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看很多人都在喷二手限制,醒醒吧,一切罪与罚都是因为pc架构 [打印本页]

作者: zhaodachen    时间: 2013-5-25 07:57     标题: 看很多人都在喷二手限制,醒醒吧,一切罪与罚都是因为pc架构

看很多人都在喷二手限制,微软二手游戏限制也是不得已,这代主机完全pc化,从架构到内容都与pc趋同,大家都忘了一点,这代主机的游戏必须安装在硬盘上才能运行(虽然安装过程中也可以边安边玩),这也就造成了次世代的游戏如果不使用账号限制,那你的一个光盘可以在无数主机上免费使用。。。。
这才是重点,所以说我估计ps4也会有类似的机制,比如是你在第二台主机上运行了本游戏,那第一台上就无法运行
作者: rinlord    时间: 2013-5-25 08: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干脆一盘多机用算了,反正每天都要联网激活,光盘就省个下载时间。
作者: zhaodachen    时间: 2013-5-25 08:37

引用:
原帖由 rinlord 于 2013-5-25 08: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干脆一盘多机用算了,反正每天都要联网激活,光盘就省个下载时间。
我觉得应该开卖cdkey
作者: playerstation    时间: 2013-5-25 08:40

引用:
原帖由 zhaodachen 于 2013-5-25 08:37 发表

我觉得应该开卖cdkey
MS在XP上吃算号器的亏还少么。
作者: darkjack    时间: 2013-5-25 08:43

引用:
原帖由 playerstation 于 2013-5-25 08:40 发表


MS在XP上吃算号器的亏还少么。
steam也是cdkey,我怎么没见过有算号器。
作者: 不要看我    时间: 2013-5-25 08: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人stema就玩这么好
作者: linkyw    时间: 2013-5-25 08:48

引用:
原帖由 darkjack 于 2013-5-25 08:43 发表


steam也是cdkey,我怎么没见过有算号器。
你不能保证那个牛逼黑客哪天就帮“他”破个处啊……
“他”自行代入
作者: 首斩破沙罗    时间: 2013-5-25 08:54

可以每次游戏的时候验证一下光盘啊
作者: zhaodachen    时间: 2013-5-25 08:55

引用:
原帖由 首斩破沙罗 于 2013-5-25 08:54 发表
可以每次游戏的时候验证一下光盘啊
放在硬盘上就是为了方便,这样更麻烦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3-5-25 08:56

引用:
原帖由 playerstation 于 2013-5-25 08:40 发表


MS在XP上吃算号器的亏还少么。
算号器不是说真的破解CDKEY加密方式算出来一个CDKEY
而是黑客们收集了网上的数十至数百个CDKEY做一个随机数
这种方式仅在以前不绑定CDKEY和账号的游戏里面有效,一但是STEAM和ORIGIN那种绑定CDKEY和账号的模式,算号器就完全无效了
作者: Oldman    时间: 2013-5-25 09: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zhaodachen  于 2013-5-25 08:37 发表
我觉得应该开卖cdkey
cdkey 有效的话,windows系列就不会转向联网激活了。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3-5-25 09:28

好吧,转了圈gaf,发现两家都没有把话说得很死很死。。
但显然是索尼那边的态度宽松不少。。

两家都应该在放消息探测大众可接受的下限。。
调研公司肯定正在密锣紧鼓中。。

这个是软开关,不是硬件规格,只要调研数据ok,说改就改。。

或许再讨论下去也没有什么实则上进展了。。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3-5-25 09:33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5-25 09:28 发表
好吧,转了圈gaf,发现两家都没有把话说得很死很死。。
但显然是索尼那边的态度宽松不少。。

两家都应该在放消息探测大众可接受的下限。。
调研公司肯定正在密锣紧鼓中。。

这个是软开关,不是硬件规格,只要 ...
这么说的话,STEAM模式真的不可能了么~
真遗憾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24小时检测
作者: 倍舒爽    时间: 2013-5-25 09:47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3-5-25 09:33 发表

这么说的话,STEAM模式真的不可能了么~
真遗憾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24小时检测
两家所有游戏都有数字版!!100八仙confirmed!
你这么喜欢数字版,慢慢下吧,有些50g一个。。
作者: rinlord    时间: 2013-5-25 09: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现在1080p高清电影都快普及了,而且50g真不算多,一天就下完了,再者50g的游戏有多少,rip下大多游戏也就十几g
作者: rinlord    时间: 2013-5-25 10: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Oldman  于 2013-5-25 09: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cdkey 有效的话,windows系列就不会转向联网激活了。
windows也联网激活,不一堆d版,各种激活方式。
作者: darkjack    时间: 2013-5-25 10: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5-25 09:47 发表
两家所有游戏都有数字版!!100八仙confirmed!
你这么喜欢数字版,慢慢下吧,有些50g一个。。
没几个游戏有50的容量,而且两家都支持边下边玩
作者: KoeiSangokushi    时间: 2013-5-25 10:06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3-5-25 09:47 发表



两家所有游戏都有数字版!!100八仙confirmed!
你这么喜欢数字版,慢慢下吧,有些50g一个。。
PSN这破烂网速我都挣扎的下了100GB的数字版游戏。。。
作者: ttk    时间: 2013-5-25 10:13

狗屁,就是搂钱。
作者: 首斩破沙罗    时间: 2013-5-25 17:46

引用:
原帖由 zhaodachen 于 2013-5-25 08:55 发表

放在硬盘上就是为了方便,这样更麻烦
可以选择,能联网的时候就上网验证一下,上不了网的时候可以选择用光盘验证!
作者: md2    时间: 2013-5-25 21:13

引用:
原帖由 rinlord 于 2013-5-25 09: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现在1080p高清电影都快普及了,而且50g真不算多,一天就下完了,再者50g的游戏有多少,rip下大多游戏也就十几g
呵呵

你看看现在的主机区话题都是什么

如果强制下载,那我保证到时候游戏论坛一半的帖子都是骂厂商的本地服务器垃圾
我还没见到哪家厂子敢保证自己的服务器不被多数用户骂的
作者: md2    时间: 2013-5-25 21:15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3-5-25 10:06 发表

PSN这破烂网速我都挣扎的下了100GB的数字版游戏。。。
那让你以后永远只能用这破烂网速下载呢?
游戏出了,你1个星期后玩到,第一个DLC的攻略在美国那边都出了
考虑到流量大了,可能会比现在更慢


建高速服务器的钱是天文数字,SONY和MS没有任何理由出这笔钱,厂商更不可能了

[ 本帖最后由 md2 于 2013-5-25 21:17 编辑 ]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13-5-25 21:17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13-5-25 21:15 发表


那让你以后永远只能用这破烂网速下载呢?
考虑到流量大了,可能会比现在更慢


建高速服务器的钱是天文数字,SONY和MS没有任何理由出这笔钱,厂商更不可能了
您在搞笑?

对战服务器它可能不用心建,这下载服务器它不建好了,等于游戏卖不出去,等于自毁渠道

厂商脑子有屎否?
作者: md2    时间: 2013-5-25 21:19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3-5-25 21:17 发表


您在搞笑?

对战服务器它可能不用心建,这下载服务器它不建好了,等于游戏卖不出去,等于自毁渠道

厂商脑子有屎否?
难道现在这傻逼网络不是MS和SONY自己建的?强制更新更不上,难道我上的是私服?

当年他们的信誓旦旦你都忘了?

都别说总体水平,就这各地区服务器水平不一致,就够引发第三次网络大战了

一切的一切现在都已经预演过了,把网络数据流量降到最低才是唯一的办法

[ 本帖最后由 md2 于 2013-5-25 21:21 编辑 ]
作者: 便腥惊肛    时间: 2013-5-25 21:28

XBOX1代也是PC架构的吧
作者: austin17    时间: 2013-5-26 08: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Lumia 920)
引用:
原帖由 @playerstation  于 2013-5-25 10:40 发表
MS在XP上吃算号器的亏还少么。
这早就不是问题了
作者: austin17    时间: 2013-5-26 08: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Lumia 920)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13-5-25 23:19 发表
难道现在这傻逼网络不是MS和SONY自己建的?强制更新更不上,难道我上的是私服?

当年他们的信誓旦旦你都忘了?

都别说总体水平,就这各地区服务器水平不一致,就够引发第三次网络大战了

一切的一切现在都已 ...
连不上live一般是你自己的问题包括你的isp,连不上psn就不奇怪了,大家都懂的
作者: achen126    时间: 2013-5-26 10:23

喷了,强制下载的话明年TG业界讨论区起码少一半人你信不信...
作者: smokesnake    时间: 2013-5-26 11:29

没看懂,限制二手和PC架构有什么联系?难道PS3没有硬盘安装?喷了
作者: 花花大少    时间: 2013-5-26 11:35     标题: 回复 10# 的帖子

不懂还乱说。
算号器是破解了本地程序的加密方法进行算号的。(用反汇编等方法)
但是算号器无法破解网络验证(因为无法破解在服务器上的验证器)。
作者: md2    时间: 2013-5-28 15:59

引用:
原帖由 austin17 于 2013-5-26 08: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Lumia 920)

连不上live一般是你自己的问题包括你的isp,连不上psn就不奇怪了,大家都懂的
网通用户在吃草,在吃草!!
作者: md2    时间: 2013-5-28 16:03

拿现在的网络流量说事根本没意义
现在下载服务器的巅峰负荷大概只有全下载以后的百分之一


尤其是COD之类超大作发售的日子,全球网络必然瘫痪
闹出这么大的事情,MS还想活?
作者: 掳卡古米    时间: 2013-5-28 16:39

那为什么要PC架构呢? 有啥好处?
作者: kony    时间: 2013-5-28 17:20

引用:
原帖由 掳卡古米 于 2013-5-28 16:39 发表
那为什么要PC架构呢? 有啥好处?
降低开发成本,一个架构出不同的平台
作者: veryend    时间: 2013-5-28 17:26

引用:
原帖由 zhaodachen 于 2013-5-25 07:57 发表
看很多人都在喷二手限制,微软二手游戏限制也是不得已,这代主机完全pc化,从架构到内容都与pc趋同,大家都忘了一点,这代主机的游戏必须安装在硬盘上才能运行(虽然安装过程中也可以边安边玩),这也就造成了次世代的游戏如果不使用账号限制,那你的一个光盘可以在无数主机上免费使用。。。。
这才是重点,所以说我估计ps4也会有类似的机制,比如是你在第二台主机上运行了本游戏,那第一台上就无法运行
真替LZ智商捉急,360的完全安装被你吃了?
作者: 掳卡古米    时间: 2013-5-28 17:35

引用:
原帖由 kony 于 2013-5-28 17:20 发表


降低开发成本,一个架构出不同的平台
那为什么不和360一样,安装了也必须要有光盘玩?
作者: zhqing    时间: 2013-5-28 17:38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13-5-28 16:03 发表
拿现在的网络流量说事根本没意义
现在下载服务器的巅峰负荷大概只有全下载以后的百分之一


尤其是COD之类超大作发售的日子,全球网络必然瘫痪
闹出这么大的事情,MS还想活?
没这么大压力吧,负荷并不都在下载服务器端呀,bt,电驴这样的点对点下载处理这个的大规模下载问题不大吧。退一万步说,迅雷难道会怕迅雷会员下载量大么?
作者: zhqing    时间: 2013-5-28 17:41

引用:
原帖由 zhaodachen 于 2013-5-25 08:37 发表

我觉得应该开卖cdkey
用激活码就可以了,光盘只是载体,不愿意下载的可以给点小钱付个成本费就可以了,搞优惠的话可以免费赠送,然后买激活码激活即可。仙剑5,血雨这样的模式也挺好的呀,只花玩一遍的钱就可以了。
作者: 你老闆    时间: 2013-5-28 17:45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13-5-28 16:03 发表
拿现在的网络流量说事根本没意义
现在下载服务器的巅峰负荷大概只有全下载以后的百分之一


尤其是COD之类超大作发售的日子,全球网络必然瘫痪
闹出这么大的事情,MS还想活?
這也是為什麼Steam有提前幾天下載的機制,就係MS和Sony跟不跟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