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杂谈] 破产or被收购 特斯拉终将化为炮灰 [打印本页]

作者: nai    时间: 2013-6-8 13:57     标题: 破产or被收购 特斯拉终将化为炮灰

破产or被收购 特斯拉终将化为炮灰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06月08日 11:52   车云网  汪云青 字号:大 中 小
  突然之间,特斯拉火得不行,有人在私信里问我,特斯拉MODEL S怎么样,在中国有戏没戏?我的回答很简单,俩字——没戏。

  原因也很简单,在电动车最热的2010年,我曾泼冷水写过一篇“纯电动车的十大障碍”,这十大障碍,特斯拉几乎一个也没有解决,顶多是在两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进入网络时代的媒体,变得愈加浮躁,愈加一窝蜂,对纳米科技的恶炒,对3D打印概念的误读,以及2010年对电动车的狂热,都是例证,现在又开始神话特斯拉。

  我也浏览了一下神话特斯拉的文章,依据不外乎两点,一是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居然盈利了,获得1120万美元的净利润;二是特斯拉最近股价大涨。

  关于盈利这事,我不是财务专家,但是既然高盛可以把希腊包装得漂漂亮亮地加入了欧元区,雷曼兄弟在破产前也曾是“高富帅”,我就不怎么相信这玩意儿了,何况还只是一个季度偶然录得的区区1千来万美元。

  后来,有较真的媒体发现,这区区1千来万美元的净利润也值得分析。特斯拉一季度出售碳排放配额的收入就高达6800万美元,占其总收入的12%,如扣除这一部分收入,特斯拉一季度不仅没赚钱,反而亏损5680万美元。

  关于股价,我就更不想说什么了,又能说明什么呢?中石油不是也曾经站上过48元的巅峰么?况且,股价或许本来就是这轮恶炒的目的呢?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神话特斯拉的文章,很少或者几乎不谈MODEL S的高昂成本以及使用上的不便——给电动车充电,即使对住HOUSE的美国富人来说,也依然是不方便的。特斯拉貌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续航里程问题,MODEL S最大一次充电续航里程可以超过400公里,可这是用高昂的成本换来的,它需要安装85kWh的超大容量电池组。相对而言,日产聆风一类电动车为什么续航里程都只有150公里左右?因为聆风的电池容量只有24kWh,虽是如此,电池依然占了聆风整个成本的接近一半。

  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MODEL S的售价这么高了吧?85kWh版MODEL S美国售价88570美元,还是基本配置,导航都没有,含导航的科技套装,要加3750美元,运动套装再加6500美元!配齐将近10万美元!在美国,这个钱可以买4辆马自达6或两辆宝马Z4!

  目前而言,特斯拉MODEL S还只能是有钱人的玩具,现在有钱人太多了,一年卖个万把甚至2万辆,都有可能,但可能也只此而已了。如今,没有哪个汽车厂家靠这样的规模可以独存于世,所以,对于特斯拉的前途,我的看法是,只有两种:要么破产,要么被收购。

  基于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和现实市场环境,即使采取最乐观的立场,纯电动车在2020年之前也没什么戏。一个汽车厂家,只做纯电动车,撑不了那么久。相比之下,比亚迪“电动和传统汽车并重”的做法更加务实,而其转攻电动公交和出租车市场的做法,也更加明智。

  A123挂了,CODA挂了,菲斯科也快挂了,我很奇怪,为什么在很多媒体那里,这些就成了特斯拉神话的旁证。其实,这些厂家的挂掉,只能证明一件事,就是目前为止,纯电动车依然没有竞争力——即使美国政府的补贴已经相当给力。

  我并不是特斯拉黑,相反,我很欣赏他们的产品,在今年的北美车展上,我驻足最久的就是特斯拉的展台,在2013世界年度环保车型评选中,我也投了MODEL S一票,但是,令我欣赏的并不是作为电动车的特斯拉,而是MODEL S和MODEL X那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

  也许,特斯拉的确可以被看做一个奇迹,但不是神话,说它是汽车行业的颠覆者,更是言过其实,起码特斯拉用的还是传统的汽车底盘嘛。上汽总裁陈虹的判断很冷静,他看到的是特斯拉的高负债率。所以,这里也顺便给投资者提个醒,现在买特斯拉的股票,风险非常高,不要被那些有意无意的神话所忽悠。              

  续航里程

  人们需要车,是因为要解决出行问题,并不是用来娱乐。所以续航里程很重要,现在的电动车(以中型轿车为例)基本上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也就15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什么?传统汽车开到续航里程还剩100公里的时候,一般都会去加油。150公里的续航里程,考虑到返程,以及电池性能的衰退,要打个对折再打8折,也就是说单程只能跑60公里,开着这样的车,基本上你是不能出城的。

  电池成本

  续航里程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电池很贵,如果用上足够多的电池,续航里程当然可以做到200公里、300公里,甚至更高,但是车就贵得买不起了。经过多年发展,车用锂电池成本已经下降了很多,但依然不菲,目前国际平均水平是,每度电的电池成本大约是1000美元(注:现在已经有所降低),一般电动车要达到150公里续航里程,需要20度以上的电能,也就是说,仅电池成本就要2万美元。而2万美元已经可以买到一辆非常不错的中级汽油车。

  能量密度

  即使电池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一款家用电动轿车也不可能安装更多的电池,因为电池还很重。相比其他电池,现在常用的锂电池已经是能量密度比较高的一种,但依然不轻,国际平均水平而言,每公斤电池的能量密度大约是0.1度电,20度电的电池,重量就是200公斤。对一款中级轿车而言,这已经很重了。

  充电时间

  好了,即使成本降下来了,重量也降下来了,但是我们就可以在车上装配更多的电池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更庞大的电池组意味着更长的充电时间。以目前比较先进的三菱i-MiEV为例,这款小型电动车,续航里程150公里,如果使用家庭电源,完全充满电要6个小时,而用专门的快速充电设备,充至8成满,也要30分钟。想象一下,即使快速充电设备很多,每开1小时车就要停下来充半小时电,会不会让人抓狂?而且和加油要排队一样,即使你幸运,平均能排在第三位,那么你的实际情况是,每开1个小时车,就要花1.5个小时停下来充电。

  电池的回收

  这似乎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是,现实是一直没有人告诉大家假如电动车真正普及的时候,大量的废弃电池将怎么回收处理。和前面的那些问题比起来,这的确是一个容易得多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机制,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电池的性能衰退

  电池的性能会衰退,而且使用不当,衰退得还很快。新买的手机可以待机3天,但是半年后只有2天了,1年后只能坚持1天了,再以后要随身携带充电器,这样的经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本来就很可怜的150公里续航里程,慢慢变成120、100,甚至80公里的时候,这车你开还是不开呢?

  安全

  汽车厂家都表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而且也确实比较容易解决。在VOLVO的安全中心,我亲眼见证过电动车的碰撞测试实验。但实验总是实验,手机爆炸且能伤人,电动车那么大的电池组,万一出了状况,情况一定很严重。

  基础设施

  上下班用车,晚上回家充电,很好的构想。如果大家都住的是HOUSE或别墅,车就停在自家门外,引一个插座出来,这种构想是可行的;可是,决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这样的条件,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依然没有这种条件。

  电从哪里来

  厂家都热衷谈电动车的零排放,但如果考虑从获取电的环节开始,即所谓的“Well to Wheel”的全过程来看,电动车却未必是环保的方案。因为获取1千瓦时能量,直接燃烧汽油的CO2排放约是310克,而如果是用煤炭发电,对不起,排放高达832-1032克。中国7成以上的电来自火力发电,也就是说,起码在中国,电动车不是低碳,而是高碳的。即使不考虑这一点,电的供应也会成为问题,现在一到夏天,几乎全国范围电力都紧张,常常要拉闸限电,如果大规模推广电动车的话,电又从哪里来呢?

  石油的长期存在

  这其实是最致命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仍将占主导地位。欧佩克秘书长巴德利不久前说,世界石油储量能够满足未来50年的世界能源需求。这个过度期限对于纯电动车来说,是不是太长了一点?这个期限内,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型电动车,才是更好的方案。正如丰田欧洲公司总裁Didier Leroy在巴黎车展上所说:“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现实的需求,而且也将为未来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技术提供现成的技术平台。”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13-6-8 14:05

满篇的中美差距,简直是鸿沟级别,无论是技术还是体制还是人的脑子……
作者: msforza    时间: 2013-6-8 14: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赶快出能量块吧
作者: oando    时间: 2013-6-8 14: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3GS/4/4S

富人的玩具,充门面的,象征意义,他们不考虑实用性的,还有充电时间之类的。就好像在路况很差的地区某个富人买了个底盘极低开出去就会磕底的超跑,作者非要告诉富人你这超跑不实用不适合巴拉巴拉…
作者: zo    时间: 2013-6-8 15:07

这作者就是小农意识,只看得到当前,不会拿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作者: cecily家的胖子    时间: 2013-6-8 15:10

发改委也在唱混动了,纯电基本完蛋。。。
作者: wuqu    时间: 2013-6-8 15:20

脑子意识有差距,一辈子都跟着人后面吃p
作者: duryu    时间: 2013-6-8 19:53

上汽总裁陈虹
关键字是这个?
作者: 朱爷吉祥    时间: 2013-6-8 20:16

问都是摆在眼前,光强调问题没啥用。。。。

人家解决了一部分,已经很不错了。。。

我就觉得现在汽车厂家的车还都太大太重了,如果只生产smart这样的小车,同等电量下小车会跑得更快更远。。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13-6-8 20:19

就连普锐斯在美国的前景都不好,页岩气太致命了
作者: 幻飞一线天    时间: 2013-6-8 22:01

明明说的很对,很多人就要唱反调。
要说特斯拉解决了什么问题,其实什么也没解决。
续航?加大电池组而已,整个车辆底盘下满满的全是电池。
解决了啥?无非外形比较好,跟电动不电动没什么关系。
没有基础科学的突出进步,光靠厂家更本解决不了任何本质问题。
作者: 占戈人尔    时间: 2013-6-8 22: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续航里程,充电时间,这是两个致命问题,一箱油三分钟加满开一周多,充两小时电开几天?就这一点没法解决,混动倒是个好解决方案
作者: 四轮驱动    时间: 2013-6-8 22:15

电池没突破啊
作者: hmds    时间: 2013-6-8 22:44

这货就是个奇葩
说白了就是靠砸成本,走高端路线 ,卖的贵,电池钱和车体大小设计就解决了
有个鸡毛创新,你让他造个普通的A0级别大小价格的试试看还有没有这续航
我觉得电动车的误区是,反正市区消耗的占大部分油耗,高速反而不是太废油
那不如只专注市区,日产leaf那种其实很好了,160公里的续航市区一日用足够
其实电池去掉几组,减重了,保持100km的续航,增加几组超级电容,
然后市区大面积普及快速充电鞭,特别是红灯处和所有停车场,接触30秒能保证充一次10km以内
用完了在用内置电池的电,说不定市区普通使用能跨入200km大观,那么市区怎么都够用了
还节省了大部分成本
作者: 四轮驱动    时间: 2013-6-9 00: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引用:
原帖由 @hmds  于 2013-6-8 22:44 发表
这货就是个奇葩
说白了就是靠砸成本,走高端路线 ,卖的贵,电池钱和车体大小设计就解决了
有个鸡毛创新,你让他造个普通的A0级别大小价格的试试看还有没有这续航
我觉得电动车的误区是,反正市区消耗的占大部分油耗,高速反而不是太废油
那不如只专注市区,日产leaf那种其实很好了,160公里的续航市区一日用足够
其实电池去掉几组,减重了,保持100km的续航,增加几组超级电容,
然后市区大面积普及快速充电鞭,特别是红灯处和所有停车场,接触30秒能保证充一次10km以内
用完了在用内置电池的电,说不定市区普通使用能跨入200km大观,那么市区怎么都够用了
还节省了大部分成本
top gear不是评测过么,leaf要充一晚上电。特斯拉有没有快速充电技术?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3-6-9 02: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

应该这样  电池产权不属于车主    到哪儿都直接可以换有电的电池  付钱的
自己不得擅自处理电池  要受罚
厂家专业处理电池
可以拖一个柴油发电机   可以租
作者: breadabo    时间: 2013-6-9 10:07

我估计如果汽车刚发明那会儿就有网络的话,网上也会不少这种抨击汽车没前途,搞不过马车的论调。
作者: babylover    时间: 2013-6-9 12:08

楼主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3:14

引用:
原帖由 breadabo 于 2013-6-9 10:07 发表
我估计如果汽车刚发明那会儿就有网络的话,网上也会不少这种抨击汽车没前途,搞不过马车的论调。
马车是生物做功,汽车是机械,至于用电还是用油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电能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
发电站过来的电能可以说是最不环保的能源,发电厂主流是火力发电,核发电,然后线路传输又有损失,实际效率还不如直接燃烧来得高.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3:16

电动车的本质就好像那些吃肉的人指责你在自家杀鸡鸭猪这些太残忍,你看我们吃肉都是屠宰场过来的多人道.
真正的环保就需要不开车,不然只不过是虚伪而已.
作者: zo    时间: 2013-6-9 13:20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6-9 13:14 发表

马车是生物做功,汽车是机械,至于用电还是用油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电能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
发电站过来的电能可以说是最不环保的能源,发电厂主流是火力发电,核发电,然后线路传输又有损失,实际效率还不如直接燃烧来 ...
发电厂的效率比你每一辆车自带一个内燃机的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作者: babylover    时间: 2013-6-9 13:35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6-9 13:14 发表

马车是生物做功,汽车是机械,至于用电还是用油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电能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
发电站过来的电能可以说是最不环保的能源,发电厂主流是火力发电,核发电,然后线路传输又有损失,实际效率还不如直接燃烧来 ...
直接燃烧效率高。。。。彻底笑了。楼主估计初中化学没毕业。再说了,知道汽油和柴油怎么生产的么?你以为烧的直接是石油?!?!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3:40

引用:
原帖由 zo 于 2013-6-9 13:20 发表

发电厂的效率比你每一辆车自带一个内燃机的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火力发电烧的是煤,怎么跟汽车比效率的?你不会是说汽油发动机带一个发电机去发电来比吧?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3:42

引用:
原帖由 babylover 于 2013-6-9 13:35 发表


直接燃烧效率高。。。。彻底笑了。楼主估计初中化学没毕业。再说了,知道汽油和柴油怎么生产的么?你以为烧的直接是石油?!?!
热能转化成电能,通过线路传输,再转化成动能,中间不损失能量的?怎么看效率都低一些啊.

[ 本帖最后由 zhuliang 于 2013-6-9 13:43 编辑 ]
作者: 佐罗来的    时间: 2013-6-9 13:55

莱特兄弟刚发明的兄弟也有一大群二逼说飞上去摔死咋办,没戏!
作者: 朱爷吉祥    时间: 2013-6-9 15:48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6-9 13:42 发表

热能转化成电能,通过线路传输,再转化成动能,中间不损失能量的?怎么看效率都低一些啊.
火力发电的能源转换效率有45%以上,内燃机的转换效率也就20-25%撑死了
作者: msforza    时间: 2013-6-9 16:04

不愧是朱良大神,见识了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7:09

引用:
原帖由 朱爷吉祥 于 2013-6-9 15:48 发表


火力发电的能源转换效率有45%以上,内燃机的转换效率也就20-25%撑死了
目前主流的量产汽油内燃机的直接燃油效率在30%上下,有少数采用增压技术的量产发动机可以达到40%左右,比如BMW等先进量产的汽油发动机。
百度的,感觉差距没那么大,而且你这个发电的转换效率只不过是发电站那一边吧?有考虑到线路损失跟转换回动能的损失吗?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7:11

引用:
原帖由 msforza 于 2013-6-9 16:04 发表
不愧是朱良大神,见识了
常识上认为直接燃烧转换成动能比燃烧后转换成电能传到目的地再转换成动能效率低有错吗?

[ 本帖最后由 zhuliang 于 2013-6-9 17:12 编辑 ]
作者: breadabo    时间: 2013-6-9 17: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C8813)

楼上该说的都说了。自己去查一下内燃机和火力发电机组的能量转换效率就知道了。何况汽车停停走走,内燃机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工作在最高效率下,而火电机组运转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平稳的。就算把线路传输损耗什么的都算上,用电的效率也比直接用内燃机的效率高。

本帖最后由 breadabo 于 2013-6-9 17:13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7:19

引用:
原帖由 breadabo 于 2013-6-9 17: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C8813)

楼上该说的都说了。自己去查一下内燃机和火力发电机组的能量转换效率就知道了。何况汽车停停走走,内燃机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工作在最高效率下,而火电机组运转时大部分时间都是 ...
说了半天到了转换效率的问题上了吗?汽车发动机技术也在发展,直喷,增压,闭缸,减小气缸摩擦,减轻连杆活塞重量,都是增加效率的技术,至少不会像有人说的效率差好多倍这么夸张,所以说了半天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电动车的革命性到底在哪里?
作者: msforza    时间: 2013-6-9 17:31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6-9 17:11 发表

常识上认为直接燃烧转换成动能比燃烧后转换成电能传到目的地再转换成动能效率低有错吗?
喷了,你不会以为火力发电站都是烧汽油的吧
再者说,还有风力水利核能发电呢,发电站怎么就效率低了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13-6-9 17:39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6-9 13:14 发表

马车是生物做功,汽车是机械,至于用电还是用油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电能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
发电站过来的电能可以说是最不环保的能源,发电厂主流是火力发电,核发电,然后线路传输又有损失,实际效率还不如直接燃烧来 ...
如果你是在搞笑,我承认我笑了……
作者: breadabo    时间: 2013-6-9 17: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C8813)

高中物理就讲过,热机的效率取决于气体做功前后的温度差。内燃机不管怎么改进技术,都不可能达到燃汽轮机的效率,因为不可能实现那样的工作温度和压力。你就算玩命的增压和改进材料工艺,也不过是不断逼近内燃机的理论极限而已。何况你还要考虑到成本因素。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7:53

引用:
原帖由 msforza 于 2013-6-9 17:31 发表

喷了,你不会以为火力发电站都是烧汽油的吧
再者说,还有风力水利核能发电呢,发电站怎么就效率低了
风力水力只有水力是靠谱的,全球总量也就占不到20%,而且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一直就有争议,影响电动车的外部因素太多,要体现其环保跟革命性实在不容易.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7:57

引用:
原帖由 breadabo 于 2013-6-9 17: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C8813)

高中物理就讲过,热机的效率取决于气体做功前后的温度差。内燃机不管怎么改进技术,都不可能达到燃汽轮机的效率,因为不可能实现那样的工作温度和压力。你就算玩命的增压和改 ...
所以说电动车的能量利用率高一些,能比汽油柴油多烧几十年,然后呢?而且纯电动车自身的高成本就不考虑了?
作者: msforza    时间: 2013-6-9 18: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6-9 17:53 发表
风力水力只有水力是靠谱的,全球总量也就占不到20%,而且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一直就有争议,影响电动车的外部因素太多,要体现其环保跟革命性实在不容易.
具体原理上面很多人讲了
我就说一个
煤粉500块一吨汽油8000一吨
自己查燃烧值和效率,看哪个合算
作者: breadabo    时间: 2013-6-9 18: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C8813)

如果内燃机的效率是20,集中发电加电动机的效率是30,虽然看起来只提高了10个百分点的效率,但是意味着原来只够用100年的能源现在可以用150年。难道这还不够有意义么?何况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而电的来源可以有很多种,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3-6-9 18:07

没人提文中关键的一点:碳排放量?
烧煤的碳排放量是惊人的...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18:24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3-6-9 18:07 发表
没人提文中关键的一点:碳排放量?
烧煤的碳排放量是惊人的...
所以我说目前电动车不具备普及的条件,不要拿环保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粉饰.
我的推测就是油,煤都差不多烧完的时候,人类不得不靠核电站为主力维持电动车运行,当然这是以目前的科技来展望,如果出现什么真正革命性的技术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13-6-9 18:28

油和煤再过几百年都烧不完
作者: breadabo    时间: 2013-6-9 18: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C8813)

只能呵呵厚了。
作者: BD    时间: 2013-6-9 21: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种农科水平的傻逼文真心懒得喷。
作者: himura    时间: 2013-6-9 21:21

引用:
原帖由 占戈人尔 于 2013-6-8 22: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续航里程,充电时间,这是两个致命问题,一箱油三分钟加满开一周多,充两小时电开几天?就这一点没法解决,混动倒是个好解决方案
下班回家充电到第二天天明, 8点到8点, 可以了吧.

我不是特斯拉饭, 我觉得它不现实, 但有句港句充电时间这个方面问不大
作者: ro4074    时间: 2013-6-9 21: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3-6-9 13:14 发表
马车是生物做功,汽车是机械,至于用电还是用油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电能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
发电站过来的电能可以说是最不环保的能源,发电厂主流是火力发电,核发电,然后线路传输又有损失,实际效率还不如直接燃烧来得高.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地方晚上电价比白天便宜么?因为对电厂来说,无论你晚上用不用电,它都在发电。从根本上来说,电是可再生能源而石油不是。你说电的传输有耗损,那石油从油田到油箱这整个过程消耗的成本就低么?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9 22:25

引用:
原帖由 ro4074 于 2013-6-9 21: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地方晚上电价比白天便宜么?因为对电厂来说,无论你晚上用不用电,它都在发电。从根本上来说,电是可再生能源而石油不是。你说电的传输有耗损,那石油从油田到油箱这整个 ...
现在主力发电方式一个火电一个核电.
火力目前来说虽然便宜,但绝不能算可再生资源,如果煤矿算的话那连带石油也可以算可再生了,而且污染严重.
核电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能算可再生资源,但是坚持的时间应该会长到你觉得它是可再生的,污染可以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一旦泄露就恐怖了.
水电符合可再生的条件,但是能修建的地点有限,无法成为主流,而且对环境的破坏多少是有的.

而且实际上电能本身也不是过剩的,大陆一到夏天还有很多地方在限电,再普及电动汽车只会更加严重,那么纯电动车替代传统汽车的必要性究竟在哪里?
作者: msforza    时间: 2013-6-10 01: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3-6-9 18:07 发表
没人提文中关键的一点:碳排放量?
烧煤的碳排放量是惊人的...
喷了,还有助拳的
一吨煤粉多少碳排,一吨汽油多少碳排
再考虑上能量转化效率
您给算算是发电厂排的多还是汽车排的多
如果按原油算呢
冶炼过程中的排放算不算?副产品的污染算不算?
烧煤的话可没这么复杂,几乎简单到打成煤粉就能烧了
作者: yoyo.samuel    时间: 2013-6-10 06: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文章文风就说明问题了,别人的好都是没技术含量的,好嘛,那苹果就是装逼的,leica也是。要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才真英雄。二逼。
作者: breadabo    时间: 2013-6-10 07:04

原来某些人的逻辑是:A方法污染是100,B方法污染是70。反正B方法也还是有污染,不算什么革命技术,所以我们还是继续坚持用A方法好了。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3-6-10 07: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CDMA)
引用:
原帖由 @msforza  于 2013-6-10 01:4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喷了,还有助拳的
一吨煤粉多少碳排,一吨汽油多少碳排
再考虑上能量转化效率
您给算算是发电厂排的多还是汽车排的多
如果按原油算呢
冶炼过程中的排放算不算?副产品的污染算不算?
烧煤的话可没这么复杂,几乎简单到打成煤粉就能烧了
一吨汽油和一吨电煤燃烧后的能量是一样的?
能量密度不同吧,除非你能找出它写的数据有大的出入。
要说污染,造锂电池有没有污染?那几千个电池模块又不是玉米壳做的

本帖最后由 toshiya115 于 2013-6-10 07:4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stkoichi    时间: 2013-6-10 08:42

我怎么记得说过普锐斯的电池毒的要命?

话说本田辆FCX Clarity氢动力的搞得如何了?好像到现在还是在出租,但是不卖的阶段吧。。。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13-6-10 09:48

引用:
原帖由 breadabo 于 2013-6-10 07:04 发表
原来某些人的逻辑是:A方法污染是100,B方法污染是70。反正B方法也还是有污染,不算什么革命技术,所以我们还是继续坚持用A方法好了。
任何美好的结果都要考虑前期成本,况且这个结果也并不是那么美好,先不说电动汽车的便利性,光是价格就不可能让多数人接受,特斯拉是走高端路线以卖奢侈品的套路回避了这个问题,电池技术不突飞猛进电动汽车就不可能普及.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