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杂谈] 探讨一下,加价卖车究竟是厂商的问题还是经销商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宋江    时间: 2012-12-12 15:18     标题: 探讨一下,加价卖车究竟是厂商的问题还是经销商的问题

一直都在喷加价卖车.一些热销车型,无论是大众还是本田都曾加价卖车.

那加价卖车,究竟是谁的责任? 是厂方加价?还是单纯的经销商的市场行为.

假如加价卖车应该是4S店的行为,厂商对于4S的加价卖车有没有干涉的权力?
另外,国家对于汽车销售的超过定价,有没有干涉的义务.
作者: kdscw    时间: 2012-12-12 15:21

经销商行为,厂商默许。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15:25

引用:
原帖由 kdscw 于 2012-12-12 15:21 发表
经销商行为,厂商默许。
有的是厂商行为,途观后期的加装潢,装潢件都是上海那边直接发给4s的,你不加是你的事,反正我发给你的时候这些东西你都得买单,这种情况下4S不加也得加了。大部分情况是厂商调整的销售策略,4s只是跟随而已。
作者: 宋江    时间: 2012-12-12 15:29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15:25 发表



有的是厂商行为,途观后期的加装潢,装潢件都是上海那边直接发给4s的,你不加是你的事,反正我发给你的时候这些东西你都得买单,这种情况下4S不加也得加了。大部分情况是厂商调整的销售策略,4s只是跟随而已。
很多车型也是厂商搭卖的,
比如奥迪规定每发多少台A4L给4s,就规定他们必须进一台A7.
作者: 鬼舞者4    时间: 2012-12-12 15:47

都有问题。。。。:D
作者: jiangst    时间: 2012-12-12 15:50

厂方和4S都有问题!上次一汽大众抓了个副总就是因为加价卖车搞了几千万.......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15:51

引用:
原帖由 宋江 于 2012-12-12 15:29 发表


很多车型也是厂商搭卖的,
比如奥迪规定每发多少台A4L给4s,就规定他们必须进一台A7.
那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搭卖的车型优惠幅度比较大,比如a7,而 a4这样畅销的优惠幅度就相对小一些,还是解释不了加价的。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2-12-12 15:54

4S店的因素更大一些,厂家跟4S也只是买卖关系,客户要买车,最终还是会找销售方4s,厂家发货多少给4S 厂家也不会告诉客户,信息是不对等的,这个时候主动权就抓在4S手里.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15:59

引用:
原帖由 anubisx 于 2012-12-12 15:54 发表
4S店的因素更大一些,厂家跟4S也只是买卖关系,客户要买车,最终还是会找销售方4s,厂家发货多少给4S 厂家也不会告诉客户,信息是不对等的,这个时候主动权就抓在4S手里.
大面积的4s销售加价,如果厂商不知道,那厂商全是2比,只要厂商知道,我完全可以不发货给你,或者畅销车型发的少给你。你说的每个字我都看的懂,不过依旧解释不清楚加价的概念。
作者: 灰太狼    时间: 2012-12-12 16:06

天津高六还在强制加装具,没人管啊。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2-12-12 16:07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15:59 发表


大面积的4s销售加价,如果厂商不知道,那厂商全是2比,只要厂商知道,我完全可以不发货给你,或者畅销车型发的少给你。你说的每个字我都看的懂,不过依旧解释不清楚加价的概念。
厂家对这个事情当然也是有责任的,监管不严或者懒得管.厂家的立场就是卖车,4S店老板为了建店又为厂家投资了一笔,这种扯不清的关系,造成对这个现象基本没有什么有效治理.国外也有这个现象只不过那里供需平衡极少出现而已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2-12-12 16:15

以前我一亲戚供职于奔驰公司的市场管理部门,另外一个亲戚要买S500,结果奔驰的亲戚亲自出面找到他管理的其中一家4S,最后结果是。当时市面公开加价10W等车,变成只加价5W,马上提车不用等。厂家关系也就这样了。
作者: 宋江    时间: 2012-12-12 16:15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15:59 发表


大面积的4s销售加价,如果厂商不知道,那厂商全是2比,只要厂商知道,我完全可以不发货给你,或者畅销车型发的少给你。你说的每个字我都看的懂,不过依旧解释不清楚加价的概念。
问题就在这里,厂商对4S店应不应该有制约? 有没有这样的权利和义务去规范市场?
作者: 舒夫真高    时间: 2012-12-12 16:25

目前都是厂商默认的,而且毕竟不是全系列都要加价,还是有滞销车的
新CRV不是厂商硬搭着思铂睿卖给4s的吗,思铂睿只能大幅优惠
作者: emilsommer    时间: 2012-12-12 16:30

引用:
原帖由 anubisx 于 2012-12-12 16:15 发表
以前我一亲戚供职于奔驰公司的市场管理部门,另外一个亲戚要买S500,结果奔驰的亲戚亲自出面找到他管理的其中一家4S,最后结果是。当时市面公开加价10W等车,变成只加价5W,马上提车不用等。厂家关系也就这样了。
相信你亲戚的领导去会不一样的:D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2-12-12 16:53

这里参加讨论的人如果自己开4S店会怎么对待?
卖不好的车大幅优惠不赚钱或者亏本,供不应求的车平价出售?
作者: AndMe    时间: 2012-12-12 16:54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16:53 发表
这里参加讨论的人如果自己开4S店会怎么对待?
卖不好的车大幅优惠不赚钱或者亏本,供不应求的车平价出售?
这样还是赚的, 年底到了某个金额还有厂家的返点的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2-12-12 17:01

引用:
原帖由 AndMe 于 2012-12-12 16:54 发表

这样还是赚的, 年底到了某个金额还有厂家的返点的
问题是我能赚更多为什么不赚?又不抢又不偷都是消费者送上门来的,现在也没法律规定不能这么做...
换个思路想想,在中国这个市场哪个厂家不想创造一辆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加价的车? 对经销商的控制能力更强,也会有更多经销商愿意投巨资开店。
现在开家奥迪4S店投入是天文数字,为什么开奔驰和宝马4S就不需要这么多钱?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2-12-12 17:04

引用:
原帖由 AndMe 于 2012-12-12 16:54 发表

这样还是赚的, 年底到了某个金额还有厂家的返点的
其实很多时候4S是计算了返点才把优惠扩大的。我那个在上海VW 4S的朋友也说了,乞丐POLO MT那款 4S到厂家7.7W+提货 现金,实际上目前市面上购买价7.2W还送礼包,最便宜时候有过6.99W。这么算4S肯定是亏本卖车。但是年终针对POLO这款车,4S在完成任务后厂家有差不多10点的返点。也就是基本上乞丐polo实际上算下来4S店裸车成本基本上就是6.9-7W之间,算上礼包 和人力成本基本上就是平本甚至略亏,所以这个车顾问也就是提成100,车子也少推荐,销售都是建议买中高配或者买那些4S店加配版。
作者: 宋江    时间: 2012-12-12 17:09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16:53 发表
这里参加讨论的人如果自己开4S店会怎么对待?
卖不好的车大幅优惠不赚钱或者亏本,供不应求的车平价出售?
其实没人会喷4S店,说到加价,都是在说厂商不得好死:D

永达大众加价卖土罐 --- 大众不得好死
永达沃尔沃S60常年优惠 --- 窝窝厚道

关键是,厂商是否有这个义务约束价格? 还是只能任由经销商完全按照市场需求销售汽车.

[ 本帖最后由 宋江 于 2012-12-12 17:24 编辑 ]
作者: AndMe    时间: 2012-12-12 17:29

引用:
原帖由 宋江 于 2012-12-12 17:09 发表


其实没人会喷4S店,说到加价,都是在说厂商不得好死:D

永达大众加价卖土罐 --- 大众不得好死
永达沃尔沃S60常年优惠 --- 窝窝厚道

关键是,厂商是否有这个义务约束价格? 还是只能任由经销商完全按照市场需求 ...
因为厂商是主导
货少, 优惠少, 甚至强制搭卖, 市场又好卖, 到4s自然加价了
就跟苹果一样, 卖4999的4s, 国美苏宁这种超级强势的去采购提货价都要4950...不加价只有强卖smart cover,否则人力成本都不够, 更不要说店面占地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18:40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17:01 发表

问题是我能赚更多为什么不赚?又不抢又不偷都是消费者送上门来的,现在也没法律规定不能这么做...
换个思路想想,在中国这个市场哪个厂家不想创造一辆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加价的车? 对经销商的控制能力更强,也会 ...
你们把厂商看的太简单了,在中国,4S只是厂商的附属物,厂商指到哪,4S跟到哪,越是销售量好的车厂,比如上海大众,就越是对4S的管控很严格,4S在厂上面前想玩这些小门道,基本是不可能的。你看到畅销车型了,厂商也看到了,为什么会加价,是因为车在发布的时候就定价了,但是根据后期的销售量看,这个价格是完全可以上浮的,所以这时候需要加价。那么我到想问,销售量反映最全面的是给谁?一个4S只能反映片面的情况,而厂商拿到的数据才是最准确的,这时候厂商才开始做出反映,就是加价。现在做个假设,如果是4S加的价,那一定表示这个车型在这个店里非常畅销,如果只是一般好卖,4S也不会傻比到去加价,万一加不好把自己加死了怎么办?既然是在店里畅销的,那就分为两种情况,1,只在这个4S店,或是某个区域的4S畅销 ,2 在全国的4S都很畅销,第一个情况在北方,尤其新疆,西藏地区,越野车,比如霸道,酷路则之类会出现如此情况,但是否听说这些地区的这些车型会加价呢?很少吧,因为厂商在上面管控着呢,你加价,当地人一定会跑到外地拿车,当地4S还加个吊么。那么第二个情况一旦出现,反映最快的应该是厂商,他们和你说的一样,能赚10快就不会赚5快,所以4S是压榨消费者的,而厂商会直接压榨4S。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配装潢,一辆车附带发一些导航,踏板之类的东西,反正你4S得先买单。还有就是赤裸裸的纯加价,现在似乎出现的情况比较少了,但是无论是加装潢还是加价,厂商都一定会和4S分成的,提高4S的积极性,不然你加装潢也好,加价也好,4S拿到的钱和以前一样,还是走量,那我卖个J8,该怎么卖还怎么卖贝。但是比如加价3万,厂商分给4S五千,那4S的积极性就被提高了,这样就双赢了,但是亏的还是消费者。所以你说的有一句是很有道理的,任何一个车厂都希望出现这样的畅销车型,这意味着又出现了一个摇钱树。
甚至会刻意的营造一个环境,通过广告,宣传或者调整销售策略来创造一个畅销车型,大众的饥饿销售就是典型了,所以说,加价不光是车有消费者追捧那么简单,厂商站在后面的全盘操控是密不可分的。最主要的是4S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厂商的管理之下,所以厂商可以做到可进可退,比如途观如果加价卖的挺好的时候,突然销售不行了,上海完全可以以厂商对4S监管不立,惩罚一批人,然后取消4S的加价,平价销售,让这个车型复活。让4S挡在中间,厂商无任何损失。至于之前有人说的去找人了,加价3万的只加2万5了,那5000一定是4S的利润,你即使在找厂里的人,他们也不会因为个人的关系破坏整个车型的销售策略。
作者: 狂涂    时间: 2012-12-12 19:48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18:40 发表


你们把厂商看的太简单了,在中国,4S只是厂商的附属物,厂商指到哪,4S跟到哪,越是销售量好的车厂,比如上海大众,就越是对4S的管控很严格,4S在厂上面前想玩这些小门道,基本是不可能的。你看到畅销车型了,厂 ...
那有人有关系,途观2.0T一分钱不加,还送5000装潢是怎么回事???
作者: ronaldwang888    时间: 2012-12-12 19:50

卖得好加上屁民也甘愿被CAO
作者: AndMe    时间: 2012-12-12 20: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12-12-12 19:48 发表
那有人有关系,途观2.0T一分钱不加,还送5000装潢是怎么回事???
有关系这种不能算,有关系8折,哪怕白送都有……
作者: 狂涂    时间: 2012-12-12 20:28

引用:
原帖由 AndMe 于 2012-12-12 20: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有关系这种不能算,有关系8折,哪怕白送都有……
那就是利益关系了吧,说白了就是送钱???
作者: 朱爷吉祥    时间: 2012-12-12 20:31

以前我好像提过这个问题;为啥汽车厂家不做直销。

后来的结论我想不起来了。。。。。

我印象里好像是 厂家库存太占用资金,转嫁给4s。

所以很多时候可能也管不了太多。你看苹果做直销的,自己的店就不加价。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2-12-12 20:59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18:40 发表


你们把厂商看的太简单了,在中国,4S只是厂商的附属物,厂商指到哪,4S跟到哪,越是销售量好的车厂,比如上海大众,就越是对4S的管控很严格,4S在厂上面前想玩这些小门道,基本是不可能的。你看到畅销车型了,厂 ...
你到底有没有了解过加钱装潢的东西是什么?很少有东西是原厂的,基本都是后市场导航、配件,然后上面写着“4S专供”“正厂配件”等等...这些东西厂家能分到个P。到能给你装潢原厂配件的时候,基本也离不加价不远了。(保时捷这个特例不算)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2-12-12 21: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4S的装潢件基本都是自己从副厂进来的,和厂商完全没关系。厂方有官方选装件都有官方价格,4S只是搬砖而已。
4S的装潢,都是给自己拉利润的,等于变相涨价,和厂商有屁关系。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2-12-12 21:06

说上海大众饥饿营销,你怎么不想想为什么上海大众旗下的其他车型没有饥饿营销成功?唯独这个途观成功了?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21:50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20:59 发表

你到底有没有了解过加钱装潢的东西是什么?很少有东西是原厂的,基本都是后市场导航、配件,然后上面写着“4S专供”“正厂配件”等等...这些东西厂家能分到个P。到能给你装潢原厂配件的时候,基本也离不加价不远了 ...
那么按照这个理论来解释,途观前期的加价是纯加价,因为之前闹过不开发票的事情,后期基本全部转为加装潢,我想前后加的受益方如果都是一个人的话,按你的说法,肯定是4S,因为装潢全是4S后配的,不可能前期厂商加,后期4S加,所以前后都为4S运做的结果,那么首先解释一个小问题,为何全国范围内的4S加的价都在3W范围能浮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范围内加的价也在同比缩减,直到平价。其次解释一个大问题,如果你是厂商,如果你看到途观如此畅销,请问,你会坐看各地4S疯狂加价,厂商分不到一分钱的局面吗?人是唯利是图的,汽车厂商花了这么大的工夫去做营销,如果仅仅靠走销量来满足他们,恐怕是很难的,途观的火爆大众自己肯定也没料到,所以在能赚一笔是一笔的时候,你觉得上海会那么轻易的坐看这么多的银子白白流给4S吗?我这里提到的银子不是车的利润本身,而是加的价。如果你单纯的看加的装潢全都是副厂,而不是原厂件而轻易的判断为是4S的操作结果,那你就太大意了。首先,我考虑过途观,试驾过,咨询过,送的导航按照销售的说法,是原厂的,但是老鬼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标是哪个哪个小厂生产的,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副厂贴的上海大众的标,那么请问,这些副厂和4S是什么关系,又和厂商是什么关系,如果你非要说是全国的山寨厂按照大众的标准做的山寨导航,然后以渠道供应到4S去卖的,那我无话可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假设虽有可能,但也没有确实的证据。不过我更愿意相信,是上海在产能不足的时候拓展的渠道,让副厂供应的装潢件来满足加价的需要。以上是解释装潢的东西的来源。

以下解释为何途观饥饿营销成功,最大的原因在于它是同级别,同价位SUV里唯一的德系产品,无竞争者可言,以国内消费者对德系狂热的追捧,在加上饥饿销售吊足胃口,想打开市场比日系要简单的多的多,这个问题的争论又回到了德系日系在国内的销售策略和国人对汽车理念的问题了,其实简单点说,德系哪怕造的是一妥屎,一样都会有一票人来买单,这句话可以当着大家的面来做个调查,看看同意的是多数还是少数,但是日系不用做到一妥屎,楼兰就是个例子了,定价虚高确实不假,不过这个虚高,比起途观,要差的多的多吧,我记得我买车的时候1.8T加价3万,加完差不多是28万,28万,再加几完直接进口途观。大众这几年做的不错,但仅仅是销售量,不代表车本身。如果你认为点击率可以代表火热程度的话,那么请问,芙蓉姐姐做你老婆,你肯不肯?换问,在国内随便找个小车模做你老婆,你又肯不肯?和销售量一个概念,畸形的消费理念和对德系的盲目崇拜以及偏激的民族情绪,是现在德系占上风,日系占下风的最大的因素,不过我换问,如果没有日系了,你以为买德系的人还能快活几天?你以为途观还会是现在这个价?50万0.5T手动档,等10年。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21:52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21:06 发表
说上海大众饥饿营销,你怎么不想想为什么上海大众旗下的其他车型没有饥饿营销成功?唯独这个途观成功了?
卡销量在途观上非常适用,因为没有可以竞争的同级别的德系SUV,所以上海在它上赌一把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赌赢了,就是现在的局面,赚的满盆,赌输了,把问题推给4S店,以全面整顿4S的借口恢复平价销售,以国人的盲目崇拜,只要不总是用这套,而又总是失败的话,来个2,3次,有钱速来的国人是完全抗的住的。
作者: 飞刀峰峰    时间: 2012-12-12 21:53

当然是厂家默许,厂家对经销商控制何等强,没厂家支持它敢加价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2-12-12 21:56

看来你对这车真是恨之入骨,算了,早点睡觉:D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22:03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21:56 发表
看来你对这车真是恨之入骨,算了,早点睡觉:D
我对途观印象确实不好,但是我对上海大众的作风很不喜欢,挂着德系的牌子,行着中国人的作风,撕掉那张德系的牌子,俨然就是个大奸商,日系里奸商也不少,但是碍于现在市场环境不宠着它,起码做事小心翼翼,恰恰国人傻比到天天去捧大众,越捧越高,总有一天要自己吃个大亏。感觉国人在汽车消费上是完全被厂商拉着鼻子在走,从来没有想过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到觉得如同下棋,皆可为我所用,互相制约,互相依赖,才是最佳的状态,不过换句话说,这样的想法也只是纸上谈兵,和我屁民吊毛关系都没有,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两条,把别人口袋的钱掏到自己口袋来,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灌输到别人的脑子里,我继续带孩子去了。。。
作者: AndMe    时间: 2012-12-12 22: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12-12-12 20:28 发表
那就是利益关系了吧,说白了就是送钱???
各种各样的关系
比如相关媒体的可以打电话给厂商公关部的负责人,如果是主编级别的要买车,那么自然会给你内部价格和折扣,当然人家也不傻,新车测评多说几句好话,有个什么事儿也需要帮个忙正面宣传一下,比如丰田125事件
作者: 狂涂    时间: 2012-12-12 22:28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21:50 发表


那么按照这个理论来解释,途观前期的加价是纯加价,因为之前闹过不开发票的事情,后期基本全部转为加装潢,我想前后加的受益方如果都是一个人的话,按你的说法,肯定是4S,因为装潢全是4S后配的,不可能前期厂商 ...
德系确实在大多方面更胜日系一筹,BBA霸占中端以上很能说明问题。。。

大众是德系最末流,质量稳定性差点,但还是有一定技术的。。。

你对大众的抨击太偏激,这和德系铁托的做法很类似。。。

另外还是那句话,途观加价你可以选择不买,但这些和途观车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一码归一码。。。

[ 本帖最后由 狂涂 于 2012-12-12 22:32 编辑 ]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22:32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12-12-12 22:28 发表


德系确实在大多方面更胜日系一筹,BBA霸占中端以上很能说明问题。。。

大众是德系最末流,质量稳定性差点,但还是有一定技术的。。。
在中国A,B,和紧凑级SUV才是市场的主导,在这个方面ABB和大众似乎并没有拿出什么便宜又好的东西,在这个区域里日系并不占太大的劣势。至于高端车,我觉得日系还是需要迎头赶上的,我的思想很像欧洲传统思想里的英国思想,希望势力均衡,国人的思想很像法国的思想,极大的削弱德国,只是国人都希望日系卖不出去才是最好,太2比的思想。
作者: 狂涂    时间: 2012-12-12 22:35

Q3不好??GLK不好???Q5不好???X3除了丑,别的不好???

别说英国人了,盲目自大,自以为是是目前英国人的典型思想,认为英国才是最好的,没落的弱者。。。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22:43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12-12-12 22:35 发表
Q3不好??GLK不好???Q5不好???X3除了丑,别的不好???

别说英国人了,盲目自大,自以为是是目前英国人的典型思想,认为英国才是最好的,没落的弱者。。。
你所说的车,哪个不是超过25万的,除了Q3,都是豪车级别的,我说的是一种比喻,说英国这么愤恨,那说A国好了,我所期望的是汽车市场的势力均衡,美,日,德,甚至法,意,都可以占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就如同三国,彼此互相制约,才会拿出最优秀的东西,最便宜的价格,受益的才是我们消费者。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22:44

而中国人目前最典型的想法是,除了美国车和德国车,其他的车不用卖了,我觉得自以为是的恰恰是中国人,总说自己地大物博,总说自己上下5000年,感觉都回到清朝了。
作者: 狂涂    时间: 2012-12-12 22:47

实力相当才能均衡,棒子现在是新生力量,迅速崛起。

PSA集团日子不好过,法国人逐渐失去了份额,岌岌可危了。

BBA是中端以上,日系对应的是雷车,无限和讴歌,本来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Q3也是豪车。。。
作者: 狂涂    时间: 2012-12-12 22:49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22:44 发表
而中国人目前最典型的想法是,除了美国车和德国车,其他的车不用卖了,我觉得自以为是的恰恰是中国人,总说自己地大物博,总说自己上下5000年,感觉都回到清朝了。
中国人不傻,别那么恨国人。国人落后也不过就是近百年的事,之前一直是巨牛无比的。。。

其实各国人都一样,人的行为和目前的综合国力,所处的阶段有关。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2 23:22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12-12-12 22:49 发表


中国人不傻,别那么恨国人。国人落后也不过就是近百年的事,之前一直是巨牛无比的。。。

其实各国人都一样,人的行为和目前的综合国力,所处的阶段有关。
国人的心态还是太浮躁了,印第安的古话,如果你走的太快了,就请慢下来,让你的灵魂赶上你,我觉得形容的很贴切。
作者: crazyundead    时间: 2012-12-12 23: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23:22 发表
国人的心态还是太浮躁了,印第安的古话,如果你走的太快了,就请慢下来,让你的灵魂赶上你,我觉得形容的很贴切。
还真没觉得你跟普通国人有什么区别,国人不就最喜欢说国人素质怎么怎么不行么?
您就真那么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么?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00:06

引用:
原帖由 crazyundead 于 2012-12-12 23: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还真没觉得你跟普通国人有什么区别,国人不就最喜欢说国人素质怎么怎么不行么?
您就真那么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么?
我没有说我怎么样,我只是觉得现在觉得报新闻联播的人太多了,表扬的话听多了,总该有人出来扇巴掌,包括扇我自己的。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00:18

引用:
原帖由 crazyundead 于 2012-12-12 23: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还真没觉得你跟普通国人有什么区别,国人不就最喜欢说国人素质怎么怎么不行么?
您就真那么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么?
不过也反问一句。。。你觉得国人素质好吗?如果不的话,我是醉或是醒?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00:33

引用:
原帖由 crazyundead 于 2012-12-12 23: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还真没觉得你跟普通国人有什么区别,国人不就最喜欢说国人素质怎么怎么不行么?
您就真那么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么?
算了,这话题扯的太远了,而且容易让人误解觉得我很装B,确实没多大意思,回正题好了,临回前我想说的是,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整个中国在这几年富裕的速度还是很可观的,但人的总体素质却没有以前高,所以滋生了很多浮躁的心理,比如买车只看ABB,其他都是浮云,真要是个有钱的主,到也无所谓,但工薪阶层,宁愿花20来万买个C180,也不愿意考虑自身需要去买个迈腾凯美瑞之流,确实是这样的心理作祟,至于有人说面子也是个人需要的一部分,我觉得也有它的道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了,所以屁民还是管好自己吧,如果你觉得我是装B的,那就无视我好了。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2-12-13 01:41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2 21:50 发表


那么按照这个理论来解释,途观前期的加价是纯加价,因为之前闹过不开发票的事情,后期基本全部转为加装潢,我想前后加的受益方如果都是一个人的话,按你的说法,肯定是4S,因为装潢全是4S后配的,不可能前期厂商 ...
喷一大堆没用,基本的论据都是错的。
确凿的事实是,4S的一大堆副厂配件都是由和厂商无关的固定供应商提供的。

我6年前和朋友开了个公司,从深圳某山寨工厂定做福克斯和花冠,锐志导航,渠道专供4S店,我进价1700,4S标原厂导航,卖5800到6800。后来工厂渠道断了,且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下降,就不做了。但我能告诉你的是,4S的所谓加装潢的配件,基本都是这种渠道,很多4S为了赚钱,甚至在卖假货。比如3M的贴膜等。不要告诉我4S卖假货也都是厂商指使的
作者: genesfaith    时间: 2012-12-13 07:39

最喜欢TG的地方就是车区各种战
看了5年,买了第一辆车,毕业后进入汽车行业,满赛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12:51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2-12-13 01:41 发表

喷一大堆没用,基本的论据都是错的。
确凿的事实是,4S的一大堆副厂配件都是由和厂商无关的固定供应商提供的。

我6年前和朋友开了个公司,从深圳某山寨工厂定做福克斯和花冠,锐志导航,渠道专供4S店,我进价1 ...
我不是喷,基础论据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宗旨只有一个,就是钱,如果4S随便加装潢厂商分不到一分钱的话,那你直接喷我SB好了,加价的钱里,厂商如果分不到一万,最简单了,我不发给你货行不?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12:57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2-12-13 01:41 发表

喷一大堆没用,基本的论据都是错的。
确凿的事实是,4S的一大堆副厂配件都是由和厂商无关的固定供应商提供的。

我6年前和朋友开了个公司,从深圳某山寨工厂定做福克斯和花冠,锐志导航,渠道专供4S店,我进价1 ...
而且广州和北京车市感觉各个厂商的管控力度都是最弱的,途观加价最早就是广州先取消的。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2-12-13 13:22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3 12:51 发表


我不是喷,基础论据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宗旨只有一个,就是钱,如果4S随便加装潢厂商分不到一分钱的话,那你直接喷我SB好了,加价的钱里,厂商如果分不到一万,最简单了,我不发给你货行不?
一个地区的4S店厂家对销售量是有指标的,会根据城市规模、品牌影响力、地区消费能力综合决定,年底返利就是根据这个指标,而这个是写在协议里的。厂家无故不发货是违背协议的,而4S拿不到畅销车型那也不会要滞销车型,大家鱼死网破对厂家有什么好处?
强制加装潢应该说已经到了加价中期,前期基本都是现金加价而且没有发票,这部分钱厂家也能拿到?
至于装潢的配件,如果是原装配件都会有该品牌的LOGO打在显著位置而且有统一的备件号。别说4S加装潢的野鸡导航配件,就算是给厂家做原厂代工的品牌比如 法雷奥给大众代工一套雨刷,上面有大众LOGO和配件号的那是原装配件,而只有法雷奥自己商标的一模一样雨刷都不能叫“原装”配件,渠道是完全不同的。

[ 本帖最后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3 13:23 编辑 ]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13:33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3 13:22 发表

一个地区的4S店厂家对销售量是有指标的,会根据城市规模、品牌影响力、地区消费能力综合决定,年底返利就是根据这个指标,而这个是写在协议里的。厂家无故不发货是违背协议的,而4S拿不到畅销车型那也不会要滞销车 ...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上海背负了这么大的恶名,无论是不是它所谓,大众的公关部门一定都会运做起来,4S和厂商间,强势的一定是厂商,你说的固然也有道理,不过就没有发票厂商分不到钱,我不赞同,不开发票只是为了逃避纳税而已,就加价这个问题,说的土一点,厂商的责任70%,4S责任30%。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2-12-13 13:44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3 13:33 发表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上海背负了这么大的恶名,无论是不是它所谓,大众的公关部门一定都会运做起来,4S和厂商间,强势的一定是厂商,你说的固然也有道理,不过就没有发票厂商分不到钱,我不赞同,不开发票只是为了逃 ...
在我看来加价这种事对厂家对品牌真没什么特别大的负面影响,CRV加价了以后没人买东风本田的车了还是怎么的? 你看看车区有人喷东本么?
以前的广本雅阁加价,以后你会因为广州本田以前有过一款加价车而不买雅阁不买广本的产品么? 到付钱的时候还不是看产品有没有竞争力?
虽然我也不喜欢途观这款车,不过这车的二手车价之高绝对让人大跌眼镜...价格不是按指导价算而是按市场行情算的...有人买新车愿意加钱买,自然二手车也有人愿意多花点钱。
说句题外话,日产GT-R在北美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也加价,对日产造成了什么不可弥补的损失?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2-12-13 13: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33这不是强词夺理吗?:D

厂商分给4S的利益少了,4S不满足于是加价卖。你把这个责任推给厂商,就像中石油喊穷然后提高油价,把责任推给国际原油价格一样无耻。

你要明白和你签销售合同的是经销商。经销商从厂商进车是要先付钱买断的
作者: 雾桑    时间: 2012-12-13 14: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XiaoMi (MI-ONE Plus)

没啥好讨论的,供求失衡的市场反应。
周瑜打黄盖而已。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2-12-13 14:16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3 12:51 发表


我不是喷,基础论据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宗旨只有一个,就是钱,如果4S随便加装潢厂商分不到一分钱的话,那你直接喷我SB好了,加价的钱里,厂商如果分不到一万,最简单了,我不发给你货行不?
其实这位朋友,你说了那么多,我看下来基本都是自说自话,乱猜的:D
你要是加价买过车就知道其中是怎么回事了

我没出息,09年加价提的奥迪A4L。我就给你解释一下为啥4S要加价,以及4S加价厂商分不到一分钱的缘由吧。
当时Q5还没国产,A4L是一汽奥迪最火的车,4S接到的订单数量大大多于一汽的产量,生产线上下来的车完全不够各4S分的。
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去订车,4S回答根据产量排队,付一万订金,等五个月平价提车无任何优惠。我想早点提车,销售就委婉地说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要加钱。加了钱就让你插队,当时销售给我看了订单,派在我前面的有几十个人。没个月他们只能分到十几辆车。按照配置不同,我要的技术型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于是加了钱,等了一个月插队提到的。

这过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车价都将近40万了,多花6000能少等三四个月,我愿意。也有人不在乎时间的,就不加价慢慢等,完全由4S操控,由需求决定。

最关键的是,我加价的部分,不开发票,没有任何凭据。请问这部分钱,根据你的判断,4S店可能缴纳给厂商么?

[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2-12-13 14:18 编辑 ]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14:25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2-12-13 14:16 发表


其实这位朋友,你说了那么多,我看下来基本都是自说自话,乱猜的:D
你要是加价买过车就知道其中是怎么回事了

我没出息,09年加价提的奥迪A4L。我就给你解释一下为啥4S要加价,以及4S加价厂商分不到一分钱的缘 ...
确实是自说自话,自己猜的,不过我只是按照还算是中立的角度猜想而已,你说的确实不假哈,不过如果厂商知道这种大范围的加价,而厂商不分到任何利益,是不可能没有动作的,如果不从中间分钱的话,比较大的可能是搭配更多的不畅销的车型给4S,这到让我联想到有位大大那时加价最凶的时候去看车,看途观,态度超差,看途安,态度就要好很多。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2-12-13 14:31

引用:
原帖由 chenpeinin 于 2012-12-13 14:25 发表


确实是自说自话,自己猜的,不过我只是按照还算是中立的角度猜想而已,你说的确实不假哈,不过如果厂商知道这种大范围的加价,而厂商不分到任何利益,是不可能没有动作的,如果不从中间分钱的话,比较大的可能是 ...
搭配不畅销车型是一定的,所有厂商都会把自己的畅销车型强制搭配滞销车型卖给4S的。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14:38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2-12-13 14:31 发表

搭配不畅销车型是一定的,所有厂商都会把自己的畅销车型强制搭配滞销车型卖给4S的。
所以到头来还是厂商赚的多啊。。。。确实,4S的暗中操作可控性比较低,对途观,CRV这样的畅销车型,完全可以搭配思博锐,乃至于比常规的量要多来解决厂商的利润问题,这个到是可控的,厂商只要做个调查就知道某车型的利润有多大,然后按比例搭配。。。。比4S的加价还狠啊。。。。另外,其实我觉得思博锐是个很不错的车。。为啥卖这么惨。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2-12-13 14: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汽车本来就是单件利润极大的产品,假如一个企业,生产线上的产品能够全部被消化,那利润将会极高,这利润是4S靠加价卖车赚来的那点小钱所不能比的。

所以一个厂商,最重要的品质是推出受市场欢迎的热销车型。这也是大众,奥迪这两年做得最好的地方。所以大众追近了丰田,奥迪超过了奔驰和宝马。

思博睿卖不好,在于其尴尬的定位。定位运动却没有动力,定位商务也缺乏空间。价格不低,品牌不高。还缺乏科技含量的噱头。
本田苦守NA和变速箱这块肉,在高性能市场失去了大把机会。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2-12-13 14:55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15:16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2-12-13 14: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汽车本来就是单件利润极大的产品,假如一个企业,生产线上的产品能够全部被消化,那利润将会极高,这利润是4S靠加价卖车赚来的那点小钱所不能比的。

所以一个厂商,最重要的品质 ...
那回过头来探讨一个问题,鸡和蛋谁先有,到底是厂商增量配发非畅销车型在先,或是4S加价在先,有否可能4S的加价也是按照厂商配发的非畅销车型的总体利润来计算的,也就是,比如10辆CRV配1辆思博锐,当然,是假设,又假设现在CRV加价,那么加价的份额是按照思博锐优惠后的价格来总体计算的,也就是加的价必须把厂商的非畅销车型的利润给背过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厂商配发增量的非畅销车型才是逼迫4S加价的具体原因了,不过厂商也知道这样的配发量是4S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变相的纵容了4S的加价,那么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当时找人去,3万加价只能变2万,不能完全省了,因为节省的加价实际也是4S的成本,只是被非畅销车型背掉了而已,不知道这样的假设是否说的通?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2-12-13 15: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你想太多了。4S和厂商都不会因为亏本而不得已加价。

加价完全是市场行为。而且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不是汽车好卖,也不是利润不够,而是产能跟不上。

假如产能跟上销售了,不再出现供不应求,再好销的车,最多就是没有折扣,不会加价。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2-12-13 15: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其实说得再直白点,是否应该控制加价提车,这道理和上海和北京的上牌制度完全一样。

假如国家或者厂商完全限制加价提车,其导致的结果就和北京摇号上牌一样,结果是所有人都得跟运气走,除了等车别无他途。

现在的情况就象上海的车牌竞拍,加价者先得,给了你一个积极的平台。

两种方式,孰好孰坏,并无定论。上海的羡慕北京的不用钱,北京的羡慕上海只要有钱就能拍到。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12-12-13 16:34

这就是厂家和经销商一起的行为。
政府有jb毛事儿在里面:D
这事儿跟发牌照居然有可比性?
楼主自己找公司的销售总监问问就行了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12-12-13 16:36

引用:
原帖由 朱爷吉祥 于 2012-12-12 20:31 发表
以前我好像提过这个问题;为啥汽车厂家不做直销。

后来的结论我想不起来了。。。。。

我印象里好像是 厂家库存太占用资金,转嫁给4s。

所以很多时候可能也管不了太多。你看苹果做直销的,自己的店就不加价。 ...
做直销?董事会问你现在还差2%的任务的时候你找谁压货去啊:D
作者: chenpeinin    时间: 2012-12-13 17:47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2-12-13 15:5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其实说得再直白点,是否应该控制加价提车,这道理和上海和北京的上牌制度完全一样。

假如国家或者厂商完全限制加价提车,其导致的结果就和北京摇号上牌一样,结果是所有人都得跟 ...
概念完全差的多了,如果不加价,靠的不是运气,谁先定车,先下单的拿车,北京上牌是抽号,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按道理说不加价了更公平些。这也应该不全是市场的原因,如果厂商看到4S任意加价无所作为的话,那厂商就是傻比,要么控制加价,要么在加价里分一份利润,产能不足确实是个重要原因,但是涉及到钱的问题,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然厂商和4S除了按计划进货之外就没有任何的关系了,有这么简单吗?如果都是这样,那各地4S可以随意定价了,觉得价格低就加价就是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