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数码手机] N9使用体验分享之手势操作和多任务 [打印本页]

作者: banditcat    时间: 2011-7-17 16:10     标题: N9使用体验分享之手势操作和多任务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原帖地址

MeeGo曾经是诺基亚为了重返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押宝之作,纯粹而正宗的Linux系统,凝聚了Nokia、Intel以及开源社区共同的努力和创新,这些光是想想就让人感到兴奋。尤其是在AppleiOS已经开创性地将智能手机的操作和体验带到了一个堪称楷模的时代(向Apple致敬),而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已经见过太多拙劣的模仿(向这个行业致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Nokia能够拿出一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来证明自己肯定也倍感好奇和期待。所幸的是,诺基亚没有让我和很多人失望。第一眼看到N9,第一次试用N9,我几乎是立刻就相信了我在去年底的时候听到的一句话:N9会带给你一个完全不同的体验,你看到这个系统之后你会觉得其他的都已经Old了。所以下文流水账一样地总结了自己三个星期以来的一些体验(内容太多,分次发),希望这些分享能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N9。

    必须要指出的是现在N9里面的MeeGo还不是上市时候的版本,每周几乎都会有一个甚至多个更新版本诞生,很多功能和体验仍然在变化着(我会讲到一些),看得出N9团队正在为最后的上市而冲刺。所以有些内容还要等到上市的时候才能确认。

1.
创新的手势操作和强悍的多任务

原谅我用这么情绪化的词来形容这两个看上去毫不相干话题。事实上当你用过N9之后,你就会明白这两个概念对于N9的用户体验来说已经是融为一体的了,而你也一定会承认如果没有基于操作系统之上高效而强悍的多任务能力,N9是不可能用如此创新的手势操作在iOS之外为用户带来一个全然不同的使用体验。

先说说手势操作。基本的手势操作在iFanr上已经有专文介绍,大家去翻翻看。我也看到有些人说这个手势操作是在模仿WebOS,为此我专门去网上看了很多Palm pre(和Pre的兄弟们)的操作视频。公平的说,N9上的手势操作算不上是模仿WebOS,因为两者手势操作的内在含义和逻辑是不一样的,并且WebOS的很多操作非常依赖机身正面的轨迹球(点击或滑动)。而N9机身正面一个按键都没有,所有的操作都在屏幕上通过手势完成。这种手势操作绝不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控制应用程序那么简单,这体现出诺基亚对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就像大家已经知道的一样,在一个已经打开的应用中,从N9屏幕任何一个边缘向对边滑动(如图)都是“离开”当前的应用并回到主屏幕上。准确的说是回到打开这个程序的时候当时所在的主屏幕。

            


      


有意思的是当你往上滑动一公分左右暂停一下,这时自动会在屏幕底部出现一个常用程序Launcher,如下图。这个巧妙的设计让你在任何应用里面都可以极为方便的访问最常用的系统应用(只限竖屏)。这四个应用目前不可以自定义。



在刚才的描述里我用的词是“离开”。这意味着这个程序没有被关闭,而是进入到后台,你可以在多任务主屏幕下看到并且随时“返回”这个程序。当然你如果想要关闭,可以在多任务主屏幕下关闭这个应用。对于每个打开的程序你都是通过这样的方法“离开”(而不是“关闭”),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顿时惊讶于诺基亚N9团队对MeeGo多任务能力的自信(或者说是自大)。因为对于普通用户来讲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打开多少个程序,或者说后台运行着多少个程序,并且普通用户也不会那么有意识的去不断的关闭不再使用的程序。确实这样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多任务操作,但这也对手机的运行性能和续航时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一个强大并且智能的多任务管理机制,这么做无疑会带来极其糟糕的用户体验,比如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系统会变得很卡,新开程序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系统资源而无法运行,系统变得不稳定,待机时间会很快下降……这种体验我在另外一个同样是基于Linux的平台上充分领教过,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但是N9就敢这么做,默认的手势操作让所有的程序都是暂时“离开”,在后台等着用户再次返回。Linux无疑是这一切的一大功臣,考虑到这个星球20%以上的服务器都运行在Linux上,或许我们就可以不再惊讶于N9敢启用如此大胆的手势操作。此外MeeGo对待后台多任务的方法也是专门针对手机应用而优化的,应用在后台并不都总是“活动的”,结合系统的定义和开发者自己的需要,一些程序在“离开”之后被挂起(比如计算器,视频播放器),占用最少的资源,而一些程序仍然会“活动”(比如导航,音乐播放器)。系统会高效而合理的调度资源以便在可用性、性能和待机时间之间取得平衡。下面几张图是我试图运行多个程序以便体验系统性能的变化时的截图。用过N900的人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段,你们懂的。我一共打开了8个网页(包含一个HTML5在线视频),微博和开心网客户端各一个,导航(运行ing),无线热点/路由器(运行ing),视频网站客户端,电子书阅读器,股票客户端,截屏软件(运行ing),然后是通讯录、信息,时钟,邮件客户端(Push mail),计算器,日历,音乐播放器(运行ing),文档阅读器,RSS客户端,相机……













原谅我没有开更多,因为基本上现在我能找到的有意思的应用都在这儿了。最后我打开“烈火银河2”(Galaxyon fire II)玩了一下。体验是:非常好!MeeGo干得漂亮!

实事求是的讲,我是打开一个之后立刻“离开”,然后再去打开另外一个,切换的速度很快。所以到后面的时候有几个比较大的应用在运行之初略微卡了一下,系统确实有提示“程序没有响应,是否要等待或退出”。当我选择“等待”之后,大约几秒钟就恢复正常进入到程序里面。而无论是“返回”还是“离开”烈火银河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玩起来也没有迟钝的感觉。疯狂的操作让手机有些发热,没来得及看在这种情况下电量的消耗程度,改天试试看补个报告给大家。我有心拿之前我用了3个月的另外一部同样也是基于Linux的手机来做个对比,不过考虑到不可能运行同样的程序,所以不可能有公平的结果。不过好奇心还是驱使我尝试了一下,遗憾的是这个基于Linux上的虚拟机之上的多任务在我开了多个程序之后就自动将前面的程序关闭了……尝试以失败告终。

这种全新的手势操作曾经有个非常困扰人的问题,就是在某些情况下“关闭”程序的操作会显得繁琐无比。如果以用户和应用程序之间交互的方式来粗略的划分,大致可以将应用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
“消费型”的应用:用户在使用完这个应用之后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再需要用到这个应用,比如浏览网页上的新闻,你打开一个网页,看完(消费完)页面上的新闻之后,这个页面对你来说就没有用了。相类似的还有计算器、时钟之类的。用户通常选择直接关闭这类应用。

2.
“动态型”的应用:这类应用会不断的产生新的内容,所以用户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保持这个应用。比如实时更新的网页(像股票信息网站),流媒体网页,音乐播放器。

3.
“交互型”的应用:这类应用用户需要不断的返回获取或者输入内容。比如信息、QQ、MSN之类的。

N9的多任务操作让使用后两类的应用变得异常的简单轻松,相信我,如果你常用这一类的应用,你会爱上N9的手势操作。但是对于第一类应用,一度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尤其是在浏览网页的时候。N9的浏览器将每个页面都独立为一个“应用”放在在后台,如下图:



当关闭其中一个页面的时候,需要长按屏幕,出现“关闭”的叉子。如下图:



所以想象一下吧,每当我打开一堆网页浏览的时候我都需要用一连串让我自己都眼花缭乱的手势来与这个浏览器互动……“离开”当前的页面,长按屏幕出现“关闭”,点击“关闭”,再点击“进入”下一个页面浏览,然后再周而复始……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忍不住大骂怎么会有这么脑残的设计,为什么不能直接在程序里关闭应用,或者浏览器做成像Operamobile或者DolphinHD那样的标签式很麻烦嘛!

幸运的是上一次更新了系统之后我在设置里发现了一个选项,如图:



谢天谢地,现在只需要从屏幕上边缘向下滑动即可关闭程序,问题迎刃而解。看来不是没人意识到用户同样需要一个关闭应用的手势!


所以总结一下,在N9的左右和下边缘向相反的方向滑动为“离开”应用,可从多任务主屏幕随时返回应用,而从上边缘向下滑动为“关闭”应用。在目前的设置里,这个选项默认为关闭,用户需要自己打开。

大体上这些就是我想分享的有关手势操作和多任务的体验。有意思的是,一直以来每当和别人谈论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的区别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将“是否能安装第三方应用”作为两者的区别。考虑到即使是MTK平台都早就实现了对MIDP的良好支持,
Java应用让非智能机也拥有丰富的扩展能力。所以以这一点来区分是很值得商榷。在我看来,从纯粹技术的角度上来看,多任务处理应该算是现代操作系统皇冠上的那颗宝石。我的理想中的多任务系统应该是拥有Unix/Linux的强大而可靠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拥有Windows那样直观简单的多任务操作方式(用户只关注要做的事情,而意识不到多任务的存在),并且,对于便携式设备来说还要有锱铢必较的资源和功耗控制表现。这些无疑都对移动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苛刻的挑战。尽管很多人一直在指责iOS的多任务(伪多任务?),但是我得说iOS的多任务是对出色的续航时间毫不妥协的一种聪明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级的服务,用有限的API接管第三方应用原本在后台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尽管这样做极大的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功能,但却出色的控制了开销,又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多任务的效果,确保了用户的整体体验。如果你长时间使用过iPhone,你自然会对系统的流畅程度印象深刻。当然iOS的多任务操作(尤其是打开多个程序之后)相比于iOS本身简洁直观的整体体验来说真的是天壤之别。而对于那个Linux上基于虚拟机多任务的系统我只能评价为匪夷所思。确实是真正的多任务,系统自带的,第三方的,有用的,没用的,你打开的,你没打开的,甚至是明明你已经关闭的……你看或不看,它们都在那里。而当你真的想要多任务的时候它却又那么霸道的把先前的应用自动关掉。所以这个系统上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神机,某科技不断发布的跑分报告让硬件控们一次又一次地尖叫,但事实是没有一个所谓的神机在整体用户体验方面赶得上iOS。这些高跑分神机还带给用户生理上的副作用就是“午后焦虑症”和“任务管理强迫症”,每到下午就开始提心吊胆的祈祷手机能够坚持到回家充电,每天用的最多的应用就是taskiller(玩笑)。平心而论或许这个系统没那么糟糕,比如动态壁纸也确实让我着迷,丰富的应用也着实让我眼花缭乱(爱逛商场的人都喜欢这感觉),但是其多任务能力也确实太需要改进了。N9简单而优雅的手势操作背后的多任务是最接近我理想中的要求,强大而且直观,接近桌面系统的表现。在N9的众多优点当中,我对这一点倍加欣赏。有一点别误会,我没说N9的多任务就是完美的。事实上多任务必然对续航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即使MeeGo已经为移动应用而优化,出色地控制应用对资源的消耗,但如果你期待塞班上的那种续航体验能够延续到N9上的话,我得说你可能会略微失望。拜我先前使用的那个手机所赐,我在N9上也近乎强迫症一样时时关闭不需要的应用,这让我的使用行为与普通用户不大一样,所以体现不出N9真正的续航表现。这几天我会试着控制自己,让一些应用常驻在后台,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评估N9的续航能力,回头再分享我的体会。

好了,这次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感兴趣,下次我会带来屏幕和主屏幕UI方面的一些体验

原帖地址

本帖最后由 banditcat 于 2011-7-17 20:45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烟花易冷    时间: 2011-7-17 16: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我们想看到的是像当年iphone一样的革新,而不是翻新
作者: jinye2001    时间: 2011-7-17 16:46

看来这位作者也是安卓黑

这N9 看着还行,但是我更多担心的是第三方应用的质量和数量
作者: banditcat    时间: 2011-7-17 20: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直接看原帖地址吧
作者: hzl    时间: 2011-7-18 03: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该不会又是N900的下场吧
作者: leedsun    时间: 2011-7-18 04:12

posted by wap

Webos的评价看喷我了...
作者: 哈娜桑    时间: 2011-7-18 06: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3)

看完完全没有心动的感觉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