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injo 于 2013-6-6 19:1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拿掉怎么进恢复模式
原帖由 @witheredleaf 于 2013-6-6 19:21 发表
就是因为有这个实体键,上下两边太长,导致特别驴脸
原帖由 27 于 2013-6-6 21:4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Tablet S)
看网上有教怎么用辅助功能而避免使用home键的,一群人叫好,这多讽刺
所有程序均没有退出或结束的指令,都得按实体键,还能再傻点不,要杀进程还得按两下 企鹅蹬腿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6-6 21:54 发表
杀进程这一点iPhone确实傻逼,太不方便了,先得双击然后还得一个个地杀。安卓机杀进程清内存直接桌面就有快捷方式,点一下还有嗷嗷嗷旋转加变色的动画,用户体验极佳。
原帖由 @luokezhu 于 2013-6-6 21:58 发表
虚拟键确实容易误操作,主要是玩游戏的时候,原生系统那么大一栏就放三个键确实挺傻,平板更傻
原帖由 @soloyu 于 2013-6-6 21:36 发表
虚拟按键太傻逼了,想不通谷歌有什么好推广的,还好三星没跟风
原帖由 27 于 2013-6-6 21:4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Tablet S)
看网上有教怎么用辅助功能而避免使用home键的,一群人叫好,这多讽刺
所有程序均没有退出或结束的指令,都得按实体键,还能再傻点不,要杀进程还得按两下 企鹅蹬腿
原帖由 27 于 2013-6-6 21:4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Tablet S)
看网上有教怎么用辅助功能而避免使用home键的,一群人叫好,这多讽刺
所有程序均没有退出或结束的指令,都得按实体键,还能再傻点不,要杀进程还得按两下 企鹅蹬腿
原帖由 @rbf1993 于 2013-6-6 22:29 发表
避免使用home键的唯一原因不是玻璃心的怕home键坏掉了么?
单点一下home键,对比猴子的“返回→返回→返回→……”/“菜单→退出“到底谁更傻?
原帖由 @rbf1993 于 2013-6-6 22:29 发表
避免使用home键的唯一原因不是玻璃心的怕home键坏掉了么?
单点一下home键,对比猴子的“返回→返回→返回→……”/“菜单→退出“到底谁更傻?
原帖由 Crusher 于 2013-6-6 22: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喷了, 猴机的小房子按键就这么被你无视了
另外,HOME我已经坏过了, 狗4,18个月左右吧,详情请参见我上面描述,
单位一堆狗4/4S测试机,HOME基本上都是高频使用,坏的几率 ...
原帖由 27 于 2013-6-6 22: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Tablet S)
既然硬件工艺不行,为啥还要用软件对其施加无谓的压力呢
不说别的,就说我上面提到的程序主页没有退出或结束按钮这点就是傻逼到无以复加的限制,毫无逻辑可言
苹 ...
原帖由 @rbf1993 于 2013-6-6 23:03 发表
小房子按键不就是个还能再傻点的home键的虚拟版么?
原帖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3-6-6 23:05 发表
不就是怕HOME键损坏了嘛。。人都心疼,尤其天朝人,花几个月工资买台iPhone连按键都舍不得按,生怕哪天不灵了。
我从来没打开过这个圆点,我也不怕把HOME键按坏了,我反而希望把HOME键按坏了这样我就可以回去苹果店换一台(翻)新的iPhone5了。
原帖由 Crusher 于 2013-6-6 23: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猴机物理虚拟的都有
没喷到点子上, 失败!
猴机按键最大的问题是太多,
以至于教老年人使用的时候我都只教HOME和返回键,菜单键根本和他们解释不清,直接教他们忽略,
那个 ...
原帖由 @烏鴉 于 2013-6-6 23:11 发表
大哥,过保了换(翻)新要1800好吗(4s)?华强北换个home键20块。。。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6-6 21:42 发表
还真有人喜欢4.0这种看片玩游戏都挥之不去的一大坨虚拟键……
原帖由 Crusher 于 2013-6-6 23:2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我有预感,柯南会和你说为啥不买applecare?!
才几百你们都舍不得,不要怪水果! :D
原帖由 @rbf1993 于 2013-6-6 23:21 发表
现在又来了个“多任务键”,我觉得这比双击home还弱智。。。还把菜单键替了。
原帖由 @DvRyu 于 2013-6-6 23: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7
什么挥之不去啊
很多视频播放器和在线视频app,全屏播放时都会自动隐藏虚拟键的
就算要彻底关闭虚拟键,也不难吧~
原帖由 @27 于 2013-6-6 21: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Tablet S)
你说的这个是安卓原生功能吗 猴子问号
原帖由 rbf1993 于 2013-6-6 23:05 发表
不知道有没有人专门调查过home键的损坏率,反正我自己用过的5台ios设备home键都是好好的……身边也没有人说home键坏掉的。
我倒是觉得谷歌强制推虚拟键是傻逼呢。哥俩谁也别说谁,一个钟情实体,一个钟情虚拟。
原帖由 rbf1993 于 2013-6-6 22:29 发表
避免使用home键的唯一原因不是玻璃心的怕home键坏掉了么?
单点一下home键,对比猴子的“返回→返回→返回→……”/“菜单→退出“到底谁更傻?
原帖由 rbf1993 于 2013-6-6 23:05 发表
不知道有没有人专门调查过home键的损坏率,反正我自己用过的5台ios设备home键都是好好的……身边也没有人说home键坏掉的。
我倒是觉得谷歌强制推虚拟键是傻逼呢。哥俩谁也别说谁,一个钟情实体,一个钟情虚拟。
原帖由 baki 于 2013-6-6 23:4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多任务键煞笔到姥姥家去了,什么样的智商才会认为这样一个键会比固定的菜单键更常用?
原帖由 @jamesxuyiyi 于 2013-6-7 09:38 发表
家里所有的IPHONE IPAD设备,就两台4的HOME挂的,,,而4是水果卖的最好,所以HOME的BUG被放大和妖魔化了。4S后面HOME内部都上封上胶条了。5都用螺丝了。
原帖由 linkyw 于 2013-6-7 09:38 发表
喷了,猴也有home键的好不好
要连带杀进程的话,home退回桌面,按进程键跳出所有进程,滑动删除进程 总共3下
ip退出连带杀进程 ,home退回桌面,双击home跳出所有进程,点击图标右上角X
到底谁傻啊?
话说我 ...
原帖由 @Crusher 于 2013-6-6 22: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喷了, 猴机的小房子按键就这么被你无视了
另外,HOME我已经坏过了, 狗4,18个月左右吧,详情请参见我上面描述,
单位一堆狗4/4S测试机,HOME基本上都是高频使用,坏的几率 ...
原帖由 QuiGon 于 2013-6-7 10: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09年11月买的3GS用到现在,目前为止home键还能使。前段时间糖汁撒按键上了,擦擦干净居然还是可以用。
虽然我打从iPhone的第一天起就狂不待见它,但就home键来说,还真没啥可抱 ...
原帖由 Crusher 于 2013-6-7 09:5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咱能理智一点吗?买了件东西有缺陷还帮他洗地这种情怀也太博爱了
4的home即使按1%的故障率都属于品控问题,更何况我这几十台狗4的情况看来,高频使用超过12个月home出现故障几率 ...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6-6 21:54 发表
杀进程这一点iPhone确实傻逼,太不方便了,先得双击然后还得一个个地杀。安卓机杀进程清内存直接桌面就有快捷方式,点一下还有嗷嗷嗷旋转加变色的动画,用户体验极佳。
原帖由 @恋妖壶 于 2013-6-7 10:10 发表
iphone待机还悲剧?和NOKIA比吗
原帖由 kuibobo 于 2013-6-7 10:49 发表
你们还是跳不出温到死的怪圈,应用不需要杀,系统会自动维护内存,垃圾回收器会回收内存。内存并不是永远都不是剩余的越多越好,剩余多说明系统没有充分利用。
频繁kill掉程序,重新运行程序要进行大量io,反 ...
原帖由 @ages7mark 于 2013-6-7 10:57 发表
我觉得以后ip估计改成mx2的那种了,我觉得用起来很方便,而且也小巧不占地方,看起来又漂亮,也不会误触,也不会按坏![]()
原帖由 @kuibobo 于 2013/6/7 10:49 发表
你们还是跳不出温到死的怪圈,应用不需要杀,系统会自动维护内存,垃圾回收器会回收内存。内存并不是永远都不是剩余的越多越好,剩余多说明系统没有充分利用。
频繁kill掉程序,重新运行程序要进行大量io,反而更 ...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6-7 06: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不难的,自己折腾一下就能隐藏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