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怪不得老觉得iphone点不到或者打字误点,原来不是错觉 [打印本页]

作者: psi    时间: 2013-11-3 09:38     标题: 怪不得老觉得iphone点不到或者打字误点,原来不是错觉

之前一直觉得可能是屏幕小的关系,现在有人测试了,iphone一泡污啊

http://www.optofidelity.com/archives/3937


用自动机械手臂测试屏幕上的每一个点,然后看屏幕的反馈
作者: 2207232    时间: 2013-11-3 09: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坐等洗地。顺便前排卖票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11-3 10: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说吧,油的问题还是果黑识别系统?反正不可能是手机问题。
作者: enter    时间: 2013-11-3 10:07

应该是手没长好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3-11-3 10:10

iOS的触摸本来就做得很奇怪或者说逻辑没那么简单,它并不是单纯地去响应每一个触摸动作,这里面有商业机密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iPad四指一抓就能返回桌面,但这个动作你只能用单手抓,你可以试试双手各出两指也往当中收拢,是回不了桌面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浏览器里对点击和滑动的判断,某些按钮的实际判定区域也和眼睛看到的不一样。可能是为了防止误触,可能是为了更聪明地响应用户的操作,总之iOS的触摸不是那么“单纯直接‘的东西。

虽然如此但是苹果还是必须死
作者: 阿毛    时间: 2013-11-3 10:19

本来想发表不同的意见,一看lz id,缩了。
作者: 灰太狼    时间: 2013-11-3 10: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11-3 10:10 发表
iOS的触摸本来就做得很奇怪或者说逻辑没那么简单,它并不是单纯地去响应每一个触摸动作,这里面有商业机密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iPad四指一抓就能返回桌面,但这个动作你只能用单手抓,你可以试试双手各出两指也往当中收拢,是回不了桌面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浏览器里对点击和滑动的判断,某些按钮的实际判定区域也和眼睛看到的不一样。可能是为了防止误触,可能是为了更聪明地响应用户的操作,总之iOS的触摸不是那么“单纯直接‘的东西。

虽然如此但是苹果还是必须死
试了一下 真的啊 用两手分别两指回不了桌面,一只手四指就可以。文片,以前我喷过你,我错了。当时年少无知,不懂得水果内涵的博大精深。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3-11-3 10:22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11-3 10:10 发表
iOS的触摸本来就做得很奇怪或者说逻辑没那么简单,它并不是单纯地去响应每一个触摸动作,这里面有商业机密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iPad四指一抓就能返回桌面,但这个动作你只能用单手抓,你可以试试双手各出两指也往 ...
你说的和楼主说的有半点联系吗?洗地也要洗得认真点,看看报告再洗:

http://www.optofidelity.com/wp-c ... e5C_vs_iPhone5C.pdf

报告的重点是虚拟键盘区输入的问题,这个和你说的手势有鸟联系?你用食指还是小拇指还是测试中用的机械手进行虚拟键盘输入有差别?

报告不仅对5s和5c的虚拟键盘输入进行了测试,还有galaxy s3(屏幕也是4 inch),测试证明galaxy输入的正确率是高于iphone的。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3-11-3 10:31 编辑 ]
作者: wpang    时间: 2013-11-3 10: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是是是,用过的都知道,iPhone触摸最他么烂了,被安卓纳秒杀,不,压根就不该和任何触摸屏比,根本特么揍没法儿用,平时发帖其实都是去邮局发电报给划船的猴机朋友才行,但这是我们脑残果粉间的秘密,谁也不敢跟人提起,在地铁公共车轮椅上看见对方拿出手指像抠鼻屎一样往鼻屎大的屏幕上转着圈捅不得要领满头大汗抓耳挠腮就知道对方是果粉,彼此红着脸相视一笑,各自低下头抽着大鼻涕继续抠继续奔走发电报。这下坏了,这下被别人知道了,苹果倒闭换上猴机不能指交不能发电报人生意义都没有了。
作者: 不要看我    时间: 2013-11-3 10: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个可能是ios7的问题吧,我最近才发现会误点。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3-11-3 10:32

引用:
原帖由 wpang 于 2013-11-3 10:2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是是是,用过的都知道,iPhone触摸最他么烂了,被安卓纳秒杀,不,压根就不该和任何触摸屏比,根本特么揍没法儿用,平时发帖其实都是去邮局发电报给划船的猴机朋友才行,但这是我们 ...
对,果粉以前的借口不就是屏幕小吗,所以输入烂是应该的。但是报告不仅对5s和5c的虚拟键盘输入进行了测试,还有galaxy s3(屏幕也是4 inch),测试证明galaxy输入的正确率是高于iphone的。你再洗啊。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3-11-3 10: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kingcai  于 2013-11-3 10:22 发表
你说的和楼主说的有半点联系吗?洗地也要洗得认真点,看看报告再洗:

http://www.optofidelity.com/wpc ... e5C_vs_iPhone5C.pdf

报告的重点是虚拟键盘区输入的问题,这个和你说的手势有鸟联系?你用食指还是小拇指还是测试中用的机械手进行虚拟键盘输入有差别?

报告不仅对5s和5c的虚拟键盘输入进行了测试,还有galaxy s3(屏幕也是4 inch),测试证明galaxy输入的正确率是高于iphone的。

你还是看看原文视频再喷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3-11-3 10:34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11-3 10: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你还是看看原文视频再喷
你看完报告再洗
作者: 缘起元气    时间: 2013-11-3 10:34

惊呆了!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3-11-3 10:35

引用:
原帖由 kingcai 于 2013-11-3 10:22 发表

这个和你说的手势有鸟联系?你用食指还是小拇指还是测试中用的机械手进行虚拟键盘输入有差别?
按照你的逻辑,iPad的四指返回手势在机械手测试下完败了,因为完全没有正确响应。但人手上去可是响应得很好哟
作者: dennis233    时间: 2013-11-3 10:38

看来楼主是断肢的残疾人士用机械手的,理解下
作者: 江户川柯南    时间: 2013-11-3 10:38

这个测试是纯粹基于硬件测试还是与系统相关的。如果是与系统有关,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因为iOS系统从一开始就有自动修正你触摸点的一个设计。这个我最早用iPhone1代的时候就发现了。因为你的手指那么粗,总不可能每次都点到同一个精确的位置。所以iOS在一开始就有个主动判断你要点什么地方的设定,比如网页上,你不放大,字都小到不可理喻,但是这时候你同样可以在屏幕上某个链接位置附近随便点一下,也会被判定为你想打开这个链接。

同样还有在打字的时候,你按下W,那么之后可能会组成一个词的字母输入判定区域就会增大。你按W了以后如果要按E就很容易,但是想按R就很难,你会发现E的判定区域特别大,因为WR不是一个词,而WE是一个词。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3-11-3 10:38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11-3 10:35 发表

按照你的逻辑,iPad的四指返回手势在机械手测试下完败了,因为完全没有正确响应。但人手上去可是响应得很好哟
逻辑还是一如既往的混乱。虚拟键盘区输入需要啥手势,非要果粉的爪才能输入吗?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3-11-3 10:45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11-3 10:38 发表
这个测试是纯粹基于硬件测试还是与系统相关的。如果是与系统有关,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因为iOS系统从一开始就有自动修正你触摸点的一个设计。这个我最早用iPhone1代的时候就发现了。因为你的手指那么粗,总不可能每 ...
看看报告再洗

http://www.optofidelity.com/wp-c ... e5C_vs_iPhone5C.pdf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3-11-3 10:47

引用:
原帖由 dennis233 于 2013-11-3 10:38 发表
看来楼主是断肢的残疾人士用机械手的,理解下
嗯,记得以前你说月下的手感比超级银河战士的手感好,现在知道原因所在了:你是用断肢或机械手玩的。
作者: 心月之蚀    时间: 2013-11-3 10:48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11-3 10:38 发表
这个测试是纯粹基于硬件测试还是与系统相关的。如果是与系统有关,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因为iOS系统从一开始就有自动修正你触摸点的一个设计。这个我最早用iPhone1代的时候就发现了。因为你的手指那么粗,总不可能每 ...
貌似不是
根据pdf文件 他们使用的是特定的软件,就是测准确程度的跟你用软件无关
Many users may have already found out that it is not very easy to press letters Q and P on the virtual   keyboard of an iPhone 5S or iPhone 5C. This is because the touch accuracy on the sides is not as good   as in the center of the screen.  When we look the results closely, you can see how the test results   correlate with the end user performance.

When we look at the measurement result of that area, red and green points as well as black and red
circles indicate how the device reacts robot touch. Green points indicate that measurement
inaccuracy is less than 1 ± mm. Red points indicate that measurement inaccuracy is more than 1 mm.
Black circles show the point where robot touches a sensor. Green and red points inside or outside
circles indicate also, where the device under test thinks robot is touching.  And red circles indicate
that the device has not reacted to the touch of the robot at all.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3-11-3 10:51

测试的主要结论是靠近边缘区域的精确度较差,如果洗地就说屏幕小你拇指太大好了,不服你用ipad去。md非要扯这其实是ios系统的优越性所在,你不懂,这就sb了。
作者: ppigadvance    时间: 2013-11-3 10: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其实猴机和狗机触摸逻辑是有差别的,刚从猴转狗的时候各种误触不适应,现在习惯了猴又去用狗也是一样。不过我觉得用惯的情况下并没有什么差别,信机械手还是信自己就看个人了。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3-11-3 11:02

引用:
原帖由 ppigadvance 于 2013-11-3 10: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其实猴机和狗机触摸逻辑是有差别的,刚从猴转狗的时候各种误触不适应,现在习惯了猴又去用狗也是一样。不过我觉得用惯的情况下并没有什么差别,信机械手还是信自己就看个人了。
“用惯”和设备本身的缺陷是两回事。给战士一把准星稍歪的枪,打惯了之后会自动修正(甚至可以发展到不看准星,参见抗日神剧)。边缘区域误输入多了,人会逐渐自动微调拇指偏移(甚至达到不看虚拟键盘盲打的水平),这也是很正常的。但以此来否认设备缺陷的存在,就很可笑了。

从报告中看,测试的设置还是比较客观的,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参数的干扰(无论是人还是系统(即你们强调的系统逻辑)的自动修正)。与android设备的比较测试,也是选择了屏幕大小相当的设备,而不是用大屏安卓设备来欺负iphone。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3-11-3 11:09 编辑 ]
作者: allspace    时间: 2013-11-3 11: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Galaxy S3的屏幕是4inch?

和5C一样大?
作者: REDEEM    时间: 2013-11-3 11:28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11-3 10:10 发表
iOS的触摸本来就做得很奇怪或者说逻辑没那么简单,它并不是单纯地去响应每一个触摸动作,这里面有商业机密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iPad四指一抓就能返回桌面,但这个动作你只能用单手抓,你可以试试双手各出两指也往 ...
经试验,3+1可行,2+2不行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3-11-3 11:28

引用:
原帖由 allspace 于 2013-11-3 11: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Galaxy S3的屏幕是4inch?

和5C一样大?
前面写错了,是4.8inch。我也觉得这还不算最符合,应该找找有没有屏幕大小完全一样的猴机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3-11-3 11:30 编辑 ]
作者: 哈娜桑    时间: 2013-11-3 11: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iPad2装了7之后经常各种莫名其妙的误操作,平时用的少也没多研究了
作者: pppkkk    时间: 2013-11-3 11: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支持虚拟内存大婶,苹果必须屎!
作者: banditcat    时间: 2013-11-3 11: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喷触摸的算是猪队友吧
作者: 心月之蚀    时间: 2013-11-3 12:27

引用:
原帖由 kingcai 于 2013-11-3 11:28 发表


前面写错了,是4.8inch。我也觉得这还不算最符合,应该找找有没有屏幕大小完全一样的猴机
倒没有,人单纯选了个一年前的,但是还挺好用的GS3……
作者: 真忘私绵    时间: 2013-11-3 12: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最近的确老打错字
特别是第一个选字老点了没反应
作者: 缘起元气    时间: 2013-11-3 13:44

引用:
原帖由 真忘私绵 于 2013-11-3 12: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最近的确老打错字
特别是第一个选字老点了没反应
http://club.tgfcer.com/thread-6817826-1-1.html
战区有人躺枪你
作者: migiry    时间: 2013-11-3 14: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楼主这种探索精神真值得鼓励
有没有给厨子打电话确认下啊,我们很期待哦
作者: lyghzw    时间: 2013-11-3 14:13

确实有点了但没反应的情况,特别是玩游戏需要快速点击的情况下,必须要点击时间稍微长点才行。
作者: cc0128    时间: 2013-11-3 14: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反串黑和真黑我开始分不清了...

本帖最后由 cc0128 于 2013-11-3 14:39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meltifa    时间: 2013-11-3 15: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Nexus 4)

你要知道,iPhone的硬件水平一直都不是顶级的,也没必要追求顶级,因为它搭载了最先进的ios操作系统,硬件不足有软件来弥补优化。比如5s的陀螺仪不准,我们发布一个补丁即可解决;ios先进的内存管理机制使得最新的ios设备在1Gram的水平下依然运行流畅。反观现在主流安卓设备,2Gram还是免不了各种卡顿。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一向以用户体验为最高宗旨,从来不追求在这种所谓专业评测中独占鳌头。像这种触控精确度的评测其实也是类似跑分一样,人的使用感受能被机器代表吗?纵观整帖,除了楼主自己又有谁拿自己的真实使用体验来支持楼主的结论呢?
作者: playsugo    时间: 2013-11-3 15:06

还好吧 我怎么没有误触的情况? 还是自己提高操作能力吧
作者: psi    时间: 2013-11-3 15:07

引用:
原帖由 meltifa 于 2013-11-3 15: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Nexus 4)

你要知道,iPhone的硬件水平一直都不是顶级的,也没必要追求顶级,因为它搭载了最先进的ios操作系统,硬件不足有软件来弥补优化。比如5s的陀螺仪不准,我们发布一个补丁 ...

作者: zmx1983    时间: 2013-11-3 15:42

这不是你手的问题? 你这种畸形手也配用苹果?

等等 是机械手 好吧 这不是机械手的问题? 这种畸形机械手也配用苹果?

再等等 三爽测试是正常的 好吧 这难道不是三爽塞钱了?
作者: kpf190    时间: 2013-11-3 16:23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11-3 10:10 发表
iOS的触摸本来就做得很奇怪或者说逻辑没那么简单,它并不是单纯地去响应每一个触摸动作,这里面有商业机密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iPad四指一抓就能返回桌面,但这个动作你只能用单手抓,你可以试试双手各出两指也往 ...
机密个屁,苹果的算法很简单,就是判断上三指和拇指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以及各指向心的一个阙值而已。
只要你每个触点都能模拟四指抓出的运动趋势,管你几只手都可以抓出。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3-11-3 16:58

引用:
原帖由 kpf190 于 2013-11-3 16:23 发表


机密个,苹果的算法很简单,就是判断上三指和拇指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以及各指向心的一个阙值而已
受教了,你是苹果公司的开发工程师吧
作者: 鬼冢英吉    时间: 2013-11-3 17: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11-3 16:58 发表
受教了,你是苹果公司的开发工程师吧
虚心使人进步。的确如此,你用两个手模拟一个手抓的姿势一样能骗到苹果关闭程序。
作者: gogogo    时间: 2013-11-3 17:13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11-3 10:38 发表
同样还有在打字的时候,你按下W,那么之后可能会组成一个词的字母输入判定区域就会增大。你按W了以后如果要按E就很容易,但是想按R就很难,你会发现E的判定区域特别大,因为WR不是一个词,而WE是一个词。
we是一个词,wrong也是一个词
作者: gogogo    时间: 2013-11-3 17:14

引用:
原帖由 REDEEM 于 2013-11-3 11:28 发表

经试验,3+1可行,2+2不行
如果2+2摆成3+1的姿势再试试呢?
作者: 黑暗骑士巫妖王    时间: 2013-11-3 17: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U970)

猴的输入法能力一直秒杀狗机的好吧,还要测?
作者: Crusher    时间: 2013-11-3 18: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kpf190  于 2013-11-3 16:23 发表
机密个屁,苹果的算法很简单,就是判断上三指和拇指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以及各指向心的一个阙值而已。
只要你每个触点都能模拟四指抓出的运动趋势,管你几只手都可以抓出。
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这些很细节很简单的东西iOS做的比Android好,但是也不要太神话它了,时刻保持理性的果青才是真的果青!
作者: 大泉凉    时间: 2013-11-3 20: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引用:
原帖由 @kingcai  于 2013-11-3 11:02 发表
“用惯”和设备本身的缺陷是两回事。给战士一把准星稍歪的枪,打惯了之后会自动修正(甚至可以发展到不看准星,参见抗日神剧)。边缘区域误输入多了,人会逐渐自动微调拇指偏移(甚至达到不看虚拟键盘盲打的水平),这也是很正常的。但以此来否认设备缺陷的存在,就很可笑了。

从报告中看,测试的设置还是比较客观的,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参数的干扰(无论是人还是系统(即你们强调的系统逻辑)的自动修正)。与android设备的比较测试,也是选择了屏幕大小相当的设备,而不是用大屏安卓设备来欺负iphone。

苹果祖传现实扭曲立场,去年不是还为了中日友好世界和平造出两个钓鱼岛么?
作者: 仲晓萌    时间: 2013-11-3 21: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谢p片
作者: fgfggha    时间: 2013-11-3 21: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真的,换5s以后误触率特高,特别是在打字移动光标的时候
作者: 俗人    时间: 2013-11-3 23: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11-3 10:38 发表
这个测试是纯粹基于硬件测试还是与系统相关的。如果是与系统有关,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因为iOS系统从一开始就有自动修正你触摸点的一个设计。这个我最早用iPhone1代的时候就发现了。因为你的手指那么粗,总不可能每次都点到同一个精确的位置。所以iOS在一开始就有个主动判断你要点什么地方的设定,比如网页上,你不放大,字都小到不可理喻,但是这时候你同样可以在屏幕上某个链接位置附近随便点一下,也会被判定为你想打开这个链接。

同样还有在打字的时候,你按下W,那么之后可能会组成一个词的字母输入判定区域就会增大。你按W了以后如果要按E就很容易,但是想按R就很难,你会发现E的判定区域特别大,因为WR不是一个词,而WE是一个词。
这是你自己都得出的结论么??别只用自己的感受就当试验检验出来的结果一般公布行么,这不是科学的态度。你说你懒得测也没条件测不就完了么,没人会怪你,这不帖子上边明明有检测结果么。然后你就是不看,就是不看,就是...
作者: czc2004211    时间: 2013-11-4 00:06

我觉得是ios7的问题
之前用ios5打字误打少
升级ios7倒是经常误打字
作者: zhangyunsony    时间: 2013-11-4 00:36

所以当我越狱的5升级到ios7
触宝输入法(用过的都知道纠错原理)换到默认9宫格
晚上躺床上回了下QQ消息 彻底疯了
第2天我就买了巨猴
作者: hhhiro    时间: 2013-11-4 02: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 Ultra)
引用:
原帖由 @fgfggha  于 2013-11-3 21: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真的,换5s以后误触率特高,特别是在打字移动光标的时候
麻痹,我还以为自己是个案,用惯巨猴不习惯4寸屏,也不好意思发帖问
作者: 无忧的烦恼    时间: 2013-11-4 03:44

引用:
原帖由 psi 于 2013-11-3 09:38 发表
之前一直觉得可能是屏幕小的关系,现在有人测试了,iphone一泡污啊

http://www.optofidelity.com/archives/3937


用自动机械手臂测试屏幕上的每一个点,然后看屏幕的反馈
从5开始识别率就降低了。。。你才知道吗?

所以销量高必然次品率高,是一个规律啊。。亲~
作者: 江户川柯南    时间: 2013-11-4 10:04

引用: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3-11-3 23:4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这是你自己都得出的结论么??别只用自己的感受就当试验检验出来的结果一般公布行么,这不是科学的态度。你说你懒得测也没条件测不就完了么,没人会怪你,这不帖子上边明 ...
我是在用iPhone1代的时候就看过这样的外国媒体文章报道,那是08年的事情的。我自己使用的时候是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后来看到的媒体文章写这个东西。
作者: 江户川柯南    时间: 2013-11-4 10:08

引用: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3-11-3 23:4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这是你自己都得出的结论么??别只用自己的感受就当试验检验出来的结果一般公布行么,这不是科学的态度。你说你懒得测也没条件测不就完了么,没人会怪你,这不帖子上边明 ...
我只是表达我很多年前用iPhone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么个事儿,我没说自己是科学的,也没否认这个测试不正确。麻烦你不要这么冲动。
作者: psi    时间: 2013-11-4 10:13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11-4 10:04 发表



我是在用iPhone1代的时候就看过这样的外国媒体文章报道,那是08年的事情的。我自己使用的时候是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后来看到的媒体文章写这个东西。
模糊输入不搞搞好反而去搞这个玄学?喷了
作者: yfl2    时间: 2013-11-4 10:30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11-4 10:08 发表



我只是表达我很多年前用iPhone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么个事儿,我没说自己是科学的,也没否认这个测试不正确。麻烦你不要这么冲动。
如果苹果真这么搞也是苹果犯傻了
纠错应该在出字层面,也就是最后单词联想的时候,打字输入的时候乱纠错不是要搞死用户么
作者: naohlc    时间: 2013-11-4 11:16

给水果洗地必须阅读大量玄学~~~~~
作者: REDEEM    时间: 2013-11-4 11:19

引用:
原帖由 gogogo 于 2013-11-3 17:14 发表



如果2+2摆成3+1的姿势再试试呢?
手残,试了半天摆不出这样的姿势,要不就是不顺畅
作者: 为何不分手    时间: 2013-11-4 11:49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11-3 10:38 发表
这个测试是纯粹基于硬件测试还是与系统相关的。如果是与系统有关,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因为iOS系统从一开始就有自动修正你触摸点的一个设计。这个我最早用iPhone1代的时候就发现了。因为你的手指那么粗,总不可能每 ...
喷了  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  确实是有这种现象  怪不得我打字的时候点几次都点不正确 还纳闷来着
作者: 俗人    时间: 2013-11-4 12:16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11-4 10:08 发表



我只是表达我很多年前用iPhone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么个事儿,我没说自己是科学的,也没否认这个测试不正确。麻烦你不要这么冲动。
你个人科学不科学都好说。问题是你感受了完又码了一大片儿字儿说明这是触摸的优化设计,那这设计是不是本着科学的态度和技术的加工?评测结果中,倒是因为你所说的设计导致了点不准?
既然你无所谓科学与否,那就只能去怀疑下电话公司的科学态度了~

另外也不知道说话才能让你觉得平和~又或者给对方扣个冲动的帽子比较好掌握话语权?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