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说字幕不如配音真心喷了 [打印本页]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2-1-12 18:34     标题: 说字幕不如配音真心喷了

看着几个老外说中文,还对不上嘴型。有时候为了说话的长度一样,生硬的要多说几个字,就好了?

原味和真实感这种东西,配音再好能替代么?

照这个逻辑,专门请语言专家造出克林贡语、造出阿凡达语还让他们在电影里叨逼叨说半天,岂不是脑子有病了?
作者: iceliking    时间: 2012-1-12 18: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2)

都是吃饭,有的人为了填肚子,有的人为了尝美食,咱不是对号入座。这个话题还是歇了吧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2-1-12 18:40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F)

这个笑话配音要怎么办?
作者: sfc    时间: 2012-1-12 18:51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2 18:40 发表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 ...
可能有些牵强。。

MIKE:唉。。。。。
BEN: I?!你得了个I?!

有人看片子只是一种休闲放松,没有兴致和精力盯着字幕看。
有人喜欢体验原汁原味的感觉,这个没什么对错之分,个人的喜好而已。
当然,那种配音配得非常死板毫无生气跟背书一样的那种不予评论。
作者: yamiyama    时间: 2012-1-12 19:03

老年人的认字速度很慢,配音是必须的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2-1-12 19:10

我觉得只有一种东西,配音比字幕好,就是有了字幕也看不懂的。

比如周星驰片子的粤语字幕……

很多人说不看粤语版等于没看,这我只能羡慕了,因为粤语字幕实在看不懂,我只能听石斑鱼了。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2-1-12 19:13

引用:
原帖由 sfc 于 2012-1-12 18:51 发表



可能有些牵强。。

MIKE:唉。。。。。
BEN: I?!你得了个I?!

有人看片子只是一种休闲放松,没有兴致和精力盯着字幕看。
有人喜欢体验原汁原味的感觉,这个没什么对错之分,个人的喜好而已。
当然,那 ...
事实上配音就差不多这样,mike说的是“呃……”

但是这个笑料的味道就差了好远
作者: superma661    时间: 2012-1-12 19:23

字幕也不是没弱点吧?   原本看表演你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  但是字幕却会提前剧透  这是让人很无奈的地方
作者: Einzbern    时间: 2012-1-12 19:27

引用:
原帖由 superma661 于 2012-1-12 19:23 发表
字幕也不是没弱点吧?   原本看表演你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  但是字幕却会提前剧透  这是让人很无奈的地方
那为什么中文片还要带中文字幕?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2-1-12 20:37

粤语还是中文呢,如果不懂英文的呢?看字幕还真不如好的配音,尤其动画片
如果你能脱离字幕,又何谈字幕和配音的优劣?
作者: survivorcn    时间: 2012-1-12 21: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6)

配音考验的还不仅仅是配音,更重要的是翻译,如何翻译能够尽可能地保留原味又要让观众方便理解。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2 22:58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2 18:40 发表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 ...
你说的这个笑话,用字幕同样无法表达其中的含义,所以根本没法呼应你的观点,反而倒是验证了公孙的论点,那就是你要去脱开字幕才能体会个中妙处。

说到配音,其实台词的译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涉及到片中国家的俚语笑话,双关语,如何用一种语言来诠释另一种语言的含义是译制工作者很伤脑筋的事,但是一旦能想出来,经过配音之后的效果会远远胜出字幕
我也举个例子,冰河世纪3里巴克和两只负鼠去救岩浆中的喜德,原句是这样的:
负鼠: Look! He's right there.
巴克: Roger.
负鼠: No, Sid.
巴克: I know, Roger!
负鼠: How about we get Sid first. And then go back for Roger.

上译的配音是这样的:
负鼠: 看! 他在那!
巴克: 晓得.
负鼠: 不是"小德" 是喜德
巴克:  晓得!
负鼠: 要不我们先去救喜德 然后再回来 救你的"小德"?

译句虽然淡化了负鼠对巴克的军用语roger的理解,但是加强了双方在危机情况下对“晓得,小德,喜德”的混乱理解的笑果。
这片子我在电影院原声国语各看了一遍,国配场次这一段落全场笑翻,但原声字幕版此片段笑声寥寥。
还有其他几个段落,负鼠对于aye(军队用语的“是”)和eye的误解,上译是用“然也”对应“蓝眼(巴克的眼睛的确是蓝的)”来译制的,效果同样很棒。

也许你会说何必花这么大力气去做这种译制工作,大家反正都懂其中的含义。
楼上有个朋友说的好,看电影国配或是原声,就像有人是尝美食,有人是填肚子,在我看来尝美食的没有必要去嘲笑填肚子”你看,他连美味的精髓是什么都不知道”,而填肚子的也没有必要嘲笑尝美食“你看,他多装B,完全不能理解",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一件事,以自己的世界观去质疑他人的立场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情。
作者: edwang    时间: 2012-1-12 23:02

关键还是现在的配音不得力啊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2-1-12 23:16

引用:
原帖由 KIRITE 于 2012-1-12 22:58 发表


你说的这个笑话,用字幕同样无法表达其中的含义,所以根本没法呼应你的观点,反而倒是验证了公孙的论点,那就是你要去脱开字幕才能体会个中妙处。

说到配音,其实台词的译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涉及到片 ...
这是我3楼的一个分支举例,我觉得我主楼提出的意见,你还是没能回答

而且我觉得,动画片多多少少淡化了地域性,更全球化,翻译未必不是好事。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2 23:21

引用:
原帖由 edwang 于 2012-1-12 23:02 发表
关键还是现在的配音不得力啊
要看的,公映级别的国配要胜过CCTV自组班子的配音很多很多,CCTV偶尔也会出些类似天使爱美丽的质量不错的国配,但大多数还是流水线产物,配音周期短,语气模式化,没感情,这也是观众接触配音最多的途径,所以自然留下很差的印象。

但公映国配不同了,译制配音后期混音周期长,可以有时间在细节花功夫,所以大多数公映国配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不过有时候档期排的紧,也会顾此失彼,10年玩具总动员3的上译配音质量很好,但是后一周上映的危情谍战的国配(同一班底译制)质量明显就没有达到公映的水准。

[ 本帖最后由 KIRITE 于 2012-1-12 23:22 编辑 ]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2-1-12 23:22

一些本土方言浓重的电影,字幕也无法解决问题,如果增加字幕信息量,电影院无法暂停,会影响观看
完全听不懂口语的,看配音还是好选择
作者: zenhigh    时间: 2012-1-12 23:23

有些片子是非配音不可的,否则受众想看懂比较困难,比如动画片。所以拿动画片举例是不合适的。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配音的必要,比如A片——是的,我见过给欧洲片配英语的A片,也见过给美国片配德语的A片,毫无疑问都令人倒胃口,尽管后者的素质要强一点。

当一部电影的啊啊啊咿咿咿咿出自一个不在现场而是带着耳机对着麦克风手里拿着稿子的人之口,你不觉得有点隔应吗?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2-1-12 23:24

CCTV配电视剧还可以,韩剧收视率刚刚的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2 23: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引用:
原帖由BeastMa于2012-1-12 23:16发表这是我3楼的一个分支举例,我觉得我主楼提出的意见,你还是没能回答而且我觉得,动画片多多少少淡化了地域性,更全球化,翻译未必不是好事。
你的论点“说字幕不如配音真心喷了”我完全同意啊,P姐开的那帖里说的内容明显就是矫枉过正。你的论据我就不是很赞同了,第一你说说话对不上口型,我挺想知道你是在哪里看的,CCTV的还是影院,能不能具体说些看过的片子。因为我觉得我看过的公映的译制片大多口型对的很好。至于加字,这个在所难免,论坛口碑很好的射雕英雄传的日文吹替,同样有很多加出来的日式语气词。至于星际迷航和阿凡达,不知道你看过译制版没?里面的克林贡语和纳威语都是原音保留的,并没有作译制,因为一旦翻译就违反了译制的初衷了。也有译制片做过这种搓事,比如巴别塔和黄石的孩子,译制导演就进行了全面国语配音化,结果就导致影片中语言隔阂产生的矛盾在全是国语的环境中变的十分可笑。对于各种口音或者各国语言掺插在一起的影片,译制的时候也是要很花一番心思。里约大冒险的台配,用的是山东四川各地方言的交互来达到原片的地方口音喜剧效果。“小姐好白”的上译国配,用上海话来配里面菲佣的对话,没有字幕,不求观众理解含义,但求达到与原片意境相仿的程度,效果就十分不错了。

本帖最后由 KIRITE 于 2012-1-13 09:04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3 00:17

引用:
原帖由 zenhigh 于 2012-1-12 23:23 发表
有些片子是非配音不可的,否则受众想看懂比较困难,比如动画片。所以拿动画片举例是不合适的。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配音的必要,比如A片——是的,我见过给欧洲片配英语的A片,也见过给美国片配德语的A片,毫无疑问 ...
那我再举个真人版的吧
博物馆之夜2里上译的一段配音,也是笑翻了全场的

Ivan the Awesome?
It's not really as catchy, is it?
I mean, "Ivan the Terrible",that really pops.
But I wasn't terrible. In fact,
I was quite an effective leader.

公映国配是这么说的:

人们总是说 伊凡雷帝 他好雷人 我好怕伊凡 他是恐怖煞星
其实 正确的恰当的翻译是 伊凡牛帝
听着像牛魔王 还是伊凡雷帝好 朗朗上口
我不雷 也不恐怖 其实我是实力派领导人

原句就是反映了伊凡雷帝喋喋不休的嘚啵,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这样的吐槽其实很冷
译制时用上了雷的网络含义(算是二次创作吧),再加上口型配的很好,所以笑翻了一大片。

应该说喜剧片的译制容易出效果,但是译制难度也非常大,面对众多的梗,众多的双关,进行本土化,还要达到到逗乐观众的目的。但是一旦成功了,那种声画合一的爆笑感,绝非某些滥用网络术语的字幕组所能企及的。
所以对于喜剧片,我经常会在影院里看原声和配音两个版本,同时也看看观众的反应和笑点的频率是否一致。就目前我的经历来看,配音场的笑点普遍是多于原声场的。

不过很少情况下也会有“某些梗因为重要性不是很大或是实在难以译制,就被选择性无视了”的情况,比如加勒比4里杰克船长的那句“I support the missionary's position”(我同意传教士的观点 和 我支持传教士体位)北影的译制版就没有翻出来。

[ 本帖最后由 KIRITE 于 2012-1-13 00:24 编辑 ]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3 00:23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2 18:40 发表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 ...
我不是专业译制人员,我临时想了一个版本
mike吞吞吐吐说:“这个...(“这”字发挤出来的音)”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及格?!你才拿了一个及格?!”

当然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要看前后剧情的呼应,只要细细琢磨,总会有一个很好很完美的译制方案来解决这样的双关,化不可能为可能,我想这也是译制的重点关注所在
作者: 大宋忠臣黄文炳    时间: 2012-1-13 00:46

要是没有各国配音,那多无趣,  看老功夫片dvd 听听洋人配音版也是种乐趣。收老译制片原声和译制分别观赏也是很有乐趣的。

当年经典港片的粤语版和国语版也是要都看一遍。  

更不用说迪斯尼这种全球各种语言都来一遍的盛宴了,  那各种语言的片中演唱, 百听不厌
作者: 大宋忠臣黄文炳    时间: 2012-1-13 01:03

引用:
原帖由 zenhigh 于 2012-1-12 23:23 发表
有些片子是非配音不可的,否则受众想看懂比较困难,比如动画片。所以拿动画片举例是不合适的。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配音的必要,比如A片——是的,我见过给欧洲片配英语的A片,也见过给美国片配德语的A片,毫无疑问 ...
老实说我宁愿现在的李连杰还是找原来那位给他配音的几位来, 黄飞鸿配的中气十足,李连杰的嗓音实在不利于一些角色塑造。


当年香港配音的三剑客 冯雪锐,李自学,张济平,我是很感激他们的。  只要是在9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这些港片的配音班底,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也比较亲切的。

比如这段台词:
李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刚才天炮一响,如果没有天灯挡枪的话,胜负归谁还真没人知道。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的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告辞了

不光因为这段词写得好
配音的老师一字一顿,不卑不亢,铿镪有力,英武之气突显,才给人很强的感染力 。     这段台词粤语版配音也相当好。   李连杰的声音说出来绝不会比这更好

还有像前一阵子回顾的经典, 新龙门客栈, 难道各位第一看都是粤语版? 现在回顾也专门找粤语版看?  现在我有了原声意识后,也还是喜欢看配音的国语版


晏晓陶老师的配的金镶玉,李自学老师的梁家辉, 哪个不是经典?  哪个也没有影响了观影效果啊。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配音。 而且我很感谢这些配音演员。

当然我不是粤语地区成长起来的。 肯定有所偏向。

[ 本帖最后由 大宋忠臣黄文炳 于 2012-1-13 01:15 编辑 ]
作者: James_T.Kirk    时间: 2012-1-13 08:22

那个……魔戒里真没有克林贡语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3 09: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引用:
原帖由 @James_T.Kirk  于 2012-1-13 08:22 发表
那个……魔戒里真没有克林贡语
哈哈,船长对自家影片的语言被挪用耿耿于怀了,是我的失误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2-1-13 09: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就是从投名状开始,李连杰开始不用配音了,结果嗓音太难听了。
作者: literry1    时间: 2012-1-13 09:30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2 18:40 发表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 ...
这个用中文字幕也没法表达吧
作者: 犬神狼    时间: 2012-1-13 10:41

配音好的,那疯狂的石头还要啥字幕,直接配普通话
作者: 3501    时间: 2012-1-13 10:46

引用:
原帖由 literry1 于 2012-1-13 09:30 发表

这个用中文字幕也没法表达吧
可以用备注的,就是一句话后面加个()
作者: waterfirestart    时间: 2012-1-13 10:48

posted by wap

成长的烦恼我喜爱国配大大超过原配。
作者: waterfirestart    时间: 2012-1-13 11:08

posted by wap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译制片的翻译、配音水平整体较差,但配音这一行为本身半点问题没有,优秀配音演员用母语进行演绎同样能够给观众带来享受,而将原作的双关语等无法直译的东西成功地用母语重新编排更是巧妙的再创造(而且这玩意儿用字幕配原音的话反而显得生硬了,毕竟演员嘴里讲的和下面的翻译根本就不一样,不管它翻得多巧妙)。
作者: nikkuyu    时间: 2012-1-13 11:48

引用:
原帖由 Einzbern 于 2012-1-12 19:27 发表

那为什么中文片还要带中文字幕?
世界上有一部分人叫做聋哑人
作者: Einzbern    时间: 2012-1-13 12:06

引用:
原帖由 nikkuyu 于 2012-1-13 11:48 发表

世界上有一部分人叫做聋哑人
聋哑人不怕被剧透吗?
引用:
原帖由 superma661 于 2012-1-12 19:23 发表
字幕也不是没弱点吧?   原本看表演你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  但是字幕却会提前剧透  这是让人很无奈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Einzbern 于 2012-1-13 12:09 编辑 ]
作者: 大宋忠臣黄文炳    时间: 2012-1-13 12:42

洋人看卧虎藏龙的观影效果,和我们不太一样,对他们来说片中对白和其他中文电影差不多,都是听不懂的炒面炒饭

国人一看,郎雄老爷子和章子怡扥人的声音听着就不太违和,但是到了发哥一张口, “瘦帘 ,窝对你的感情。。。。”  实在影响心情

霸王别姬里,不用张国荣的原声,而用杨立新的配音,也是这个原因,可能对老外来说无所谓,  但是对一个发生在北京城里的戏子们的故事,  

张国荣的国语原声可以参考红色恋人,港腔太浓了, 要是程蝶衣一口港台腔,国语观众打心底就不觉得这是个京城名角。这就毁了这个角色了

也把整个片子的氛围毁了。所以杨立新的配音非常非常好。 也绝对有必要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3 13: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引用:
原帖由 @犬神狼  于 2012-1-13 10:41 发表
配音好的,那疯狂的石头还要啥字幕,直接配普通话
方言的差别和国家与国家间的语言差别是两码事,你这明显是混淆是非,再说了疯狂的石头也好,武林外传也好,都是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即使不用字幕普通观众照样能听懂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3 13: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引用:
原帖由 @3501  于 2012-1-13 10:46 发表
可以用备注的,就是一句话后面加个()
字幕里这么写么:I在这里是双关,既代表我,也代表考试的分数(译者注)
作者: zenhigh    时间: 2012-1-13 13:43

一个I有必要在字幕里注明吗……有谁不知道I?

之所以反感配音,是因为配音是再创作,说严重点就是伪装高潮(无论是否A片),你对剧情的理解对影片的好恶对演员的主观印象要靠一个与影片毫不相干的人来指引,这是一种冒险。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2-1-13 14:04

美食总动员的国内配音版

把所有的菜都改成了中国菜,记得最重要的那道菜被再加工成了夫妻肺片(忘了原来是哪道菜了)

因为那次是陪我老婆看蓝光,她没看过原版,又懒得看字幕,就切了国语音轨。然后看到这里的时候她很费解的问我:“法国餐厅也做这个菜?”我只能无奈的告诉她这是国语配音的再加工。

然后她宁愿看字幕也不听国语配音了(而且配女主角的是谢娜,那个感觉实在是……)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2-1-13 14:06

引用:
原帖由 KIRITE 于 2012-1-13 13: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字幕里这么写么:I在这里是双关,既代表我,也代表考试的分数(译者注)
画面上mike说着I,字幕只需要“我(I)”,难道还能有人看不懂?

我觉得连(I)都不需要,因为看字幕,自然知道mike说的I就是我了,然后后面的字幕配合ben的语音,谁都能理解吧?
作者: BeastMa    时间: 2012-1-13 14:07

引用:
原帖由 waterfirestart 于 2012-1-13 10:48 发表
posted by wap

成长的烦恼我喜爱国配大大超过原配。
先入为主,根深蒂固了

就像童自荣的佐罗,还有神探亨特,都是一个美好的印象
作者: OpEth    时间: 2012-1-13 14:08

俺也是喜欢原音+字幕,而且喜欢双语字幕,中文字幕是方便,但有时候字幕翻译也会有各种问题,这时候就需要看英文字幕来对照,至于配音,那和原文差异就更大了,俺基本无法接受。。。。。


另外现在流行找影视明星们来配音,但这些货色本来就不是专业的配音演员,效果就渣了。。。。。
作者: GAMESOUL    时间: 2012-1-13 14:13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2 18:40 发表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 ...
我感觉可以翻译成 :我。。。。
五?你得了五分?  还可以
作者: Guycc    时间: 2012-1-13 14:57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3 14:04 发表
美食总动员的国内配音版

把所有的菜都改成了中国菜,记得最重要的那道菜被再加工成了夫妻肺片(忘了原来是哪道菜了)

因为那次是陪我老婆看蓝光,她没看过原版,又懒得看字幕,就切了国语音轨。然后看到这里的 ...
何炅谢娜什么的,这片子配的确实一般,特别是谢娜,个人认为非常差……

但是,结尾处那个美食评判的一席独白,却恰恰可称为国配的高水准呈现……
作者: leica    时间: 2012-1-13 19:46

让明星来配音,国外如此,国内如此,很正常吧。
作者: airbox    时间: 2012-1-13 22:19

引用:
原帖由 GAMESOUL 于 2012-1-13 14:13 发表


我感觉可以翻译成 :我。。。。
五?你得了五分?  还可以
还是差了点,原文是同一个“字” I, 两个不同的意思。而且现实中没有I这个等级,更有喜感。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3 22:19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3 14:04 发表
美食总动员的国内配音版

把所有的菜都改成了中国菜,记得最重要的那道菜被再加工成了夫妻肺片(忘了原来是哪道菜了)

因为那次是陪我老婆看蓝光,她没看过原版,又懒得看字幕,就切了国语音轨。然后看到这里的 ...
欢乐大本营三人组的确和专业配音演员的水准没法比,这片子里作为专业配音演员的恶老板和美食评论家表现都很不错。国内译制喜欢请名人,但名人的配音实力参差不齐,不过同样作为笑星,范伟在赛车2里配的板牙就相当的活灵活现,有机会你可以听一下。
至于普罗旺斯杂菜煲被翻成夫妻肺片的确很雷,我记得还有什么鼠版无间道之类,这属于译制人员的风格了,这种翻法的确有些哗众取宠。

不过好在此片最后美食家评论的配音是很大的亮点,我当时在影院里听陆揆(为Ego配音)念出这段台词的时候眼眶都湿润了,也算是声音和画面赋予的感受达到完美同步的共鸣吧,你既然有蓝光碟可以去听听那段美食家评论的配音感受一下。
因为是配音版,所以对原文绕口且套句很多的这段评论,译制的时候是将句序打乱,按照中国人说话的习惯重新组合,念上去就很顺口。这也算配音版的一个优势。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3 22:26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3 14:06 发表

画面上mike说着I,字幕只需要“我(I)”,难道还能有人看不懂?

我觉得连(I)都不需要,因为看字幕,自然知道mike说的I就是我了,然后后面的字幕配合ben的语音,谁都能理解吧?
你可以找你的父母和朋友测试一下这个梗,就我看来如果没有什么英语基础,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吧,尤其是要从字幕中理解I是怎样一个的分数(类似老外理解我们说的智商250)

而能理解这个梗的,我想是根本不需要此句的字幕翻译吧

[ 本帖最后由 KIRITE 于 2012-1-13 22:27 编辑 ]
作者: KIRITE    时间: 2012-1-13 22:35

引用:
原帖由 zenhigh 于 2012-1-13 13:43 发表
一个I有必要在字幕里注明吗……有谁不知道I?

之所以反感配音,是因为配音是再创作,说严重点就是伪装高潮(无论是否A片),你对剧情的理解对影片的好恶对演员的主观印象要靠一个与影片毫不相干的人来指引,这是一 ...
所以这个对译制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就像我们看的国外书的译本一样,质量有好有坏,一般能认准译者的话,翻译质量不会差到哪去的。作为译制片来说一样,公映版本的上译,八一,无论从台本的译制还是配音还是后期混音,质量都比我们经常接触的CCTV白开水配音或是各地卫视请的三流草台班子的作品要好得很多。
作者: 孟德尔    时间: 2012-1-14 01: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所以就希望在片子中双轨,国英双语,国语最好有台配和路配,字幕啥的最好多个小组的翻译,可选自己可决定,这样观影者自己决定选择适用,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式
估计也是多数人的做法
作者: smilingjudy    时间: 2012-1-14 10:21

汽车总动员2,真心觉得国配比原配好。配音什么的不能一味否定。
作者: waterfirestart    时间: 2012-1-14 17:20

posted by wap

cars的国配我不喜欢,和原配差不少,欧文威尔逊的花花公子腔我非常喜欢。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