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本世代应该是游戏史上最烧钱的一个世代 [打印本页]

作者: 忠肝义胆卡普空    时间: 2012-10-23 15:58     标题: 本世代应该是游戏史上最烧钱的一个世代

我觉得就算以后的世代都恐怕很难赶到本世代的规模

刚进入本世代的时候,游戏商对新一代的高清游戏应该还是比较有热情的,后来才发现这东西烧下去就是个无底洞。目前来看,游戏开发费用越来越高,而市场规模并没有扩大到相应的程度,同时还要面对手机平板的竞争,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现在日厂已经扛不住了,欧美厂商恐怕也难以长久的坚持下去。到下一代主机,估计大家都会收缩规模,顶级大制作也会随之大大减少,估计到时候中小制作规模的游戏才会是主流。
作者: 不死鸟    时间: 2012-10-23 16: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2)

所以新一代姗姗来迟
作者: 错乱僧    时间: 2012-10-23 16: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近几年应该不会出次时代主机了。
玩家分流到手机平板,画面再提高的话,硬件成本和软件开发费用大增对比画面和玩家感受提升不明显。现在还是在目前硬件基础下优化,提高可玩性吧。
作者: tommyshy    时间: 2012-10-23 16: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Focus)

和电影界类似,大厂大制作,小厂小制作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2-10-23 16:13

AAA级作品现在一年才几个?两只手都数都出来了

现在的形势是,PC游戏靠着STEAM大概算又活过来了

下一代的PS和XBOX平台保持和主流PC差不多的性能

这样对开发商来说反而是最省成本的开发方式
作者: 历史厨    时间: 2012-10-23 16:17

GTA,COD什么的销量大,还是会继续烧. 这一代后期"欧美销量高度集中到几个franchise,其余准一流及二流竞争不过而萎缩;日厂一流变二流,二流变三流,龟缩本岛,龟缩掌机"的大趋势将延续甚至加剧.
作者: 來福時代    时间: 2012-10-23 17:05

日厂倒闭了几个?新闻都是报欧美厂亏损倒闭的
作者: 人中吕布    时间: 2012-10-24 09: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当年也是这么评价电影业的,结果我们还是看到阿凡达这样投资规模的电影越来越多
作者: ryuetsuya    时间: 2012-10-24 10:16

楼上的例子举得完全是不合格....现在又不是讨论一个产业总体怎么怎么样,是讨论一个产业里的其中一部分——也就是次世代主机的市场规模在缩小,都分流到游戏产业其他部分上去了
作者: 精神日本人最高    时间: 2012-10-24 10:28

游戏洗牌已经结束,出人头地的继续烧,没混出来的可以直接判死刑
作者: ALEXZHAN    时间: 2012-10-24 10:40

引用:
原帖由 人中吕布 于 2012-10-24 09: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当年也是这么评价电影业的,结果我们还是看到阿凡达这样投资规模的电影越来越多
电影人人可看
还有明星效应加成,广告费可以赚

游戏可不是人人都玩的
作者: asd11123    时间: 2012-10-24 10:58

游戏还是有钱途可挖的,随时都能玩,相互沟通
可以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几种战略
作者: 987654s    时间: 2012-10-24 11:06

现在阿凡达级别的电影越来越多??
电影与游戏根本不一样。电影就像怡红院上一次给一次,两个钟换一批。游戏就像充气娃娃,买来想上几次上几次,上到烂。
作者: 变色龙    时间: 2012-10-24 11:20

引用:
原帖由 错乱僧 于 2012-10-23 16: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近几年应该不会出次时代主机了。
玩家分流到手机平板,画面再提高的话,硬件成本和软件开发费用大增对比画面和玩家感受提升不明显。现在还是在目前硬件基础下优化,提高可玩性吧。
喷了,秀智商么?
明年E3公布新主机妥妥的
作者: 987654s    时间: 2012-10-24 11:23

公布马上卖?
作者: america    时间: 2012-10-24 11:28

传统日式游戏以后只能在掌机中出现了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2-10-24 11:46

现在好莱坞大片的制作费门槛大概是2亿美元,不算宣传费用

游戏的制作费和电影还是不能比

但电影和游戏不同,不是单纯的Home Entertainment,还有公开放映部分

不过老实说,现在很少电影能通过票房盈利,大多都是在DVD/BD发售后才能真正赚钱
作者: rinlord    时间: 2012-10-24 11:49

一场电影就两个多小时,而且经常换着看也不腻

一年你能玩多少游戏,能看多少场电影,消费级别差距太大

再者,有时候纯粹是不是为了看电影而去看电影,游戏可没这待遇
作者: 风之勇者    时间: 2012-10-24 11:51

要不是PSP上可以赚奶粉钱

日厂估计死绝了
作者: wangmax    时间: 2012-10-24 11:54

应该会远超这一代的普及规模。

这代家用机吸引的lu还是太有限了,下一代主机除了游戏外,还有很多的扩展功能,可以和所有移动端进行互动协同,这早已超出了游戏的范畴。有更多的lu进来,普及量会非常可观的,但也会出现更严重的垄断现象。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2-10-24 11:54

引用:
原帖由 rinlord 于 2012-10-24 11:49 发表
一场电影就两个多小时,而且经常换着看也不腻

一年你能玩多少游戏,能看多少场电影,消费级别差距太大

再者,有时候纯粹是不是为了看电影而去看电影,游戏可没这待遇
我以前看过的统计

同一部电影多次观看的比例并不高
作者: 碎南瓜    时间: 2012-10-24 11:55

PS2时代我就讲了,都TM看画面看傻逼cg,没人关心游戏是否好玩,等游戏的创意,剧本都死光了,基本上就没游戏玩了
作者: squarejun    时间: 2012-10-24 12:01

引用:
原帖由 tommyshy 于 2012-10-23 16: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Focus)

和电影界类似,大厂大制作,小厂小制作
不太类似,电影可以用二线演员,生活型剧本,照样拍好片
游戏的话,现在没有大画面逼真人物、CG没人鸟你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2-10-24 12:01

从本世代的竞争格局来看

这个行业中,付费会员的收入会占到越来越高的比例

典型的例子就是XO,如果扣除LIVE金会员的收入,那基本就会变成亏损

所以无论是软和索最近都很重视这块,拥有2000万固定的付费用户=大约10亿美元的年费收入
作者: 碎南瓜    时间: 2012-10-24 12:13

现在游戏制作方式也很病态,一个公司就像一个小作坊,从创意设计开发制作都是同一条流水线,就像街头的馄饨店一样
应该有专门的像显卡和引擎公司承包整个业界画面方面的工作,各个游戏公司的负责人合作主观创意设计游戏,然后分包给制成大致轮廓的设计人员,进过调试反馈,然后再包给专业做图形的公司做后期,就好像电影工业一样。你可以这样想,KONAMI的小岛秀夫带头,设计一款合金装备的新作,先是小岛订个剧本框架,然后请专业剧作家改,游戏团队设计游戏方式,然后动作部分交给CAPCOM来做(KONAMI的动作游戏你懂的,打击感操作感一炮污),游戏引擎用欧美的,最后调试发行,最后赚钱了大家分
现在游戏都是一条龙一家公司从头包到尾,术业有专攻,一个游戏肯定不可能做到最好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2-10-24 12:16

引用:
原帖由 碎南瓜 于 2012-10-24 12:13 发表
现在游戏制作方式也很病态,一个公司就像一个小作坊,从创意设计开发制作都是同一条流水线,就像街头的馄饨店一样
应该有专门的像显卡和引擎公司承包整个业界画面方面的工作,各个游戏公司的负责人合作主观创意设计 ...
不是吧

游戏制作分包连日本都已经很普及了口牙
作者: ttk    时间: 2012-10-24 14:12

引用:
原帖由 來福時代 于 2012-10-23 17:05 发表
日厂倒闭了几个?新闻都是报欧美厂亏损倒闭的
合并了几个?
作者: 人中吕布    时间: 2012-10-24 14: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I
引用:
原帖由 @ryuetsuya  于 2012-10-24 10:16 发表
楼上的例子举得完全是不合格....现在又不是讨论一个产业总体怎么怎么样,是讨论一个产业里的其中一部分——也就是次世代主机的市场规模在缩小,都分流到游戏产业其他部分上去了
当年巨额投资的未来水世界巨亏的时候,很多人当时也觉得传统好莱坞模式走到尽头了,未来很可能是独立制作电影的天下了,结婚小20年过去了,好莱坞最赚钱的还是那些大投资拍摄的商业片
作者: ryuetsuya    时间: 2012-10-24 14:55

每当谈论游戏市场,就有人拿电影作类比
每当谈论游戏数字化,就有人拿音乐作类比

你说的水世界也好,那不过是一部片子,投资失败能说明的了什么?现在是厂商的财报放在那,而且是众多厂商,以及这么几年下来的数据
作者: 987654s    时间: 2012-10-24 15:03

电影还能拉赞助。游戏反过来要授权费。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2-10-24 15:06

引用:
原帖由 987654s 于 2012-10-24 15:03 发表
电影还能拉赞助。游戏反过来要授权费。
这个说不通

游戏也能拉赞助

游戏改编电影一样要授权费
作者: 人中吕布    时间: 2012-10-24 18: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ryuetsuya  于 2012-10-24 14:55 发表
每当谈论游戏市场,就有人拿电影作类比
每当谈论游戏数字化,就有人拿音乐作类比

你说的水世界也好,那不过是一部片子,投资失败能说明的了什么?现在是厂商的财报放在那,而且是众多厂商,以及这么几年下来的数 ...
标榜自己是搜索高手的你,自己去搜搜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已经重组过多少次了,到现在他们那些大规模投资拍摄的电影却一部不少
作者: ryuetsuya    时间: 2012-10-24 18:48

你还是没办法绕出这个自己钻进的牛角尖,还在拿电影对比游戏.....
作者: glwzero10    时间: 2012-10-24 19:07

现在的电影画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么?
现在游戏不管画面还是互动都还是无底洞
作者: 人中吕布    时间: 2012-10-24 22:50

引用:
原帖由 ryuetsuya 于 2012-10-24 18:48 发表
你还是没办法绕出这个自己钻进的牛角尖,还在拿电影对比游戏.....
游戏也好、电影、音乐也好,笼统上基本都属于消费娱乐业,我倒不是很明白,为啥任青老是觉得不能放在一起比的理由是什么?你倒是说说看呀
游戏电影是通过电影制作的手段来全面表现游戏的背景故事、角色描写、脚本任务、技能框架等各种游戏产品宣传要点以及从玩家的欣赏角度来实现的综合性影视艺术作品。游戏电影的特色是:全面、直观、深入! 游戏电影在国际的专业术语叫:Machinima,意为:电影+动画+游戏。像动画一样,Machinima的角色是玩家手下创建出来的,人物为实时驱动; 像游戏一样, Machinima拥有一个共享的3D虚拟环境;像电影一样,Machinima能运用电影的镜头语言表达创作者的思想。随着制作水平的提高,专业的游戏电影人出现了修改游戏引擎或原创CG动画的高端游戏电影作品。
据我了解,好莱坞很多电影的cg动画都由游戏工作室承担了,不能放在一起比的理由是啥?
作者: 皇上不急    时间: 2012-10-24 22:57

引用:
原帖由 人中吕布 于 2012-10-24 22:50 发表

游戏也好、电影、音乐也好,笼统上基本都属于消费娱乐业,我倒不是很明白,为啥任青老是觉得不能放在一起比的理由是什么?你倒是说说看呀
游戏电影是通过电影制作的手段来全面表现游戏的背景故事、角色描写、脚本 ...
从市场角度来说,电视游戏和电影市场完全没有可比性。
2008年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虽然是全球第一大电视游戏消费市场,但是有15%的美国人玩电视游戏,进入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为接近100%。这仅仅是人数,从消费次数上看,也没法比,消费者看电影的次数也远远多于买游戏的次数。
电影市场是非常具有规模的大众市场,电视游戏是个小众市场 ,市场规模的差距决定了其差异是天壤之别。
作者: 地平线号    时间: 2012-10-24 23:24

这个问题居然也能战起来?做游戏能和制作电影一样投入,可能吗?
全球电影消费群体超过20亿,游戏机消费群体才多少人,这能一样?
电影全球超过一亿观众的比比皆是,电视游戏卖过百万就算大作,能卖过一亿的有没有?
作者: 人中吕布    时间: 2012-10-25 08: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市场规模喷了,按照你们的理论,各家厂商花大力气争夺平板市场干嘛?论规模平板市场远不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的可比拟的
作者: 987654s    时间: 2012-10-25 11:31

喷了~怎么又关平板事?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