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都说Walkman系列,其实,都没根据当年的技术水平说一说 [打印本页]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09:21     标题: 都说Walkman系列,其实,都没根据当年的技术水平说一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在90年代,Walkman系列主要是磁带系列。但是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SONY和松下的竞争,让当年的Walkman系列越做越精致,各种业内最新的技术、最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用料、最丰富的产品线都在体现了。可以说,到了90年代后期,Walkman已经是机械美学的极致了(从最开始的砖头,到后来的几乎和磁带盒大小差不多)。

后来的Diskman也是(也并到Walkman了),从不怎么避震,到后来的可以戴着跳绳,这些技术的进步,也算是在CD播放的极致了(和后来汽车音响的避震差不多么?不过都是有损的吧?),也是,从最开始的大盘子,到后来的仅比CD大一小圈。

MD也是,音质方面也是一直在进步,同时,机械、电子、工业设计方面也达到了顶峰,最后几款可以说不惜工本吧。



而反观整个MP3行业,现在越来越快餐文化了。由国内厂家最先发起的价格战,最后的赢家反而是国外的大厂,他们也凭借更大的产量和订货量大幅压低了成本,反而在低价位上战胜了国内品牌。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当年Walkman时期的那种对技术、设计的极致追求再也不会有了,各个厂家越来越功利化,你家的产品便宜50元,就比另外一款卖得好数倍。

即使是千元级别乃至两千元级别的MP3播放器,也没有当年Walkman那种精致的感觉了,从各大媒体的各种拆机分解图来看,用的料也是能省则省。

这也算是快餐文化的悲哀吧。不管是有敏锐嗅觉、势力眼的三星,还是对市场反应慢半拍、倔强的索尼,还是追求时尚、精致的苹果,在现在这个市场上,都不会有当年那种对技术的执着了。
作者: EpilogueSKM    时间: 2011-10-10 09: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6120)

精致的代价就是高价,但是现在索尼的产品对的起它的价格么?
作者: Pele    时间: 2011-10-10 09:25

MP3这玩意,既可以戴着跳绳,又比磁带盒还小
你还想往哪个方向执着?
作者: arex    时间: 2011-10-10 09:27

做mp3比做磁带cdmd随身听的门槛低太多了.....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0 09: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mp3又没有机械部件,你怎么个执着法?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09: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Pele  于 2011-10-10 09:25 发表
MP3这玩意,既可以戴着跳绳,又比磁带盒还小
你还想往哪个方向执着?
音质、功能、配件…
作者: banditcat    时间: 2011-10-10 09: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什么叫mp3就是快餐文化了。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好比现在买房子一个个头破血流,以后龙珠里胶囊一出来全都浮云了,难道你还要缅怀盖房子的工程美学?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09: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banditcat  于 2011-10-10 09: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什么叫mp3就是快餐文化了。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好比现在买房子一个个头破血流,以后龙珠里胶囊一出来全都浮云了,难道你还要缅怀盖房子的工程美学?
不管怎样,对故宫、艾菲尔铁塔之类的欣赏是不会变的。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0 09:39

这其实和钟表类似,机械钟表达到了机械艺术的极致,但你不能因此否定电子表,200块钱的电子表也比20万的机械表走得准,这是没辙的,机械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电子时代了,遗老遗少们退散吧。。。。。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09: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OpEth  于 2011-10-10 09:39 发表
这其实和钟表类似,机械钟表达到了机械艺术的极致,但你不能因此否定电子表,200块钱的电子表也比20万的机械表走得准,这是没辙的,机械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电子时代了,遗老遗少们退散吧。。。。。
是啊,但为啥有的电子表卖10元,有的电子表卖10000元呢?

现在的情况就是,MP3市场上没人去做10000元电子表档次的东西了,甚至1000元表的档次都少了。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0 09:47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09: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是啊,但为啥有的电子表卖10元,有的电子表卖10000元呢?

现在的情况就是,MP3市场上没人去做10000元电子表档次的东西了,甚至1000元表的档次都少了。
几千块钱的高档mp3播放器虽然不是很多,但你也不能说就没人做了。。。。。

http://s.taobao.com/search?q=mp3 ... price-desc#J_Filter
作者: hhhiro    时间: 2011-10-10 09: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引用:
原帖由 @banditcat  于 2011-10-10 09: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什么叫mp3就是快餐文化了。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好比现在买房子一个个头破血流,以后龙珠里胶囊一出来全都浮云了,难道你还要缅怀盖房子的工程美学?
外滩百年建筑群都是艺术,竞技场破成那样都是标志。胶囊能么
作者: 雾桑    时间: 2011-10-10 09:54

非常支持爽总。
现在的MP3市场真是一泡污。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我老了,总感觉现在好听的歌没几首...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11-10-10 09:56

男人对机械莫名的情怀......
作者: survivorcn    时间: 2011-10-10 09:58

携带轻便,小巧,容量大。这个就是mp3取代磁带、cd、md的原因。对于音质,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在意的,更何况这个东西基本上就是在室外听,有必要那么执著那一点点的差异?
作者: banditcat    时间: 2011-10-10 10: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09: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不管怎样,对故宫、艾菲尔铁塔之类的欣赏是不会变的。
一种工艺的极致是会带来美感,但是这种美感不能代替技术的进步啊

就像那个机械计算器,可算是极度的精巧,但是现在十几块钱的普通计算器都要比它方便快速。我承认这看上去变得廉价或失去美感,但是带来了成本的大幅降低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作者: ValuePack    时间: 2011-10-10 10:04

机械与科技的完美结合。现在MP3播放器都只是一块塑料罢了,包括索尼自己做的。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1-10-10 10:05

在音质上,后期的MD缺了早期的MD那一股胆机的味道
作者: 雾桑    时间: 2011-10-10 10:16

引用:
原帖由 survivorcn 于 2011-10-10 09:58 发表
携带轻便,小巧,容量大。这个就是mp3取代磁带、cd、md的原因。对于音质,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在意的,更何况这个东西基本上就是在室外听,有必要那么执著那一点点的差异?
配一个好点的动铁耳塞,我走在路上,行人、外面的世界与我何关?

我从来不考虑用手机听歌。听歌还是专门的机器好。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10: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现在就是同质化太严重,几乎相同的芯片了。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0 1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10:1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现在就是同质化太严重,几乎相同的芯片了。
俺还是搞不懂你到底要喷什么,觉得低档货不入眼,去买个d50吧。。。。。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10: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OpEth  于 2011-10-10 10: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俺还是搞不懂你到底要喷什么,觉得低档货不入眼,去买个d50吧。。。。。
我就是喷现在的厂家堕落了。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0 10:46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10: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就是喷现在的厂家堕落了。
堕落啥了?还是有做高档货的厂家啊,前面也贴了淘宝链接了,几千块钱的MP3选择也还是不少。。。。。


你总不能指望几百块钱的MP3能有多好的做工吧?一分钱一分货,当年的MD可一点都不便宜哦。。。。。
作者: SaurFang    时间: 2011-10-10 10:53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09:2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后来的Diskman也是(也并到Walkman了),从不怎么避震,到后来的可以戴着跳绳,这些技术的进步,也算是在CD播放的极致了
印象流又来了

Diskman是什么东西
作者: ooo    时间: 2011-10-10 10:55

赞同瓶子,现在的MP3机就是一个芯片+电池+屏幕,构造简单能做的文章不多。
当年的CD、MD确实是一个高度,外观一年比一年骚,续航时间年年增长,但还是无法抵抗历史在车轮。
要说做工,ip4也是可圈可点的,教主夸它就有精致的老式莱卡相机的味道,内部拆解也被很多评测媒体赞叹。
由于门堪低,MP3一开始就有很多山寨厂和国际大厂一起搞,很多人拿爱国者之流来黑MP3的音质也是比较片面的。
作者: DIGITAL1394    时间: 2011-10-10 11:21

索尼自从不能换电池后,随身听工业设计就开始下降了,到现在我印象深刻的也就鱼雷 KX 黑色胸针 豌豆 要不是本地没货捏着鼻子买了A845,再看看今年的安卓旗舰.我还是等12年出的机器吧
作者: banditcat    时间: 2011-10-10 11: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引用:
原帖由 @banditcat  于 2011-10-10 10: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一种工艺的极致是会带来美感,但是这种美感不能代替技术的进步啊

就像那个机械计算器,可算是极度的精巧,但是现在十几块钱的普通计算器都要比它方便快速。我承认这看上去变得廉 ...
找了一下,计算器名字叫Curta。
作者: Pele    时间: 2011-10-10 11:25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09: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音质、功能、配件…
音质或许的确是不行的
但是功能???现在的MP3功能还嫌少?
作者: JULYTC    时间: 2011-10-10 11: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要机械感要精致要音质,现在也有啊。比如nagra sd,体积比ipc小,声音可以和5000左右的台式cd掰掰手腕,注意不是国产神砖那种呼吹。内置独立时钟模块几个随身能做到?就是价格8000多,可是有几个会搞?说到底很多人追求所谓音质还是优越感作祟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0 11:36

引用:
原帖由 Pele 于 2011-10-10 11:25 发表

音质或许的确是不行的
但是功能???现在的MP3功能还嫌少?
音质方面,也还是有D50,HIFIMAN这样的产品的。。。。。

音质未必就差过MD。。。。。
作者: shacg    时间: 2011-10-10 11: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难道真相不是现代人更不舍得花钱了吗?花3k再去买个只能听音乐的设备有几个人愿意?
作者: JULYTC    时间: 2011-10-10 11: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md这种602,ipc+amp这种就行了,杀鸡焉用牛刀?
作者: shiningfire    时间: 2011-10-10 11: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当年有三台wm,一台录放机,一台单当机变色龙,还有太带fm的discman,经典啊
作者: nikutai    时间: 2011-10-10 12:20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09: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是啊,但为啥有的电子表卖10元,有的电子表卖10000元呢?

现在的情况就是,MP3市场上没人去做10000元电子表档次的东西了,甚至1000元表的档次都少了。
手表没可比性,磁带、CD随身听虽然有机械部分,但本质是电子产品,会随电子技术的发展被淘汰。
但机械手表是纯机械,和电子手表是两回事,永远有他的存在价值。
作者: skcfan    时间: 2011-10-10 12: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爽总虽然说的某些方面挺赞同,但是只说做工品质什么的不考虑成本确实也挺搞笑的,当年能1000人民币买个walkman的时候人均收入多少,物价多少,房价又是多少,现在1000人民币又能干些什么,这巨大的反差也能说明不少问题了,当然也可以借此喷tg,但是就成本来说全世界物价都是在提升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技术力是一方面,同价位的服务又是另一方面,这就像出去嫖不同年代不同等级不同价位一样,当初100能日到的货色现在可能要1000了也不一定,所以在功利和利润为先的现在,自然就没有当初那种以品质为最优先了,因为相比于日1000一次的更多的人选择的是日十次100的,作为厂商当然要迎合消费者了,更何况一直说walkman当年如何流行和潮流和品质卓越,但我打赌国内当年用复读机国产随身听的用户数量远大于用walkman的数量,只不过那时候差距明显,且高端就定位高端所以才有了强烈的反差,现在到了数字音乐时代各厂技术力差距逐渐缩小外加为了迎合普通消费者,某些所谓的品质最优先的策略早已无法迎合趋势,不得不在成本和利益之间达成妥协,进一步拉短了两方的差距,才有人有了当年就是好的感觉吧,提高价格和品质肯定也可以达到,但是就价格来说大多数人绝对不会拿着能买一个液晶大电视的钱去买个只能发声的东西,那个walkman的年代可以玩的数码和现在比我想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是有绝大的差异的,选择多了,自然某单一商品的需求就少了,商人毕竟是商人,我觉得现在索尼还能在mp3设备这块把音质做到领先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在一味苛求商家的同时不妨看看身边人的需要?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用快餐文化就能一笔带过的,快餐文化是有错,但也不是所有事物的衰退都是它的错。
作者: silasong    时间: 2011-10-10 12:48

高中时候一个walkman,真是工业设计的极致,原来磁带机还能做成这样。
作者: 牛顿    时间: 2011-10-10 12:57

SONY比松下牛多了~~~松下以前说SONY就是自己的研发部门~~~出来什么抄什么~~~

还有现在国产的那些MP3价格好离谱,不说音质如何,好多细节做的实在不行啊~~~,大把银子买这种没保障的东西~~~~~~~~
作者: gunsou    时间: 2011-10-10 13:03

“反而在低价位上战胜了国内品牌”
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错觉的,魅族吗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0 13:10

引用:
原帖由 shacg 于 2011-10-10 11:4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难道真相不是现代人更不舍得花钱了吗?花3k再去买个只能听音乐的设备有几个人愿意?
没错,嫌低档货做工差,但高档货又不愿意买,然后开喷。。。。。

要知道当年的walkman可是值普通工薪阶层一个多月工资啊,绝屄是高档玩意儿了。。。。。

现在谁愿意拿一个月工资去买台随身听?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13: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引用:
原帖由 @gunsou  于 2011-10-10 13:03 发表
“反而在低价位上战胜了国内品牌”
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错觉的,魅族吗
http://www.soomal.com/doc/10100002135.htm

第一,如今的国产品牌的播放器综合水平相对落后,在同价位上毫无竞争力。在大家传统印象中,价格战往往是中国品牌发起,并擅长此招而扭转乾坤。尤其在低价、低技术含量的行业中,这种手段往往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而"MP3"却令人意外的完败。第二,一些品牌借力于某种恶劣的社会风气,或高举民族品牌旗帜,或夸张吹嘘自己产品,通过恶劣的手段利用消费者消费心理,这类产品价格低,消费投入成本低,即便被骗也不会对公司造成过大损失,反而得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但却败坏了中国品牌形象。

对于第一类情况,我们看到,多年前中国品牌发起的价格大战,早早就将播放器降入300元甚至100元以内的水平。但今天,我们才发现原来索尼、苹果这些品牌播放器也是同样价格?价格优势没了,但时间也过去了,中国品牌的产品留下了什么?结果却有些不出意外的令人遗憾。我们看到包括如今的苹果、索尼、艾利和、飞利浦甚至三星在内的播放器,在与国内品牌同类产品处于同价位时,在外观做工、软件操控、系统配合应用等方面,都领先于国内品牌产品。面对同样的生态环境,我们看到的是国外品牌更认真的态度,看到的是更细致的产品设计。虽然都是几百元的产品,国内品牌就认为它是便宜货,而苹果、索尼甚至三星、爱欧迪、艾利和的产品还在不断创新、进步。随着半导体业发展带来成本降低,胜利的一天终于还是来了。中国品牌追求眼前利益的“价格战”从长远来看对产品毫无帮助,反而阻碍了它们的发展。可怕的是,这样的价格战还在不断上演,平板电脑会不会成为另一个版本?

而对于第二类情况,包括台电、酷比魔方等品牌,虚假宣传,号称自己产品是“音质神器”,但却在同类,甚至同芯片方案的产品中表现确是相对更差的。我们和普通用户一样,对低价产品没有特别苛刻的要求,在同等表现下也更愿意支持国产品牌,但像酷比魔方C30这样的产品,在同为Sigmatel STMP3770芯片方案情况下,表现最差的结果,实在不能容忍。退一步说,所谓“神器”,至少应该不比同类产品更差吧?除此之外,酷比魔方还毫无根据的借用洋品牌使用的技术抬高自己,例如BBE音效。这种以通过堆料和炫耀“技术”的夸大宣传,来自于对待产品和品牌不正常的弱势心态。谁都清楚,如果没有“神器”的渲染,它的关注度也许近乎为零。很多这样的品牌甚至认为,为了宣传自己,即便臭名远扬也心甘情愿。如此的产品,让我们情何以堪?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13: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引用:
原帖由 @OpEth  于 2011-10-10 13:10 发表
没错,嫌低档货做工差,但高档货又不愿意买,然后开喷。。。。。

要知道当年的walkman可是值普通工薪阶层一个多月工资啊,绝屄是高档玩意儿了。。。。。

现在谁愿意拿一个月工资去买台随身听?
你这是啥错觉呢?

你觉得现在的MP3厂家也像当年索尼松下(包括爱华、夏普啥的)竞争的时候那样追求一些高贵的、有信念的东西么?
作者: ppigadvance    时间: 2011-10-10 13:22

题外话,忽然觉得老爹对我真是舍得,一个月才千把块钱收入,1000的磁带机,2400的首发MD-N1,说给买就给买

扪心自问,以后我儿子要拿我一两个月收入去买个数码产品我估计要思量思量。
作者: 共产党员    时间: 2011-10-10 13:22

想起了硬伤···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0 13:32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13: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你这是啥错觉呢?

你觉得现在的MP3厂家也像当年索尼松下(包括爱华、夏普啥的)竞争的时候那样追求一些高贵的、有信念的东西么?
高贵你买单吗?高端机又不是没有,但卖不动啊,sony的xk系列也停产了,微软的zune hd也停产了。。。。。

只卖高端货的厂也有,比如B&O之类的,但发烧友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消费者还是要省钱给儿子买奶粉的。。。。。

不过话说回来,你老说厂家不出高档货,你也是不差钱的主,但你自己到底舍得花多少钱买个MP3呢?

[ 本帖最后由 OpEth 于 2011-10-10 13:34 编辑 ]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13: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引用:
原帖由 @OpEth  于 2011-10-10 13:32 发表
高贵你买单吗?高端机又不是没有,但卖不动啊,sony的xk系列也停产了,微软的zune hd也停产了。。。。。

只卖高端货的厂也有,比如B&O之类的,但发烧友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消费者还是要省钱给儿子买奶粉的。。。 ...
所以说啊,索尼就是这么顽固啊,早像苹果那么敏锐不就行了么?
电视、随身听都是怎么败的啊。
作者: asdqwe    时间: 2011-10-10 13:37

lz是怀旧党···
作者: LionHeart    时间: 2011-10-10 13:41

引用:
原帖由 OpEth 于 2011-10-10 09:47 发表

几千块钱的高档mp3播放器虽然不是很多,但你也不能说就没人做了。。。。。

http://s.taobao.com/search?q=mp3 ... price-desc#J_Filter
瓶子不了解现在的随身市场啊,那些高价全是些炒作炒出来的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13: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引用:
原帖由 @asdqwe  于 2011-10-10 13:37 发表
lz是怀旧党···
就和现在的电视市场一样。

之前CRT时代,索尼、东芝、松下在竞争,技术旗舰让人能当艺术品欣赏。

现在的平板时代,大家都拼成本,即使是旗舰产品,也不是很厚道了。

这个即使是市场所逼,但也算是自甘堕落或者说不思进取了。
作者: OpEth    时间: 2011-10-10 13:47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13: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所以说啊,索尼就是这么顽固啊,早像苹果那么敏锐不就行了么?
电视、随身听都是怎么败的啊。
话说回来,你老说厂家不出高档货,你也是不差钱的主,但你自己到底舍得花多少钱买个MP3呢?


sony又不是没好东西,在专业领域sony算得上一号的,好东西都在那边呢,电视台好多都用sony的东西,而苹果只有消费级产品,这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要买牛逼的东西,买专业级的就可以了,但那价格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比如D50,无论音质还是做工都颇受好评,但一般人根本就不会去买。。。。。
作者: LionHeart    时间: 2011-10-10 13:49

我经常在这里说,D50空有素质,声音真的难听。:D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14: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OpEth  于 2011-10-10 13:47 发表
话说回来,你老说厂家不出高档货,你也是不差钱的主,但你自己到底舍得花多少钱买个MP3呢?


sony又不是没好东西,在专业领域sony算得上一号的,好东西都在那边呢,电视台好多都用sony的东西,而苹果只有消费级产 ...
又来专业设备了……
你怎么不说F1和民用车的差别。
作者: FoxfoO    时间: 2011-10-10 15:01

aweiwei在这方面的感受其实很正常~~~
我觉得今后可能出精品民用数码产品的也就是索尼和苹果,也许还有一些日本公司了,这就是我鄙视三棒子的原因。
作者: 洛克狼    时间: 2011-10-10 17: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2)

以前要聽歌是沒得選擇的啊...sony等流都是寡頭,兼容廠的太寨了
數字時代大家聽歌的門檻太低了,基本上帶個耳機插孔的都能播放mp3,質量當然不一樣了,有追求的還是要花個千把錢去買個高級,比如:walkman啥的,但是人人的追求是不一樣的,不是每個人都對音質有要求,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木耳朵
這樣就產生容量,操作,網絡增值,材料,屏幕,UI等細分,做得比較好是蘋狗,日系在硬件上優勢,但是市場表現在網絡數字時代明顯是落後的
我不會買蘋狗來聽歌,walkman也買了s716f,不過要真正使用,我更喜歡andriod+蝦米播放器這樣的方案,隨時隨地鏈接網絡下載和同步,music sns服務是區別於硬件的,但是sony沒有!
作者: cf3b5    时间: 2011-10-10 17:33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13: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就和现在的电视市场一样。

之前CRT时代,索尼、东芝、松下在竞争,技术旗舰让人能当艺术品欣赏。

现在的平板时代,大家都拼成本,即使是旗舰产品,也不是很厚道了 ...
这问题追究起来,中国山寨厂难辞其咎啊~

作者: kingcai    时间: 2011-10-10 17:35

用西门子6688听歌的路过。。。
作者: shacg    时间: 2011-10-10 21: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0年前的随身听是cutting-edge的科技,所以各家厂商会不惜血本的制作自己的产品,现在随便哪台山寨手机都能做到随身听的功能,专业设备可以小到一个夹子的尺寸,还有哪家大厂是把随身听作为自己的主推产品吗?关键是时代在前进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0 21: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所以么,现在去喷啥Walkman的音质不好啊、续航不行啊、不防震啊之类的都太不给力了。
作者: LionHeart    时间: 2011-10-11 08:46

苹果的东西音质还不如WALKMAN,而且从来都没把音质当卖点过
作者: lonesomer    时间: 2011-10-11 09:02

机械才是男人的浪漫啊
作者: 电灯胆    时间: 2011-10-11 09: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用手表比不現實,我覺得用相機比就差不多
說低端幾百塊的dc,說高端有各種高端單反,要湊合有手機
我覺得隨身聽最缺像女友奶昔這種有一定性能又能供普通人折騰一下感受來福的東西
作者: survivorcn    时间: 2011-10-11 09: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6)
引用: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1-10-10 10:16 发表
配一个好点的动铁耳塞,我走在路上,行人、外面的世界与我何关?

我从来不考虑用手机听歌。听歌还是专门的机器好。
我并不希望与外界隔绝,况且这样走在马路上不安全
作者: LionHeart    时间: 2011-10-11 09:35

引用:
原帖由 survivorcn 于 2011-10-11 09: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6)

我并不希望与外界隔绝,况且这样走在马路上不安全
公车 图书馆 咖啡厅都可以用
如果耳塞不隔音,不是非常安静的地方,2000的耳塞和500的耳塞差不多
作者: shelltz    时间: 2011-10-11 10:48

看了这个帖子,晚上回家去把N1给翻出来再玩玩
作者: amm    时间: 2011-10-11 11: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是有人说了现在都是手机,单独玩的都是傻逼。
作者: ooo    时间: 2011-10-11 12: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手机听歌才是趋势ip4已经完美
作者: lajiknight    时间: 2011-10-11 12: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老实说,我不觉得Ipod与B&O的音质差距大于磁带我客满与CD我客满之间的差距。就算这样,CD我客满的普及都要等价格降到与磁带差不多的时候。
作者: sonicteam    时间: 2011-10-11 21:16

这和快餐文化没啥关系
WALKMAN时代和录像机时代 实际上是发挥了日本在精密机械 设计 模具 铸造等的优势,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的最弱的行业,到了数码时代 机械结构的产品被电路所取代,而且技术含量降低了很多,国人在这方面的优势可以发挥。自然不会有这种将很多行业精髓融入一个产品上的感觉了
作者: migiry    时间: 2011-10-11 21: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我很好奇,爽总你是如何用手机打这么多字的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0-11 22: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引用:
原帖由 @migiry  于 2011-10-11 21: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我很好奇,爽总你是如何用手机打这么多字的
只要是GS2的,都是电脑打的。
作者: 來福時代    时间: 2011-10-11 22:13

引用:
原帖由 sonicteam 于 2011-10-11 21:16 发表
这和快餐文化没啥关系
WALKMAN时代和录像机时代 实际上是发挥了日本在精密机械 设计 模具 铸造等的优势,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的最弱的行业,到了数码时代 机械结构的产品被电路所取代,而且技术含量降低了很多,国人在 ...
精密机械德国是世界第一,集成电路小日本当仁不让,不管什么时期国人还是买部件组装的民工
作者: 性博士    时间: 2011-10-11 22:14

引用:
原帖由 sonicteam 于 2011-10-11 21:16 发表
这和快餐文化没啥关系
WALKMAN时代和录像机时代 实际上是发挥了日本在精密机械 设计 模具 铸造等的优势,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的最弱的行业,到了数码时代 机械结构的产品被电路所取代,而且技术含量降低了很多,国人在 ...
其实都得益于集成电路的发展。早期的mp3起码一个主控一个dsp一堆flash一颗dac一颗opa什么的。
现在一颗芯片全包。
作者: sonicteam    时间: 2011-10-12 00:03

引用:
原帖由 性博士 于 2011-10-11 22:14 发表

其实都得益于集成电路的发展。早期的mp3起码一个主控一个dsp一堆flash一颗dac一颗opa什么的。
现在一颗芯片全包。
所以说 日本人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MP3的集成电路和IC能有多大技术含量和复杂?
作者: oracle    时间: 2011-10-12 00: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1-10-10 09: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不管怎样,对故宫、艾菲尔铁塔之类的欣赏是不会变的。
有点偷换概念了。。
作者: pradafx    时间: 2011-10-12 00:44

一直都觉得mp3,mp4就是电子垃圾,病毒产品,现在是破坏了一个行业,以后如果还有这种病毒产品可能会完全毁了人类。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