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音响] 这才是玄学的极致吧…………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豪寺凯    时间: 2013-9-18 12:37     标题: 这才是玄学的极致吧…………

真正资深的发烧友不用交流电源,因为整流滤波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会使人脑震荡,必须用电池供电。而且不能用充电电池,因为充电过程中积累了电网波动带来的电压起伏,还有电网谐波会在充电过程中使电解液活性增大,影响放电效果。所以用充电电池听音,虽然低音和中音尚可,但高音有些刺耳,不能听音乐,只能听赵本山的小品,而且只能是和范伟合作的那几个。 能用的只有干电池,由于干电池特性稍干涩,高音不亮,一般都配以水浴加热,一般至87.35度最好。而且干电池体功率越大越好,放音是声音饱满雄浑。骨灰级的发烧友都是订做干电池,用得最多的,直径200多毫米,高300多毫米。 后来电池厂家把生产电池的模具,报废后卖给了水桶厂。黑心水桶厂用这套做电池的模具开发了一种新型水桶,容量5加仑,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桶装水的水桶。这套模具原来是做电池的,有汞污染,所以桶装水喝起来都有一股水银味。 最大号的干电池直接参照原油桶规格,近160升的大家伙,20只串联在一起,放1812的时候,连各国的侦查卫星纷纷报警。美国那次的军用卫星掉下来,还装模作样的用导弹打了一下,是为了掩人耳目。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有2个发烧友同时放1812,而且都是用的顶级电池,炮声太大,震的。由于发烧友规模越来越大,大号干电池需求量大增,装原油的桶生产不过来,导致油价暴涨。很多人不明就里,以为缺油,实际上是缺桶。


作者: 笼中鸟    时间: 2013-9-18 13: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efy)

有想象力
作者: singlung    时间: 2013-9-18 13: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33max
作者: magtree    时间: 2013-9-18 13:51

哈哈哈 太搞笑了 哈哈哈 想象力可以的
作者: 黄老师    时间: 2013-9-18 13:56

楼主是不是就是水区的FF42?
作者: AYUMIMMMM    时间: 2013-9-18 14:02

这是SB
作者: 燃夜郎君    时间: 2013-9-18 14:10

我和高手谈过,结论是电池不行。
作者: xinranerzhi    时间: 2013-9-18 14:11

不如水电火电李菊福
作者: Johnnight    时间: 2013-9-18 14:39

谢凯片
作者: ff42    时间: 2013-9-18 14: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N986)
引用:
原帖由 @黄老师  于 2013-9-18 13:56 发表
楼主是不是就是水区的FF42?
扯捷豹蛋
作者: rauphan    时间: 2013-9-18 14:49

水电火电是交流电,直接被这片无视
作者: 血色天堂    时间: 2013-9-18 15: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3GS/4/4S

真心笑了,好评!
作者: arisdead    时间: 2013-9-18 15:26

真正发烧友 去月球听音乐的 ,因为地球的空气和重力 磁场都会影响到音质!!!
作者: 山君    时间: 2013-9-18 15:4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太阳系哪里没有太阳引力的作用?就算是银河系,宇宙,也是有难以计数的互相作用的引力,磁暴,炫波,陨石之类的影响
真正的发烧友去冥界听音乐的,只有那里有纯净无干扰的音质
作者: baki    时间: 2013-9-18 15:59

这是明显的黑文吧~~~~~~~~
作者: 菊花盛开的地方    时间: 2013-9-18 16:54

用什么器材和什么电都不要紧。把耳屎掏干净了才是关键。
作者: LionHeart    时间: 2013-9-18 17:08

看完第一句你觉着这是玄学?相声段子吧
作者: 叫我红领巾    时间: 2013-9-18 23: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玩音响,就不要讽刺人家发烧了。。不是咱一般人评论的范围。
作者: banditcat    时间: 2013-9-19 00: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缺桶喷了
作者: 约翰法雷尔    时间: 2013-9-19 00: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黑得不错,明显比楼主水平高出一截
作者: Anemos    时间: 2013-9-19 00:54

太搞了!:D :D
作者: Alloyo    时间: 2013-9-19 03: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od (iTouch)

外行傻逼文
连空气比例和湿度室温都没提到
更别提专门的隔音室控氧氮和恒温恒湿除尘除稀有气体的设备了
作者: 飞鱼清风    时间: 2013-9-19 04: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发烧友不讨论挖耳屎频率和手法
作者: 任黑    时间: 2013-9-19 08:12

好文,不过可惜最后没说任地狱必须死
作者: 大泉凉    时间: 2013-9-19 09: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引用:
原帖由 @飞鱼清风  于 2013-9-19 04: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发烧友不讨论挖耳屎频率和手法
 刚在龙空看到一个讨论音响的楼,各位说的很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成本太高。我也用过一阵子大干电池,其直接后果就是之后啃了三个月的方便面,真成了名符其实的“三月不知肉味”了。
  然后有一次掏耳朵时我就突发奇想:一直在折腾外设,那么能不能从自身方面找到一些解决方法呢?耳屎可以说是离鼓膜最近的了,那么改变耳屎能不能影响音质呢?
  顺着这个思路,试验了差不多一年,也算是小有心得吧,放出来让大家参考一下。
  首先是清空耳朵,把所有的耳屎都挖干净,然后不掏耳朵一个月,洗头洗澡时也注意避免水进耳朵里,最好是不洗头。这样可以让耳朵里的耳屎长的最自然。
  之后就是按照一些方法掏耳屎了。在下面我总结了三种最好的配置。(因为试验时间只有一年,只试了十来种,所以这些也不能说是最佳配置,还要大家集思广益才行。)
  1、七进七出。用掏耳勺在七个固定的位置以固定的角度各挖一下。教程图现在传不上去,过两天吧。这个配置比较适合听交响曲,钢琴和大提琴的音色尤其好,而且搭配也很棒。
  2、九浅一深。这个就比较简单了。教程一看就会。适合听人声,尤其是女高音,那叫一个空灵。
  3、直捣黄龙。在七进七出的基础上,把大部分耳屎都挖掉,只剩一点。这个是我在挖耳屎时不经意间发现的,当时我正在挖耳屎,快挖完时电话响了,当时我就震惊了,从没想到我的破手机也能达到如此的音质,虽然横向上比效果还是极差,但至少是千元级MP3的级别了。
  接下来我打算把研究方向转向挖耳勺,因为我发现木制挖耳勺与铜制的也有一定的区别。等我研究的差不多了会再来龙空发帖的。
  就是这样了。


………………………………………………………………
客官您的菜。
作者: 土豆茄子    时间: 2013-9-19 09:51

看看我的积分吧
作者: 瞎狗    时间: 2013-9-19 12: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谁给解释下啥是1812
作者: vansky    时间: 2013-9-19 13:36

引用:
原帖由 瞎狗 于 2013-9-19 12:3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谁给解释下啥是1812
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
作者: Mr.眼袋    时间: 2013-9-19 17: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蛋疼恶搞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