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看到企业不让用5S指纹那贴,想了想,感觉用指纹比密码危险多了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g777    时间: 2013-9-23 10:58     标题: 看到企业不让用5S指纹那贴,想了想,感觉用指纹比密码危险多了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指纹虽然碰撞率很低(据说是50亿分之一,也就是说整个世界上也许只有一个人的一个指头指纹和你相似),暴力破解难度大,携带方便。但是唯一的问题是无法更换,只要被盗了,对方就一定可以正常使用。换指头作用不大,一来对方也许已经获得你多个指头的指纹,二来你也就十个指头。换句话说,指纹是一个人的通用密码,伴随你一辈子,而且没办法改变。

但是用密码的话就没有这个问题,良好的密码策略可以保证你的密码就算泄露了,在一段时间以后也会过期,安全性大大提高。

企业不让用5S touch id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你可以相信apple不会上传指纹信息到服务器,但你不能保证以后系统不会出现漏洞导致指纹信息被第三方获取。

一旦指纹信息被获取,您下半辈子就不要放心大胆的用指纹了,因为这是个通用密码。。。

本帖最后由 zhang777 于 2013-9-23 11:01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huimei    时间: 2013-9-23 11: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指纹+密码嘛 双保险
作者: 飞水流长    时间: 2013-9-23 11:04

这个,你不敢用指纹就表示你以后这辈子都不会用指纹,那就表示指纹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你一旦用了那就有了被盗的危险,但这其实跟我们常用的密码,视网膜等等一切加密手段都一样。我觉得现在的恐惧只不过是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性的畏惧而已。而且苹果说了,这个是生物指纹。单纯的复制图案是无效的。
作者: literry1    时间: 2013-9-23 11: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凭不相信苹果会上传你的指纹给CIA?
棱镜笑而不语
作者: 真忘私绵    时间: 2013-9-23 11:07

你又不犯法……传了又如何
在中国买个车就不停有推销电话来了,隐私呵呵
作者: zhang777    时间: 2013-9-23 11: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飞水流长  于 2013-9-23 11:04 发表
这个,你不敢用指纹就表示你以后这辈子都不会用指纹,那就表示指纹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你一旦用了那就有了被盗的危险,但这其实跟我们常用的密码,视网膜等等一切加密手段都一样。我觉得现在的恐惧只不过是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性的畏惧而已。而且苹果说了,这个是生物指纹。单纯的复制图案是无效的。
我觉得这个要看是要方便还是要安全了。

指纹方便(前提是识别迅速,别弄个十几次,也别怕水怕灰),对于安全性不高的地方可以用用。但是对于网银或者自家大门之类的,我是不会用指纹。

另外生物指纹也就是通过一些特征来识别,要模拟的话成本不会太高。
作者: zhang777    时间: 2013-9-23 11: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真忘私绵  于 2013-9-23 11:07 发表
你又不犯法……传了又如何
在中国买个车就不停有推销电话来了,隐私呵呵
你的电话能换,住址能换,名字都能换。但指纹是跟随你一辈子的,而且还能芝麻开门。。。
作者: 飞水流长    时间: 2013-9-23 11:19

引用:
原帖由 zhang777 于 2013-9-23 11: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我觉得这个要看是要方便还是要安全了。

指纹方便(前提是识别迅速,别弄个十几次,也别怕水怕灰),对于安全性不高的地方可以用用。但是对于网银或者自家大门之类的,我是不会用 ...
说实话,就大门而言。撬你家门锁或者复制个钥匙出来的成本和技术含量还真比搞指纹低得多。
作者: 真忘私绵    时间: 2013-9-23 11:20

引用:
原帖由 zhang777 于 2013-9-23 11: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你的电话能换,住址能换,名字都能换。但指纹是跟随你一辈子的,而且还能芝麻开门。。。
问你在于,你的指纹,能干嘛……
作者: 飞水流长    时间: 2013-9-23 11:20

引用:
原帖由 zhang777 于 2013-9-23 11: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你的电话能换,住址能换,名字都能换。但指纹是跟随你一辈子的,而且还能芝麻开门。。。
所以如果是普通人就无所谓,有个千把上亿的话,那就多留个心眼吧。
作者: zhang777    时间: 2013-9-23 11: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飞水流长  于 2013-9-23 11:19 发表
说实话,就大门而言。撬你家门锁或者复制个钥匙出来的成本和技术含量还真比搞指纹低得多。
不是我抬杠,搞个指纹出来能开你家大门一辈子(如果你用指纹锁的话)。。。
作者: zhang777    时间: 2013-9-23 11: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真忘私绵  于 2013-9-23 11:20 发表
问你在于,你的指纹,能干嘛……
如果你没有下面的习惯就好就没事:

用指纹作为口令加密的重要的东西
作者: 真忘私绵    时间: 2013-9-23 11:27

引用:
原帖由 zhang777 于 2013-9-23 11: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如果你没有下面的习惯就好就没事:

用指纹作为口令加密的重要的东西
所以说啊……对于普通人,根本无所谓啊。
作者: zhang777    时间: 2013-9-23 11: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真忘私绵  于 2013-9-23 11:27 发表
所以说啊……对于普通人,根本无所谓啊。
但是。。现在的5S正给普通人培养这种坏习惯,前途堪忧啊
作者: beterhans    时间: 2013-9-23 11: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zhang777  于 2013-9-23 10: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指纹虽然碰撞率很低(据说是50亿分之一,也就是说整个世界上也许只有一个人的一个指头指纹和你相似),暴力破解难度大,携带方便。但是唯一的问题是无法更换,只要被盗了,对方就一定可以正常使用。换指头作用不大,一来对方也许已经获得你多个指头的指纹,二来你也就十个指头。换句话说,指纹是一个人的通用密码,伴随你一辈子,而且没办法改变。

但是用密码的话就没有这个问题,良好的密码策略可以保证你的密码就算泄露了,在一段时间以后也会过期,安全性大大提高。

企业不让用5S touch id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你可以相信apple不会上传指纹信息到服务器,但你不能保证以后系统不会出现漏洞导致指纹信息被第三方获取。

一旦指纹信息被获取,您下半辈子就不要放心大胆的用指纹了,因为这是个通用密码。。。

本帖最后由 zhang777 于 2013923 11:01 通过手机版编辑  
日本人不是已经成功用乳头解锁了么...
作者: 油焖    时间: 2013-9-23 11:30

有十个手指嘛...不行还可以有别人的指纹嘛
既然数字密码能换,你的指纹被别人盗用了也能用,那么你也可以自己编辑自己的指纹然后拿去开锁嘛,为啥一定要用自己的手指按
作者: zhang777    时间: 2013-9-23 11: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油焖  于 2013-9-23 11:30 发表
有十个手指嘛...不行还可以有别人的指纹嘛
既然数字密码能换,你的指纹被别人盗用了也能用,那么你也可以自己编辑自己的指纹然后拿去开锁嘛,为啥一定要用自己的手指按
您真幽默
作者: literry1    时间: 2013-9-23 11: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油焖  于 2013-9-23 11:30 发表
有十个手指嘛...不行还可以有别人的指纹嘛
既然数字密码能换,你的指纹被别人盗用了也能用,那么你也可以自己编辑自己的指纹然后拿去开锁嘛,为啥一定要用自己的手指按
都要自己编辑指纹了,那用指纹的意义何在?
作者: 一只纯猪头    时间: 2013-9-23 11:37

呵呵,天朝马上身份证强制采取指纹了
楼主怎么看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13-9-23 11: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Lumia 920)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纯猪头  于 2013-9-23 11:37 发表
呵呵,天朝马上身份证强制采取指纹了
楼主怎么看
这俩有可比性?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3-9-23 11: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指纹真正存进iPhone时不是直接存指纹数据,它会先和机器硬件码做hash,一来加密不可逆,二来同一个人使用不同iOS设备的密钥也会因机器码变了最终数据也不同。所以存进5S里的touch id是安全的,但如果人家使用高科技手段复制你指纹也是没有办法,但对于一般屁民,似乎没必要这样吧……
作者: jinye2001    时间: 2013-9-23 11:43

引用:
原帖由 literry1 于 2013-9-23 11:0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凭不相信苹果会上传你的指纹给CIA?
棱镜笑而不语
好几个国家入境处都已经有我的指纹了,我想CIA肯定也有了
看来我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了
作者: zhang777    时间: 2013-9-23 11: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纯猪头  于 2013-9-23 11:37 发表
呵呵,天朝马上身份证强制采取指纹了
楼主怎么看
还是那句话,别用在重要的加密上。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13-9-23 11:55

就算有你的指纹, 还需要有你的手机, 就算有你的手机, 你手机对我还得点价值。 你手机里是存了几千万还是有你的裸照? 一帮喷子真是搞笑。
作者: manmanwan1    时间: 2013-9-23 11:58

杞人忧天喷了
作者: 油焖    时间: 2013-9-23 12:22

引用:
原帖由 literry1 于 2013-9-23 11: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都要自己编辑指纹了,那用指纹的意义何在?
这也是万一自己被人盯上了,指纹又被盗了之后没有办法的办法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13-9-23 12:23

引用:
原帖由 油焖 于 2013-9-23 12:22 发表

这也是万一自己被人盯上了,指纹又被盗了之后没有办法的办法
没有办法的办法喷了, 你手机天天被同一个人偷吗?
作者: ppigadvance    时间: 2013-9-23 12:29

引用:
原帖由 真忘私绵 于 2013-9-23 11:20 发表

问你在于,你的指纹,能干嘛……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变化,但你的指纹不会变。

未雨绸缪吧。
作者: GP_03X    时间: 2013-9-23 12:33

蝙蝠侠就是用了指纹保险箱才破产的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13-9-23 12:34

引用:
原帖由 ppigadvance 于 2013-9-23 12:29 发表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变化,但你的指纹不会变。

未雨绸缪吧。
你这不是未雨绸缪, 是杞人忧天, 你怎么就不考虑未来会有新的生物技术代替指纹, 或有新的方法防止假冒指纹呢?
作者: meizizi    时间: 2013-9-23 17: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如果你们认为密码和锁不重要,那这样的人也就不用上锁和密码了,
作者: 外公    时间: 2013-9-23 17:24

指纹么就是用在上班打卡,手机解锁这种小地方的,保险箱用指纹当然不行了。
作者: Tobar    时间: 2013-9-23 17:31

真正要求高的地方,都是指纹+密码的

为了普通人,大费周章的套指模,做假指模就为了偷你个普通人的都是中二病,得治!

别以为小偷不知道成本和收入计算:D
作者: 蛇酱    时间: 2013-9-23 17: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拜托lz和ls几位来盗用我的指纹 然后去我公司偷东西 或者盗用我的ip 然后你要干嘛 用我的帐号下游戏吗
作者: oversleep    时间: 2013-9-23 18:09

我没理解错的话,iphone的指纹识别是锁定主机的,也就是你的指纹密码只在你的这个设备上通用。其他人就算有了你的指纹,也必须偷了你的手机才能使用,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相关知识才能把指纹转化为可用。感觉上难度和盗取你的密码差不多,并不是你的指纹被盗了整个人就毁了,有了你的指纹还是无法在其他地方使用的。说到底只是一个方便你不用每次输入密码的工具。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13-9-23 18: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自从听说了iPhone5S的指纹解锁我就一直寝食难安,要是苹果把我的指纹买给不法分子,然后他们把我的手机偷了肿莫办?要是我的手机信息因此泄露了肿莫办?要是他们杀人放火说是我干的肿莫办?仔细想想可怕极了。苹果必须死。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