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铁老大”的另一个世界(《见证》第55期,网易游戏频道) [打印本页]

作者: Dagou    时间: 2013-3-25 10:07     标题: “铁老大”的另一个世界(《见证》第55期,网易游戏频道)

“铁老大”的另一个世界

(《见证》第55期: http://game.163.com/special/jianzheng_55

  
  
  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建造了几乎所有型号的中国机车和车底,铺设了包括2284公里的京广线在内的十多条中国干线。他们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下设京广铁路、京沪铁路、青藏铁路等多家分公司。今年年初,他们还打算为全国铁路局站段的贫困职工发起募捐。
  
  

一、虚拟驾驶

  
每天晚上,车迷登录这款已有12年历史的老游戏。外人觉得枯燥乏味的内容,他们却乐此不疲
  “客电快拐三三四前方2.2公里处红灯,询问区间是否被占用?”
  “区间1公里红,400米,限速45公里。客电快拐三三四司机明白!”
  “客电快拐三三四大屯站机外停车。”“客电快拐三三四大屯站进站信号好了,两道通过。”
  这是延吉至大连K7334次列车司机小吴,与大屯站车站值班员之间的一段通话。前方信号灯变绿后,小吴将机车换向器调至前进档,缓解空气制动阀,鸣笛示意。列车缓缓开动,驶过大屯站站台后,加速前进。
  K7334次列车是一辆22B型客车,即俗称的“绿皮车”。驾驶室内,小吴的面前没有操纵杆、拨盘、旋钮或手柄,只有键盘、鼠标。他与车站值班员之间的通话,并非通过铁路专用的列调对讲机,而是借助对讲机效果的语音聊天软件。这辆电力机车,也并非奔驰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而是行驶在闪烁的电脑屏幕上。
  每天晚上,数百人登录这款已有12年历史的老游戏《微软模拟火车》。这里没有紧张刺激的飙车,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只有一成不变的景观,以及车轮摩擦铁轨的单调声响。
  他们分配好各自的岗位,按照现实中的操作流程与规范,一丝不苟。总调度下计划至局站调度,客货运调度调派司机,司机与车站值班员以语音互相联络,共同完成车机联控作业。游戏的时间与真实的时间相对应,这意味着,现实中三小时的车程,游戏里同样需要开三个小时。
  
中国车迷的最大聚集地“海子铁路网”,被关停长达两年之久,有人猜测是迫于铁道部的压力
  海子铁路网是中国车迷的最大聚集地之一,前身为“绵阳铁路客运信息港”,创办于2000年,两年后改名“海子铁路网”,确立“传递铁路信息,弘扬火车文化”的宗旨,并增设“火车游戏”版块。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海子铁路网组织“三车四地”网络直播活动。全国各地的车迷从北京、成都、西宁、拉萨四地登上青藏铁路首发列车,实时传回沿线的图片与文字,盛况空前。
  如日中天之际,2010年2月4日,海子铁路网突然关闭发帖功能,论坛用户只能浏览旧贴,无法发新贴或跟帖。之后长达两年,网站始终处于关停状态。2月4日这一天,被称为“中国车迷的黑暗一天”。
  海子铁路网对此解释含糊,称“论坛目前的存在方式与近期国情”、“铁路综合能力滞后与民众心理预期”、“网友自主发言权利与素质”之间存在矛盾,网站能否恢复,“牵扯多方面机构的协调与理解”。
  有人猜测,海子铁路网此次关停整顿,是在铁道部的施压之下。2009年12月,武广高铁开通前夕,海子铁路网率先披露运行时刻表及商业运营区间票价。这些内幕消息引发网友对“被高铁”的不满,也成为网站被封的导火索。
  海子铁路网被关后,车迷们大多流向“长江铁路网”和“铁路在线”。部分模拟火车爱好者流向“模拟火车中国站”,这是国内最早的一家模拟火车游戏专业讨论站,由海外网友“tang”创办于2003年。
  
  

二、另一个世界

  
他们打算以虚拟铁路总公司的身份,发起募捐活动,为全国铁路局站段的贫困职工家庭捐款
  模拟火车中国站最初只是一个简陋的免费论坛,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国内模拟火车游戏爱好者交流信息、获取资源的主要场所。
  现任站长“拉萨”是青藏铁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每年有八个月时间,是在颠簸的火车上度过的。坐了一整天火车,晚上回到家,打开电脑,进入游戏,登上飞驰的列车,听着列车广播的音乐,欣赏沿途风景,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
  在他的组织下,模拟火车中国站的车迷们成立了虚拟中国铁路集团总公司,下设京广铁路、京沪铁路、京哈铁路、青藏铁路、武广高铁等八家分公司,并设置总裁办公室、技术办公室、总调室、派班室等职能部门。
  人数最多时,这家虚拟铁路总公司有400多名成员,多数是业余车迷。但他们对铁路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不少工作多年的铁路职工,令“拉萨”这个从小在铁路系统内长大的铁路人也感到惊讶。一次,他把玩家编制的趟计划和司机报单拿给同事看,从格式到数据,规范准确,同事难辨真假。
  这些车迷不仅以游戏模拟现实,还试图将游戏代入现实。今年年初,他们打算以虚拟铁路总公司的身份,发起募捐活动,为全国铁路局站段的贫困职工家庭捐款。这个计划因铁道部机构改革而暂时搁置。
  
网友制作的任务,再现了2008年南方雪灾救援行动,玩家驾驶内燃机车,前往滞留线路救援
  模拟火车游戏的乐趣,首先在于逼真的机车驾驶操作模拟,这要求玩家对火车和铁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例如,不同类型的机车有不同的操作步骤。电力机车或电力动车组启动前,需要先检查受电弓是否已升起;运行时,需要把空气制动放在运转位上;停车时,需要把空气制动放在全制动位上,让风管充气,再把空气制动放在中立位上。
  调车、待避、救援等复杂任务的模拟,是这类游戏的另一玩点。去年年底,网友“云中漫步”制作“雪灾虚拟救援任务”,模拟了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的紧急救援行动。当时,南方电气化接触网大部分受损,在途电力机车全部停运,铁道部紧急调集内燃机车,赶往滞留线路实施救援。
  虚拟救援任务再现了成渝线的雪灾救援过程,玩家驾驶DF4D型内燃机车,在内江站临时编组,待避20分钟,8点30分从内江出发,8点44分抵达裨木镇,在裨木镇车站起重机车吊装作业2分钟,裨木镇折返时间8点56分,内江到站9点10分。
  这一任务难度颇高,玩家必须精确控制时间,提前或延误,均可能导致与其它车辆的相撞。
  
追尾事故发生后,两名参赛者提交详尽专业的事故报告,包括事故经过、调查结果、汇报材料
  2011年,模拟火车中国站前站长“tang”开发基于《OpenRails》的联机程序,为模拟火车游戏添加了一种新玩法:多名玩家同时登录游戏,分别担任司机、运转车长、车站值班员、车站外勤等职务,以语音聊天软件相互联络,发布调度命令,开放引导信号,协作完成车机联控任务。
  联控任务不仅是对反应力、操控能力的考验,也是对铁路专业知识的考验,例如作业程序是否规范,联控用语是否标准,对机车、线路、场站、股道以及信号机等情况是否熟悉。
  去年,模拟火车中国站举办了一场网络车机联控大赛,共35人报名,年龄最小者14岁。
  组织者预先设定机车类型、行驶路线、起始时间,参赛司机在调度的指挥下,争取将火车安全准点地开至目的地。比赛的第一名,被“上局杭段-T32(Z9司机)”获得。
  比赛过程中,两名参赛选手未控制好列车速度,对突发事件未作出及时反应,导致两次追尾事故。
  赛后,这两名“肇事者”分别向站长提交了详尽专业的事故报告,包括事故经过、事故调查结果、事故汇报材料等。
  
  

三、模拟游戏

  
车迷制作了几乎所有型号的中国机车和车底,铺设十多条中国干线,包括沿途的设施和景物
  模拟火车游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代的DOS游戏《机械师》(Mechanik),在此基础上,波兰人开发了《EU07》。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款游戏能够在机车操作的拟真度方面超越《EU07》。但也因其过于专业,操作过于复杂,仅有一小群狂热车迷对它情有独钟。
  在中国大陆正式发行的第一款模拟火车游戏,是1998年美国人开发的《铁路大亨II》。玩家扮演一家铁路股份公司的董事长,购买机车,修建铁路,运输乘客和货物。游戏的重心,在于经营模拟而非驾驶模拟。
  2001年,英国人开发的《微软模拟火车》问世后,车迷纷纷转向这款更专业的火车模拟游戏。其官方版本,包含英国、奥地利、美国、日本的六条线路、十二辆机车,并没有中国内容。
  于是,中国车迷使用游戏附带的编辑器和工具,以全国各地铁路局配属机车为蓝本,制作出了几乎所有型号的中国机车及客货车车底,并且铺设了京广线、京沪线、京哈线、成昆线、成渝线、沪宁线、宝成线等十多条干线,以及道岔、信号机和沿途景物。还有车迷实地录制下国产车型的音效,加入游戏。
  《微软模拟火车》中国内容的早期制作者,包括“tang”、“深田培培”、“owlet”、“夜想”等网友。2005年,“Star21”、“子非鱼”完成游戏汉化。之后,在越来越多的车迷的参与下,中国成为虚拟车辆数量最多、虚拟线路里程最长的国家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一名学生开发地铁模拟游戏,玩家可模拟驾驶上海地铁一号线的AC-01型列车
  除《微软模拟火车》外,在中国车迷中间较为流行的模拟火车游戏,还有《RailWorks》、《OpenRails》、《TrainZ》、《BVE》等。
  《RailWorks》被视为《微软模拟火车》的正统续作,其中国内容主要由“cathay808”领导的RISC小组制作。《OpenRails》相当于升级图像引擎后的《微软模拟火车》,由“tang”负责汉化和联机功能的开发。《Trainz》的中国内容大多由网友“Ocemy”(思维机器)制作,“铁北重工”是他的个人网站。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大四学生郑昊开发地铁模拟游戏《申城脉动》。玩家可以驾驶上海地铁一号线的AC-01型列车,模拟驶入车站、停站上下客、折返的全过程。列车控制台的操作,包括前进方向切换、输出动力控制、制动控制、紧急制动等。游戏还会记录下地铁的准点情况,以及停靠位置的准确度。
  《申城脉动》发布后,另一位网友制作了上海地铁七号线的模拟游戏,基于日本车迷开发的《BVE》系列。该系列最早发布于2000年,画面简陋,没有外部视角,也没有完善的光照模式,但拥有《微软模拟火车》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例如音效逼真、有车内视角晃动、外轨超高等。
  2008年,一位欧洲车迷发布开源跨平台的《openBVE》,兼容《BVE》原有线路及车辆规格,并且增加了外部视角、立体驾驶室等内容。
  
  

四、青藏铁路

  
若过于追求真实,青藏线在发布时会遇到麻烦。沿线的军事设施、通信设施,可能涉及机密
  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是中国车迷最期望在游戏中开通的一条线路。
  青藏铁路的制作困难重重,首先是海拔问题。现实中的青藏铁路,大部分路轨铺设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路面上。而游戏中,海拔高度必须控制在3000米以下,否则地形生成器无法导入数据。海拔落差过大,还可能导致地表断裂。
  解决方案之一,是把海拔2828米的格尔木设成海拔0米,以此为基准,重新计算各地的相对海拔。这样,实际海拔5072米的青藏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垭口,游戏中的相对海拔为2244米,在可接受范围以内。
  地形复杂是修建青藏铁路的另一障碍。普通的山区线路,可以对照谷歌地球的卫星图,打好地标后,按实际地形直接铺轨。而青藏铁路沿途地貌,即便借助谷歌地球也无法完全再现。
  此外,青藏铁路沿线45个车站,其进出口线路、建筑物、通信信号设备等,均需依据真实数据进行制作。由于部分地段为无人区,部分小站,如错那湖、羊八井等,为无人看管站,资料匮乏,需要有人实地考察拍摄,采集素材。
  若过于追求真实,这条虚拟青藏线在上网发布时同样会遇到麻烦——铁路沿线的军事设施、通信设施等,可能涉及机密。
  
  

结束语


  去年,一位玩家联系“拉萨”,请他帮忙远程安装游戏。视频聊天时,“拉萨”发现对方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老人说,他已经68岁,年轻时是一名教师,很少离开家乡,也没怎么坐过火车,想在游戏里坐一坐中国的火车,看一看沿途的风景。他说他最想跑的是青藏线,可惜年事已高,只要能在游戏里体验一下,已经心满意足。
  “我是铁路人,我就是想(通过游戏)宣传一下铁路,让更多的人认识铁路,了解铁路。”“拉萨”说。他希望车迷共同创造的这个虚拟世界,能够满足老人的心愿。
  现实世界,我们的火车正朝着时速400公里冲刺;另一个世界,人们仍在为蒸汽机车添煤加水。现实世界,统治了64年的“铁老大”已不复存在;另一个世界,还有一群热爱铁路的普通人,为中国铁路奉献着他们的热情。
(本期题图为铁路媒体人、资深铁路摄影师罗春晓摄影作品。)
作者: 灰太狼    时间: 2013-3-25 16:23

碉堡了,都是人才。
作者: 今晚打老鼠    时间: 2013-3-25 17:15

大学时附近寝室有仨特迷火车
有兄弟调侃他们是“看火车都能射”:D
作者: eshin    时间: 2013-3-25 21:14

铁道宅在日本非常常见吧
作者: Yit    时间: 2013-3-26 00: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谁知道hasea 2010年那会怎么回事? 好像站内几个元老打起来了?
作者: firesun    时间: 2013-3-26 03: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原来国内也有铁路宅,受教了
作者: geekless    时间: 2013-3-26 19:17

看到铁路宅第一反应是sheldon...
作者: sgg163    时间: 2013-3-27 13:38

不错,马克。
作者: 去日留痕    时间: 2013-3-28 19: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牛逼啊
作者: md2    时间: 2013-4-1 15:45

这比航空迷还专业

太强大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