宜。预计三年后,这种糖电池将能为手机、平板电脑、视频游戏和大量其它电子器材供电。

“糖是自然界一种绝佳的、储存能量的混合物。” Percival表示,“所以仅从逻辑上讲,我们也要努力利用这种天然能量,以一种环保的方式来生产电池。”

据介绍,这种糖电池利用了一系列酶,这些酶以一种自然界没有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科研人员构造了一种非天然式的合成酶路径,能从糖里面获取所有的电荷势能,在一个小小的酶燃料电池中产生电流。传统电池通常是用昂贵的铂金作催化剂,而他们用的是低成本的生物催化酶。

“通过一种酶流注,我们能把糖溶液中的所有电荷缓慢地、一步步地释放出来。” Percival说。就像所有其他燃料电池一样,糖电池也是一种联合燃料。研究人员用的是麦芽糊精和空气产生电流和水,麦芽糊精是一种多聚糖,由淀粉部分水解形成,水是主要副产品。

研究人员用麦芽糊精和空气产生电流和水,麦芽糊精是一种多聚糖,由淀粉部分水解形成,水是主要副产品。与氢燃料电池、直接的甲醇燃料电池不同,糖溶液燃料不会爆炸、燃烧,制造这种电池的酶和燃料还能生物降解。此外,糖电池还能再次充电,在其中加入糖就像给打印机的墨盒装入墨水一样。
作者: bsseven    时间: 2014-2-2 10:08

天天都是这问世那问世的,我就问,嘛时候我能用
作者: sarion    时间: 2014-2-2 10:09


作者: 神秘的陌生人    时间: 2014-2-2 10: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几年前吹水的陶瓷电容电池呢?
作者: 一叶知秋    时间: 2014-2-2 10:28

天天都炸裂,就是么上市
作者: oversleep    时间: 2014-2-2 10:55

这种哗众取宠的文章,难道我以后手机没电了还要给电池注射吗?
作者: phoenie    时间: 2014-2-2 10:55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已经被亚洲人占领了?
什么时候能发明出人体电池?
作者: skcfan    时间: 2014-2-2 11: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操逼摩擦起电都比这个靠谱
作者: 脾气不太好    时间: 2014-2-2 11:36

从实验室到商业化,10年时间都算是短的了

看看楼上就能理解为啥国内企业都不搞科研

[ 本帖最后由 脾气不太好 于 2014-2-2 11:38 编辑 ]
作者: 鬼冢英吉    时间: 2014-2-2 11: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谁他妈关心耐用度,我们要的是电量!哪怕只能用一年呢,半年充一次也行
作者: magtree    时间: 2014-2-2 12:13

能不能出个实物啊^^^
作者: OpEth    时间: 2014-2-2 12: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能吃吗?
作者: francisic    时间: 2014-2-2 12: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这两个人哪里的?中科院的?
作者: 丁野    时间: 2014-2-2 12:34

只是想想都激动啊
作者: solbadguy    时间: 2014-2-2 12:38

不搞这种画饼项目,怎么骗资金投资呢?
作者: 华莱士    时间: 2014-2-2 14:57

这TMD标题是写科技类文章应该起的么?
明明现在实验室里也只有锂电池2倍  被活活吹成了10倍

【相信未来经改良后,还能提高到比锂电池耐用10倍以上】、
我相信相信未来经改良后,人类寿命还能提高到比现在耐用10倍以上  达到1000岁呢
作者: 南极    时间: 2014-2-2 14: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地震被埋,靠着啃手机电池撑过10天
作者: 一直都在胖    时间: 2014-2-2 15: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引用:
原帖由 @南极  于 2014-2-2 14: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地震被埋,靠着啃手机电池撑过10天
现在绝对无法实现
作者: 杨俊-iori    时间: 2014-2-2 16: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kcfan  于 2014-2-2 11: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操逼摩擦起电都比这个靠谱
好 说得好
作者: 塌方    时间: 2014-2-2 16: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MT917)

“预计三年后,这种糖电池将能为手机、平板电脑、视频游戏和大量其它电子器材供电。”
三年后等作者量产出牛逼电池
作者: wanggang999    时间: 2014-2-2 19: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等“问市”的时候再说吧
作者: bull    时间: 2014-2-2 20: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C8812)

算是生物电池么?
作者: THX1    时间: 2014-2-2 23: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Z5 mini)

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两倍,足够了,这个是巨大飞跃了
作者: darkgame    时间: 2014-2-2 23:33

引用:
原帖由 THX1 于 2014-2-2 23: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Z5 mini)

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两倍,足够了,这个是巨大飞跃了
上市了, 能买的起了, 才能说是重大飞跃
作者: leedsun    时间: 2014-2-3 0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记得以前看科学频道,用水果发电
作者: hwj10ten    时间: 2014-2-3 00: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想想看,真问世了,现在设备能做得更薄更轻,电池续航更久,想想也挺带感的
作者: ztxzhang518    时间: 2014-2-3 01: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介意思一块大白兔塞进去手机够用几年的?
作者: nintenloli    时间: 2014-2-3 01: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说商业可行性。这是一种燃料电池,锂电池是畜电池。这之间可比性很小。燃料电池天生就不适合现在的小型手持设备。燃料电池会产生废水废气废热,还要加燃料。还有无线充电只适应于蓄电池,再看看遍地的一体化外壳手机,燃料电池几乎没有未来。
作者: 慢慢玩    时间: 2014-2-3 07:56

引用:
原帖由 南极 于 2014-2-2 14: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地震被埋,靠着啃手机电池撑过10天
笑尿了
作者: 不会跳的蛇    时间: 2014-2-3 10: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老说廉价,投入商业生产后肯定比锂电贵多了。
作者: fatehe    时间: 2014-2-3 14:48

什么时候出精液电池呢?没电了就撸一管进去,多来福丝带啊。
作者: 慢慢玩    时间: 2014-2-3 21:44

引用:
原帖由 fatehe 于 2014-2-3 14:48 发表
什么时候出精液电池呢?没电了就撸一管进去,多来福丝带啊。
没男朋友怎么办?
作者: terryleo    时间: 2014-2-4 07: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efy)
引用:
原帖由 @慢慢玩  于 2014-2-3 21:44 发表
没男朋友怎么办?
身为一个女人,弄不到津液那是多么的失败啊
作者: 提拉    时间: 2014-2-4 09: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饿货,快来条士力架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