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为什么音频有发烧友,视频没有? [打印本页]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3-9-25 14:40     标题: 为什么音频有发烧友,视频没有?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One)

只看1t一部电影的无损avi
研究那个牌子的液晶是完全还原真实
看片子前都要用蜘蛛矫色器矫正一次颜色
要求屏幕像素和视频本身完全点对点

等等……
作者: hsu    时间: 2013-9-25 14:42

1T一部喷了。。。
考虑色彩还原度必须的
电视买回来调色必须的
接电脑点对点必须的
作者: boa2005    时间: 2013-9-25 14:45

视频烧友 =  硬盘奴
作者: smilingjudy    时间: 2013-9-25 14:47

有的
作者: nopaina    时间: 2013-9-25 14:48

想象空间小了 不够玄
作者: 蚁力神    时间: 2013-9-25 14:48

那种买一大堆硬盘,只收原盘的算不算?
作者: beterhans    时间: 2013-9-25 14: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视频没法烧很容易就到极限了
点对点
颜色准

你还能怎么样?
这是极限了 而且非常客观 没有主观成分 没有什么 这个色彩硬 那个环面软 仪器比你眼睛准

但是音频没法这样设置 于是玄学出来了
作者: rover    时间: 2013-9-25 14:48

混PT的人不都是嗎?
作者: hellblack    时间: 2013-9-25 14: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烧视频需要大房子……
比烧音频贵多了
作者: 查理王    时间: 2013-9-25 14:50

一个是玄学,一个是科学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3-9-25 15: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One)

当然可以有玄学

你不可能每一帧都去做对比吧

考虑考虑电路对视频稳定度的影响
哪个液晶画面更柔和哪个更锐利
哪个既柔和又锐利
32bits色彩和64bits色彩的感官区别
作者: huey    时间: 2013-9-25 15:22

烧视频的都是土豪,直接挖地下室是最基本的,一般人烧不起。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13-9-25 15:28

不是一堆人下载原盘的么,一部四五十G。一般注重视频的音频也会跟上,高档7。1音响必须滴。
作者: Running82    时间: 2013-9-25 15:34

难怪这几天我看视频有点飘。。。原来是台风的影响

我一直觉得我显示器发红,原来是因为我家的电,是火电

我家因为用的是水电,一直有让我很不舒服的水波纹,当然,每一帧都有,难道你看不出来?!
作者: 寂静狼    时间: 2013-9-25 15: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V

一般是jpeg2000编码的视频一部好几百g
作者: 塌方    时间: 2013-9-25 15:44

有的   然后前几年微型计算机就对各种发烧HDMI线做了测试结论完全没区别  被视频发烧论坛各种喷
作者: Yit    时间: 2013-9-25 16: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有烧图像的, 在XITEK.COM
作者: 來福時代    时间: 2013-9-25 16:12

烧得过电影院么
作者: ylgtx    时间: 2013-9-25 16:13

视频没法糊弄人
作者: godzillaqqq    时间: 2013-9-25 16:25

现在的10bit就是在烧,不同的解码器都有阵营 斗色彩,明暗是必须的 线材也有要求,lcd面板,就差水电火电了,
作者: godzillaqqq    时间: 2013-9-25 16:26

现在的10 b it就是在烧,不同的解码器都有阵 营 斗色彩,明 暗是必须的 线材也有要求,lcd面板,就差水电火电了,
作者: auric    时间: 2013-9-25 16:26

视频对比一下区分差别很容易。
作者: 洛克狼    时间: 2013-9-25 16: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视频的当然有,只是tgfc不多也很少讨论罢了
作者: beterhans    时间: 2013-9-25 16: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godzillaqqq  于 2013-9-25 16:25 发表
现在的10bit就是在烧,不同的解码器都有阵营 斗色彩,明暗是必须的 线材也有要求,lcd面板,就差水电火电了,
10bit 烧哥鸟 蓝光圆盘8bit
源盘是普通人能拿到最接近无损的的东西 10bit只是技术宅再次有损压缩的东西
作者: beterhans    时间: 2013-9-25 16: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另外商业电影不存在无损格式
除非你是工作人员能拿到母带
作者: creepingdeath    时间: 2013-9-25 16: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我咋记得这帖子以前发过呢?
作者: 雾桑    时间: 2013-9-25 16: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因为这儿人大多烧不起.…
等我退休了老家里的地还没被拆迁,届时再考虑.
作者: creepingdeath    时间: 2013-9-25 16: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发几张论坛里某人新置办的2.35:1影院
作者: creepingdeath    时间: 2013-9-25 16: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继续传,
作者: creepingdeath    时间: 2013-9-25 16: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这张是以前的普通幕布,现在看来完全是战五渣啊

本帖最后由 creepingdeath 于 2013-9-25 17:00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yfl2    时间: 2013-9-25 16:58

av发烧的v是什么
作者: creepingdeath    时间: 2013-9-25 16: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真正电影院的感觉
作者: creepingdeath    时间: 2013-9-25 16: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有条件的人可以考虑,花费不算太高,一流享受
作者: jackyblade    时间: 2013-9-25 17:08

因为视频有分辨率,dpi,帧数,色彩等等参数,参数越高效果就越好。音频没有这么明显直观的判断因素,所以可以忽悠的地方就多了,自然就有发烧友了
作者: lahm    时间: 2013-9-25 21:39

不就是AV发烧友么?一点不比HIFI发烧友少好不好。。。。
作者: airbox    时间: 2013-9-25 21: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U970)

不是有等离子发烧友嘛。
作者: leiflower    时间: 2013-9-25 22:03

就这个论坛里也有不少发烧的。
当然其实就是折腾。 但据LZ说的1T 一个片子 那是瞎扯蛋了。。。一般50GB 一张蓝光。
非要说4K的话 片源还没那么多。。。

像我是 非 EIZO 的显示器不用 。连PT机的显示器都是 L997。 主力的CG303  校色 i1 pro
投影130寸
作者: ooo    时间: 2013-9-25 22: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再烧也达不到imax3d的水准,家里搞个凑合的,大片一律imax3d伺候即可
作者: 烂鬼东    时间: 2013-9-25 22: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因为视频傻子都能一眼看出优劣,音频不行,需要缘分。
作者: mazdaism    时间: 2013-9-25 22:35

不成熟观点
av烧成本还是更低些
音频技术全面数字化后,传统的hifi业界变相阻挠了音频效果标准化的普及
监听也有类似av一样的 信噪比,频响 动态范围等标准化指标,但厂商们依然用高音亮,中音甜 低音劲忽悠着广大群众
标准的模糊,使得门槛也降低,纯主观的东西谁都能说上两句,这也让受众更为广泛

借用某业内的说法,今天还在用蔡琴民歌来评测器材,就是对这20年来音频技术进步赤裸裸的嘲讽
作者: amm    时间: 2013-9-26 02: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命题就不正确,ls一个个还得意的在那yy,视频当然有烧友,720p卖二十几万的投影,各种价格辣手的变形镜头,贵到死的hdmi线,多了去了,dell显示器多少一台?eizo多少一台?imax私人影院服务国内已经可以定制了
作者: 小僵尸    时间: 2013-9-26 07:50

引用:
原帖由 mazdaism 于 2013-9-25 22:35 发表
不成熟观点
av烧成本还是更低些
音频技术全面数字化后,传统的hifi业界变相阻挠了音频效果标准化的普及
监听也有类似av一样的 信噪比,频响 动态范围等标准化指标,但厂商们依然用高音亮,中音甜 低音劲忽悠着广大 ...
什么时候AV成本低了

装备,器材,空间,布局
片源

真要烧起来是按钟头算钱的
作者: benbensoldier    时间: 2013-9-26 08:31

没办法,最基本区别一个是数字信号一个模拟信号。
作者: creepingdeath    时间: 2013-9-26 09:28

posted by Opera12.24, platform: iOS(iDS)

AV器材相对HIFI来说是要便宜,而且是便宜的多的多,不过AV最烧钱的明显是空间,而且AV烧到一定程度都转HIFI去了,大多数老烧到后来都是AV、hifi各玩各的,搭建完全不同的系统。
作者: 好人传说    时间: 2013-9-26 22:55

记得原来配电脑时炒过一阵12毫秒灰阶响应之类的,好像现在也没人提了
作者: JULYTC    时间: 2013-9-26 23:10

引用:
原帖由 mazdaism 于 2013-9-25 22:35 发表
不成熟观点
av烧成本还是更低些
音频技术全面数字化后,传统的hifi业界变相阻挠了音频效果标准化的普及
监听也有类似av一样的 信噪比,频响 动态范围等标准化指标,但厂商们依然用高音亮,中音甜 低音劲忽悠着广大 ...
不不不,很多时候用的是3,40年前的古典乐录音
作者: JULYTC    时间: 2013-9-26 23:15

另外烧av的多的是,以前在音响店经常翻一些香港的av杂志从投影仪 幕布 hdmi 环绕音响甚至坐的椅子,新出碟都有介绍,音频部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连手电筒自动铅笔都有的烧烧av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作者: dragonboy    时间: 2013-9-26 23:23

一群白痴
作者: 黄秋生    时间: 2013-9-27 10: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N986)

烧视频绝逼真土豪!但是一个放映厅就打倒百分之99的人。我一个朋友,当年烧三枪正投,LD加倍线器,十几万往里扔,当年十几万什么概念,哪是一般人可比?
作者: Sithcard    时间: 2013-9-27 11:00

感觉这就是病了。。。
作者: anakin    时间: 2013-9-27 11: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有钱就能烧
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烧不起,所以给楼主感觉没人烧

不过校色仪绝对是个好东西,我给我的电视就经常校色,原厂电视的设定看电影很有问题,失真啊
作者: elt    时间: 2013-9-27 18: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

Qualia 004看好lz
作者: 小僵尸    时间: 2013-9-27 21:34

引用:
原帖由 黄秋生 于 2013-9-27 10: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N986)

烧视频绝逼真土豪!但是一个放映厅就打倒百分之99的人。我一个朋友,当年烧三枪正投,LD加倍线器,十几万往里扔,当年十几万什么概念,哪是一般人可比?
说明倍线器是中端,三枪是7寸管顶天了

好一点的倍线器5万起步,9寸管的三枪30万都HOLD不住,一套房子当时才多少....

不过話说回来,当年就是买正版LD的都是土豪,一张LD正版可以到900大元,那是一个月工资都100多的90年代......
作者: 小僵尸    时间: 2013-9-27 21:45

引用:
原帖由 ooo 于 2013-9-25 22:0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再烧也达不到imax3d的水准,家里搞个凑合的,大片一律imax3d伺候即可
IMAX公司曾公布了其2012年经营财报:公司总营收大幅增长,其中净利润更是从上年的1530万美元增至4130万美元。然而除了继续盯紧IMAX放映以及IMAX设备业务,公司今年更推出了一项家庭影院“大杀器”——造价高达200万美元的家庭定制版IMAX放映系统。虽然这一系统尚未正式投入市场,但好莱坞明星阿诺·施瓦辛格、汤姆·克鲁斯以及《泰迪熊》导演塞思·麦克法兰等人却已经跃跃欲试,计划抢先体验这一家庭IMAX设备带来的震撼。
作者: elia    时间: 2013-9-27 21: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U956)

自己建imax影院就差不多到头了吧。
作者: shigeru    时间: 2013-9-27 22: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PS4,XB1玩家算不?…
作者: sceic    时间: 2013-9-28 07: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efy)

音频是视频的一部分而已,双修的土豪少。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