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agic.fish 于 2013-8-4 01:01 发表
最近港服送了这个游戏,在玩,但觉得好无聊………………完全玩不下去啊,就一直傻跑,前期还没音乐,人都跑傻了~
原帖由 @Rusty 于 2013-8-4 16:28 发表
等等,看回帖给我看晕了!![]()
我记得正常的结局也是会遇到女主,只要等片尾结束后控制男主在沙滩上跑一段就遇到漂过来的女主了?
吃不吃西瓜都是好结局吧???
我是不是记错了?![]()
原帖由 盖尼茨 于 2013-8-4 13:34 发表
吃西瓜绝对是败笔,只能说是制作人给很多承受不了这个结局的人,一种安慰而已
制作人解释了,其实正常结局才是ICO真正结局,没有什么完美结局
吃西瓜,大家可以把它当成ICO,最后在船上,做的一个美好的梦而已
原帖由 ruu 于 2013-8-5 09:28 发表
讲了那么一大堆,真是辛苦你了。其实讲这么多就总结为一句话“我不喜欢这游戏”就完了,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还孤独感,全程有妹子手牵还孤独的话,只能怀疑你是不是取向有问题。这游戏都孤独那古墓都别玩了。 ...
原帖由 ruu 于 2013-8-5 09:28 发表
讲了那么一大堆,真是辛苦你了。其实讲这么多就总结为一句话“我不喜欢这游戏”就完了,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还孤独感,全程有妹子手牵还孤独的话,只能怀疑你是不是取向有问题。这游戏都孤独那古墓都别玩了。 ...
1. 当魔女的造型定下来的时候,上田文人才确定Yorda的发型是短发 2. 《旺达与巨像》的团队为了制作正确的马的动态而去骑马 3. 上田文人为了研究《旺达与巨像》中的地形,特地参观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4. 一开始《ICO》是PSone上的游戏,因为那时候PS2没啥好游戏 5. 《ICO》最初的概念来自一个日本电视广告片:一个女士拉着一个小孩的手在森林里漫步 6. Yorda本来是有角的 7. Yorda说的火星语本来在她手臂也有 8. 《ICO》的故事本来是这样设定的:Yorda是被囚禁的公主,《ICO》则是城堡中打杂的奴隶,他发现了笼子里的公主并且帮助她逃脱 9. 《ICO》的最初发布动画的背景音乐是保罗西蒙和加丰科尔的《斯卡布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本人超级喜欢的歌曲) 10. 《斯卡布罗集市》也是《ICO》主题曲《You Were There》创作者的灵感来源The song also became the inspiration for 《ICO》's theme song, "You Were There"; 11. 《You Were There》的演唱者是个男孩, Steven Geraghty 12. 游戏制作团队成员一度很困惑,因为他们要要制作Yorda那些奇怪的动作(四处闲逛,追小鸟玩),而这些对游戏没有任何影响 13. 上田文人坚持要制作那些Yorda的“多余动作”,理由是“女孩子打动我们,都是一些细小的习惯” 14. 很多事先设计好的Yorda的“多余动作”因为时间紧张而被删掉了 15. 上田文人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城堡,《ICO》中的城堡制作是基于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凡尼·巴蒂斯塔·皮拉内西,10世纪意大利建筑师和画家)的作品 16. 玉米地附件坠毁的飞行器,日本乡村的景色等等这类东西是《ICO》城堡的最初构想 17. 团队有意回避了一些PS2的画面技术,让《ICO》显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18. 《ICO》还没有在欧洲发布的时候,上田文人就开始制作《旺达与巨像》了 19. 《旺达与巨像》一开始的名字是《NICO》,因为在日语里“2”的发音就是“Ni” 20. “ICO”的发音在日语里很接近“咱们走” 21. 在故事大纲还没有出稿时,待选的游戏名字是“龙之心”和“龙之息止” 22. 上田文人亲口说过《ICO》的结局是Ico的梦,在梦里他和Yorda再次相会,西瓜结局不过是他的另一个梦(啊!!!!!这个天杀的文人) 23. 上田文人解释说《旺达与巨像》的结局暗示了旺达是牛角小孩的祖先 24. 《ICO》头上有角一开始是为了便于在远距离就可以区分各个角色 25. 《旺达与巨像》的日本版名字是“ワンダと巨像,发音是Wanda to Kyozo”。之所以叫做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主人公的名字,而是因为游戏内容:wander to Kyozo,“和巨像周旋” 26. 在《ICO》的双打模式中Yorda能携带炸弹,而且还不会被炸伤 27. 在《ICO》的双打模式中Yorda还可以游泳,但是要鼓励她哦。办法是拿着炸弹跳进水里 28. 有趣的是,当2006游戏开发者选择奖把“最佳年度游戏”颁给《旺达与巨像》时,上田文人居然因为害羞而没有说得奖感言。 29. Yorda十六岁,Ico十二岁 30. 以911事件为背景的美国影片《从心开始》(Reign Over Me)中出现了电影主角在房间里玩《旺达与巨像》的镜头。之所以选项这个游戏,剧本作家给出的解释是:“游戏的主人公巨巨像上不停地跌下,攀爬,反反复复,就像人们处理911事件一样。” 31. 上田文人打算做游戏是因为他觉得“通过创作作品去接触其他人”这种状态非常好。在进做游戏业之前他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32. 在《ICO》中的制作中,上田文人一共担任了林林总总11个不同的职务 33. 《ICO》的标志和游戏中的铁盒子的贴图都出自上田文人之手 34. 上田文人在3个月内学会了Lightwave 3D这个软件,并且用它制作了《ICO》的第一个演示片 35. 《旺达与巨像》项目的招聘广告刊登一周后,上田文人收到了超过500封应聘信 36. 海道贤仁认为一个游戏制作团队其实10个人就够了 37. 据说团队里只有1个人让上田文人满意,那就是海道贤仁 38. 《旺达与巨像》里所有的过场动画都用到了手绘 39. 在游戏放出的试玩Demo中,在神秘园中能看到无头女,那是团队中某个人故弄玄虚地把Momo的早期3D模型放到了进去,而之所以能到达神秘园,本来是因为跳跃设计的一个bug 40. 《旺达与巨像》设计了超过24个巨像,有些被删除是因为制作时间不足,或者是因为设计上有缺陷 41. 在日文版“PlayStation the Best”版本的《旺达与巨像》中,在结局动画中增加了一只松鼠 42. 《旺达与巨像》的原声DC中有几首曲子其实在游戏中并没有出现 43. 《旺达与巨像》中的那个桥是游戏史上最大规模的桥,它穿越了整个游戏一半的地图 44. 在《ICO》中, 装着有角小孩的棺材都有细小的缝隙,这些缝隙是用来给孩子在棺材里对视的(棺材是面对面摆放在大厅的两面对面的墙上) 45. Ico的语言其实是扭曲了的日语,这是为了让日本玩家感到亲切 46. Yorda咒语一般的文字是用象形文字写出的古日语罗马发音 47. 《旺达与巨像》中的语言和《ICO》类似,但加入了罗马尼亚语与拉丁方言使得发音听起来更加古老 48. 旺达在最后变成了影子,但是只要没被吸入转生池,他还可以用口哨呼唤爱马Agro 49. 旺达转生之后变成了婴儿,其实还是可以控制的,利用摇杆和按键可以让他扭动,哭闹 50. 上田文人递交给Sony的求职信中包括一张猫的画。这张画画的是一个画廊中,大家正在看一张画,画面上是一只肮脏的猫准备把一个似乎是空笼子的东西一脚踢出去。这其实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项目设想“暴君Kitty” |
原帖由 ruu 于 2013-8-5 09:28 发表
讲了那么一大堆,真是辛苦你了。其实讲这么多就总结为一句话“我不喜欢这游戏”就完了,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还孤独感,全程有妹子手牵还孤独的话,只能怀疑你是不是取向有问题。这游戏都孤独那古墓都别玩了。 ...
原帖由 盖尼茨 于 2013-8-5 10:27 发表
自己狗屁不懂,孤陋寡闻,就如此张狂。
还敢说别人没打通,还敢胡乱说别人看的youku通关。
不过youku倒是直接扇了你几耳光,打的啪啪啪的
自己看第22条
关于ICO Team的50件事
1. 当魔女的造型 ...
原帖由 道克斯 于 2013-8-5 10:27 发表
这游戏绝对不是小清新,这么说一般都是没玩过或是没有投入进去玩(比如看着攻略走)
我第一次玩,在墓地那里,曾经因为被黑影纠缠,烦躁到飞盘(盗版,从窗户飞出去),游戏弥漫着未知的恐惧和压抑让夏天坐在电 ...
原帖由 盖尼茨 于 2013-8-5 10:42 发表
是他对我莫名其妙先开喷的,而且口气意外的冲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前面分析ICO时,哪句话伤到了他自尊心,他自己对号入座了
当然我也不希望他退出,只是给他长点知识,想让他收声而已,不要这么张狂
毕 ...
原帖由 @ruu 于 2013-8-5 11:50 发表
语早死?你丫自己看看你的原文
“制作人解释了,其实正常结局才是ICO真正结局,没有什么完美结局”
按上田文人的说法,正常结局也是梦,也不是真正结局,俩结局本来就没区别
原帖由 盖尼茨 于 2013-8-5 14:0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你丫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先是说我找不到制作人说的话,我现在找到了,你丫没发收回之前的话了,居然又开始从字面狡辩。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你之前说的,你说不管哪个结局"Y ...
原帖由 ruu 于 2013-8-5 14:52 发表
orz,分明是你搞错了,以为这游戏有两个结局,然后把制作人搬出来,说制作人说了“正常结局才是真结局,吃西瓜是做梦”,我让你找这个的原话!
事实是,一周目正常结局跟二周目西瓜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二周目多一 ...
原帖由 盖尼茨 于 2013-8-5 15:25 发表
“至于说这俩结局是不是梦,这个取决于玩家的解读,反正游戏里没说是做梦。其实这个是有争议的 —————— 制作人自己都没个准,看图吧。”
这句话彻底喷饭了,制作人都亲口说了这就是梦了,你还说这 ...
原帖由 @ruu 于 2013-8-5 17:10 发表
http://bbs.a9vg.com/thread354947911.html
估计说的这个吧,这lz有点搞笑,哈哈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13-8-5 18:04 发表
ICO的主体应该算是小清新。2人世界,唯美主义的视觉表现,浪漫的主题,极少的文字内容,非常克制的剧情表现。这些不算是小清新,难道只有那些纯装B的无病呻吟可以算么?
所谓结局悲剧也好喜剧也好,不改变主体氛围,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