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Digital Foundry 到底是索黑还是软黑? [打印本页]

作者: GYNECOMASTiA    时间: 2013-7-29 12:49     标题: Digital Foundry 到底是索黑还是软黑?

http://www.eurogamer.net/article ... es-compete-with-ps4

使用接近PS4和X1配置的电脑,跨平台游戏帧数对比视频已出,因X1有云服务器,实机结果肯定会不同,仅供参考




作者: bsseven    时间: 2013-7-29 13:22

神经病,一点意义都没有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13-7-29 13:39

這個比較當然沒有意義......
作者: 1320581    时间: 2013-7-29 13:41

这种测试没有任何意义,等实机出来就知道了

记得上次好像是DF有个贴拿与ps4配置差不多的PC与其它PC比跑分

[ 本帖最后由 1320581 于 2013-7-29 13:45 编辑 ]
作者: darkjack    时间: 2013-7-29 14:36

可以去找个ps360配置的跑这些游戏看看是啥效果
作者: BlackGod    时间: 2013-7-29 16:24

还是用权威pc站点的测试来看吧

http://www.anandtech.com/bench/Product/549?vs=536
作者: madrista7    时间: 2013-7-29 16:25

据说这个Richard Leadbetter是收微软钱了哈哈哈
作者: dragonzet    时间: 2013-7-29 16:33

没有什么意义

就算同一个游戏,制作不同版本时候关闭一些远端的灯光和影子,改变一些LOD的贴图尺寸,减少一些不容易发现的特效

就让两个版本从软件起点就不一样。外加不同的OS。。。硬件软件都不同,游戏本身数据都不同,有什么好比得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3-7-29 16:53

不可能!差距才20%?明明是相差50%!
作者: 來福時代    时间: 2013-7-29 16:56

xbone太强大了竟然是7850显卡,秒杀ps4的7770几条街
作者: BlackGod    时间: 2013-7-29 18:32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3-7-29 16:53 发表
不可能!差距才20%?明明是相差50%!
是的
[attach]557109[/attach]
作者: cynic0522    时间: 2013-7-29 18:39

惨不忍睹啊,PC狗又要统治一个世代了。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3-7-29 18: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个测试还是有意义的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13-7-29 20:27

引用:
原帖由 simonlnz 于 2013-7-29 16:06 发表
当然有意义,1,架构从来没这么接近pc过,

2,即便pc有操作系统什么的原因运行游戏的效率没有主机高,但是这种情况对测试的两台电脑都是相同的,二者都减去一个相同的值,得到的数据当然还是能体现二者的差距。
哪種接近法?這樣算接近之前的都很接近了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3-7-29 21:26

这个测试是单纯地论证若其他硬件条件一模一样的状况下。。
仅看差6组cu数量下的游戏实际表现的差距。。
是具参考价值的。。

但并不等同于psx1的差距表现,rops/tmus数量,带宽这块没法用pc来衡量得到。。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7-29 21:30 编辑 ]
作者: 1320581    时间: 2013-7-29 22:08

软饭肯定说没有意义,索饭肯定说有意义
作者: 1320581    时间: 2013-7-29 22:14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7-29 21:26 发表
这个测试是单纯地论证若其他硬件条件一模一样的状况下。。
仅看差6组cu数量下的游戏实际表现的差距。。
是具参考价值的。。

但并不等同于psx1的差距表现,rops/tmus数量,带宽这块没法用pc来衡量得到。。
客观饭
作者: HJYtm    时间: 2013-7-29 22:51

这货说的很巧妙:
首先是这样的:
Sony's rendering tech has 50 per cent more raw computational power than the Xbox One equivalent - and that's factoring out othe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ystems. The question is, what is the impact in actual gameplay conditions?
说索尼的游戏机真的有宣传中那样比微软的性能高出50%吗?
然后用了电脑来测试和游戏机差不多的GPU性能,然后说GPU的性能方面平均只差20%多但是帧数都不足60,所以两台游戏机都会通过插值来实现同样帧数,所以画面相差不大云云

然后一看其中留的youtube的标题就傻眼了:








Radeon HD 7790 1GB vs. HD 7850 1GB

1G显存来对比个毛啊!!!这两块带的还都是GDDR的。。。回去重写吧,噗,之前那篇毫无依据的60帧比30帧的文章还没撤掉,真丢脸
作者: madrista7    时间: 2013-7-29 23: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最近那些ps4内存传言文章也是这个Richard Leadbetter发的,之前涉及到xo和ps3相关对比的文章也一般都倾斜xo这边。
据说他当初是n64饭和世嘉饭,所以传言这哥们一直对sony抱有相当深厚的感情^O^——当然这只是传言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3-7-30 02: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1l你这样就是断章取义了哦。
7850和7790之间的对比是为啥?由于两者计算能力几乎一样,但带宽差别较大,所以人家测的是假如计算能力一样那么到底带宽差距对游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单纯地看成显卡导购贴不就成了?

还有啊,我是不知道你们怎么理解第一个测试的,再认真看看?
实际上是极具参考力的,这其实已经说明了ps4x1之间的差距不可能低于第一个测试的差距了,也就是说这是下限值,为24%,当然,仅限这几个游戏。

换言之如果某游戏在ps4能勉强匀速30fps的话,在x1上已经变得难以体验

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想出这样通过简单方式就能实现的初步测试设定,我觉得编辑的脑袋真的十分好使
作者: llboy    时间: 2013-7-30 03:14

当然是……都黑!!!为了能骗到点击率赚钱,黑得越起劲才越有效果呀。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3-7-30 08:07

由于df原文对比的游戏太少。。
如果想得到更多游戏测试差距。。
我们可以按照df推导逻辑,去换一个做法。。
就是用7750vs7770(819tf vs 1.2tf)
来代替df的7850vs7870@600mhz。。(1.2tf vs 1.8tf)
同样是除了运算能力多50%外,其他硬件配置基本一样。。

而7750vs7770的benchmark对比如下。。。
http://www.anandtech.com/bench/product/536?vs=535
这里有几十个测试,比df的有更多参考点。。
可以看出,基于dx10的游戏,差距不大,但随着游戏dx11的应用增多,差距就越大。。
最少的差别是危机弹头,差距为约2fps~
最大的差别为纯gpgpu应用的流体模拟,差距约20fps~

最开始时,简单粗暴地直接用7770vs7850来代替ps4x1是基本没有参考价值的。。
作者: HJYtm    时间: 2013-7-30 09:46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7-30 02: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1l你这样就是断章取义了哦。
7850和7790之间的对比是为啥?由于两者计算能力几乎一样,但带宽差别较大,所以人家测的是假如计算能力一样那么到底带宽差距对游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
你抱着你的大脑思考一下,PC烧显卡专用游戏开全高搞评测哪个显存占用不会超过1G?明明两个型号都有2G版零售店都有卖,他选了两块1G显存的,不是忽悠人还是干啥?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3-7-30 10: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HJYtm  于 2013-7-30 09:46 发表
你抱着你的大脑思考一下,PC烧显卡专用游戏开全高搞评测哪个显存占用不会超过1G?明明两个型号都有2G版零售店都有卖,他选了两块1G显存的,不是忽悠人还是干啥?

和显存无关,就算他们用256m的显卡也照样能说明问题,只需两者的rawpower差50%并且架构一样同时其余部件也一样,就可以了。
第二个测试同理
df要的是差距结果而非性能结果啊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7-30 10:0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HJYtm    时间: 2013-7-30 10:21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7-30 10: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和显存无关,就算他们用256m的显卡也照样能说明问题,只需两者的rawpower差50%并且架构一样同时其余部件也一样,就可以了。
第二个测试同理
df要的是差距结果而非性能结果啊 ...
你这样就错了,他要是为了测试核心差距的话肯定要在不爆显存的条件下测试,结果呢,都是各种开高AA,各种最高设置,这个时候显存已经塞不下了(1G还想在1080P下面搞测试演的是哪出?然后还说什么插值,用2G版跑的话帧数至少提高10%,加上FXAA之类的技术的话哪个还需要靠落后的插值技术来达到60帧?),得靠DDR3的内存来频繁交换导致帧数骤降,到头来就是为了只用DDR3的微软机和只用GDDR的索尼机缩小差距罢了,而且A卡的2G显存版都是满大街都有卖,非要找只便宜几十美元的1G版搞测试,说没预算谁信呢
作者: west2046    时间: 2013-7-30 10:48

就等着看跨平台游戏差距10FPS了
作者: 比卡丘    时间: 2013-7-30 12: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云服务器有屁用
作者: 不锈不锈钢    时间: 2013-7-30 19:17

引用:
原帖由 HJYtm 于 2013-7-30 10:21 发表

你这样就错了,他要是为了测试核心差距的话肯定要在不爆显存的条件下测试,结果呢,都是各种开高AA,各种最高设置,这个时候显存已经塞不下了(1G还想在1080P下面搞测试演的是哪出?然后还说什么插值,用2G版跑的话 ...
其实我觉得两位都说得不错,舒爽同学主要是考察运算能力差别50%时,差异“下限值”是多少,上线值肯定大于这个数值

HJY同学主要是质疑这样比较的动机,因为不分析的观众们就直接把“下限值”=“性能差距”了


肤浅的数据概念套一下:性能差距会反映到游戏表现,但是会是一个波动性的结果,下限值24%,上限值未知(可能是50%,但也可能是30%)

继续引用舒爽同学,假设次世代游戏大幅度运用新技术(很合理的假设),那么这个波动性会有更大的可能贴近上限值
作者: shinkamui    时间: 2013-7-30 19:37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7-30 08:07 发表
由于df原文对比的游戏太少。。
如果想得到更多游戏测试差距。。
我们可以按照df推导逻辑,去换一个做法。。
就是用7750vs7770(819tf vs 1.2tf)
来代替df的7850vs7870@600mhz。。(1.2tf vs 1.8tf)
同样是除了 ...
其实如果真说流体模拟方面,那么反而不好对比。因为这时候新xo的四两还真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gpgpu编程的瓶颈是带宽和延迟,通常容量要求都不大。而四两不仅补足了带宽,在延迟上还有很大优势,所以不能用pc的对比。

图像上面就是另一回事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