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这就是油的证据。。触屏反应测试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户川柯南    时间: 2013-9-22 09:10     标题: 这就是油的证据。。触屏反应测试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一家叫Agawi的公司使用240fps摄像机与专用的TouchScope设备对市面上几款手机进行触屏反应灵敏度测试。

iPhone5的测试成绩最好,从手指触碰屏幕到app做出反应只有55毫秒,iPhone4成绩也不差,在85毫秒。而安卓与WP手机则全部在100毫秒以上。S4为114毫秒,Lumia 928为117毫秒,HTC One和MotoX都为120毫秒以上。。


所以我说嘛,拿起安卓用那叫一个不舒服。。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13-9-22 09:12

为了这点“油”叫我放弃大屏和可插卡是不可能滴
作者: jinye2001    时间: 2013-9-22 09:13

虽然我是果粉
不过实话说安卓的卡我觉得原因不在这儿
几十ms的差距反正我是感觉不出来
作者: dennis233    时间: 2013-9-22 09:13

这个只要摸过真机的都能感觉出
作者: NoneOneOne    时间: 2013-9-22 09: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7

我记得早一两年前就说微软在研究1ms延时的触摸技术,原来到现在也没实用啊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9-22 09: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但是iphone5的边框和mx2比起来能跑马了,所以mx2完胜。
作者: 江户川柯南    时间: 2013-9-22 09: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学远凸  于 2013-9-22 09:12 发表
为了这点“油”叫我放弃大屏和可插卡是不可能滴
油对我来说就是一切。。fps高低也是问题。看Windows的网页滚动我都觉得不爽,眼晕。。必须要有60fps以上的网页页面滚动才可以看。。
作者: georgebartom    时间: 2013-9-22 09: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 Ultra)

让我为了快那么点  放弃两倍大屏和可以随意洗手机,可以插扩展卡,我没兴趣
作者: jinye2001    时间: 2013-9-22 09:23

引用:
原帖由 dennis233 于 2013-9-22 09:13 发表
这个只要摸过真机的都能感觉出
除了5代自己没买以外,每一代iphone和三星的猴王都用过了至少3个月了,现在在用new one
今天刚买了5s
实话说,体验不出

安得猴最大的问题是时不时忽然出现的顿挫感

[ 本帖最后由 jinye2001 于 2013-9-22 09:24 编辑 ]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13-9-22 09: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手指进化变长,反应速度进化到毫秒级,眼睛进化到像素级,苹果引领达尔文潮流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9-22 09: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引用: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9-22 09:2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油对我来说就是一切。。fps高低也是问题。看Windows的网页滚动我都觉得不爽,眼晕。。必须要有60fps以上的网页页面滚动才可以看。。
边框对我来说就是一切,单手握着的舒适度达不到要求再好的手机都没用。握着iphone5我感觉是在用4.5寸的手机,割手很不爽,手疼而且直接影响到了脑部,导致太阳穴疼。手机边框必须在3.2mm以内才能拿在手里。
作者: 威尼斯睡裤    时间: 2013-9-22 09: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珠宝级工艺, 贵族气质的手感!
豌豆公主的烦恼你们这帮屌丝懂个屁!
作者: 专家    时间: 2013-9-22 09: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我觉得不如讨论下正常人类能不能感觉到50毫秒的差距比较实际。50毫秒=0.05秒,希望狗粉们用秒表掐一下感受一下。
作者: 女武神    时间: 2013-9-22 09:39

能感受0.05秒的人有啊  你看玩格斗游戏都是单帧输入  那个可是0.016秒啊
作者: eating2005    时间: 2013-9-22 09:44

贴一层膜后,这些所谓的延迟在生涩的手感面前已经毫无意义了。

说实话,这种延时并不是猴机和果机的差距,至少在做界面操作的时候,果机和猴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旦进入国产应用以后,猴狗机的差距那就是真正拉开了。
作者: ppst    时间: 2013-9-22 09: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华硕说自己旗下的各款Windows 8触屏产品能达到“响应时间30ms“。。。

本帖最后由 ppst 于 2013-9-22 09:46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13-9-22 09:51

引用:
原帖由 eating2005 于 2013-9-22 09:44 发表
贴一层膜后,这些所谓的延迟在生涩的手感面前已经毫无意义了。

说实话,这种延时并不是猴机和果机的差距,至少在做界面操作的时候,果机和猴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旦进入国产应用以后,猴狗机的差距那就是真正拉 ...
是的,不同品牌和不同档次的猴机顺滑差异度很大,各个厂商优化的技术实力有差距。

这也是苹果型号单一的优势了。比如NEXUS4我就觉得滑出油啊,不会比苹果IOS6有多明显的差异。三棒也还可以,至少在我迟钝的手指上是没感觉出来。

[ 本帖最后由 学远凸 于 2013-9-22 09:52 编辑 ]
作者: meltifa    时间: 2013-9-22 10: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C8813)

所以说狗粉都是newtype新人类,反应和感知超过常人,几十毫秒的差距一眼就能看出,下次苹果的口号可以是改变人类了
作者: 猫猫的小叔叔    时间: 2013-9-22 10: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eating2005  于 2013-9-22 09:44 发表
贴一层膜后,这些所谓的延迟在生涩的手感面前已经毫无意义了。

说实话,这种延时并不是猴机和果机的差距,至少在做界面操作的时候,果机和猴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旦进入国产应用以后,猴狗机的差距那就是真正拉开了。
当然也不排除对狗优化极差的比如保卫萝卜之类。。。在iPhone上就是一坨屎。
作者: Crusher    时间: 2013-9-22 10: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专利壁垒没辙
作者: Acme    时间: 2013-9-22 10:07

IDC的节奏么?
作者: 专家    时间: 2013-9-22 10: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引用:
原帖由 @女武神  于 2013-9-22 09:39 发表
能感受0.05秒的人有啊  你看玩格斗游戏都是单帧输入  那个可是0.016秒啊
1,请列出5个主流格斗的1帧技,2D3D皆可。
2,请列出符合条件1的人群和手机玩家之间的交集。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13-9-22 10:12

不得不进来拜一下,0.05秒,妥妥的超人节奏,看来newtype必然要诞生在果粉群体里面了...
作者: wizardlg    时间: 2013-9-22 10: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电容tp,不是越灵敏越好的。在规格内的最小动作高度之内的灵敏才是好的,tp在最小动作高度之外就已经有报点动作的话,这种灵敏叫做太过灵敏,不是什么好参数。

本帖最后由 wizardlg 于 2013-9-22 10:16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wpxgod    时间: 2013-9-22 10:30

这网站准不准啊 之前Geek.com的测试IP5是23毫秒  而且920的纯感PureMotion触控技术可以到9毫秒以内呢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13-9-22 10:32

草,不卡也好意思叫安卓?(尤其装了一大堆apps以后)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9-22 10: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引用:
原帖由 @eating2005  于 2013-9-22 09:44 发表
贴一层膜后,这些所谓的延迟在生涩的手感面前已经毫无意义了。

说实话,这种延时并不是猴机和果机的差距,至少在做界面操作的时候,果机和猴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旦进入国产应用以后,猴狗机的差距那就是真正拉开了。
布卡,b站,优酷都把ios版的同类应用打出屎了。
作者: 蛇酱    时间: 2013-9-22 10:33

引用:
原帖由 jinye2001 于 2013-9-22 09:13 发表
虽然我是果粉
不过实话说安卓的卡我觉得原因不在这儿
几十ms的差距反正我是感觉不出来
正常人的反应时间基本是0.1秒往上 这就注定了0.05秒的延迟你或许不太有感觉 但超过0.1秒就会有感觉了 因为你的神经能够察觉了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13-9-22 10: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正常人是0.1到1之间好不好。。。。。。
运动员可以高些
作者: wpang    时间: 2013-9-22 10: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这是跟不跟手的差别吧 黄油计划滑是滑也经常不跟手 俩都用过的我觉得都能感觉出来 也有可能猴必须看大屏否则就要瞎眼睛进化的太厉害 别的感官退化了 IDC无所谓的
作者: 我不懂    时间: 2013-9-22 10:59

我说这做图的干嘛不把坐标从100开始,那样水果的就是负的的了,那才叫来福极了
作者: elia    时间: 2013-9-22 11: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U956)

水果界面帧数稳定。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9-22 11: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头木  于 2013-9-22 10:4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正常人是0.1到1之间好不好。。。。。。
运动员可以高些
果粉是正常人吗?请叫我们newtype
作者: mrzc    时间: 2013-9-22 11:04

只要肚子吃饱了,即使拉了一屁股屎也idc,果粉的情操也就这样了。
心智大概都和能干出上边那事的两个月大的婴儿是一个水平线。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13-9-22 11:07

狗和猴在触控顺滑度上绝对是有细微的差别,不过这点差别远远比不上屏幕尺寸大小的差别那么明显

[ 本帖最后由 学远凸 于 2013-9-22 11:12 编辑 ]
作者: 2207232    时间: 2013-9-22 11:08

等2.3系统完全死光,国内软件肯抛弃支持2.3系统,猴机就完成质变了,说的就是你,微信
作者: PENNYSHAW    时间: 2013-9-22 11:19

这点差别肯定感觉不出来的。

很多人觉得猴机卡,是因为候机装了很多应用之后造成的

这种测试数据肯定不是实际数据
作者: ppigadvance    时间: 2013-9-22 11:23

50ms可以感觉眼晕,我觉得快成玄学了。。
作者: mieumieu    时间: 2013-9-22 11: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lz真的,你在数码区发文,是注定会被释放嘲讽技能的。我说这个也是为你好,不要做无谓的努力了。
作者: orz2009    时间: 2013-9-22 11:34

原来玩狗可以提高人体感知力
作者: 无责任灰猫    时间: 2013-9-22 11:38

为啥我用IOS反应明显大大超过了1秒?
作者: 贝卡卡    时间: 2013-9-22 11:4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但现在我才真发现,说起idc猴们的实力远超果粉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9-22 11: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引用:
原帖由 @贝卡卡  于 2013-9-22 11:4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但现在我才真发现,说起idc猴们的实力远超果粉
是的,约片的打字技能和审美,柯南光看苹果发布会就可以解决个人问题,而且把自己个人的感知能力提高了十倍,果粉纷纷表示屏幕大没用,ppi超过iphone没用,在iphone5s之前都认为cpu高了没用,现在的足够了。

以上都不是idc
作者: 贝卡卡    时间: 2013-9-22 11: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豪寺凯  于 2013-9-22 11: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是的,约片的打字技能和审美,柯南光看苹果发布会就可以解决个人问题,而且把自己个人的感知能力提高了十倍,果粉纷纷表示屏幕大没用,ppi超过iphone没用,在iphone5s之前都认为cpu高了没用,现在的足够了。

以上都不是idc
这是要开始秋后算账的节奏吗?要数数猴们idc的言论吗?
作者: James50    时间: 2013-9-22 12:01

话说那个定制的 Touchscope 好牛逼
作者: 李航是个大忽悠    时间: 2013-9-22 12: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考虑三方APP,没什么区别了。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9-22 12: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引用:
原帖由 @贝卡卡  于 2013-9-22 11: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是要开始秋后算账的节奏吗?要数数猴们idc的言论吗?
是的,麻烦您先把这个0.05秒的地先洗干净再说吧。
作者: 烏鴉    时间: 2013-9-22 12:12

关键是现在ip4都卡成翔了。油个毛线......
作者: Vimrise    时间: 2013-9-22 12:14

不玩游戏,无视这点差别
作者: L76    时间: 2013-9-22 12:21

油不油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应用内的手感吧,我wp、ios、安卓主流机型都用过
三者在桌面都足够滑足够流畅,但是具体到应用的话,ios取巧在过渡效果面面俱到丝般顺滑,安卓有些应用的功能比ios多不少,但是顿挫感实在影响体验,wp则相对都不错,本来是很有潜力的…
我未来对几大阵营的期望是安卓解决顿挫感的问题,ios解决屏幕大小问题,wp还是继续搞相机吧....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13-9-22 12: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屏幕的反应速度不等于UI的响应速度,不等于UI响应精度,也不等于FPS。都算上来安卓差太远了。
作者: NoneOneOne    时间: 2013-9-22 12:46

别说看不出来50ms的影响,对点击来说确实是小于人反应时间,但是滑动的时候还是很明显的。
从屏幕这头滑到另一头也用不了半秒,可以想象拖动目标和手指之间隔了屏幕的十分之一远,完全能感觉到。

找了一下之前微软的1ms延迟技术演示,从1分钟开始,分别是100ms,50ms,10ms,1ms的区别。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zNDcwMTAw.html
作者: wgwg12345    时间: 2013-9-22 12: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897)

嗯,lz脑子里的油比较多

本帖最后由 wgwg12345 于 2013-9-22 12:50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约翰法雷尔    时间: 2013-9-22 12: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豪寺凯  于 2013-9-22 11: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是的,约片的打字技能和审美,柯南光看苹果发布会就可以解决个人问题,而且把自己个人的感知能力提高了十倍,果粉纷纷表示屏幕大没用,ppi超过iphone没用,在iphone5s之前都认为cpu高了没用,现在的足够了。

以上都不是idc
喷了,打字我拍视频给你看

审美我截图给你看也让你发投票

你自己缩了就跑别人背后嚼舌头,整个一蹲地上撒泼的老娘们形象啊
作者: 约翰法雷尔    时间: 2013-9-22 12: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另外觉得ios7比猴好看的人多了去了

觉得魅族好看的我可没见到几个

我属于大众化审美,凯片你自己才是特立独行的小众审美爱好者吧
作者: yapoka    时间: 2013-9-22 13: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3-9-22 12: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屏幕的反应速度不等于UI的响应速度,不等于UI响应精度,也不等于FPS。都算上来安卓差太远了。
他就是测的ui反应速度,否则高速摄像机拍什么?拍你的手下去苹果的屏幕迎上来加速“握手”?
作者: yapoka    时间: 2013-9-22 13: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NoneOneOne  于 2013-9-22 12:46 发表
别说看不出来50ms的影响,对点击来说确实是小于人反应时间,但是滑动的时候还是很明显的。
从屏幕这头滑到另一头也用不了半秒,可以想象拖动目标和手指之间隔了屏幕的十分之一远,完全能感觉到。

找了一下之前微软的1ms延迟技术演示,从1分钟开始,分别是100ms,50ms,10ms,1ms的区别。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zNDcwMTAw.html
柯南的数据是点击数据,不是滑动数据,微软的技术是跟手,而这个测试是第一下手点下去的反应速度,毫无关联。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13-9-22 13:05

引用:
原帖由 yapoka 于 2013-9-22 13: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他就是测的ui反应速度,否则高速摄像机拍什么?拍你的手下去苹果的屏幕迎上来加速“握手”?
我不太确定他测的是什么, 只是看到前面有人说某某公司研发更快的触摸屏,我想那就与UI无关了吧。
作者: littlezoo    时间: 2013-9-22 13:21

确实要跟手一些,但是优势也确实不在这,优势是在稳定性上,但是也只有新机器有这个优势了,老iPhone也是各种秒退卡顿了。。。。

同级别的旗舰机在同样优秀的app下,划动体验差别其实基本没区别了,就是屏幕大小和边框尺寸实实在在是可以很明显感知到的。。。
作者: NoneOneOne    时间: 2013-9-22 13:23

引用:
原帖由 yapoka 于 2013-9-22 13: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柯南的数据是点击数据,不是滑动数据,微软的技术是跟手,而这个测试是第一下手点下去的反应速度,毫无关联。
都是屏幕反应的时间,只是滑动很明显,而点击不明显而已。
滑动的话是手从A点到B点移动,看屏幕反应时间。你把滑动过程理解为从A到B的无限多次点击就明白了,滑动的延时其实就是每个点的点击都反应慢了一步。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9-22 13: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约翰法雷尔  于 2013-9-22 12:5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另外觉得ios7比猴好看的人多了去了

觉得魅族好看的我可没见到几个

我属于大众化审美,凯片你自己才是特立独行的小众审美爱好者吧
只是你根本不看魅族的帖子罢了。
我就是单纯的嘲讽下
作者: squallssck    时间: 2013-9-22 13: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浏览器ios上每个都跟手,安卓上没有一个跟手的。
作者: Ravanelli    时间: 2013-9-22 14: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还有一个,狗在不同应用上下滑动的阻尼手感都是一致的,而猴就得看软件了…如果有个软件设的和别人差很多,突然切换过来,感觉会很糟糕,体验差就差在这里
作者: 贝卡卡    时间: 2013-9-22 15: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豪寺凯  于 2013-9-22 12: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是的,麻烦您先把这个0.05秒的地先洗干净再说吧。
喷了,这贴在洗地的不都是猴吗?
作者: wizardlg    时间: 2013-9-22 16: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引用:
原帖由 @NoneOneOne  于 2013-9-22 13:23 发表
都是屏幕反应的时间,只是滑动很明显,而点击不明显而已。
滑动的话是手从A点到B点移动,看屏幕反应时间。你把滑动过程理解为从A到B的无限多次点击就明白了,滑动的延时其实就是每个点的点击都反应慢了一步。
还是有点不同的,点动的时候,手指或者测试头还未碰到TP,TP就已经会报点出来了。
作者: Singularity    时间: 2013-9-22 19: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S)

日后高达造出来了,楼主就是首批驾驶员
作者: 卡米哇可可    时间: 2013-9-22 20: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 Ultra)

iOS设备的触摸体验确实优于猴机不少……但是抛开打游戏这些触摸体验对于俺来说确实忽略不计……IP普及到满世界了只有差异化的猴机才能满足俺……
作者: 卡米哇可可    时间: 2013-9-22 20: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 Ultra)

iOS设备的触摸体验确实优于猴机不少……但是抛开打游戏这些触摸体验对于俺来说确实忽略不计……IP普及到满世界了只有差异化的猴机才能满足俺……
作者: mr.huang    时间: 2013-9-22 21:22

我就是因为果粉转黑的······太无奈了
作者: aso    时间: 2013-9-22 23:32

这贴让我想起一个成语:对牛弹琴。楼主你反省一下。。
作者: 脑残猪头808    时间: 2013-9-22 23: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苹果本身能黑的不多,果黑都是脑残果青逼出来的
作者: 纸冰心    时间: 2013-9-22 23:51

引用:
原帖由 squallssck 于 2013-9-22 13: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浏览器ios上每个都跟手,安卓上没有一个跟手的。
你确定么..
上下新浪电脑版试试看...
作者: waller    时间: 2013-9-23 00: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Mega

没测四儿子?我觉得我爸的四儿子比我的4s滑溜。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9-23 08:09

引用:
原帖由 waller 于 2013-9-23 00: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Mega

没测四儿子?我觉得我爸的四儿子比我的4s滑溜。
人家现在不玩滑了,开始玩跟手了。等安卓的跟手感超越狗机了不知道果粉又会玩什么花样出来
作者: enix7501    时间: 2013-9-23 08: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引用:
原帖由 @脑残猪头808  于 2013-9-22 23: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苹果本身能黑的不多,果黑都是脑残果青逼出来的
这句得顶一下,虽然是果黑但是苹果产品也买了不少。这个论坛里和论坛外的一些果青把人恶心坏了,有些id让我发现,原来好人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特别纱布的。。。
作者: 烟花易冷    时间: 2013-9-23 16: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水果屏幕灵敏度果然最好
作者: zm_1013    时间: 2013-9-24 08: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V

客观的讲狗机屏幕触感的确强过猴机。。。
作者: gp333    时间: 2013-9-24 08:43

在安卓猴眼里,零点几寸的屏幕差距是大问题,50多毫秒的感应差距是小问题。
选择性失明。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