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业评] 作为一个软饭,我出来讲一句:萎卵是傻逼,不降价谁买谁傻逼 [打印本页]

作者: iPhone    时间: 2013-11-1 14:51     标题: 作为一个软饭,我出来讲一句:萎卵是傻逼,不降价谁买谁傻逼

去你妈个逼的。你当老子像五个一那种傻逼那么好骗?

老实讲X1现在这个屌样,还要贵100美元,萎卵你也太自大了。从个人立场上来说,X1最少最少降价100美元或者150美元,对我才有吸引力。当成健身机玩Nike+,然后玩一些720P的游戏,这是可以接受的。

反过来说现在499美元,你卖给鬼啊?499美元自己组个机箱,再贴点都上280了,去你妈个蛋的游戏机。重申一遍,499美元谁买谁傻逼。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13-11-1 14:57

看来X1很快要降价了
作者: 混血王子    时间: 2013-11-1 15:05

最近任天堂和微软爱好者纷纷表白啊233  这节奏不出意外sony赢了
作者: LILIT    时间: 2013-11-1 15:07

圣诞节入wiiu,然后入xone港版,明年等Ps4日版,穷人只能分开买了
作者: DarthVadar    时间: 2013-11-1 15: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玩玩nike+ skype
晚上七点xbox watch CCTV
499人民币
作者: 片翼妖精    时间: 2013-11-1 15:24

PS3刚出多少钱来着?貌似比X1现在的局面惨多了。愣是靠铁杆索饭五个一给救活了。作为真软饭不能缩啊。
作者: 阿色    时间: 2013-11-1 15:25

引用:
原帖由 片翼妖精 于 2013-11-1 15:24 发表
PS3刚出多少钱来着?貌似比X1现在的局面惨多了。愣是靠铁杆索饭五个一给救活了。作为真软饭不能缩啊。
五个一?什么五个一,听着像国家工程计划
作者: kagez    时间: 2013-11-1 15: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我直接等halo5限定版就好了
作者: aamatrixboy    时间: 2013-11-1 15:34

作为偏索的我都首发支持X1了,问我为啥?我这是替你们这些不忠的伪劣软饭扛大旗,来打伪劣软饭们的脸啊! 支持真软饭!
平衡业界从小事做起。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13-11-1 15:41

软软要抱团不能认怂,想当年599的PS3不也活过来了
作者: 取暖的刺猬    时间: 2013-11-1 15: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片翼妖精  于 2013-11-1 15:24 发表
PS3刚出多少钱来着?貌似比X1现在的局面惨多了。愣是靠铁杆索饭五个一给救活了。作为真软饭不能缩啊。
索尼后期不发力
十个一都救不活
作者: LionHeart    时间: 2013-11-1 15:42

引用:
原帖由 LILIT 于 2013-11-1 15:07 发表
圣诞节入wiiu,然后入xone港版,明年等Ps4日版,穷人只能分开买了
圣母:向我开炮
作者: majian1    时间: 2013-11-1 15: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2S)

X360当年首发乞丐版299美元,机能和一年后卖499美元的PS3差不多,堪称业界良心。

现在X1卖499美元,机能反而比399美元的PS4明显羸弱,微软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作者: Oishi    时间: 2013-11-1 15:43

可以看出软饭的性子比较直,爱憎分明。
作者: cgyldn    时间: 2013-11-1 15:45

预定的傻逼来了,不退单了,死球就死球吧
作者: shinkamui    时间: 2013-11-1 15:48

两代都是先入微软机器再入索尼机器,这一代肯定先买ps4,至于x1,看情况吧,指不定去朋友家蹭蹭halo5就算了,不入了
作者: 为你我受冷风吹    时间: 2013-11-1 15:49

引用:
原帖由 Oishi 于 2013-11-1 15:43 发表
可以看出软饭的性子比较直,爱憎分明。
这话说得实在
作者: DarthVadar    时间: 2013-11-1 15: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aamatrixboy  于 2013-11-1 15:34 发表
作为偏索的我都首发支持X1了,问我为啥?我这是替你们这些不忠的伪劣软饭扛大旗,来打伪劣软饭们的脸啊! 支持真软饭!
平衡业界从小事做起。
不好好抽微软的脸微软还真以为能一边坐着数钱一边骗傻逼了,这次索尼已经大获全胜,也能多买几栋楼,等微软被狠抽一顿,财务情况旗鼓相当了双方再玩。
平衡业界从大处着眼。
作者: 不知所谓无所谓    时间: 2013-11-1 15: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只等行货价格。
作者: GreatFireWall    时间: 2013-11-1 15:52

前软饭路过
这次微软的确傻逼,跟谁学不好,跟索尼学,跟任天堂学
作者: fjfyla    时间: 2013-11-1 15:54

引用:
原帖由 DarthVadar 于 2013-11-1 15: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好好抽微软的脸微软还真以为能一边坐着数钱一边骗傻逼了,这次索尼已经大获全胜,也能多买几栋楼,等微软被狠抽一顿,财务情况旗鼓相当了双方再玩。
平衡业界从大处着眼。
财务情况旗鼓相当喷了
作者: tommyshy    时间: 2013-11-1 15: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Lumia 920)

威力惊人机顶盒 软饭膜拜是神作 低能高价个头大 能让 TV 看直播 偷梁换柱来演示 愧对软饭猛吆喝 祛除限制抛眉眼 死皮赖脸来苟活
作者: GreatFireWall    时间: 2013-11-1 15:56

引用:
原帖由 fjfyla 于 2013-11-1 15:54 发表

财务情况旗鼓相当喷了
卖点大楼就行了
作者: potus    时间: 2013-11-1 15:59

我覺得你們太吹毛求疵了,美國冬天天氣太冷導致四兩撥千斤性能下降很正常的,等到暖和一點分辨率就能上來了
作者: west2046    时间: 2013-11-1 16:03

跨平台确实弱,微软必须死

不过Ryse,飞龙,DR3,FM5还是要入手
作者: HI    时间: 2013-11-1 16:05

还不如买ipad air,是不是这个道理?
作者: 赤金册    时间: 2013-11-1 16:05

该入还是入  不过还是得接着骂微软
作者: norainu    时间: 2013-11-1 16:13

除了黑佬,X1存在感基本为0
作者: 狗娃    时间: 2013-11-1 16:51

看跌~~~~~~~~~~~
作者: 不锈不锈钢    时间: 2013-11-1 16:51

怎么觉得X1这么多人踩

美国的预定销量还是不算差的,至少比当年的xbox一代好多了吧?

一堆附加限制确实值得喷,比如强制捆绑体感,但是对于喜欢体感的消费者,也许不那么在意机能呢?

核心玩家们就不提了
作者: 你老闆    时间: 2013-11-1 16:54

引用:
原帖由 不锈不锈钢 于 2013-11-1 16:51 发表
怎么觉得X1这么多人踩

美国的预定销量还是不算差的,至少比当年的xbox一代好多了吧?

一堆附加限制确实值得喷,比如强制捆绑体感,但是对于喜欢体感的消费者,也许不那么在意机能呢?

核心玩家们就不提了
比360多
作者: DarthVadar    时间: 2013-11-1 17: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fjfyla  于 2013-11-1 15:54 发表
财务情况旗鼓相当喷了
请索饭和软饭同心协力,平衡业界从我做起
作者: potus    时间: 2013-11-1 17:16

引用:
原帖由 不锈不锈钢 于 2013-11-1 16:51 发表
怎么觉得X1这么多人踩

美国的预定销量还是不算差的,至少比当年的xbox一代好多了吧?

一堆附加限制确实值得喷,比如强制捆绑体感,但是对于喜欢体感的消费者,也许不那么在意机能呢?

核心玩家们就不提了
ps4比ps2預定量都多很多呢
作者: 不锈不锈钢    时间: 2013-11-1 17:29

看起来是我火星了,整个市场还是扩大了不少么
作者: dongcho    时间: 2013-11-1 17: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两年内都没什么兴趣入次世代,现时代还有一堆游戏没有玩过来
作者: kailuhage    时间: 2013-11-1 17:49

降不降价都买,次时代X1主力
作者: Vimrise    时间: 2013-11-1 18: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I

同意,微软是大傻逼
作者: wangmax    时间: 2013-11-1 18:58

X1整个的软硬件平衡性和网络环境都相当好,唯一的不足就是定价问题,抛掉坑奶,定价199刀,那微软就是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其实大多数的玩家并不会对分辨率过度敏感,不能用游戏战犯的思维方式去揣摩所有的普通玩家。玩家真正敏感的还是价格。丰富的内容,一半的价格,90%的体验,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买卖。
作者: tianshicon    时间: 2013-11-1 19: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已经预定了,软软们五个一行动起来啊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3-11-1 19:06

引用:
原帖由 tianshicon 于 2013-11-1 19: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已经预定了,软软们五个一行动起来啊
次世代只买COD TITANFALL HALO DESTINY四个系列

我全买DLC季票的
作者: FatalFrame    时间: 2013-11-1 19:13

最SB的就是捆绑了。。。
作者: 取暖的刺猬    时间: 2013-11-1 19: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wangmax  于 2013-11-1 18:58 发表
X1整个的软硬件平衡性和网络环境都相当好,唯一的不足就是定价问题,抛掉坑奶,定价199刀,那微软就是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其实大多数的玩家并不会对分辨率过度敏感,不能用游戏战犯的思维方式去揣摩所有的普通玩家。玩家真正敏感的还是价格。丰富的内容,一半的价格,90%的体验,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买卖。
喷了
能定价199还会配置输给ps4?
作者: 阿卡    时间: 2013-11-1 19:43

又不是养育之恩,也不是美国爸爸系列……买是肯定会买的,毕竟有这么多自己喜欢的游戏!骂倒没什么好骂的,或许微软在X1上的重点本就不是机能,而是一个相对平衡,在各方面都还不错的一个机器!Kinect实际上在某些策略上的确和任天堂有类似之处,我觉得真是核心玩家要讨论机能,买个高配置PC就解决问题了,非核心玩家更多是一种体验和相对简单的乐趣,从这方面来看,如果X1之前的很多功能不被删除,个人觉得还真牛B……可惜了点!至于现在X1也不觉得失败,性能上逊色并不代表作为一款家庭娱乐设备就会失败,把性能和是否失败直接联系起来,本来就是一种……很弱智的行为!
作者: solbadguy    时间: 2013-11-1 20:12

是的,我很赞同。先买PS4,X1看情况。
作者: masterfish    时间: 2013-11-2 02: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像我这样只为了 kinect 而买的有多少人?真心喜欢这种全身都是控制器的概念
作者: Jonsoncao    时间: 2013-11-2 03:17

萎卵當了兩季的機能業界良心(當然轉移向kinect拋棄傳統玩家也算傻逼了),終於傻逼了一把,部門領導真的很重要
作者: Alusell    时间: 2013-11-2 03: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od (iTouch)
引用:
原帖由 @wangmax  于 2013-11-1 18:58 发表
X1整个的软硬件平衡性和网络环境都相当好,唯一的不足就是定价问题,抛掉坑奶,定价199刀,那微软就是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其实大多数的玩家并不会对分辨率过度敏感,不能用游戏战犯的思维方式去揣摩所有的普通玩家。玩家真正敏感的还是价格。丰富的内容,一半的价格,90%的体验,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买卖。
抛掉啃奶就真的毫无竞争力了,连其他机顶盒都干不过,
配置不变合约机直接99迅速普及才是唯一胜机。
这样好歹能搏一把,现在跟PS4玩纯游戏机竞争失败率高达269.18%。

本帖最后由 Alusell 于 2013-11-2 03:41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hngj2002    时间: 2013-11-2 06:47

好吧,哥也不打算退订
作者: 阿卡    时间: 2013-11-2 09:26

引用:
原帖由 Jonsoncao 于 2013-11-2 03:17 发表
萎卵當了兩季的機能業界良心(當然轉移向kinect拋棄傳統玩家也算傻逼了),終於傻逼了一把,部門領導真的很重要
喷了,这张图我在现场看过,当时在场的人都是“呵呵”的意思……当然NV做这张图也是基于理论的图形计算能力,要说错肯定不能说错,但是80%以上买家用主机的人不会在乎这个吧!我现在暂时用这7970……Titan\780GHz\R9 290X也有,过两天780Ti也会到!不过实际这并不影响什么……游戏主机和目前最强大的单GPU显卡比性能,必然是妥妥的败……

有时也在想,微软这种设计思路也没什么问题,只是软饭和索饭较劲想不通而已!真较劲机能,都是渣啊都是渣!
作者: wangmax    时间: 2013-11-2 09:43

微软的牌不错,关键看怎么打。

微软不是没有能力去堆出一台让CU满意的机器,而是出于对游戏市场发展趋势的审时度势,走了和SONY不同的商业道路而已。

二台主机,鏖战了7年,都没有赚钱,而游戏商,除了几个寡头,其他的也是倒了一批又一批,而既便是寡头,账面上也不怎么好看。所以从实际意义上讲,console商业模式已经完蛋了,这已经不是一个合适的买卖了。

不赚钱的业务就应该砍掉,但是微软还是需要主机,因为那是个重要入口。要占据入口,就必须要快速普及。传统console,高成本亏钱卖,一年才1千万,等到普及,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这代产品,就应该直接低成本低价格铺路,相对于P4这种顶级机型,更丰富的内容,一半的价格,90%的游戏体验,应该会是个很好的买卖。

近似的商业案例就是mini和IPAD的内耗,mini的分辨率是IPAD4的1/4,性能是也是1/4,但上季度销量是全系列10寸产品的3倍。所以吓得苹果这次把mini2的配置提高,把价格提高,就是为了减轻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碾压。

所以后面关键就是看MS的牌怎么打了,不强制捆绑啃奶,推出200刀左右的裸机,最好再提供100刀左右的全配高端合约机,那市场就是相当宽广了。
作者: iPhone    时间: 2013-11-2 09:54

引用:
原帖由 wangmax 于 2013-11-2 09:43 发表
二台主机,鏖战了7年,都没有赚钱
狗屁个没挣钱,萎卵挣到盆满钵满肥得流油了都
作者: 小僵尸    时间: 2013-11-2 09:59

引用:
原帖由 wangmax 于 2013-11-2 09:43 发表
微软的牌不错,关键看怎么打。

微软不是没有能力去堆出一台让CU满意的机器,而是出于对游戏市场发展趋势的审时度势,走了和SONY不同的商业道路而已。

二台主机,鏖战了7年,都没有赚钱,而游戏商,除了几个寡头 ...
说的好像机顶盒市场广阔无限,描绘的和蓝海似的
作者: potus    时间: 2013-11-2 10:12

可惜MS没有萍狗IDC加成
作者: lsn    时间: 2013-11-2 11: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lz和20年后大律师太令我失望了, 竟然在关键时刻叛逃微软

表忠心就是这个时候啦, 你们这些财务经济能力都十足的软饭怎么可以临阵退缩? 都无视微软为你们带来的独占游戏了吗?
作者: 來福時代    时间: 2013-11-2 11:46

kinect2现在有个屁竞争力,想玩体感的还不如买kinect1,游戏更多

何况K2在机能上相比K1根本没有超越性的提高,照样大量延迟
作者: Alusell    时间: 2013-11-2 12: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Xperia Arc S)
引用:
原帖由 @potus  于 2013-11-2 10:12 发表
可惜MS没有萍狗IDC加成
真没法IDC,苹果的东西即便占空间也是美化空间,
X汪作为有游戏功能的机顶盒,体积怒大外形也不来福,价格是一般机顶盒的5倍,很难说服用户替换现有设备,
现在家家都平板电视,我个人认为一个有魅力的机顶盒应该把体积控制在ATV和PSV TV大小较为合适,或者干脆把主机完全集成在啃奶里挂置在电视上也是不错的设计。
微软不论软硬件都在走不伦不类的道路,让人感觉就是无脑堆,这种公司何以吸引用户。
作者: 超越神的牛肉人    时间: 2013-11-2 12:28

引用:
原帖由 阿卡 于 2013-11-2 09:26 发表


喷了,这张图我在现场看过,当时在场的人都是“呵呵”的意思……当然NV做这张图也是基于理论的图形计算能力,要说错肯定不能说错,但是80%以上买家用主机的人不会在乎这个吧!我现在暂时用这7970……Titan\780GH ...
壕我们还是朋友对不对~
壕我们以前就是朋友啊对不对啊!!!
作者: wangmax    时间: 2013-11-2 13:35

价格 游戏视觉效果体验 游戏种类的丰富性 功能服务的扩展性 功耗热量 20nm制程
静音小型化
可能性
材料成本
对比
X1 很坑爹 90分 95分 95分 80分 65%
PS4 良心 100分 95分 90分 65分 100%
WIIU 略坑爹 35分 35分 35分90分 45%
机顶盒 白菜 没有评分的必要 没有评分的必要 没有评分的必要 95分 / 没有猜测
的必要


比较看好X1在游戏市场的推广前景,但前提是,要求更灵活的价格销售策略。

至于说萎友和机顶盒的挑战可能性,还是暂时一笑了之吧。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