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脑] Windows+IE用户能用中国网上银行的优越感真是不知所谓! [打印本页]

作者: sakuraltr    时间: 2011-10-11 12:07     标题: Windows+IE用户能用中国网上银行的优越感真是不知所谓!

看到《中国网银不能用非ie,真的是中国企业不思进取吗?》这贴我真的笑了,银行为难你,你还为银行说好话,我真是无语。中国的银行玩的无非就是“ActiveX控件”“口令卡+U盾”“信用卡消费密码”老三样嘛,我一个一个来批。

=================

用ActiveX控件害的不光是非Windows非IE用户,有些Windows+IE用户追新,安装了最新的IE版本或者测试版,而银行的控件升级跟不上,也会导致无法使用网银。IE9都发布多久了,农行至今ActiveX控件还不支持IE9呢。ActiveX控件完全是个害人害己的东西。

Windows+IE登录中国银行的网站有时会导致系统崩溃,出现花屏,然后自动重启,在“Internet选项”-“高级”里取消“启用第三方浏览器扩展”,一般能解决。看到这个解决方法,造成的原因明眼人都知道了吧。

至于还有程序员在网上公开过“ActiveX越补越不安全,漏洞越来越多”的代码研究文章,你们可以去搜搜看,我很早以前看过,懒得找了,认为我瞎编的请随意。

国外银行的开放不光是上面提到的选用技术的问题,还有开放心态的问题。为什么国外有Microsoft Money、Mint、Quiken这种好用的东西(登录一个客户端或者网站就能直接添加和验证大部分银行的帐户,不管是信用卡还是储蓄卡,而且可以在线直接查询余额、转帐、还款,实现几乎所有各家网上银行就可以实现的东西,而无须一家一家网银打开分别查看和处理),国内没有?因为国外大部分银行都是很开放的心态,愿意支持OFX解决方案,共享自己的数据给第三方金融服务商,真正给用户方便和实惠。

这里转载一段OFX的介绍,不想看的可以直接跳过:

OFX (Open Financial Exchange,即开放式金融交换) 是在互联网中用于各金融机构、商家和消费者之间进行财务数据交换统一规范的解决方案。OFX 由CheckFree、Intuit 和微软在1997年早期共同制定,支持普遍类型的金融活动,比如消费者与银行业务(包括图像下载、贷款与分期付款资料的下载)、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付款、电子账单和投资业务,包括股票、债券、共有基金和税务情况等资料的下载,还有财务计划和保险等。OFX 支持交易网站、客户机构和私人财务管理软件,使金融机构连接多方用户及系统集成商的过程变得简单而更有效率。
OFX 解决方案是一个面向网络的“客户-服务器”系统,特点是为客户和金融机构服务器之间提供直接连接,以XML 的形式提供一个请求/响应模型,具有所有类型数据的同步功能以及完备的错误校正功能。此标准规范还集成了当今被广泛采用的互联网传输协议与安全协议。此规范的授权是免费的,允许任何软件开发人员去设计前端界面。
OFX 解决方案是开源的,任何金融机构或供应商都可以部署实施它,也可以在网站上进行预览。该解决方案现广泛应用于CheckFree、Intuit、微软以及那些在其产品和服务中支持金融数据交换的公司。
详情请访问:http://www.ofx.net/

微软中国曾经试图引进Microsoft Money这个软件到中国做成简体中文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说服中国银行支持OFX格式把自己的数据贡献出来。说服了多少年你们知道吗?最终的结果是,工行招行勉强同意了开放借记卡、信用卡账单自动下载,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只同意借记卡对帐单自动下载,中行仅提供csv格式银行对帐单和信用卡交易明晰,交行仅同意公开csv银行对帐单。这么多年争取才获得了这么可怜的几家银行的这么局限的支持,这个软件无疾而终也就很正常了。

=================

口令卡完全是个为了所谓的“安全”牺牲用户体验的东西,其实也并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安全。

银行给口令卡用涂层覆盖密码区域只是个心理暗示效果,一个安全暗示,刮去的涂层并不能保证你的安全,口令卡的原理决定了涂层跟安全搭不上一丝关系,真正影响安全的是相关的密保算法与网站防钓鱼机制,只能防范盗号、木马、钓鱼等程序。

不管你的口令卡是全没刮,刮了一部分还是全部刮开了,只要不小心落到了别人手里,而这个人知道你的卡号和密码,一样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盗用你的帐户。

U盾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基于非对称的电子密钥系统,银行有公钥,个人持有银行发的U盾里面有私钥,使用的时候两者对应。U盾落到别人手里下场和口令卡一样。U盾和口令卡一样也是物理层面加了一层防盗,而且一样是Windows Only,IE Only,这完全是短视的结果。就算是Windows用户也不是能很顺利用的,随便一搜你就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是64位Windows或者其他防火墙杀毒软件原因用不上U盾了。

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我这里只是想说明口令卡和U盾带来的安全心理暗示是名不副实的,有误导的,牺牲的用户体验和实现的安全级别相比起来,我个人觉得是不值得的。

很多人以为银行推出口令卡和U盾是为了安全,其实我觉得银行更多是为了赚钱。光我知道工行和建行已经开始强制推销U盾了,其他银行跟上也是迟早的事情。不花50块钱(各地可能价钱有区别)购买这个U盾,你连活期储蓄帐户都开不了,哪怕你已经买了2块钱的口令卡。搞笑哦!这里都是玩数码的人,就算你们不生产这东西也知道这个批量采购成本撑死也就几块钱了吧,银行真的为用户着想干嘛要50块高价强制推销给你?说U盾好的真是被人抽了嘴巴还要谢天谢地。

=================

下面说说信用卡安全,很多人不知道信用卡的“刷卡密码”是中国特色吧?这是银联附加的标准,国外是没有这一说的。有的人说“为什么别人拿着我的卡号和CVV2就可以在国外网站购物而不用输入密码,太不安全了”。有的人办了信用卡后第一时间就是开通密码,觉得不开通密码不安全。其实这种想法完全是想反了,实际上不设密码才是真正的安全。

信用卡和储蓄卡的真正区别在于“信用”二字,签帐时让你签名就行了,不用输入任何密码就能方便地消费。如果商家发现签名和信用卡背面地签名不一致就会为难你。如果你收到月结单地时候认为有任何一笔消费不是你消费的,有可能是盗用,只要银行对照了签名认可你的说法,银行是自己吃掉这笔损耗款项,不会记录在你的消费里。

有人说“国内商家都不核对签名的,还是用密码保险”。你们可以随便去看看你们自己信用卡的银行条款,国内都会大概意思这样写成“如果信用卡没有设置消费密码,则发现不属于自己的消费后24或48小时(每个银行不一样)可以提出申诉,核对后将撤销消费。如果信用卡设置了消费密码,则银行会认为每笔消费都是你消费的,不会核对消费凭据”。你以为银行给你信用卡加密码是为了你安全,实际上是银行自己要规避这笔坏帐责任呢,你的小算盘会有银行打得精吗?(笑)假如你的信用卡设了密码,别人直接用你的卡去国外不吃“消费密码”这一套的网上商户去消费了,或者直接偷了你的卡去什么商家消费了,因为你设置了中国特色的消费密码,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因为银行会因为你设置了密码而强制把这笔消费算在你头上。

=================

如果看完这些还觉得能用国内网上银行是Windows优越性的人,我无话可说。

我讨厌拿Windows能用网上银行来打压其他系统的人,就像我从来不会拿GFW导致Android用户用同步用Gmail不爽来喷Android不好用一样,这样的喷法第一显得没常识,第二显得很刻薄。就算你们觉得中国的网上银行千好万好,而不是指出和投诉他们这些错误的决定,总有一天你们也会吃哑巴亏的。

[ 本帖最后由 sakuraltr 于 2011-10-11 13:18 编辑 ]
作者: sswyu    时间: 2011-10-11 12:12

别的不说,国外的网银功能和国内的没的比
国外网银 一般就 查账转账 就结束了
什么实时到帐, 什么大额转账,  什么外汇 理财  都是门都没有, 做梦
国内工行这种网银  国外的想都不敢想
所以 国内网银对系统环境要求高 很正常.
作者: lilu0    时间: 2011-10-11 12:14

u盾只是给安全多一份保障而已,你假设u盾丢了的情况十分可笑,是不是这世界连钥匙和锁都是不必要的东西了?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1-10-11 12:14

谁说非ie用户不能用网银?

我IOS网银用得好好的.
作者: 雾桑    时间: 2011-10-11 12:18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1-10-11 12:14 发表
谁说非ie用户不能用网银?

我IOS网银用得好好的.
我S60也用得好好的。

不能用网银是我FF党永远的痛啊!
作者: 又红又专    时间: 2011-10-11 12: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有啥优越不优越的,只是需要用时能用还是不能用而已
作者: 龙舌兰日出    时间: 2011-10-11 12: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9780)

喷了国外网络银行不如国内?

国外油也不如地沟油!猴群智商铁铁的发烧!
作者: 木瓦哈哈    时间: 2011-10-11 12:29

信用卡这种事真不能跟国外比较,在国内刷 信用卡随便签名的多了去了,商家一般也不敢使劲看签名是否和信用卡 背面的签名一致。
作者: OTZ.    时间: 2011-10-11 12: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很简单,你别用
作者: sswyu    时间: 2011-10-11 12:33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0-11 12:2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9780)

喷了国外网络银行不如国内?

国外油也不如地沟油!猴群智商铁铁的发烧!
别sb了, 你用过国外的网银没??

[ 本帖最后由 sswyu 于 2011-10-11 12:38 编辑 ]
作者: ooo    时间: 2011-10-11 12: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ooo mark
作者: 左右中    时间: 2011-10-11 12:43

现在很多银行的网银都是用Java写的,导致非windows甚至64位windows不能正常使用网银的是硬件证书。
大多数银行喜欢直接用ActiveX来直接读取证书。然而不这样的话,我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另外我手头这个飞天ePass2000,在64位windows8+32位IE10上使用正常。
作者: leedsun    时间: 2011-10-11 13: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N600)

牺牲用户体验来保证安全…这有错么?上飞机前过安检多正常?
作者: slaimlin    时间: 2011-10-11 13: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9000)

还有64位不兼容的网银吗
作者: trivsel    时间: 2011-10-11 13: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那是安检?那是捅你菊花
作者: sakuraltr    时间: 2011-10-11 13:16

引用:
原帖由 leedsun 于 2011-10-11 13: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N600)

牺牲用户体验来保证安全…这有错么?上飞机前过安检多正常?
那你何必用网银?每次都跑银行去排队吧,每次银行都当面看着你亲自来操作才是真的安全。
作者: 50_center    时间: 2011-10-11 13:17

果粉又被代表了……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1 13: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安全就可以了,其他无所谓。。。。。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0-11 13: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230)

64位windows7,ie9没有遇到楼主说的问题,口令卡一个银行是否一致?
作者: wpang    时间: 2011-10-11 13:55

很多国外银行也免费送你token用来显示动态密码,但人家所有浏览器所有系统通吃,不用傻逼的activex控件。
作者: 不知所谓无所谓    时间: 2011-10-11 14:06

银行没为难我,我就用IE,银行为难的是那些所谓用WINDOWS就是受煎熬的装逼饭。
作者: literry1    时间: 2011-10-11 14:35

我用ie
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作者: lilu0    时间: 2011-10-11 14:38

引用:
原帖由 trivsel 于 2011-10-11 13:1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那是安检?那是捅你菊花
要你插个key就好像要插你菊花,那要你再输次密码不就等于要你的命?好脆弱的人生啊
作者: lilu0    时间: 2011-10-11 14:39

引用:
原帖由 sakuraltr 于 2011-10-11 13:16 发表


那你何必用网银?每次都跑银行去排队吧,每次银行都当面看着你亲自来操作才是真的安全。
原来有人宁愿排队也不愿插多下key,果青镇的很厉害啊
作者: 冰镇石油    时间: 2011-10-11 15: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2)

国内银行不满足国内占有率最高的IE去满足IOS才是脑袋被驴踢了
作者: only1onely    时间: 2011-10-11 22:56

马克以后看
作者: dalert    时间: 2011-10-12 10:23

我们公司就是搞U盾的,这东西利润是高,但成本还没低到几块钱一个
作者: 总统先生    时间: 2011-10-12 10: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境外銀行用戶,匯豐和花旗,完全兼容 OSX,匯豐還有 iOS app,大額轉賬,跨行轉賬,黃金股票債券基金買賣完全沒有問題。

對了,國內銀行還有外匯管制,境外沒有,跨國轉賬匯款完全沒有限制。
作者: 总统先生    时间: 2011-10-12 10: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swyu  于 2011-10-11 12:33 发表
别sb了, 你用过国外的网银没??

我全部用過,所謂境外網上銀行業務不如國內的說法完全沒有根據,境外銀行沒有外匯管治,業務更多樣更便利。
作者: amateur    时间: 2011-10-12 10:58

呵呵,也没谁说有优越感啊。

咱土人一个,国外网银没用过~不知道啥情况。
作者: sunnystory    时间: 2011-10-12 11:07

国外网银真心一泡污 在国外待了好多年一回国感觉国内真先进
同理还有用惯ebay再看taobao觉得天朝神武
作者: 总统先生    时间: 2011-10-12 11: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unnystory  于 2011-10-12 11:07 发表
国外网银真心一泡污 在国外待了好多年一回国感觉国内真先进
同理还有用惯ebay再看taobao觉得天朝神武
說說國內銀行哪些功能境外沒有?
作者: coolswan    时间: 2011-10-12 11:15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0-11 12:2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9780)

喷了国外网络银行不如国内?

国外油也不如地沟油!猴群智商铁铁的发烧!
你可知日本第一大财团东京三菱UFJ的网银是需要客户用纸质乱码卡输入才能汇款转账的,还没有独立客户端。

除了netbank这种手续费其高的科技银行 其余银行用户表示中国网银的功能简直屌爆了
作者: coolswan    时间: 2011-10-12 11:18

引用:
原帖由 总统先生 于 2011-10-12 11: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說說國內銀行哪些功能境外沒有?
信用卡保护机制,国外绝逼没有 还能用手机确认支付,太神了
作者: 总统先生    时间: 2011-10-12 11: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coolswan  于 2011-10-12 11:18 发表
信用卡保护机制,国外绝逼没有 还能用手机确认支付,太神了
別用日本代表國外,VISA和MASTER信用卡都有驗證機制,網絡付款時,登記手機會收到驗證碼,輸入網頁驗證才能繼續支付,匯豐和星展都有。超大額消費時信用卡中心還會立刻電話聯繫確認。
作者: xt125    时间: 2011-10-12 11: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你们可以用短信版网银。
作者: 雾桑    时间: 2011-10-12 11:39

引用:
原帖由 coolswan 于 2011-10-12 11:18 发表


信用卡保护机制,国外绝逼没有 还能用手机确认支付,太神了
现在日本银行的ATM机工作时间以外取款还收手续费么?
俺在日本就呆了一年,回来后虽然嫌国内银行服务差,但实在啊!
作者: 雾桑    时间: 2011-10-12 11:42

引用:
原帖由 总统先生 于 2011-10-12 11: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別用日本代表國外,VISA和MASTER信用卡都有驗證機制,網絡付款時,登記手機會收到驗證碼,輸入網頁驗證才能繼續支付,匯豐和星展都有。超大額消費時信用卡中心還會立刻電話聯繫確認 ...
日本不是国外么?
不比日本的话,你也不能拿全球最先进的东西跟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比,你说是不是?

国外平均水平是啥样呢?
作者: coolswan    时间: 2011-10-12 11:45

引用: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1-10-12 11:39 发表

现在日本银行的ATM机工作时间以外取款还收手续费么?
俺在日本就呆了一年,回来后虽然嫌国内银行服务差,但实在啊!
虽然早就不在日本了,不过我感觉应该不收了吧

第三方应该还在收 比如便利店 711 bank神马的
作者: Firegun    时间: 2011-10-12 11: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uawei (C8600)

我只知道美国银行的网银转账是不能即时到账的,这在某些人看来当然也代表不了国外。楼主关于卡和盾的安全机制无效的推论前提竟然是工具落在别人手里,照这么说任何硬件的安全工具都是无效的,因为都可能落在别人手里。另外我就不明白为啥能上个网银都会产生优越感,有这样的心态生活一定很幸福。
作者: 总统先生    时间: 2011-10-12 12: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1-10-12 11:42 发表
日本不是国外么?
不比日本的话,你也不能拿全球最先进的东西跟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比,你说是不是?

国外平均水平是啥样呢?
我覺得自己偏題了。

主樓和另外一貼的意思是中國網銀只所以用ActiveX控件是因為中國網銀業務豐富先進,其他系統實現不了。

我舉個案例表示境外有銀行可在OSX甚至iOS系統下實現國內網銀所有功能,安全便捷。何況匯豐,渣打,星展都是亞洲乃至全球範圍的大型銀行,有代表性。

當然也有其他境外銀行網銀功能不全,使用繁複,這與我的舉例並不矛盾。
作者: 十步一杀    时间: 2011-10-12 13: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天朝银行要是共享数据,各位的账户基本就等于公布天下了。
作者: sswyu    时间: 2011-10-12 21:18

引用:
原帖由 总统先生 于 2011-10-12 12: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覺得自己偏題了。

主樓和另外一貼的意思是中國網銀只所以用ActiveX控件是因為中國網銀業務豐富先進,其他系統實現不了。

我舉個案例表示境外有銀行可在OSX甚至iOS系統下實 ...
实现个屁, 国外网银 有吸钱功能吗, 有外汇买卖吗, 有基金买卖吗, 有理财买卖吗,有贵金属买卖吗?有国债吗, 有股票存管吗, 有账户托管吗, 有圈存吗....
大多数国外网银连定存都没有!!
国外网银 就查账 转账, 再加一些付款功能, 就结束了,屁也没有.
包括你说的汇丰.

[ 本帖最后由 sswyu 于 2011-10-12 21:20 编辑 ]
作者: VINCE    时间: 2011-10-12 21:22

引用:
原帖由 coolswan 于 2011-10-12 11:45 发表


虽然早就不在日本了,不过我感觉应该不收了吧

第三方应该还在收 比如便利店 711 bank神马的
玩去!18点以后照收不误!105妥妥的!
作者: sswyu    时间: 2011-10-12 21:23

国外的网银 根本就不能大额转账
什么国内 几百万转账秒到   
国外都是做梦
1-2天到帐  还有限额.
作者: 完美身材    时间: 2011-10-12 21:27

很多人在国外用个学生账户之类的就以为用过全部网银了...
作者: sswyu    时间: 2011-10-12 21:30

引用:
原帖由 完美身材 于 2011-10-12 21:27 发表
很多人在国外用个学生账户之类的就以为用过全部网银了...
不好意思, 美国 澳洲 多个银行网银都用过包括某人说的汇丰. 非学生账户.
当然 您可能用的都是国外企业银行, 应该功能很多, 失禁失禁.
作者: 完美身材    时间: 2011-10-12 21:35

引用:
原帖由 sswyu 于 2011-10-12 21:30 发表



不好意思, 美国 澳洲 多个银行网银都用过包括某人说的汇丰. 非学生账户.
当然 您可能用的都是国外企业银行, 应该功能很多, 失禁失禁.
你不签一堆文件开投资帐户,人家给你买卖黄金基金什么的?
作者: 完美身材    时间: 2011-10-12 21:37

转账免费的有ACH,收费的有wire,只要你不怕IRS来查,一天转多少都没问题
作者: sswyu    时间: 2011-10-12 21:45

引用:
原帖由 完美身材 于 2011-10-12 21:35 发表

你不签一堆文件开投资帐户,人家给你买卖黄金基金什么的?
很不幸, 就那些来说, 那些功能 完全就是做在另一个平台上的, 和网银是两块内容
就好象 股票交易软件 和 网银  两码事.
国内 是整合在一起的.  完全是从方便用户角度出发.
而且很多功能 比如账户托管, 比如工行2代u盾, 国外都是没有的.
作者: 完美身材    时间: 2011-10-12 21:50

引用:
原帖由 sswyu 于 2011-10-12 21:45 发表


很不幸, 就那些来说, 那些功能 完全就是做在另一个平台上的, 和网银是两块内容
就好象 股票交易软件 和 网银  两码事.
国内 是整合在一起的.  完全是从方便用户角度出发.
而且很多功能 比如账户托管, 比如工行 ...
美国的我不说了,你去香港汇丰开个卓越理财或者运筹理财账户看看吧
作者: lijgame    时间: 2011-10-12 21:52

国内的p民却想着只要国外银行能用就行,国内银行idc,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病
作者: linkyw    时间: 2011-10-12 22:07

引用:
原帖由 完美身材 于 2011-10-12 21:50 发表

美国的我不说了,你去香港汇丰开个卓越理财或者运筹理财账户看看吧
为啥不说美国?改说香港呢?
记得坛内也有不少加拿大的,求加拿大网银详细
作者: 完美身材    时间: 2011-10-12 22:16

引用:
原帖由 linkyw 于 2011-10-12 22:07 发表

为啥不说美国?改说香港呢?
记得坛内也有不少加拿大的,求加拿大网银详细
因为汇丰那个功能挺强,我印象深。美国我是银行和投资分开做的没啥发言权,
但美国bank of america, citibank和chase这几家都能把投资账户和支票储蓄账户连在一起的
作者: leica    时间: 2011-10-12 22:23

哇,就现在阶段,中国网银还真他妈的厚道啊。。。。。。。。。。。。
作者: 左右中    时间: 2011-10-12 22:52

就说黄金买卖吧
1.你自己开没开,和网银有没有这项功能没关系
2.可以直接通过网银开
至于理财什么的根本用不着开,网银直接能买。
作者: 完美身材    时间: 2011-10-12 23:00

引用:
原帖由 左右中 于 2011-10-12 22:52 发表
就说黄金买卖吧
1.你自己开没开,和网银有没有这项功能没关系
2.可以直接通过网银开
至于理财什么的根本用不着开,网银直接能买。
这方面只能说国内银行对风险投资控制的比较松
作者: beterhans    时间: 2011-10-12 23:13

U 盾在我看来就是 赚钱而已 一种给不懂得人得一种 心理 战术。

实际上  U 盾得工作方式 和 文件证书是一样得。

拿招行哪个专业版来说, 激活文件证书 远比 使用 U盾困难得多。 这样看起来 U盾反而更 不安全

因为 文件证书 要激活非常困难 导致只有在某个电脑上才能用
而 U盾这个小东西 你只要能偷到就可以了

偷一个 U盾方便还是偷一个 笔记本 or 太机方便?
作者: 左右中    时间: 2011-10-12 23:21

引用:
原帖由 beterhans 于 2011-10-12 23:13 发表
U 盾在我看来就是 赚钱而已 一种给不懂得人得一种 心理 战术。

实际上  U 盾得工作方式 和 文件证书是一样得。

拿招行哪个专业版来说, 激活文件证书 远比 使用 U盾困难得多。 这样看起来 U盾反而更 不安 ...
软件证书用不着偷机器,放个木马开个后门就能弄走。
U盾之类的东西,读取证书的时候要输入密码。
作者: sunnystory    时间: 2011-10-12 23:21

这么多觉得国外好的啊?
好吧 也许是我在国外的账户没你们高端所以没看到这么强大的功能。。可问题是我在国内的账户也不高端啊?那网银方便强大的我要掉泪啊
同理 paypal和支付宝比起来我觉得前者就是一炮污
还有就是淘宝也绝对可以把ebay秒的渣都不剩
以上国外我指的是英国 银行是natwest 不是学生账户
作者: 总统先生    时间: 2011-10-12 23: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swyu  于 2011-10-12 21:18 发表
实现个屁, 国外网银 有吸钱功能吗, 有外汇买卖吗, 有基金买卖吗, 有理财买卖吗,有贵金属买卖吗?有国债吗, 有股票存管吗, 有账户托管吗, 有圈存吗....
大多数国外网银连定存都没有!!
国外网银 就查账 转账, 再加一些 ...
當然一個平臺整合儲蓄和投資功能,不然叫甚麼網銀。

難道我一直用的是山寨匯豐,呵呵。
作者: rb    时间: 2011-10-12 23:55

我觉得中行的Token很好的,U盾之类文件证书太傻逼了。

我觉得国内用IE有他的理由,毕竟绝大多数人用它。
作者: rb    时间: 2011-10-12 23:55

引用:
原帖由 总统先生 于 2011-10-12 11: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別用日本代表國外,VISA和MASTER信用卡都有驗證機制,網絡付款時,登記手機會收到驗證碼,輸入網頁驗證才能繼續支付,匯豐和星展都有。超大額消費時信用卡中心還會立刻電話聯繫確認 ...
但日本他真的是国外啊。。。。。。。。。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