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杂谈] 一个泱泱大国,为何老百姓对汽车知识却是如此薄弱? [打印本页]

作者: EG瘦AA    时间: 2011-6-24 10:29     标题: 一个泱泱大国,为何老百姓对汽车知识却是如此薄弱?

在天朝别说真正懂车的人没几个,就连懂点汽车基础知识的也屈指可数。大部分人只知道,空间,油耗,空调制冷效果,水温,机油,有没有缺水缺机油,皮薄皮厚等这些很表面很肤浅的东西。
还根深蒂固的把车皮厚度和防撞钢梁当成衡量安全最重要的东西,可以救命的东西,却没几个知道车架刚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和他说车架刚性最重要,还会被他骂成不懂车的S B。
在天朝,只要车皮厚,有前后防撞钢梁,前后保险杠越硬,关门声音厚实,就算把车架做成硬纸板和塑料都会有人排队来买,而且还加价。

1.媒体误导性的宣传,对只能防小磕小碰的前后保险杠硬度、防撞钢梁、车皮厚度疯狂报道,最近连关门声音也成了安全标准,却从来不报道对安全最重要的可以挽救生命的车架刚性,大部分人连车架刚性是什么都不知道。
2.国人几乎只关注汽车外形和品牌,对汽车知识却毫无兴趣去理解。
3.反日崇德,日车是棺材,德车是坦克。
4.大众弄个涡轮来天朝忽悠一下,就被当成高科技,捧上天,然后把有涡轮的德国车当成高科技的产物,没涡轮的日车是日厂没技术,科技低下。却不知涡轮是人家二三十年前玩剩下的产物。

[ 本帖最后由 EG瘦AA 于 2011-6-24 11:13 编辑 ]
作者: zjjly    时间: 2011-6-24 10:30

LZ该吃药了
作者: 李航就是大忽悠    时间: 2011-6-24 10: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为什么泱泱大国,竟然不是归日本管?不给日本人当狗?LZ也不能理解把?
作者: 零太郎.    时间: 2011-6-24 10:39

其实吧。。。。。楼主有机会出国看一下就知道了。国外很多地方路上开的车型还没国内的换代速度块,不过到是能见到很多国内几乎看不到的小众车。说穿了普通人开车都一样,他们选车的第一标准无非就是外观,然后空间和油耗。只有对车有某些特定要求的人选车时才会比较苛刻。
不过说实话,国外车相对他们的收入来说比较便宜,二手的更便宜。随便买辆车开开,不喜欢了卖掉再买一辆其他二手的玩玩,再不喜欢了再卖掉,就这么循环循环再循环。
作者: coolswan    时间: 2011-6-24 10:43

引用:
原帖由 零太郎. 于 2011-6-24 10:39 发表
其实吧。。。。。楼主有机会出国看一下就知道了。国外很多地方路上开的车型还没国内的换代速度块,不过到是能见到很多国内几乎看不到的小众车。说穿了普通人开车都一样,他们选车的第一标准无非就是外观,然后空间和 ...
LZ说的和你说的不矛盾

有些人喜欢说关门厚实 带前后防撞梁的车厚道以显示自己懂车。

这些人你跟他说车架刚性,他会不以为然。

丰田那个(好像是丰田的吧?)撞车后发动机盖折起增加缓冲的技术,在这些人嘴里就变成皮薄的象征。

当然大多数人选车必须看外观空间,但是不懂装懂的人太多才变成现在这样
作者: 经过    时间: 2011-6-24 10:47

我想说,那些有前后防撞梁 关门厚实 的车。      他的车身刚性也很好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1-6-24 10:49

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也就这短短10几年时间,连专业汽车媒体的智商都那么低,民众的汽车知识怎么可能高呢。
你的说法也有点偏激了,德国车外壳用料足,不代表车身刚性就差。大众的涡轮发动机出发点和日本车厂以前运动车上的出发点完全是两码事,而且最早玩涡轮的的也不是日本车厂...

[ 本帖最后由 toshiya115 于 2011-6-24 10:52 编辑 ]
作者: 梦天海    时间: 2011-6-24 10:50

国外汽车普及得早,大部分人都是从懂事开始,就看着长辈开车,修车成长起来的,对汽车文化的熏陶基本是长了多少岁就受熏陶了多少年;这边呢?真正普及才多少年?除了单位或者企业里的老司机,不说小孩了,成年人有多少个人在10年前摸过车?
作者: baggio635193    时间: 2011-6-24 10:55

LZ其实我想说国外偏激的事情也不比国内少
作者: kdscw    时间: 2011-6-24 10:56

自认是客观饭,虽只买日车却不反德。:D

买车么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同,当然说道安全有些言论确实有点可笑。
当年CCTV肆意无耻的攻击CNCAP,暗示花钱就可以得5星(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就这样5星如同草纸,某些车黑的眼里CNCAP还不如自己的大拇指(钢板)和耳朵(关门声)权威。

而当泱泱大国的国产车首次获得4星认证后,CCTV又长篇累牍的给予CNCAP高度评价并称其权威机构。

[ 本帖最后由 kdscw 于 2011-6-24 10:57 编辑 ]
作者: 日尧    时间: 2011-6-24 11: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国外的就都懂车?抛去车架强度,这防撞梁,门厚实点,除了增加点油耗,有总归比没有好吧。
作者: EG瘦AA    时间: 2011-6-24 11:06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1-6-24 10:49 发表
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也就这短短10几年时间,连专业汽车媒体的智商都那么低,民众的汽车知识怎么可能高呢。
你的说法也有点偏激了,德国车外壳用料足,不代表车身刚性就差。大众的涡轮发动机出发点和日本车厂以前 ...
我没说德国车车身刚性差,我是指中国人买车太看重表面的东西。车皮厚0.01毫米,防撞钢梁粗一点点,在高速撞击中有用吗?却完全无视车身刚性的重要性,估计大部分人连车身刚性是什么都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EG瘦AA 于 2011-6-24 11:10 编辑 ]
作者: kdscw    时间: 2011-6-24 11:09

引用:
原帖由 日尧 于 2011-6-24 11: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国外的就都懂车?抛去车架强度,这防撞梁,门厚实点,除了增加点油耗,有总归比没有好吧。
应该说某些人口口声声要买安全的车,事实上自己买的车不咋地。

而买了神车却盲目自信,不寄安全带之类。
作者: kenkyo0083    时间: 2011-6-24 11:13

引用:
原帖由 EG瘦AA 于 2011-6-24 11:06 发表

我没说德国车车身刚性差,我是指中国人买车太看重表面的东西。车皮厚0.01毫米,防撞钢梁粗一点点,在高速撞击中有用吗?却完全无视车身刚性的重要性,估计大部分人连车身刚性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车皮薄个0.01  防撞梁细一点点 在高速撞击中更有用咯?
作者: kdscw    时间: 2011-6-24 11:14

引用:
原帖由 EG瘦AA 于 2011-6-24 11:06 发表

我没说德国车车身刚性差,我是指中国人买车太看重表面的东西。车皮厚0.01毫米,防撞钢梁粗一点点,在高速撞击中有用吗?却完全无视车身刚性的重要性,估计大部分人连车身刚性是什么都不知道。
厚实一点还真有用

这年头车黑太厉害,德车皮厚日车皮薄,这一条连日粉也当真理了。:D
作者: 梦天海    时间: 2011-6-24 11:17

我觉得吧,买车这事,无论国内国外,首要选择还是外形吧,选了自己不喜欢的造型的车子,再怎样安全或者再怎样省油,心里开着都会一直疙瘩的~
作者: 隆子的三少爷    时间: 2011-6-24 12:00

关门声不是最近的事情啊。6年前我买车的时候已经是这样了。
车展、4S里人们看车就是反复大力甩门听声音。然后我发现门最沉的居然是欧宝威达。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1-6-24 12:01

引用:
原帖由 EG瘦AA 于 2011-6-24 11:06 发表

我没说德国车车身刚性差,我是指中国人买车太看重表面的东西。车皮厚0.01毫米,防撞钢梁粗一点点,在高速撞击中有用吗?却完全无视车身刚性的重要性,估计大部分人连车身刚性是什么都不知道。
车身刚性是很难测出来的,需要做破坏性测试还需要昂贵的设备,如果从试驾角度去评判也很难客观。在当下每个车厂都宣传自己的车拥有高刚性车身,实际情况就是消费者很难判别优劣,只能靠简单易测的表象去推测内在了...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1-6-24 12:09

引用:
原帖由 kenkyo0083 于 2011-6-24 11:13 发表


那车皮薄个0.01  防撞梁细一点点 在高速撞击中更有用咯?
防撞梁主要作用是降低低速碰撞时,车身和部件所受的损伤其实宽度和合理的设计比厚度更加重要。高速撞击和皮、防撞梁没有半点关系...
作者: stkoichi    时间: 2011-6-24 12:29

[flash=500,40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cyNzY0NTc2/v.swf[/flash]


我的嘉年华有硼钢,你们有嘛?!
作者: fengfenghh    时间: 2011-6-24 12:35

作为世界第一的汽车公司拿了什么来中国卖,一点上进心都没有。上个月的凯美瑞竟然让自燃门的蒙迪欧给超过了。。

[ 本帖最后由 fengfenghh 于 2011-6-24 12:37 编辑 ]
作者: kdscw    时间: 2011-6-24 12:42

引用:
原帖由 stkoichi 于 2011-6-24 12:29 发表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cyNzY0NTc2/v.swf


我的嘉年华有硼钢,你们有嘛?!
一股浓浓的高露洁味道
作者: kenkyo0083    时间: 2011-6-24 12:52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1-6-24 12:09 发表

防撞梁主要作用是降低低速碰撞时,车身和部件所受的损伤其实宽度和合理的设计比厚度更加重要。高速撞击和皮、防撞梁没有半点关系...
这个我也知道,但是lz的意思是这玩意完全没用,完全不用看,对啊高速时是没用,那么日常行驶的时候低速多还是高速多
满大街的电瓶车,路况就在那里,怎么就没用了呢
作者: joinway    时间: 2011-6-24 12:55

没上好学,没学好物理,对机械不感兴趣,没有思维逻辑,周围人妖言惑众,虚荣心重
作者: iorilu    时间: 2011-6-24 13: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条件有限啊, 国内开车的连个车位都难弄, 人家都家里一个大车库, 工具齐全, 想拆拆修修的很方便, 当然水平高
作者: KARUTO    时间: 2011-6-24 13:15

引用:
原帖由 iorilu 于 2011-6-24 13: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条件有限啊, 国内开车的连个车位都难弄, 人家都家里一个大车库, 工具齐全, 想拆拆修修的很方便, 当然水平高
nono,日本的车位才叫难,没车位连车都不给你买。
作者: only1onely    时间: 2011-6-24 13:30

引用:
原帖由 梦天海 于 2011-6-24 10:50 发表
国外汽车普及得早,大部分人都是从懂事开始,就看着长辈开车,修车成长起来的,对汽车文化的熏陶基本是长了多少岁就受熏陶了多少年;这边呢?真正普及才多少年?除了单位或者企业里的老司机,不说小孩了,成年人有多 ...
+1

国外对于汽车相当于咱们对于自行车。小的时候家里自行车都是我爸自拆自修自养护,跟老外自己修汽车一个道理。
作者: SimbaKing    时间: 2011-6-24 13:55

前几天在车群里面,有人说自己开车开得少,往往保养里程不到,保养时间就到了,问需不需要去保养。我就说了一句最好按保养手册和4S的要求来吧,就被喷成4S的托了……

这保养真的只需要看里程么?那我一年开不了2000公里,是不是就可以3年保养一次?
作者: ТheRock    时间: 2011-6-24 14:01

我就特别佩服那种动不动就提钢板厚度防撞梁的,感情他买个车是用来撞的
作者: 华莱士    时间: 2011-6-24 14:34

引用:
原帖由 ТheRock 于 2011-6-24 14:01 发表
我就特别佩服那种动不动就提钢板厚度防撞梁的,感情他买个车是用来撞的
没错 可能你三十年才撞一次车 可是 撞一次说不定你就挂了
我开皮卡跟你撞 你fullsize的小车无论啥牌子都必死
作者: csnlm    时间: 2011-6-24 14:40

引用:
原帖由 SimbaKing 于 2011-6-24 13:55 发表
前几天在车群里面,有人说自己开车开得少,往往保养里程不到,保养时间就到了,问需不需要去保养。我就说了一句最好按保养手册和4S的要求来吧,就被喷成4S的托了……

这保养真的只需要看里程么?那我 ...
保养一般不是有两个标准的么,时间和里程,以先到为准
作者: SimbaKing    时间: 2011-6-24 15:01

引用:
原帖由 csnlm 于 2011-6-24 14:40 发表

保养一般不是有两个标准的么,时间和里程,以先到为准
对啊,我也是这么说的,结果被喷成4S的托,理由是按时间保养是4S多收钱的忽悠人的手段……
作者: samchen0079    时间: 2011-6-24 15:16

国外人有车的历史都多少年了~~国内才多少年~~国外老头老太都会开车~~国内呢~~
再过个十年二十年我觉得会好一点~~
作者: xtpl    时间: 2011-6-24 15:17

一般保养么看说明书或保养手册即可,上面写多少公里或多少时间到了再去保养。很多4S会忽悠,比如某车说明书上写明5000公里或六个月做保养,4S可能就让你3000公里或三个月去做了。偏偏有些小白很信4S,4S说三个月他就一定100天去保养了,而根本无视厂家的白纸黑字,上次还因此在别的论坛被喷了。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1-6-24 16:14

引用:
原帖由 华莱士 于 2011-6-24 14:34 发表


没错 可能你三十年才撞一次车 可是 撞一次说不定你就挂了
我开皮卡跟你撞 你fullsize的小车无论啥牌子都必死
那要看什么国家的皮卡:D
作者: Alfano    时间: 2011-6-24 17:08

LZ说了半天,到底什么是车架刚性嘛,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对普通消费者怎样才能衡量一辆车的车架刚性如何。

作为普通消费者,那还不是厂家和媒体宣传什么我就看什么,又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懂外语,没有其他渠道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也准备买车了,看了小半年时间的汽车网站和论坛,还真没看到几篇介绍车架刚性的,让我从何了解这项指标的重要性和评判标准以及在各品牌上的表现?

也许是我看网站看得不全,漏掉了相关文章,那就麻烦lz给点相关介绍?
作者: 李鬼    时间: 2011-6-24 17: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华莱士  于 2011-6-24 14:34 发表
没错 可能你三十年才撞一次车 可是 撞一次说不定你就挂了
我开皮卡跟你撞 你fullsize的小车无论啥牌子都必死
胡说八道, 感情那些和sedan碰撞后翻滚的皮卡都是拍电影?
作者: airbox    时间: 2011-6-24 18: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800)

LZ这种专家自己都举不出证据说明德车比日车车身刚性差。那你怎么让消费者用车身刚性为标准来选车呢。车皮厚点对小刮小蹭的还是有优势的,至少不会被炮仗洞穿。
作者: henryzyl    时间: 2011-6-24 18:19

LZ是丰田员工。
作者: EG瘦AA    时间: 2011-6-24 20:12

引用:
原帖由 henryzyl 于 2011-6-24 18:19 发表
LZ是丰田员工。

作者: 蒋介石    时间: 2011-6-24 22: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无知的是你啊。真受不了。
作者: SimbaKing    时间: 2011-6-24 22:35

其实就国内某些炮竹来说,除了装甲车估计没几个不能穿的,相信放过烟花的深有体会。
作者: 梦天海    时间: 2011-6-24 23:27

穿不了的,顶多把玻璃震碎和漆面秃一大块,再厉害的烟花也没有实心弹头,还穿甲了……
作者: Raven    时间: 2011-6-25 00:01

怎么算懂车
作者: ppkkhh    时间: 2011-6-25 00:23

引用:
原帖由 Raven 于 2011-6-25 00:01 发表
怎么算懂车
楼主的观点,不迷日本车,不算懂车。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11-6-25 00:56

空间,油耗,空调制冷效果,水温,机油,

这几项放在哪个主机厂都是重点控制的项目,肤浅?
楼主这种才是不懂装懂的SB吧

现在大量车型都是共用底盘的,这车架刚性是个啥玩意?
你自己发明的民科名词么,汽车行业术语可没这玩意,只有车架刚度和车身刚性

[ 本帖最后由 doomking 于 2011-6-25 00:58 编辑 ]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11-6-25 01:01

各种机构开启的声音评价项目,
光TIIDA就有31项,到底是日厂脑残还是日粉脑残??
作者: BD    时间: 2011-6-25 11:13

引用:
原帖由 零太郎. 于 2011-6-24 10:39 发表
其实吧。。。。。楼主有机会出国看一下就知道了。国外很多地方路上开的车型还没国内的换代速度块,不过到是能见到很多国内几乎看不到的小众车。说穿了普通人开车都一样,他们选车的第一标准无非就是外观,然后空间和 ...
这些基本上全是扯,枫叶国这种乡下地方,主流车型换代速度令人发指。路面上车龄超过10年的车多以日系为主,数量不到三分之一。很多老外换车的频率都在4-6年左右,所以很多Lease的期限也是以这个为主。老外对于车来说比国人看中,这边的中国人很多人住着40-50万的Single House,门口却停着破旧的双田,甚至棒子车。很多老外住着20-30万的Semi-Detach,门口却停着宝马,奔驰,讴歌。
绝大多数人选择车的时候,外观,品牌都会考虑的,但是估计没人会像国内人那么看重空间,特别是一些什么腿部空间啥的。对空间有要求就直接上SUV,MiniVan。
作者: Raven    时间: 2011-6-25 13:14

不知国内主流全都饭日本车,LZ还会发这贴不
作者: KARUTO    时间: 2011-6-25 13:20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11-6-25 11:13 发表


这些基本上全是扯,枫叶国这种乡下地方,主流车型换代速度令人发指。路面上车龄超过10年的车多以日系为主,数量不到三分之一。很多老外换车的频率都在4-6年左右,所以很多Lease的期限也是以这个为主。老外对于车 ...
砍拿大果然厉害,大部分欧洲国家看来比较穷了,英国爱尔兰的车市最近几年一直很惨淡,新车基本卖不出去,二手车交易倒是很火。意大利虽然是超跑之乡,但是路上跑的都是1万欧的小破菲亚特。还是绑着美帝大腿的加拿大舒服…
作者: mitaosi    时间: 2011-6-25 16:15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11-6-25 04:13 发表


这些基本上全是扯,枫叶国这种乡下地方,主流车型换代速度令人发指。路面上车龄超过10年的车多以日系为主,数量不到三分之一。很多老外换车的频率都在4-6年左右,所以很多Lease的期限也是以这个为主。老外对于车 ...
枫叶国代表全世界,大家拿公民优越感果然强
作者: mitaosi    时间: 2011-6-25 16:18

南欧不清楚,不过北欧和德国、荷兰这边旅行版轿车很流行,洋人老百姓买车还是实用为主,毕竟洋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哪比得上国内的暴发户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1-6-25 20:10

两个鸡蛋 一个壳子硬 一个壳子软
有可能撞了一下 壳子没坏 但人被震坏了
壳子软的话壳子坏了 人可以得到缓冲
但是 极端情况下  两者都没用  

所以自己开车注意点才是真的
作者: unicornck    时间: 2011-6-26 00:38

引用:
原帖由 ppkkhh 于 2011-6-25 00:23 发表

楼主的观点,不迷日本车,不算懂车。
还有,不刷纽北圈速的也不是好车……
作者: BD    时间: 2011-6-26 03:39

引用:
原帖由 KARUTO 于 2011-6-25 13:20 发表


砍拿大果然厉害,大部分欧洲国家看来比较穷了,英国爱尔兰的车市最近几年一直很惨淡,新车基本卖不出去,二手车交易倒是很火。意大利虽然是超跑之乡,但是路上跑的都是1万欧的小破菲亚特。还是绑着美帝大腿的加拿 ...
欧洲绝大多数地方那路,我觉得真的制约汽车发展。而且欧洲车贵,养车费用也高,人口相对密集,买车的必要性不大。德国相对应该会好一些。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1-6-26 16:46

欧洲汽车市场其实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排外的,像雷诺日产旗下品牌达契亚这种 配置低下  技术老旧到连中国自主都不如的低端车在德国都有很好的销量就可以看出问题,其实按照对比 棒子车绝对比大气压强 价格也差不多,但是人家就是不买。这几年非欧洲车在欧洲唯一的大成功例子就是逍客了, 才几年欧洲就破100W了,年销量是途观的2倍多,CRV销量只是逍客的零头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11-6-26 17:10

泱泱大国个鸡 巴,现在的中国除了人口、滥发的人民币、惊人的环境污染、和普通老百姓屁关系没有的鸡的屁、超英赶美的房价、人数8KW的世界第一大party之外……还有什么指标算得上泱泱大国?

咱们的文化能有什么世界影响?咱们的科技水平能有多少世界级?咱们的工业水平是个什么程度?就这还指望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国内暴发户们有什么汽车知识,这不是自欺欺人么!蛋痛…………
作者: mitaosi    时间: 2011-6-26 19:57

引用:
原帖由 anubisx 于 2011-6-26 09:46 发表
欧洲汽车市场其实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排外的,像雷诺日产旗下品牌达契亚这种 配置低下  技术老旧到连中国自主都不如的低端车在德国都有很好的销量就可以看出问题,其实按照对比 棒子车绝对比大气压强 价格也差不多,但是 ...
棒子车在荷兰丹麦卖的不要太好,满大街现代起亚
作者: crazyundead    时间: 2011-6-26 22: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第一次看到挺日车落到这个下场的,应该是物极必反吧,啥好的都不能吹的太狠啊
作者: 不知所谓无所谓    时间: 2011-6-26 22:43

引用:
原帖由 crazyundead 于 2011-6-26 22: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第一次看到挺日车落到这个下场的,应该是物极必反吧,啥好的都不能吹的太狠啊
AA确实太过了。日车还是卖个经济实惠,说白了还是性价比 。
作者: 补充卡路里    时间: 2011-6-26 22:44

TG车区两个现象:

不信日本汽车技术的都是车盲。
没出过国的YY国外的汽车市场。


作者: as01    时间: 2011-6-26 23:53

国内车型就那几辆,价位就说明一切,还用得着学什么汽车知识,还战毛质量和技术啊。
作者: ronaldwang888    时间: 2011-6-27 02:01

什么时候我们是大国了?
自我感觉只是
作者: 野人之吼    时间: 2011-6-27 08:14

:D 这黑得还不算很隐蔽啊
作者: lhf28243125    时间: 2011-6-27 09:35

东西方文化差异吧,国情不一样嘛,
浅浅关心了十几年的汽车发展,
国人的思想,技术距离日德还是有差距的,
起步晚也木有办法啊.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11-6-27 13: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以偏盖全的典型。而且天朝家用车市场才发展几年?
作者: xxhunter    时间: 2011-6-27 13:37

从看电视剧和电影来讲 感觉国外懂车和会自己修车的人比国内普遍

当然 也有很多像penny一样 随便买来能开就行的
作者: 狗娃    时间: 2011-6-27 13:40

LZ是GT赛车玩多了,无他
作者: 李勃士    时间: 2011-6-27 17: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引用:
原帖由 @梦天海  于 2011-6-24 23:27 发表
穿不了的,顶多把玻璃震碎和漆面秃一大块,再厉害的烟花也没有实心弹头,还穿甲了……
这个还真有的,印象中是前几年东北大庆的一个SX4,烟火不光打穿了驾驶室车门,还把驾驶员给打死了,具体要搜下新闻
作者: 梦天海    时间: 2011-6-27 17:35

引用:
原帖由 李勃士 于 2011-6-27 17: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这个还真有的,印象中是前几年东北大庆的一个SX4,烟火不光打穿了驾驶室车门,还把驾驶员给打死了,具体要搜下新闻
那还真长见识了,不过这种程度的……不能叫烟火了,就一TM杀人兵器啊……
作者: xtpl    时间: 2011-6-27 18:41

引用:
原帖由 李勃士 于 2011-6-27 17: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这个还真有的,印象中是前几年东北大庆的一个SX4,烟火不光打穿了驾驶室车门,还把驾驶员给打死了,具体要搜下新闻
我怎么记得是FIT?难道记错了……
作者: yamiyama    时间: 2011-6-27 19:03

稍微严重一点的车祸往往是靠A、B柱救命的

还有车前门里面的防撞支架
作者: JSRF    时间: 2011-6-27 21: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efy)

日系车撸过
作者: shubin    时间: 2011-6-28 12: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Milestone)

是sx4没错
作者: crazyundead    时间: 2011-6-28 12:58

我只关心瘦AA的车架钢性理论和涡轮技术落后论到底还成立么?
作者: 爱在那片青空下    时间: 2011-7-4 15:53

原来买日本车的才叫懂车
这让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情何以堪啊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