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家电] 都是消费者的错!!等离子完蛋了,松下也不玩了 [打印本页]
作者: xx88 时间: 2013-10-9 11:28 标题: 都是消费者的错!!等离子完蛋了,松下也不玩了
等离子电视之殇:坚守者松下明年3月前或退出腾讯科技[微博]王冠2013年10月09日09:58分享
[导读]松下已先后关闭旗下数家等离子面板生产工厂,缩减等离子业务比重。

腾讯科技讯(王冠)10月9日消息,根据路透社报道,松下或已决定在2014年3月财年年底前,退出等离子电视面板业务。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松下等离子面板业务的数百名员工将转向公司的其他部门。
近年来,随着液晶电视成为主流消费选择,坚守等离子技术的松下曾多次传出停产或退出的传闻。每一次传闻的流出都随之会有松下官方的否认声明,只是声明的语气一次比一次松动。2012财年(2012年4月1日到2013年3月31日),松下营收下降6.9%,亏损7542.5亿日元,约合74.6亿美元。松下社长津贺一宏此前表示,要到“最后的最后”才会做出退出等离子业务的决定。
而与之相对的是,松下已先后关闭了旗下数家等离子面板生产工厂和产品线,缩减等离子业务比重。并有传闻松下已经停止了新一代等离子电视的研发工作。从这一趋势看,除非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松下退出等离子业务已是必然之举。
等离子电视全称是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它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并施加电压利用荧光粉发光成像的设备。和今天的主流液晶电视相比,等离子与其互有优劣,但在技术层面,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之间的差距远没有市场份额所表现的那样大。对于等离子电视的失败,一直有多种分析声音,其中不乏“非败于技术,实败于市场和战略”这样的解读。
附:各大家电企业淡出等离子市场时间表
索尼:2004年传出退出,后予以否认,2006年8月证实退出。
东芝:2004年传出2005年将退出,后证实退出。
富士通:2005年1月传出退出,2005年2月证实退出。
飞利浦:2007年3月传出退出,后予以否认,2007年9月证实退出,2009完全退出。
先锋:2008年3月传出退出等离子面板制造,后证实。2009年3月完全退出。
日立:2008年9月传出退出,后否认。2012年2月正式退出。
作者: bull 时间: 2013-10-9 11:34
成本还是成本,液晶利润率高,市场就认钱
作者: amour123 时间: 2013-10-9 11: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Nexus 4)
唉。。。太贵了 又费电 据说还会黑线门 想要爱你很难
作者: aszx21 时间: 2013-10-9 11:41
等离子被苹果使用的话
就可以活命
名字叫超感官视网膜屏。。。
只是技术上等离子无法实现移动
作者: yasushi 时间: 2013-10-9 11:48
等离子是因为寿命短,发热大,被低价LED液晶给拖垮的
在有机EL出来前,还没有能和等离子在显示效果上一战的
作者: 无欲 时间: 2013-10-9 11:52
卖等离子不赚钱,商家自然不会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10-9 11:52
引用:
原帖由 spcboyboy 于 2013-10-9 11:45 发表 
等离子这种过时淘汰的技术必须死啊!
液精这种本身一泡污还要年年退化的技术才要去死,见过同系列产品一年比一年差的吗?液精做到了.
作者: gintonic 时间: 2013-10-9 11:53
难道我得去买台旗舰型号的存着?
作者: zhangyunsony 时间: 2013-10-9 12: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什么时候清库
作者: 未定名 时间: 2013-10-9 12: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10-9 11:52 发表
液精这种本身一泡污还要年年退化的技术才要去死,见过同系列产品一年比一年差的吗?液精做到了.
喷了,OLED也上市了,也没见你买啊?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10-9 12:30
引用:
原帖由 未定名 于 2013-10-9 12: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喷了,OLED也上市了,也没见你买啊?
喷了,你是我老婆?还知道我现在用的什么电视机?
作者: chenil 时间: 2013-10-9 12: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黑线过一次有点怕了
作者: spider5566 时间: 2013-10-9 12: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4楼正解 哈哈
作者: EpilogueSKM 时间: 2013-10-9 12:57
等离子的淘汰绝对不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等离子质量寿命的本身就是劣币,技术上对液晶的优势也不像ole技术那样明显,
作者: oldtype 时间: 2013-10-9 13:23
求ls签名图内涵
作者: tianxianbaobao 时间: 2013-10-9 13:25
大肆吹捧等离子的微软爱好者完了!:D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10-9 13:36
引用:
原帖由 spcboyboy 于 2013-10-9 13:28 发表 
你再怎么念衰液晶,液晶也是秒你等离子,等离子可悲的下场就是退市,怎么地吧!
自己该用啥用啥,有些人愿意买瞎眼LED背光去买好了.
作者: niee 时间: 2013-10-9 13:38
我家长虹等离子画面会抖动,特别是新闻底部有那种滚动字幕的时候最明显
这是正常的?
作者: universe 时间: 2013-10-9 13: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
等离子寿命不行吗…家里一台等离子都7、8年了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10-9 13:44
引用:
原帖由 EpilogueSKM 于 2013-10-9 12:57 发表 
等离子的淘汰绝对不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等离子质量寿命的本身就是劣币,技术上对液晶的优势也不像ole技术那样明显,
NEOPDP的寿命是10万小时,质量问题是松下品控造成的,只有特定批次问题比较多,同样做PDP的三星就没事,停产主要原因还是利润低,液晶现成的东西换个壳就可以了,成本优势太大.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13-10-9 13:46
等离子挺好,就是外观差点
作者: 我不懂 时间: 2013-10-9 13:50
下一个就是android
作者: sailor 时间: 2013-10-9 19: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05年一万八买的的海信等离子,现在用的还是很好,缺点就是有烧屏现象
作者: makero 时间: 2013-10-9 19:46
oled一樣燒屏,液晶愛好者就用一輩子液晶吧
作者: 一无所有 时间: 2013-10-9 20:27
没事,还有长虹在
作者: 春熙 时间: 2013-10-9 20:29
长虹等离子用户飘过
作者: dennis233 时间: 2013-10-9 20:35
贵点其实没什么,高故障率太娇贵才是硬伤
就算出得起钱又有几个人受得了当儿子一样伺候一个显示设备
作者: kazuya 时间: 2013-10-9 20:47
一点也不奇怪
作者: 鬼冢英吉 时间: 2013-10-9 21: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Nexus 4)
消费者90%都是傻逼,他们懂个屁,售货员说什么信什么
作者: zengxx1986 时间: 2013-10-9 21:32
市场上 等离子还有 lg 三棒子 长虹
作者: 曾经的乌兹王 时间: 2013-10-9 21:41
引用:
原帖由 zengxx1986 于 2013-10-9 21:32 发表 
市场上 等离子还有 lg 三棒子 长虹
还有国产的panda也在做等离子 ...........
作者: phoenix 时间: 2013-10-9 21:45
单论色彩的话。三棒的完秒松下
作者: 心之一方 时间: 2013-10-9 22: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2S)
就是费电点,哪有那么娇贵。。。
作者: guofangcloud 时间: 2013-10-9 22:18
等离子最好的还是先锋的KURO系列吧,可惜早早停产了,效果秒LCD。
作者: 索尼很有钱 时间: 2013-10-9 22:23
看好等离子手机逆袭!!
作者: kalarrd 时间: 2013-10-9 23:25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10-9 13:44 发表 
NEOPDP的寿命是10万小时,质量问题是松下品控造成的,只有特定批次问题比较多,同样做PDP的三星就没事,停产主要原因还是利润低,液晶现成的东西换个壳就可以了,成本优势太大.
为什么利润低,是因为产量小吧
作者: cion 时间: 2013-10-10 00:21
啥时清库存?到时去买两台存着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10-10 00:48
引用:
原帖由 kalarrd 于 2013-10-9 23:25 发表 
为什么利润低,是因为产量小吧
PDP门坎高,松下是继承的先锋技术,国内厂家像长虹产的PDP就是买松下的技术,三棒就不清楚什么情况,不像液晶有TN面板这种廉价大杀器,随便什么寨厂都能拼一台出来.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10-10 00:51
引用:
原帖由 guofangcloud 于 2013-10-9 22:18 发表 
等离子最好的还是先锋的KURO系列吧,可惜早早停产了,效果秒LCD。
最便宜的42寸卖3万多,尺寸大点的直接10万往上,这可是10年前,想想那时候一般人什么收入,非土豪连边都摸不到.
[ 本帖最后由 zhuliang 于 2013-10-10 00:52 编辑 ]
作者: hcrw 时间: 2013-10-10 01: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I
同等清仓超大屏白菜等离子,呵呵~
另外,好像三星还有在做等离子是么?
作者: I-Am-Legend 时间: 2013-10-10 03:36
引用:
原帖由 未定名 于 2013-10-9 12: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喷了,OLED也上市了,也没见你买啊?
哪上市了?
求连接
作者: majian1 时间: 2013-10-10 06:20
老实说,PDP没说的那么好,LCD也没说的那么差,消费者绝大部分都不会买电视前还去上网站,查数据,不都说眼睛收货么,去商场一看,PDP的缺陷就被无限放大,放个高清宣传片一对比,PDP亮度低,颜色不鲜艳,画质颗粒感重,纯白画面还有闪烁,这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再加上导购员在旁边一说,什么费电啊,烧屏啊,厚啊,分辨率低啊,技术落后淘汰了没厂家做啊,以后电视坏了没人修啊,还有谁会去买???别说什么国内不懂都买液晶,全世界都这样,等离子都是奄奄一息的样子。
虽然我是等离子粉......
作者: 疾风骑士 时间: 2013-10-10 08:22
顺便问一下 长虹的51a9000i效果如何 外形看上去挺漂亮
作者: 随便走走 时间: 2013-10-10 08: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pdp的优势也就在低清信号,都上1080p,不说没差别,一般人看的出来?
作者: akasomot 时间: 2013-10-10 09:49
家里的松下等离子用两年多了,觉得比液晶好多了:D
作者: orz2009 时间: 2013-10-10 09: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引用: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13-10-10 06:20 发表
老实说,PDP没说的那么好,LCD也没说的那么差,消费者绝大部分都不会买电视前还去上网站,查数据,不都说眼睛收货么,去商场一看,PDP的缺陷就被无限放大,放个高清宣传片一对比,PDP亮度低,颜色不鲜艳,画质颗粒感重,纯白画面还有闪烁,这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再加上导购员在旁边一说,什么费电啊,烧屏啊,厚啊,分辨率低啊,技术落后淘汰了没厂家做啊,以后电视坏了没人修啊,还有谁会去买???别说什么国内不懂都买液晶,全世界都这样,等离子都是奄奄一息的样子。
虽然我是等离子粉......
真的是 去了国美看了 长虹的PDP跟LCD
都放一样的片源, PDP的亮度,清晰度都差了一截,外观也跑马 超厚边框。分辨率1024X768,51寸。
真的是反人类啊。
作者: ggyy 时间: 2013-10-10 10:12
P55ST50用户路过,千万不能坏啊
作者: 乌鸦 时间: 2013-10-10 10:24
引用:
原帖由 EpilogueSKM 于 2013-10-9 12:57 发表 
等离子的淘汰绝对不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等离子质量寿命的本身就是劣币,技术上对液晶的优势也不像ole技术那样明显,
寿命?还没看到有人的等离子用到屏幕寿终正寝的,那和寿命有什么关系?
作者: lili2k2 时间: 2013-10-10 10:31
64E8000路过, 秒一群液晶了。。。
作者: jiangst 时间: 2013-10-10 16: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2)
在黑暗情况下看2部电影,眼睛受累程度LCD没法和PDP比……
作者: ylgtx 时间: 2013-10-10 16: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Xplay)
pdp功耗高,像素也难做小
作者: 星之尘 时间: 2013-10-10 16:24
画质再好,光镜面屏这一条就必须死。
作者: mai84619 时间: 2013-10-11 03:26
日立50寸,四年修过三次什么电源板,就是会出现半个屏幕黑屏。
作者: kazuya 时间: 2013-10-11 06:08
这类东西早好淘汰了,刚入75"F8000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