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zt】费了一个下午看的帖《黑船来航 》
[打印本页]
作者:
casaba22
时间:
2011-6-11 17:24
标题:
【zt】费了一个下午看的帖《黑船来航 》
原帖地址: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21902
黑船来航
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它是日本近代史的开端,也是日本
崛起的起点
。虽然在此之后日本被迫同世界列强签署了多个不平等条约,但我们今天回头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并和中国近代史作个比较,就会发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在境况相差无几的条件下,中国失去的远远比得到的要多,而日本则恰恰相反。也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对这些“侵略者”并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仇恨,更多的是一种感激之情。
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这是一段陌生的历史,希望通过拙文为大家增添一点儿茶前饭后的谈资,如果在此之外您还能看到或者想到一些其他的东西,那将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捕鲸
在开始主题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先谈一下捕鲸这个话题,也许大家会觉得这两件事情风马牛不相及,不过远洋捕鲸业的飞速发展确实是黑船来航的最直接导火索之一。
18世纪末,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从英国向世界蔓延。不过那个时代的工业和我们现在的工业很不相同。最重要的是,那时候既没有电力也没有石油。作为能源,这些倒还可以应付,毕竟瓦特大爷发明的那玩意儿叫蒸汽机,弄点儿木炭,煤球啥的烧一烧,只要能把水烧开,它就能动不是。可这润滑油怎么办呢?总不能找点儿木炭灰,煤茬子抹那儿吧。
这时候鲸脱颖而出,虽然它很不情愿。
鲸油被证明是当时
最好的润滑油之一,其中抹香鲸的鲸脑油
(又称鲸蜡)则可称为极品。同时鲸油还可以用来做蜡烛或者肥皂。鲸肉可以吃,鲸骨可以干这干那。总之一句话,鲸鱼浑身都是宝。
那些从欧洲不远万里跑到新世界淘金的冒险家们,当然不会放过捕鲸这么有钱途的阳光产业。于是美国的波士顿成为著名的捕鲸中心之一。这些捕鲸船队,追随鲸鱼群,沿美洲大陆南下,直抵南美的巴西海岸。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横跨大西洋奔赴非洲西海岸,另一路继续南下,目标是南美洲的合恩角。继而越过合恩角进入太平洋。
有资料指出,捕鲸船队在1791年之后,就开始越过合恩角进入太平洋,并于19世纪10年代到达南美洲西岸靠近赤道的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即现在厄瓜多尔的科隆群岛)。并以此为基地沿赤道西进。最终,在19世纪30年代抵达了日本近海。
日本近海的鲸鱼那还是蛮多的。为啥呢?您别看鲸鱼这家伙个儿大,它跟大马哈鱼一样 -- 洄游。不是从海里往河里游,是沿着日本的东海岸南北游。在北边生长,长大了就游到南边去产仔。凡认为是去产卵的,罚面壁5分钟!
这些捕鲸船在日本附近转来转去,不过他们并不敢太过靠近日本海岸,因为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朱印船
江户初期的朱印船
朱印状副本
江户时代的日本和中国一样,实行以闭关锁国为基础的对外政策,不过在江户时代初期日本是允许对外贸易的。史称朱印船贸易。
所谓的朱印船就是指带有朱印状的远洋商船。朱印状类似我们今天所说护照,以船为单位发放。当时和日本有外交关系的欧洲殖民者及东南亚诸国,将会在各自的统治范围内为朱印船提供保护。
朱印船贸易的创始人是丰臣秀吉,不过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德川家康。1601年开始,德川家康派遣使者前往东南亚,先后与当地的欧洲殖民者及地方政权建立外交关系。1604年,朱印船贸易正式实施,朱印船开始在中国,东南亚和日本之间进行官方认可的贸易往来。
从事朱印船贸易的不仅有日本商人,还有很多外国商人,其中也有中国人。因为当时的明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所以这些中国商人其实就是海盗。其中以李旦最有名,李旦死后,其势力由郑芝龙继承。
朱印船模型,看上去兼有中国帆船及欧式帆船的特征
朱印船贸易的主要航线及贸易范围。朱印船必须由长崎出海,返航时也只能回到长崎
朱印船贸易在日本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到1635年即被全面禁止。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日本的基督徒(在日本称为:切支丹)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基督徒非常团结,并开始表现出威胁幕府统治的苗头。这是幕府无法容忍的。
其次,在朱印船贸易中产生的贸易逆差致使日本的金银大量外流。面对金银储备的不断减少,幕府缺乏得力的应对手段。
自1635年起,德川幕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本要切断所有的对外联系通道,在国家政策方面,有那么一点点例外,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况且,这既有好处,又有必要。
得到幕府认可的窗口共有4个。
长崎的出岛
这是个面积大约1.5公顷的人工岛,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此建有商馆,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唯一一家官方认可的,可以和日本进行贸易的公司。而荷兰也成为唯一一个和日本有官方往来的国家(只是有往来,没有外交关系)。这个窗口对日本非常重要,这是日本了解世界的唯一通道。
位于长崎出岛的荷兰商馆
对马
自古以来对马藩就是日本和朝鲜进行贸易的中介和代表,德川幕府只是把这个传统默认了一下。
萨摩
1609年,萨摩藩主岛津氏挥兵3000侵攻琉球国,琉球王尚宁虽然聚集了4000人马,不过和久经沙场的萨摩武士比实力相去甚远,尚宁只坚持了5天即告不敌,开城投降。尚宁以彻底臣服为代价保住了王位。自此琉球沦为萨摩藩附庸。
因此,萨摩藩通过琉球进行的贸易也得到了德川幕府的认可。
虾夷
也许有人认为虾夷指的是北海道,其实是不对的。虾夷在日语中的意思是指,阿依努人生活的地方。阿依努人是居住在日本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和日本人是完全不同的民族。阿依努人主要居住在北海道,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因此虾夷也是上述3个地区的统称。
松前藩和依阿努人的贸易也是一个传统,德川幕府也只是默认一下而已。
外国船攻击令
外国船攻击令(又称:异国船攻击令或者
无二念攻击令)于1825年开始实施
,其主要内容是,炮击一切接近日本海岸的外国船只,直至对方离开为止。对于登陆的外国人则一律拘捕。
以日本当时的实力看,这条法令实在是相当的自不量力,
相当的找抽
。
至于外国船攻击令的由来,这还要追溯到1808年的Phaeton号事件。
英国护卫舰Phaeton号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上台,欧洲陷入大战。1793年,法国击败荷兰,荷兰执政威廉五世流亡英国。1806年,拿破仑把他弟弟路易波拿巴推上荷兰执政的宝座。而荷兰的海外殖民地也大多倒向了新政府。不甘失败的威廉五世,请求英国帮助收回荷兰的海外殖民地。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位于东南亚的荷属东印度公司。
1808年10月4日,英国护卫舰Phaeton号假扮成荷兰商船潜入长崎港,意图搜捕荷兰籍商船。位于长崎出岛的荷兰商馆并没有看出这是个圈套,依例派出两名馆员会同一名日本翻译前往接洽。这两个人一登船就被扣留,Phaeton号随即降下荷兰国旗,升起英国国旗,并派出小船,在港内搜捕荷兰船只,同时向日方索要淡水,食物和燃料。
荷兰商馆馆长一看大势不好,赶快跑到长崎奉行松平康英那里避难,松平康英这时候也急啦。心想,这英吉利国也太欺负人了吧!大摇大摆闯到别人家里来抓人抢东西,这要传出去,自己这后半辈子还怎么见人呀。
松平康英立即命令在长崎港担任护卫任务的佐贺,福冈两藩,
去!把英吉利船给我烧了!
可这玩意儿不是他想烧就能烧得了的事儿呀。日本人已经200多年不打仗了,拿个弹弓打只鸟大概还行。打仗!他那身打仗的行头能不能找全都是个问题。
当天当值的佐贺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拼凑了老弱残兵150人。别说去烧人家的船了,万一英国人登陆,想守住都难。荷兰商馆馆长在旁边也一个劲的劝,说:这不能打,一打肯定吃亏,咱就忍了算啦。
那边英国人还不依不饶呢,第二天又放话过来,说:赶快把吃的喝的用的送来!要不我就把你这儿连房子带船全烧了。
松平康英让英国人治的一点脾气没有。只能照单全给英国人送去。到了第三天,英国人看看也没啥油水可捞了,这才离开。
松平康英
自觉丧权辱国,
无法向幕府交待
,于是在英国船撤走同日,
切腹自杀
。
长崎奉行被逼切腹!这让
幕府大为震怒
。防卫不力的佐贺藩被问责,家中几位家老代主受过被勒令切腹。佐贺藩主锅岛齐直则被罚幽闭100日。
随后幕府加强了长崎港的防卫,不过,依然经常有未经允许的外国船在周围出现。最终,幕府于
1825年,颁布了外国船攻击令
。
作者:
casaba22
时间:
2011-6-11 17:48
本帖是部分开头,有兴趣的建议去源地址浏览
因为写作感比较轻松,间或有游戏进度、达成度的拟真写法
同时罗列比较详尽,还是值得一读的,特别在这里与各位推荐!:D
作者:
riven
时间:
2011-6-11 19: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读读还是蛮有趣的。谢谢楼主了
作者:
诺基亚E71
时间:
2011-6-11 19: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mark
作者:
lyt777
时间:
2011-6-11 19:58
这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出门左转是文史区…………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1-6-11 23:21
太鼓达人?????????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