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脑] 读取UMD光盘的都有什么设备? [打印本页]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12-3-25 14:26     标题: 读取UMD光盘的都有什么设备?

除了PSP以外,如果有价格会不会超高?或者根本停产或者压根没有?
作者: 幽灵胖胖    时间: 2012-3-25 14:34

算我火星,还真没听说过除了PSP以外的UMD读取设备,当然,那些个破解和上传的不知怎么搞的
作者: 6ds    时间: 2012-3-25 14:37

UMD光驱,不过好像只有psp才有
作者: pablzl    时间: 2012-3-25 14:42

直接读取设备确实没有,不过光盘的内容可以直接用PSP+自制系统 复制到电脑里

如果你的系统开着M33的VSH菜单,或者用的VSH MENU插件,非常容易

在USB DEVICE那里,左右按,找到UMD9660

然后退出这个界面,然后连接USB就可以了,在我的电脑上的移动设备里面,进去就能找到ISO9660这种文件,直接复制即可
作者: tumuyan    时间: 2012-3-25 14: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引用:
原帖由 @pablzl  于 2012-3-25 14:42 发表
直接读取设备确实没有,不过光盘的内容可以直接用PSP+自制系统 复制到电脑里

如果你的系统开着M33的VSH菜单,或者用的VSH MENU插件,非常容易

在USB DEVICE那里,左右按,找到UMD9660

然后退出这个界面,然 ...
这个是直接复制??! 一种满地找牙的震撼
我白用M33了…
作者: 就一中年人    时间: 2012-3-25 14:55

其实如果有这么个小东西,往里塞一片UMD,然后在电脑上可以当CDrom一样的来用,玩游戏或者看电影
也挺来福啊,跟8cmCD一样
作者: shiningfire    时间: 2012-3-25 15: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一个优盘就解决了。很多电视都支持。
作者: pablzl    时间: 2012-3-25 15:43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回5楼

就是直接复制光盘的镜像文件

[ 本帖最后由 pablzl 于 2012-3-25 15:45 编辑 ]
作者: 聋则嗅明XP    时间: 2012-3-25 17: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HD)

umd这玩意儿做通用数据载体现在根本没意义,现在闪存成本已经很便宜了,光类存储一定要做到蓝光那样拥有高存储量和低成本才有存活空间,倒退十几年也不会成功,如果能成,那远的mo碟不说,近的himd也能流行,但事实是这两种东西当时都能存储数据,而且有民用读写设备,但目前都玩完了。
若umd能达到蓝光的容量,读写速度类似闪存,成本是闪存的十分之一,那还能战一战。

本帖最后由 聋则嗅明XP 于 2012-3-25 17:05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合作伙伴    时间: 2012-3-25 17: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umd看起来倒是很来福
作者: supergodbros    时间: 2012-3-25 20:15

umd已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2-3-25 21: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DV带装数据才牛逼
作者: pyromania    时间: 2012-3-25 21:32

也许sony出的开发设备套间里面有吧,民用的应该只有psp了
作者: 燕山隐士    时间: 2012-3-25 21: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引用:
原帖由 @yangjuniori  于 2012-3-25 21: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DV带装数据才牛逼
一盘带子十几g 而且损坏的概率很高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12-3-26 10:42

也就是说UMD失败最大因素就是只有一种设备能读取,还是索尼自己的?

UMD就是MD加个视频播放,改一些编码而已么?
包装为啥不延续MD那种很精制的包装呢?别跟我说什么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
作者: 聋则嗅明XP    时间: 2012-3-26 11: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HD)

md和umd原理是不同的,md是磁信号,类似过去的mo,umd是cd dvd类的光反射信号。
umd如果完全作成md那样绝对没有问题,但sony可能觉得不来福,毕竟md的设计是90年代初的,不弄新设计会让人觉得炒冷饭,而且本来sony是要让umd变成便携式媒体的新标准,不做新设计也说不过去。另外说一下的是umd的标准书内是有类似md的移动保护盖,但实际成品确取消了。
作者: 阿鬼    时间: 2012-3-26 11: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引用:
原帖由 @聋则嗅明XP  于 2012-3-26 11:2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HD)

md和umd原理是不同的,md是磁信号,类似过去的mo,umd是cd dvd类的光反射信号。
umd如果完全作成md那样绝对没有问题,但sony可能觉得不来福,毕竟md的设计是90年代初的, ...
我记得MD机也有光头的
作者: 绯雨流    时间: 2012-3-26 11:31

除了PSP没别的用处
作者: 幽灵胖胖    时间: 2012-3-26 11: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ONE)

现在看来,umd还是很来福的,哪台掌机能插光盘打游戏的?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12-3-26 11:43

PSP正好踩在NAND廉价化的门槛上
作者: 聋则嗅明XP    时间: 2012-3-26 11: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HD)
引用:
原帖由 @阿鬼  于 2012-3-26 11: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我记得MD机也有光头的
md的原理是光磁,但本质是磁记录,其原理是磁介质遇到高温后使用磁头对其进行加磁。
简单的说其过程是这样的,在烧录时利用激光加热碟片需要写入的数据点,达到一定温度后磁头就能为数据点加磁,然后的原理就类似硬盘,最后写入后,随着温度降低,磁信号也被锁定。
这就是你也能看到光头的原因。

本帖最后由 聋则嗅明XP 于 2012-3-26 11:4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Jeffrey    时间: 2012-3-26 13:44

umd推广格式失败了
作者: hp10161016    时间: 2012-3-26 14:07

反正索尼就是变着法子坑钱
这TF卡64G的才400,他PSV记忆棒32G就敢要6XX
作者: lvcha    时间: 2012-3-26 14:15

我记得破解的历史是,某匿名神人破解的,寄给谁谁了。至今不知道是谁?
作者: lvcha    时间: 2012-3-26 14:20

  05年6月6日,一个匿名者将 UMDDUMPER.zip 这个文件发给了Psphacks网站,随后所有人惊讶的发现这居然是一个DUMP UMD的程序.其中包括一个EBOOT.PBP,程序运行后会将整个UMD文件存档到你记忆棒的根目录下,然后可以用打包工具重组成ISO文件.

  这是当时的说明:
  UMD Dumper: Opening Memstick iso file for writing
  UMD Dumper: Opening success
  UMD Dumper: Opening UMD filesystem for reading
  UMD Dumper: Wait for UMD drive to be ready
  UMD DUMPING...
  Don't Shutdown PSP

  它的出现,使得UMD游戏纷纷被顺利DUMP,为以后的模拟铺平了道路.遗憾的是至今不知其作者是谁.
作者: lvcha    时间: 2012-3-26 14:21

psv时代希望大神们继续给力
作者: coldiori    时间: 2012-3-26 16: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破解后的dsd调vsh菜单,usbdevice项调umd,然后usb连电脑,发现一个新的分区,里面一个iso文件。。。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12-3-26 16:56

引用:
原帖由 hp10161016 于 2012-3-26 14:07 发表
反正索尼就是变着法子坑钱
这TF卡64G的才400,他PSV记忆棒32G就敢要6XX
这不抬杠吗,XO的硬盘价格便宜过吗?
作者: kerorozhou    时间: 2012-3-26 17:02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2-3-26 16:56 发表


这不抬杠吗,XO的硬盘价格便宜过吗?
XO硬盘可以用别的笔记本硬盘刷,然后加个壳就行,psv的卡整了个专用格式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12-3-26 17:09

引用:
原帖由 kerorozhou 于 2012-3-26 17:02 发表

XO硬盘可以用别的笔记本硬盘刷,然后加个壳就行,psv的卡整了个专用格式
就是啊,XO的硬盘还是通用硬件,成本很低

PSV的卡还是专用格式,制造成本相对会高

怎么看怎么不觉得XO的硬盘有理有像PSV的卡一样卖高价啊:D
作者: Jeffrey    时间: 2012-3-26 17: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917)
引用:
原帖由 @lvcha  于 2012-3-26 14:20 发表
  05年6月6日,一个匿名者将 UMDDUMPER.zip 这个文件发给了Psphacks网站,随后所有人惊讶的发现这居然是一个DUMP UMD的程序.其中包括一个EBOOT.PBP,程序运行后会将整个UMD文件存档到你记忆棒的根目录下,然后可以用打 ...
索尼自己人。。。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