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业评] 不懂就问,一个游戏英化很花时间金钱吗,垂手可得的利润为什么不要? [打印本页]

作者: eastwoodwest    时间: 2012-10-10 09:27     标题: 不懂就问,一个游戏英化很花时间金钱吗,垂手可得的利润为什么不要?

港版韩版卖不了多少,考虑利润不进行汉化能理解。
为什么日版很多游戏英化那么费劲?完全可以外包进行,专人监督。
三大妈两周就能汉化个游戏,可见技术不是问题(当然非要语音就去死好了)
这要花费制作组很大的精力?游戏公司大量的金钱?还是半年的周期?
部分在欧美没有市场的游戏就算了,像火纹、猛汉之类发行必定赚钱,拖来拖去显得高贵吗?
何况火纹这样的前作都是有几十万欧美销量前科的,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游戏公司是怎么想的。
勇气默示录这样的根本没有欧美版的打算,可我觉得只要发行必定赚钱,是不是呢。

一些欧美游戏,开发时就是多国语言的,小小的投入巨大的回报。尤其是任天堂,锁区后根本不管别人死活,高贵得不得了。
作者: VODKA    时间: 2012-10-10 09:30

海外版的推出必定会降低日版销量(水货当然也是算销量的),日本本部的人当然会反对推出海外版。。。。。
作者: bullocks    时间: 2012-10-10 09:33

引用:
原帖由 VODKA 于 2012-10-10 09:30 发表
海外版的推出必定会降低日版销量(水货当然也是算销量的),日本本部的人当然会反对推出海外版。。。。。
这个逻辑实在没看懂,海外推出会影响日版?日本人放着日语游戏不玩去玩英文?
还是海外水货没人买?买水货的才多少啊,跟直接发行海外版本形成的利润不能比吧
作者: yeyehas    时间: 2012-10-10 09:34

要配合宣传期的
游戏是大众商品
只靠核心玩家才能卖几张?
没有宣传怎么可能卖得好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而不是小作坊

像mh3这种没宣传在美国能卖1w就不错了 要不是老任当年狠砸钱怎么可能卖了50w+
作者: ryuetsuya    时间: 2012-10-10 09:36

都是借口而已
作者: 还珠楼主    时间: 2012-10-10 09:38

3DM汉化仅仅是补丁,又不需要3DM做成实体销售也不需要3DM去考虑物流以及广告的宣传~
3DM汉化的游戏是很快,但哪个游戏的汉化只出一个补丁版本的?还不是不断的修正更新补丁~真要本着汉化质量达到很高的要求哪可能几个星期就出的来~文字特别少的就不在这个范围了~
作者: madobenanami    时间: 2012-10-10 09: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efy)

北美英化基本上都是xseed和atlus在做,人手不够吧
作者: starman    时间: 2012-10-10 09:42

翻译成本远小于发行成本  实体卡带或者光盘不是发布个rom那样简单
作者: chakane048    时间: 2012-10-10 09:45

真是XSEED ATLUS就好了,现在听到英国腔英语就不舒服。。。。。

何况Valve这种靠STS翻译的根本就不用钱
作者: madobenanami    时间: 2012-10-10 09: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efy)

xseed本身也不大,主力英化falcom和小厂的游戏
atlus游戏全有美版
se自己的英化团队喜欢装逼翻译,整体质量也很高
作者: 还珠楼主    时间: 2012-10-10 09:48

任天堂这个情况我也比较纳闷,按理说欧版的话都是5国语言,翻译这方面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可能任天堂考虑的是差异化销售吧~除非是完全的数字化销售这些就没问题了,但是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很难做到同步享受资源,实体商品堆在仓库里其实成本都不低,而且你数量生产少了又可能供不应求,生产多了又卖不完,剩下的产品堆在仓库里那对厂商的库存压力就比较大,实体商品很难说你能预计销量有多少~
记得以前任天堂和史克威尔及第3方产生矛盾的一个原因就是卡带生产和销售导致的~
这年头欧美便携市场又被手机和平板挤压,就算任天堂自家的游戏也怕销售不如预期积压在仓库里~
你看任天堂观念这么传统也开始数字化的尝试,大概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以后数字化的销量占了大头应该版本的这个差异化就小了,也能做到完全的同步销售~
作者: chakane048    时间: 2012-10-10 09:51

DQ9海外都破百万了,最无法理解的逻辑依然还是美版依然还是欧版英国腔,居然还能晚那么久。。。

大猩猩这几天还有脸出来说其他Monolith的新IP,下面的人直接叫猩猩STFU just make sure a North America release
作者: VODKA    时间: 2012-10-10 09:52

引用:
原帖由 bullocks 于 2012-10-10 09:33 发表

这个逻辑实在没看懂,海外推出会影响日版?日本人放着日语游戏不玩去玩英文?
还是海外水货没人买?买水货的才多少啊,跟直接发行海外版本形成的利润不能比吧
如果没有海外版,那么其他国家只能买日版的水货,如果有英文版了,日版水货销量会降低。。。。。

而且可能还有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这都很正常,全公司一条心是不可能的。。。。。
作者: yeyehas    时间: 2012-10-10 09:57

引用:
原帖由 VODKA 于 2012-10-10 09:52 发表

如果没有海外版,那么其他国家只能买日版的水货,如果有英文版了,日版水货销量会降低。。。。。

而且可能还有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这都很正常,全公司一条心是不可能的。。。。。
笑尿了……
作者: 历史厨    时间: 2012-10-10 10:00

因为这种破事主要出现在任地狱机器上,我就单拿NOA来说了.
NOA不出某些游戏的考量:
1. NOA不看好这些游戏在美国的销量.
2. 本土化的支出不只在于翻译,配音,还包括不小的推广费用.
3. 看成本要看成本机会. 可能任地狱觉得,如果拿一款销量二三线的游戏(比如说XB)的本土化及营销费用来推广马尿,wii上N小天王什么的,可能更划算.

至于一个英化搞一年,那就真是无法解释了. 你不想出还推搪得过去,既然决定要出了,还搞得慢吞吞的,延误战机. 新鲜的热饭不卖,偏要放凉了再卖,能不影响销量么?傻逼NOA.

PS 看BDFF人设和建模的极端Q化程度,我赶脚SE这作是有点放弃欧美了.
作者: HI    时间: 2012-10-10 10:01

因为日厂的本地化经验跟微软比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 maidofhonor    时间: 2012-10-10 10:05

[attach]471228[/attach]
作者: 萝卜    时间: 2012-10-10 10:19

如果说发行成本高,也没见谁用psn或xbla发布下载版独占的英化版游戏啊
作者: yilaguan2k2    时间: 2012-10-10 10:19

单说做英文版本成本确实不高。
不过市场费用非常非常高,只卖个十几万份的话广告费都赚不回来。
作者: dog    时间: 2012-10-10 10: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VODKA  于 2012-10-10 09:52 发表
如果没有海外版,那么其他国家只能买日版的水货,如果有英文版了,日版水货销量会降低。。。。。

而且可能还有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这都很正常,全公司一条心是不可能的。。。。。
哪有多少鬼佬会买日版游戏玩啊 你以为天朝玩家啊 看到日文跟看到祖宗一样亲切 就是这个味儿
作者: lzh7362866    时间: 2012-10-10 10: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这个问题确实奇怪,世嘉的战场女武神首作破百万,销量大头都来自欧美,可后续的2,3都只出了日版,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令人奇怪
作者: lsn    时间: 2012-10-10 10: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所以我才说怨念啊

就连任天堂自家大作pokemon都无法做到美日同步上市, 据说是因为国情文化不同, 很多不妥的内容等都得修改
作者: mieumieu    时间: 2012-10-10 10: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索尼这边的规则是,不允许日文语音的游戏出实体版,除非是如龙胧村正这种

配个音想省钱?可以啊,你谷歌下chaos wars就知道后果了

scea和noa的傻逼程度半斤八两
作者: ChloeG    时间: 2012-10-10 10:52

"三大妈两周就能汉化个游戏"

3DM汉化这破质量, 也能拿来卖?

然后欧美国家, 出个游戏语音还是日语的, 我们国人习惯了受得了, 欧美人能接受?

再然后, 真出了各方面要花钱的地方还不少....
作者: mieumieu    时间: 2012-10-10 10: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ChloeG  于 2012-10-10 10:52 发表
"三大妈两周就能汉化个游戏"

3DM汉化这破质量, 也能拿来卖?

然后欧美国家, 出个游戏语音还是日语的, 我们国人习惯了受得了, 欧美人能接受?

再然后, 真出了各方面要花钱的地方还不少....
给主机厂送审 发行宣传压片之类的费用还没算呢
作者: McKeich    时间: 2012-10-10 11:01

3DM的汉化也就理论看个明白罢了,就算出了N个修正版还是有错误这种情况还是有的
作者: ChloeG    时间: 2012-10-10 11:02

引用:
原帖由 历史厨 于 2012-10-10 10:00 发表
因为这种破事主要出现在任地狱机器上,我就单拿NOA来说了.
NOA不出某些游戏的考量:
1. NOA不看好这些游戏在美国的销量.
2. 本土化的支出不只在于翻译,配音,还包括不小的推广费用.
3. 看成本要看成本机会. 可能任地 ...
说的好像MHP3之类的PSP游戏有美版似的...
作者: 还珠楼主    时间: 2012-10-10 11:02

引用:
原帖由 lzh7362866 于 2012-10-10 10: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这个问题确实奇怪,世嘉的战场女武神首作破百万,销量大头都来自欧美,可后续的2,3都只出了日版,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令人奇怪
mother这系列按理说在欧美的影响力远高于日本,但3代居然没出过英文版,反倒是粉丝自己英化的~
作者: dog    时间: 2012-10-10 11: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lzh7362866  于 2012-10-10 10: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这个问题确实奇怪,世嘉的战场女武神首作破百万,销量大头都来自欧美,可后续的2,3都只出了日版,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令人奇怪
世嘉是日本脑残厂家的代表啊
作者: 皇上不急    时间: 2012-10-10 11:17

日本游戏英文化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在掌机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日厂也不积极,就如同3DS的日本游戏阵容可以说已经相当可以,日厂仍然在等更大的装机量和市场活性。
作者: eastwoodwest    时间: 2012-10-10 11:17

制作成本不高,发行和宣传成本高可能是一个原因。
可是并不是所有游戏都打广告的啊,像猛汗和FE这类,开个视频发布会就能卖。
任天堂锁区所以不需要同步推出日美版,反正你也玩不到,一年后开卖也算新作,可为什么要等到一年后呢,比如日版在玩猛汗4,欧美才玩猛汗3,不是招骂吗?玩家能平衡吗?或者这是一盘大旗?
作者: maidofhonor    时间: 2012-10-10 11: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Earthbound (SNES) ,超任的Mother,

北美卖了仅仅14万片。

大赔钱,吓得NoA... 当然NoA当时的宣传也是神经病,

Slogan:This game stinks! (这游戏真臭),

挂上那绿色的,爱苍蝇蜜的臭史莱姆,

Great! how fantastic.

近期又有人发现它里面的Soundtracks用的某些Samples,

从一些欧美老歌直接采样,如甲壳虫等,有版权疑虑。

所以不太可能再次VC复活了。

以上。
作者: mushroommg    时间: 2012-10-10 11:24

引用:
原帖由 lzh7362866 于 2012-10-10 10: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这个问题确实奇怪,世嘉的战场女武神首作破百万,销量大头都来自欧美,可后续的2,3都只出了日版,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令人奇怪
2有美版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12-10-10 11: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bullocks  于 2012-10-10 09:33 发表
这个逻辑实在没看懂,海外推出会影响日版?日本人放着日语游戏不玩去玩英文?
还是海外水货没人买?买水货的才多少啊,跟直接发行海外版本形成的利润不能比吧
知道什么是必须死吗?
作者: 飞侠    时间: 2012-10-10 11:30

引用: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2-10-10 11:17 发表
制作成本不高,发行和宣传成本高可能是一个原因。
可是并不是所有游戏都打广告的啊,像猛汗和FE这类,开个视频发布会就能卖。
任天堂锁区所以不需要同步推出日美版,反正你也玩不到,一年后开卖也算新作,可为什么 ...
如果是一开始就确定要出多语言版本的话,同时制作日文和英文版游戏
那么其实就是多花些钱,但是时间上其实是能保证同步的,一般发行时间上面也不会差很久,可能同步发行,最多差几个月
但是如果先做了日文版,然后之后要英文化
那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你才会看到好多游戏一年后再出英文版
其中涉及很多利益考虑之类的事情,不单单是销量和成本核算
好多游戏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出英文版的,特别是很多日本厂商的游戏

[ 本帖最后由 飞侠 于 2012-10-10 11:46 编辑 ]
作者: hugang    时间: 2012-10-10 11:45

欧美人基本不鸟猛汉系列。。。
作者: leyoung    时间: 2012-10-10 11:54

第三方,尤其小厂商,他们对销量,对发行成本有顾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作为第一方的NOA,更多的是要延续品牌,扩充种类,尤其是在平台初期第三方跟不上的时候,更要保证自家游戏的尽快本地化,以便尽量吸引更多玩家。但是很遗憾,我们看到的是滞后一年的火纹,和相隔数月的动森。
NOA去死!
作者: 囧rz--    时间: 2012-10-10 12:02

NOA是什么?
作者: maidofhonor    时间: 2012-10-10 12: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NoA无法自行决定发行项目,

背后是NoJ在运筹帷幄。

雷吉的角色倾向Marketing,

他只负责把机器与游戏卖出去,

老实讲,并非是真了解游戏,

再来就是依照报表与销售轨迹做决定。

别将NoA当成所有美版发行决定者,

雷吉可是长期背着那口黑闷锅。
作者: momogrant    时间: 2012-10-10 12: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但是看火纹每作的美日版销量,和这次火纹美版的呼声。不太明白

想到十日谈里有一个故事,一个穆斯林是如何参观了罗马后信了基督教的
作者: 还珠楼主    时间: 2012-10-10 12:17

引用:
原帖由 maidofhonor 于 2012-10-10 12: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NoA无法自行决定发行项目,

背后是NoJ在运筹帷幄。

雷吉的角色倾向Marketing,

他只负责把机器与游戏卖出去,

老实讲,并非是真了解游戏,

再来就是依照报表与销售轨 ...
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是荒川实之后任天堂对于NOA的权力彻底收了有关,当年NOA的权力可不像现在~大概也因为荒川实特殊的地位和关系有关~就算之后的霍华德都还算能掌控NOA的自主权~
也就到了雷吉开始任天堂总部才限制了NOA的自主权,其实也和岩田聪上台开始,任天堂从以前偏家族偏个人决策到了集体做决策,NOA也要服从总部的决策~
作者: xisailuo    时间: 2012-10-10 12:23

以后日本游戏在欧美会走数字销售渠道吧,最近进steam的日本游戏就挺多
作者: 历史厨    时间: 2012-10-10 12:45

决定权可能是在京都,但决定也是基于实际评估作出的,又不是拍拍脑袋就决定.
如果Redmond评估觉得有钱赚,那京都怎么会蛋疼到说:"不行,我不准你英化"?!
作者: medievil    时间: 2012-10-10 13: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中国人不去争取中文化,却在这里抱怨日本厂商不去英文化,呵呵,好有意思的现象。
作者: PENNYSHAW    时间: 2012-10-10 13:01

任天堂一个破玩具厂。。哪懂这个。。。。。。。
作者: 斯文李    时间: 2012-10-10 13:16

其实美英游戏日化滴也少,
作者: magtree    时间: 2012-10-10 13:28

等电子商店全面铺开并取代传统销售途径 问题就不会这么大了……
作者: 猫猫的小叔叔    时间: 2012-10-10 13:41

有些官方汉化什么的还真没有汉化团队做的好。
作者: dora    时间: 2012-10-10 13:47

引用:
原帖由 maidofhonor 于 2012-10-10 12: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NoA无法自行决定发行项目,

背后是NoJ在运筹帷幄。

雷吉的角色倾向Marketing,

他只负责把机器与游戏卖出去,

老实讲,并非是真了解游戏,

再来就是依照报表与销售轨 ...
稍微纠正一下,这里因该用NCL而不是NoJ
作者: wanghujin    时间: 2012-10-10 14:00

引用:
原帖由 囧rz-- 于 2012-10-10 12:02 发表
NOA是什么?
老任北美分舵。
作者: yy77    时间: 2012-10-10 14: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英化不是很费钱,但是宣传推广和铺货就要花大钱了。每年市场部门就那么点预算,不可能花在不是很有把握的作品上啊。
作者: PENNYSHAW    时间: 2012-10-10 14:35

引用:
原帖由 猫猫的小叔叔 于 2012-10-10 13:41 发表
有些官方汉化什么的还真没有汉化团队做的好。
都是人。。。一方是为了工作,另一方是为了爱。。。。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12-10-10 17:51

引用: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2-10-10 11:17 发表
可为什么要等到一年后呢,比如日版在玩猛汗4,欧美才玩猛汗3,不是招骂吗?玩家能平衡吗?或者这是一盘大旗?
欧美人不关心出了什么日版游戏,日本人玩什么游戏吧

托的用意有很多,比如公司战略重点,市场反应,游戏档期,公众假期等等

一个好的日版游戏没出英文版,以后什么可能都有,要是着急出没卖好就彻底渣了
作者: dora    时间: 2012-10-10 19:07

引用:
原帖由 藕是张力 于 2012-10-10 17:51 发表


欧美人不关心出了什么日版游戏,日本人玩什么游戏吧

托的用意有很多,比如公司战略重点,市场反应,游戏档期,公众假期等等

一个好的日版游戏没出英文版,以后什么可能都有,要是着急出没卖好就彻底渣了
你看看GAF上每天的哀号就知道欧美人关不关心日本出什么游戏了。
作者: nonononono    时间: 2012-10-10 19:37

销售区域大小不一样,日版卖十万能小赚美版卖十万亏到裤衩都不剩?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12-10-10 19:49

引用:
原帖由 dora 于 2012-10-10 19:07 发表


你看看GAF上每天的哀号就知道欧美人关不关心日本出什么游戏了。
那只是极少数人

欧美是强势文化,几乎没人关心亚洲音乐电影游戏
作者: mieumieu    时间: 2012-10-10 20: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藕是张力  于 2012-10-10 19:49 发表
那只是极少数人

欧美是强势文化,几乎没人关心亚洲音乐电影游戏
游戏本来就是卖给少数人的
知足的开发者一般都活得很滋润,如日本一,atlus
作者: 砸南瓜    时间: 2012-10-11 00: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我想起了纷争012的官方中文 真是坑死爹
作者: austin17    时间: 2012-10-11 11: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Lumia 800)

这帖给日本公司洗地的理由都太可笑了
作者: md2    时间: 2012-10-11 12:14

引用: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2-10-10 09:27 发表
港版韩版卖不了多少,考虑利润不进行汉化能理解。
为什么日版很多游戏英化那么费劲?完全可以外包进行,专人监督。
三大妈两周就能汉化个游戏,可见技术不是问题(当然非要语音就去死好了)
这要花费制作组很大的 ...
任天堂的游戏,广告投入几乎就决定了销量

为火纹30W级别的销量投广告有点。。。。。。。。
作者: ny24dx2k    时间: 2012-10-12 11:42

一切都是市场决定,别忘了欧美都是有自己的游戏市场,为什么非得
买日本出的游戏? 很多人一看字幕就头晕,凭什么我玩游戏还要看字幕。
之所以localization 要时间,因为卖任何东西都有risks,而应对risks也是
cost 的一部份
作者: gensuo    时间: 2012-10-12 14:49

刚在占卜网上查了火纹历代销量。大概是老任不相信美国佬会喜欢火纹,直到烈火之剑才开始发行美版。

烈火之剑 ,日版29万,美版49万
圣魔光石 ,日版30万,美版42万
苍炎轨迹 ,日版16万,美版29万
晓之女神 ,日版17万,美版25万
新暗黑龙 ,日版27万,美版25万

新纹谜没出美版,因为日版是2010年7月出的,按照美版至少晚半年的规律,得等到2011年,可尼玛2011年初3ds都已经上市了,任天堂不可能在火纹这种二线作品上投心力了。

说鬼佬不玩日本游戏的仔细看看销量,除了大饼脸哪代都是美版销量高。大饼脸质量一般,美国人没玩过初代缺少日本的怀旧心理,销量略逊一筹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按觉醒的素质,我估计美版销量至少也有30万。

美版新光是3月(也刚卖30万而已),新超马2是8月,这期间老任有什么大作挤得火纹排不上档期吗?5月份的马网也才刚刚卖了9万啊。11月的纸马之前美版也没什么大作吧?

求高人讲解,老任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有高深的市场策略吗?我作为一名浅薄的玩家只想骂老任是SB。
作者: zero3rd    时间: 2012-10-13 15:35

引用:
原帖由 medievil 于 2012-10-10 13: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中国人不去争取中文化,却在这里抱怨日本厂商不去英文化,呵呵,好有意思的现象。
因为现在也就老任这么奇葩了。
Sony和MS的游戏基本上不存在这问题,中文化都是一个大趋势了。
作者: austin17    时间: 2012-10-13 15:52

引用:
原帖由 gensuo 于 2012-10-12 16:49 发表
刚在占卜网上查了火纹历代销量。大概是老任不相信美国佬会喜欢火纹,直到烈火之剑才开始发行美版。

烈火之剑 ,日版29万,美版49万
圣魔光石 ,日版30万,美版42万
苍炎轨迹 ,日版16万,美版29万
晓之女神 , ...
基本同意……NOA如果有发行的决策权 世界人民早就都玩上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