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求用方向盘玩gt赛车的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shame1982    时间: 2013-7-17 00:23     标题: 求用方向盘玩gt赛车的技巧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ROID2)

最近在论坛收了dfgt,圆了拿方向盘玩gt的一个梦,只是只是3.4跟gtp都是拿手柄玩的,要适应盘子,总需要个过程,求盘子使用的一些技巧。
我暂时玩自动档
作者: ТheRock    时间: 2013-7-17 00:44

我的感觉是要快。。。打的要快回的也要快

不能像日常开车一样慢慢揉。。。然后左脚踩刹车
作者: mitsuna    时间: 2013-7-17 01:10

先进option把方向盘从业余>专业>切到>模拟
每次开前先把防滑刹车关闭
abs保留1~3就好,其他辅助尽量全关掉
作者: shame1982    时间: 2013-7-17 01: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ROID2)

是只用一只脚好,
还是左刹车,右油门
两只胶同时放有点小累
作者: hgi949    时间: 2013-7-17 01:18

引用:
原帖由 shame1982 于 2013-7-17 01:1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ROID2)

是只用一只脚好,
还是左刹车,右油门
两只胶同时放有点小累
有离合器左脚,没有左脚就空着

右脚右边油门左边刹车

和真车一样开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13-7-17 01:26

没什么特别的技巧啊,一样就是外内外,慢进快出,比起手柄,油门和刹车控制可以比较细腻,所以成绩也会更好一些。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13-7-17 01:30

赛车是拨片,换档超简单。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3-7-17 02:01

我现在已经不会玩方向盘了,老了,废了。。
自己用手柄都比方向盘快,哎。。
不过今次gt6的反馈反应快了不少,更加容易找到重心。。
作者: nikkuyu    时间: 2013-7-17 05: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网上有不少用盘子玩gt5的教学视频,可以一看
作者: 江户川柯南    时间: 2013-7-17 09: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用盘子在把驾照开一遍就好了
作者: 纣王    时间: 2013-7-17 09: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ONE Plus)

这次gt六感觉画面很渣呀 从车到赛道
作者: ТheRock    时间: 2013-7-17 12:18

gtfp单脚不好踩吧,两个踏板离太近了。。。在踏板间移动的时候容易碰到另外一个踏板的侧面或者底下把踏板踹歪,而且我觉得速度也没两个叫快
作者: shame1982    时间: 2013-7-20 12: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发现这方向盘上面,刹车的踏板很灵敏。
以前用手柄,点刹习惯了,这踏板轻踩就是半条的量。。。
顺便,刹车明显弹性很足,油门有点松啊。。。
作者: 混血王子    时间: 2013-7-20 12:29

lz应该先买个支架:)
作者: edwang    时间: 2013-7-20 13:08

盘子开惯了就用不回手柄了
作者: nikkuyu    时间: 2013-7-20 16:08

引用:
原帖由 shame1982 于 2013-7-20 12: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发现这方向盘上面,刹车的踏板很灵敏。
以前用手柄,点刹习惯了,这踏板轻踩就是半条的量。。。
顺便,刹车明显弹性很足,油门有点松啊。。。
真车不是也是刹车紧,油门松么?
作者: shame1982    时间: 2013-7-20 16:56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上次开真车 还是05年的事情了 囧rr
作者: shame1982    时间: 2013-7-20 20:46

玩方向盘的兄弟们,你们戴不戴手套的啊.
夏天容易出汗,要是方向盘弄脏了,是不是不好清理啊.
想在淘宝买点司机手套什么的.
作者: FXCarl    时间: 2013-7-20 20:58

不戴手套,正好可以从手这个角度来说问题

其实用方向盘,在做圈速的时候,转盘的速度是比较慢的,因为有反复修正圈速就完蛋了。

转动方向盘的诀窍在于准和顺。准是相对于手柄而言的,手柄的时候,大家会知道到哪里需要按键,方向盘等于更深入一些,你需要知道你在什么位置方向盘需要多少角度 —— 即除了方向还有程度的区别。顺是针对力反馈而言的,前轮产生转向力越来越大的过程中,方向盘的力返也会越来越大,所以转动方向盘的速率是由车辆特性决定的,你会先稍微用力一点,然后逐步加大转向角度保持手中的力反馈稳定的变化 —— 从旁人来看就是转方向盘转的很稳定和流畅。

用向盘的时候需要放松你的手,如果你觉的手上很用力就说明太紧张了一些。手柄自然没有大碍,但是用方向盘的时候手上握的太紧会让你的手腕变得僵硬,这就没法精确的控制车辆了,靠肩肘直接带动方向盘肯定会觉得非常别扭 …… 毕竟细微控制方向盘靠得是手腕。

不过无论如何,你跑多了习惯了自然就没问题了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13-7-20 22:33

我觉得模拟器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以前用gtfp总觉得转舵的度数不对,后来用t500后就准多了。
作者: FXCarl    时间: 2013-7-20 23:56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13-7-20 22:33 发表
我觉得模拟器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以前用gtfp总觉得转舵的度数不对,后来用t500后就准多了。
不同物理算法,以及同样物理算法下不同的方向盘区别都会很大。

物理算法之间的差异在于轮胎回正力的算法差异,此外回正力是否考虑主销后倾等特性也是很微妙的地方。但是总体而言,这些都不影响手上对力返的感受 —— 当随着转向角度增加而力返不再增加或者甚至减弱的话,说明前轮的工作效率已经过了极限,徒增阻力了。

至于方向盘的区别,就更微妙了。因为驱动电机的力度不同,不同方向盘的伺服系统会使用不同的驱动方式来驱动方向盘的旋转。扭矩不够的方向盘,会选择对力反馈进行低通过滤。不然方向盘会不断摇晃。DFGT 这方向盘,为了解决力返的问题,甚至对本身产生的信号做过滤 —— 你猛艹方向盘的时候,车辆动作比你的输入要柔和。T500 默认的输入刷新率是 125Hz,通过刷新固件后上升到 500Hz。如果仔细去体会的话会发现即便是这样一个调整,也会影响到驾驶手感。

这事情说到玄学的时候,就和 FPS / RTS 电竞选手讨论鼠标一样,比较没有个什么统一说法了。个人的体验是习惯了 T500 之后,回头再用 DFGT,觉得脑子想的东西变多了 —— DFGT 需要预判角度,等力返来修正,而 T500 是直接输入过程中实时力返反馈前轮状态,但是 T500 没有齿轮感,有时候角度定位不如 DFGT 来的那么随意 …… bla bla bla
作者: shame1982    时间: 2013-7-21 09:21     标题: 回复 21# 的帖子

兄弟 你这个太高端了...
我现在遇到主要的问题,还是刹车太灵了,以前用手柄,很喜欢点刹,用手柄按的话,每按一下时间肯定很短.
现在拿脚踏,这个技术貌似不能用了吧?
你踩刹车的方式是如何的?还是说我要改掉点刹的习惯?专门去练刹车一次到位的技术?
点刹就是我这样,刹车精度不高的懒人,很喜欢用.所以技术也一般,后续马力很强的比较我基本都用B模式开了,自己完全就控制不了那些赛车了.
作者: shame1982    时间: 2013-7-21 09:24

忘了说,我没有ps3的,暂时唰GT4,比较满足了,嘿嘿.
实在不行有空把3也拿出来感觉下.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13-7-21 12:11

车子在高速弯中某个点需要减速,一脚大力刹车下去,你抓地力就丢掉了。

这时就需要踩一点点刹车,提前一点,持续时间久一点,这个弯的后半段就能获得更快的逃离速度。

同理,逃离给油的动作也要顺滑,不是一脚油门下去。

总之,对刹车和油门温柔,比猛操它们要好。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13-7-21 12:20

引用:
原帖由 FXCarl 于 2013-7-20 23:56 发表


不同物理算法,以及同样物理算法下不同的方向盘区别都会很大。

物理算法之间的差异在于轮胎回正力的算法差异,此外回正力是否考虑主销后倾等特性也是很微妙的地方。但是总体而言,这些都不影响手上对力返的感 ...
不错,我就觉得T500操它时,舵上得回馈反应是能预计结果得,能体会到它和车的关联性。而GtFp就是一个滑字。
作者: FXCarl    时间: 2013-7-21 17:01

引用:
原帖由 shame1982 于 2013-7-21 09:24 发表
忘了说,我没有ps3的,暂时唰GT4,比较满足了,嘿嘿.
实在不行有空把3也拿出来感觉下.
GT3 不支持 900度,完全不行。 GT4 对 900度的支持相对于后代来说只能是一般般。所以基本上只能和你针对 GT4 就事论事了

GT4 用方向盘的话,你基本上还是可以保留一些手柄概念的。细腻的操控对车辆动态的影响没有后代那么大 —— 当然对圈速影响还是很大

回忆一下 GT4 里用手柄跑的时候,你可能会有既不是油门到底也不是刹车到底,但是刹车油门又有重叠的状况。玩方向盘的时候也请务必记得 —— 如果你踩着油门踩刹车,车辆比较会倾向转向不足 —— 油门抵消了部分刹车力,使得后轮的制动力比较小。

点刹不是啥值得夸耀的事情,趁早学习渐进的刹车技术 …… 能驾驭多少马力的车是有层次的,一般来说,先开前驱车,然后会喜欢开 300马力左右的赛车和四驱车,然后会适应开 500马力的赛车,然后才会比较适应 300马力的后驱车,最后才会觉得 500马力的后驱车比较有意思。在哪个阶段自己会比较有数,越级挑战自然挫折满满。
作者: northcong    时间: 2013-7-21 17:59

尽量不要练左脚刹车, 不是好习惯

当然,也就个人建议而已
作者: shame1982    时间: 2013-7-21 18: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引用:
原帖由 @FXCarl  于 2013-7-21 17:01 发表
GT3 不支持 900度,完全不行。 GT4 对 900度的支持相对于后代来说只能是一般般。所以基本上只能和你针对 GT4 就事论事了

GT4 用方向盘的话,你基本上还是可以保留一些手柄概念的。细腻的操控对车辆动态的影响没有后代那么大 —— 当然对圈速影响还是很大

回忆一下 GT4 里用手柄跑的时候,你可能会有既不是油门到底也不是刹车到底,但是刹车油门又有重叠的状况。玩方向盘的时候也请务必记得 —— 如果你踩着油门踩刹车,车辆比较会倾向转向不足 —— 油门抵消了部分刹车力,使得后轮的制动力比较小。

点刹不是啥值得夸耀的事情,趁早学习渐进的刹车技术 …… 能驾驭多少马力的车是有层次的,一般来说,先开前驱车,然后会喜欢开 300马力左右的赛车和四驱车,然后会适应开 500马力的赛车,然后才会比较适应 300马力的后驱车,最后才会觉得 500马力的后驱车比较有意思。在哪个阶段自己会比较有数,越级挑战自然挫折满满。
首先,点刹我也没炫耀,反而我觉得是个陋习,因为这个是因为对渐进式刹车控制不好,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方式。
不过渐进式刹车手柄时代也在用啦。有时候刹车的程度没控制好,总是会出弯的时候再点几下这样。
顺便,对于逐渐掌握各种驱动方式车的方法先记下。
gt4的主要也是05年左右玩的比较多。
现在时间有限,暂时先把驾照能拿铜就很开心了,因为对刹车灵敏度还是不适应(总感觉太灵了),现在拿银都好难哦。。。
作者: OpEth    时间: 2013-7-21 23:04

引用:
原帖由 northcong 于 2013-7-21 17:59 发表
尽量不要练左脚刹车, 不是好习惯

当然,也就个人建议而已
公司有个司机以前开赛车的,他说开赛车就是左脚刹车,只用右脚会来不及切换。。。。。
作者: shame1982    时间: 2013-7-21 23: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拍ls的。
手柄的话,x跟方块切换,基本可以秒切
踏板的话,一只脚来得及么?
反正我是不行
作者: FXCarl    时间: 2013-7-21 23:37

引用:
原帖由 OpEth 于 2013-7-21 23:04 发表

公司有个司机以前开赛车的,他说开赛车就是左脚刹车,只用右脚会来不及切换。。。。。
这种问题再拿出来讨论就比较班门弄斧了,TG 赛车牛人很多不妨问问大娘什么的。我个人的角度理解,采用什么方式操控赛车完全是看情况而定的。真实比赛中,耐久赛需要让赛车尽可能的减少意外损耗,驱动系统更是重中之重,自然会希望更小心的对待离合器,变速箱。但如果只是短程的冲刺赛,甚至派克峰爬山赛那样的比赛,零部件的寿命就不是问题,一切以最高性能为优先时你还管那么多干嘛?

最理想的赛车时冲过终点就散架 ——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如果跑完了比赛车辆还有余地,这就意味着车辆仍然可以更加轻量化,减少更多的保障设计。如果你的工程团队根据你的驾驶习惯,保证了你赛程中不会有故障,那就按你的习惯去开好了。

顺带吐槽 —— 日本的 BestMotoring DVD 现在停刊了,之前他们时很喜欢给车手拍脚部动作特写的。要说土屋之流为什么那么注意车辆的油门刹车离合控制?看看他们当年参加的 LeMans 赛车故障率就知道了,TS020 一直都是场上最快,但就是很难保证长距离顺利完赛,车手一个个都豁了命的保车 ……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3-7-22 01:01

左脚刹车的确在游戏中舒服很多,重要是实用!
也有车手在赛车中应用。。
但后来怕在影响实际开车中的安全习惯就不做这样的动作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