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zenix 于 2011-6-6 16:48 发表
顶着房子教育医疗三座大山,能有多少人愿意去消费
我至今为止也就看过一次F1上海站,想起1300的价格至今都有点心痛。还好舒马赫那次夺冠了,有点值回票价:D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01 发表
那么我们最早出现市场化的项目呢?足球,篮球。不是都还活着么?足球被自己搞烂了。篮球每年还算红火,老师拿几个国内冷门项目就来全盘否定所有项目市场化?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07 发表
亏损不是很正常么?上海队又不是有力的冠军竞争队伍,一个重建的年轻队伍,你真指望立马盈利?这么高收益还轮得到YAO ?你肯定没参加过CBA全明星周末吧,看看国人的消费能力去吧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10 发表
喷了。
一个俱乐部难道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好成绩为目的?
枪手成绩不怎么样,财务一直不错。
这才是职业俱乐部追求的目标,先求盈利,再求上成绩。
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深圳倒是拿冠军了,转年就 ...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14 发表
当然以盈利为目的,但你连好成绩都没有,还有球迷来看你球么?还有球迷买你纪念品么?你怎么赢利?老师先后次序都搞不清就来讲目的,难怪体育区这么喜爱老师,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原帖由 crazyfefe 于 2011-6-6 17: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搞好成绩再赚钱,这个没问题,问题是,现在很多成绩好的,(当然只算国内的)他也不赚钱。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19 发表
我记得90年代末,看《看电影》杂志,编辑说,中国人看电影,还是当享受,很正式,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
美国人往往随便走到一家电影院,找一部差不多的电影,进去就看,也许进去就是为了和女友打KISS。
什么 ...
原帖由 水星的爱 于 2011-6-6 18: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显然纱布1945有显著的Confirming evidence bias一点也不客观理智啊
原帖由 意大利面 于 2011-6-6 18:21 发表
疯狂那是看直播多,nba主场比赛如果不是全国直播的话,地方台是不转播的,为的就是让大家去球场看,一般就转播客场的比赛
大家一起看电视能有多少经济效益,美国最赚钱的运动MLB那每个球场都是打一场赚一场的 ...
原帖由 yang_yii 于 2011-6-6 19:01 发表
我觉得这是低估了国人的消费能力,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国人消费。
苹果的mp3,电脑,本子,手机都比同行贵,国人还是要去抢着买。
当年的开封菜,买挡挡进国内的时候国人收入才多少?国人还不是心甘情愿的缴钱吃垃 ...
原帖由 wanghujin 于 2011-6-6 18:52 发表
今年买球鞋、球衣什么的大概花了1万了。还有健身花费什么的。但要花钱去看比赛,国内真没什么好看的。
国内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说实话, 这玩意现场真没有任何观赏性。上个厕所回来比赛结束了。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06 发表
我看过很多次足球之夜采访万达老总王健林。
作为最好的俱乐部的老总,王健林都说搞足球不赚钱,最后自己找个词把包袱丢了,当时这可是作为政治任务的,你想不干,大连领导还让你坚持呢。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20:55 发表
说到苹果和MAC,我觉得是国内消费者对实体产品的偏爱。
国人对吃的重视一直很强,这个不用说。
苹果的电子产品,是有形的,这个也符合国人喜欢把玩的审美偏好。
反倒是看球,看电影,玩游戏这种没什么实体的 ...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19 发表
我记得90年代末,看《看电影》杂志,编辑说,中国人看电影,还是当享受,很正式,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
美国人往往随便走到一家电影院,找一部差不多的电影,进去就看,也许进去就是为了和女友打KISS。
什么 ...
原帖由 survivorcn 于 2011-6-6 21: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6)
想以国内人们的收入水平养活企图比肩国外收入的运动员,这才是这套体制的最失败的地方。想赚钱就出国,没本事就留在国内,谁说搞体育一定要高收入?
原帖由 tanglee4950 于 2011-6-6 23: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中国老百姓有钱喜欢存,因为对国家不是百分百放心,有点事还得靠自己,所以除了必要的花费,除非特别喜欢,不可能高消费的。
原帖由 stkoichi 于 2011-6-7 10:31 发表
说到底,还是分配不公平,不然要我说,咱们的进城的那些农民工才是消费的主力。
但是10年前跟现在的农民工收入几乎没有变化。
亨利福特可以让他的制造汽车的工人买得起汽车,从而建立了美国的中产阶级,成就了无 ...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07 发表
亏损不是很正常么?上海队又不是有力的冠军竞争队伍,一个重建的年轻队伍,你真指望立马盈利?这么高收益还轮得到YAO ?你肯定没参加过CBA全明星周末吧,看看国人的消费能力去吧
原帖由 crazyfefe 于 2011-6-7 09: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俺疯狂的时候也达到过,不过现在基本理性了。一年也就收两件米兰的球衣。买双喜欢的球鞋。
其实你别看一万块,如果都买球员版或者落场版,顶多也就十件都不到。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