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战了多少年了?320 mp3 VS 无损,给个标准回答 [打印本页]

作者: bigwizard    时间: 2012-2-22 18:41     标题: 战了多少年了?320 mp3 VS 无损,给个标准回答

给个标准回答吧。 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补充。。。。。。

能否听出区别,取决于3方面: 音乐文件原始信息量,回放设备, 人本身
三点因素同样重要,但往往在比较mp3(一下都已320kmp3为例)和无损优劣时,忽略第一点而夸大第3点。

下面慢慢说“
==================================================================
一、原始音乐文件质量的影响:


都知道,无损保留相对完整的音乐信息,而mp3等先编码方式需要滤波,删减一部分内容。音乐CD采样,用标准的44.1kHz 16bits采样,pcm编码封装wav,一首4-5分钟的歌曲文件体积大概40-50m,或者说这个文件的码率是1411kpbs。采用无损压缩算法,将原始的声音文件(wav),所得到的无损(APE,FLAC, APPLE Lossless)音乐文件,大概码率700-900k。mp3因为最高码率为320k,无法将全部原始信息压缩到如此小,因此先删去一部分信息,再进行压缩编码。那么决定mp3和原始音乐文件差异的关键就在于,mp3删去的部分是否影响收听。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最初录音时,录得什么?怎么录,设备如何?这些影响很大

来看CD标准的44.1kHz 16bits采样方式,这两个参数可以简单理解为声音的时间密度和空间密度。那么一首复杂的音乐相对简单音乐,占据更多的有效数据空间。“有效数据空间”有点绕口,我们用围棋来做个比方。你可以把一张音乐CD想象成一张围棋盘,一共有361个位置。简单的对局只下了100个位置就完成了,而复杂的基本填满整个棋盘,空白区域很少。

在从原始wav压缩mp3时,对于简单乐曲(比如狗叫声,部分流行),因为原始空白区间很多,因 次在删去这些无用数据后,剩余信息已经可以满足320k这个要求。这样压缩出来的mp3听上去和原始文件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对于复杂声音(例如一些发烧,交响等) ,空白区域很少,在压缩mp3是必须删掉一些有用信息,这时差别产生了。


所以,对很多较复杂音乐,mp3听上去会觉得不光滑,不饱满,密度不够,或者低频高频消减(这个在人的差别里细说)。 这不是理论性的,很多时候也不需要多高级的回放设备。只是因为你没有听到这类复杂音乐。

再有,录音技术也很关键,原因同上,是否能在一张cd中尽可能多的记录有效数据。

===========================================================
二、回放设备
这个略。。。。。。。

===========================================================
三、金耳VS木耳

人听力区间一般认为在20Hz----2kHZ间。如果全频率能听到,就是金耳朵;只能听到中频部分,自然就是木耳了。

所以,如果你是低频木耳,就去听听高频丰富的小提琴,女声;如果你是高频木耳,那就听听木管。

其实在现实中,我觉得很多所谓木耳或自认木耳的朋友,只是因为没有机会听到高质量的音乐或设备,缺乏对比。我的观点是,人人都是金耳朵,但需要开发。

ps,最后说个题外的,关于部分随身听的推力小的问题,我认为更多是出于保护用户的考虑,爱护你的耳朵吧。。。。

[ 本帖最后由 bigwizard 于 2012-2-23 13:15 编辑 ]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2-2-22 19:21

跟我想的一样 MP3就爱削高频 所以开始BS高码率MP3  喜欢高码率AAC
作者: a4840639    时间: 2012-2-22 19:23

好吧我眼花了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2-2-23 01: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好的无损难下啊   再差的设备听的也舒服
作者: zhangyunsony    时间: 2012-2-23 07: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atrac才是优先削减空白区域吧,mp3是整体压缩
作者: edwang    时间: 2012-2-23 09:38

一套好设备也是必须的
作者: 左右中    时间: 2012-2-23 10:14

有一些人只听人说MP3高频一刀切,看几张频谱,就说mp3长长短短。
实际上不同码率的MP3,所谓“一刀切”的切口是不一样的。码率越低,切口也越低。
有兴趣的可以找几张320K的频谱看看切口在哪。
作者: lvcha    时间: 2012-2-23 10:23

求个复杂音乐开开耳朵~
作者: bigwizard    时间: 2012-2-23 13:15

引用:
原帖由 lvcha 于 2012-2-23 10:23 发表
求个复杂音乐开开耳朵~
最早是想压几个上来的,但考虑到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上来说“还是没区别”,就放弃了。

再重申一遍,原文件,设备,听觉差异,三者是有机的,只说一个因素是无法客观评估有损无损的。
作者: 法式卷饼    时间: 2012-2-23 13:16

256k aac管饱,烧得起设备的还是听CD有意义
作者: 错乱僧    时间: 2012-2-23 13: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情愿木耳幸福点,尤其随身听在室外环境追求音质有意义嘛?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2-2-23 14:2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9100听无损绝对舒服
作者: beterhans    时间: 2012-2-23 14:39

引用:
原帖由 bigwizard 于 2012-2-23 13:15 发表


最早是想压几个上来的,但考虑到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上来说“还是没区别”,就放弃了。

再重申一遍,原文件,设备,听觉差异,三者是有机的,只说一个因素是无法客观评估有损无损的。
铜球 复杂的..:D
作者: zcomic    时间: 2012-2-23 15:00

室外真觉得高品质MP3足够了,室内感觉还是APE好啊
不过资源难找,麻烦
作者: 旨旨    时间: 2012-2-23 15:21

烧得起不是sacd更好么?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2-2-23 20: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zcomic  于 2012-2-23 03:00 PM 发表
室外真觉得高品质MP3足够了,室内感觉还是APE好啊
不过资源难找,麻烦
既然找到了无损为什么不自己压缩aac呢
作者: 强棒奶娃    时间: 2012-2-23 21:01

木耳朵,完全听不出
作者: henryzyl    时间: 2012-2-23 21: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henryzyl mark
作者: jahaman    时间: 2012-2-23 21:35

本人听感:320比无损略闷。不过有限。
作者: gopcboy    时间: 2012-2-24 06:21

谢谢楼主普及
我极爱音乐,但是对技术参数完全白痴
我想问一下
256K AAC音乐的弱点在哪里? 目前最关心这个
因为基本上所有音乐收藏,包括几百张大学时收的CD都被我转成这种了
特别好奇这种格式的弱点是什么,和mp3比有什么好和不好的地方?和无损比呢?

十分感谢!!!
作者: dboy99    时间: 2012-2-24 06: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3)

论点中关于‘cd采样的有效数据空间’的说法有误,从而导致后面的一系列推论都是错误的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12-2-24 07: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录制的好坏远比码率重要
作者: bigwizard    时间: 2012-2-24 08: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引用:
原帖由 @gopcboy  于 2012-2-24 06:21 发表
谢谢楼主普及
我极爱音乐,但是对技术参数完全白痴
我想问一下
256K AAC音乐的弱点在哪里? 目前最关心这个
因为基本上所有音乐收藏,包括几百张大学时收的CD都被我转成这种了
特别好奇这种格式的弱点是什么, ...
算法和压缩率比mp3高,有说法是强30%,码率范围 声道等都比mp3好

mp3的优势是历史,比如rm格式

高码率aac或mp3编码,对一般流行乐足够了
作者: iceliking    时间: 2012-2-24 10: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cd本身就是有损的,想无损,您得找唱片去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2-2-24 10: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aac对高频保留比较好  中频有点差  所以低码率对人声表现极差
作者: banditcat    时间: 2012-2-24 11: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对比一下两者的采样曲线不是更科学
作者: gopcboy    时间: 2012-2-24 11:54

引用:
原帖由 bigwizard 于 2012-2-24 08: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算法和压缩率比mp3高,有说法是强30%,码率范围 声道等都比mp3好

mp3的优势是历史,比如rm格式

高码率aac或mp3编码,对一般流行乐足够了
谢谢! 目前条件有限,也不能收集唱片了,只能继续AAC了。
作者: gopcboy    时间: 2012-2-24 11:56

引用:
原帖由 yangjuniori 于 2012-2-24 10: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aac对高频保留比较好  中频有点差  所以低码率对人声表现极差
我的歌基本都是苹果店里的
古典,流行,电子,爵士都有
不知道是心理因素还是录音的问题
我记得自己以前曾经用ZEN XTRA听WAVE的加州旅馆
AAC版本的听起来 人声的气息和 吉他扫过身边时的那种感觉好像有些不对劲
作者: bigwizard    时间: 2012-2-24 14:18

引用:
原帖由 iceliking 于 2012-2-24 10: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cd本身就是有损的,想无损,您得找唱片去
黑胶就是无损吗?都是相对概念而已。

绝对无损,就是你想听王菲了,打个电话叫到面前唱。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24 14:27

发烧友现在玩真无损都开始用数码DAT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