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黑暗骑士巫妖王 于 2012-9-27 09: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2010年Intel和镁光就推出了2000~5000次的TLC,按照摩尔定律,现在出现个10000次擦写的TLC也不是不可能的
原帖由 @spcboyboy 于 2012-9-27 09:19 发表
467842
我也是学日语的。。。。
PS:维基百科我认为是很客观的,而且我几乎找到的所有技术性权威网站的数据,都表明TLC是1000以内!
原帖由 黑暗骑士巫妖王 于 2012-9-27 09: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今年有个以色列公司研制出了10000pe的TLC,还有Smart推出了89,000次的P/E的MLC,前者让TLC几乎达到MLC的寿命,后者让MLC达到SLC的境界!
原帖由 @spcboyboy 于 2012-9-27 09:27 发表
无力一一回复了,这么多三棒粉过来洗地!
好吧,你们赢了,三棒用TLC果然超越MLC,三棒的TLC是特殊的TLC,寿命秒杀MLC!
三棒用TLC就对了,三棒粉就是喜欢TLC啊,MLC同样的价格,绝笔是买TLC啊!
好了,OVER ...
原帖由 @jinye2001 于 2012-9-27 09:31 发表
仔细看,这个也是通过主控算法来提高的
原帖由 @黑暗骑士巫妖王 于 2012-9-27 09: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讨论技术也成了棒粉?
我觉得值得关注的还是TLC的掉电存储时间问题
原帖由 黑暗骑士巫妖王 于 2012-9-27 09: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主控算法能达到也不错啊,关键是价格要下来,现在这种价格肯定是不行的,等128G只要300块我觉得就不错了
原帖由 royhimura 于 2012-9-27 10:58 发表
英语 wiki 上 写的:
SLC NAND flash is typically rated at about 100k cycles (Samsung OneNAND KFW4G16Q2M)
MLC NAND flash used to be rated at about 5–10k cycles (Samsung K9G8G08U0M) but is now typic ...
原帖由 spcboyboy 于 2012-9-27 09:09 发表
你为啥说维基百科的数据是错的?
467839
467840
TLC的东西卖到了MLC的价格,这明显反人类!
给三棒洗地也不带这样的吧1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