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在中国搞全面职业体育的最大阻碍,就是市场消费能力不足 [打印本页]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6:36     标题: 在中国搞全面职业体育的最大阻碍,就是市场消费能力不足

有多少老百姓愿意每年花1000块以上,去看球,去买球衣,去买各种纪念品呢?

难道全靠赞助和广告维持运动员的生计?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6:38

引用:
原帖由 意大利面 于 2011-6-6 16:37 发表
显然巴西人民消费水准更高?
就是因为巴西人民消费不起R9和小罗,才卖给欧洲,让消费能力更高的人民去消费啊。:D
作者: Oldman    时间: 2011-6-6 16:39

国家投入必不可少,但是行政干预应该减少。换句话说,现在只能搞国家资助的职业体育。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6:39

很多大牌球星,回归南美时,最大问题都是年薪,因为国内俱乐部无力负担。
作者: tzenix    时间: 2011-6-6 16:48

顶着房子教育医疗三座大山,能有多少人愿意去消费
我至今为止也就看过一次F1上海站,想起1300的价格至今都有点心痛。还好舒马赫那次夺冠了,有点值回票价:D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6:48

即便是英超,市场推广最好的足球联赛,在中国连收费观看都做不到。

我总看拳击,韩乔生多次提到,在国外观看拳击电视转播,付费非常高,所以中国拳击迷说是最幸福的拳击迷,不算过分。

所以你连职业化最发达的运动,都不愿意付钱去消费,也就是说,不给人家吃饭的饭碗,那么你怎么要求人家要以此为生呢?喝西北风吗?:D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6:51

引用:
原帖由 tzenix 于 2011-6-6 16:48 发表
顶着房子教育医疗三座大山,能有多少人愿意去消费
我至今为止也就看过一次F1上海站,想起1300的价格至今都有点心痛。还好舒马赫那次夺冠了,有点值回票价:D
我同学总出国,说国外人的生活,远没有国内丰富多彩。

你可以说人家爱看球,但是人家除了看球,好像也没什么太多娱乐。

如果你只有看球这一种娱乐,我觉得一年花在上边2000块,不算高消费。

当然,如果每个人都要看球、看音乐会、旅游、看电影,那每样2000块是消费不起。:D
作者: tzenix    时间: 2011-6-6 16:52

中国比国外贵得多的东西随便可以列举一大堆
比如汽车,计算机及周边产品,数码电器,品牌服饰,电影票……
所以观看体育比赛比国外便宜一点也不过分:D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6:55

实际上,我们的李娜,是靠外国人的消费,才得以生存。

人家基本拿奖金的赛事,都是国外的赛事。

现场看球的,也都是外国人。

昨天看男单决赛,说一把雨伞小的45欧,大的65欧,你舍得买吗?

你不舍得买的话,你凭什么看李娜120万欧的奖金羡慕呢?就是因为有人花钱,才让李娜有120万欧可以赚啊。
作者: 宇宙天魔    时间: 2011-6-6 17:01

那么我们最早出现市场化的项目呢?足球,篮球。不是都还活着么?足球被自己搞烂了。篮球每年还算红火,老师拿几个国内冷门项目就来全盘否定所有项目市场化?你举例45欧,我举例45RMB,45RMB的体育纪念品在职业项目联赛都有的买吧。老师还拿收入单位来比?
买不起45欧,只能买得起45RMB,我们国内就搞不来市场化体育了?

[ 本帖最后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04 编辑 ]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04

引用: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01 发表
那么我们最早出现市场化的项目呢?足球,篮球。不是都还活着么?足球被自己搞烂了。篮球每年还算红火,老师拿几个国内冷门项目就来全盘否定所有项目市场化?
篮球很红火?

姚明的上海队,不是也爆出了亏损的新闻吗?

篮球的红火,和赚钱有关系吗?

没有钱场,光捧人场?
作者: neo1tgfc    时间: 2011-6-6 17:04

如果足球能按照94年-98年的市场来发展,那么钱不是问题,当年可是一票难求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06

引用:
原帖由 neo1tgfc 于 2011-6-6 17:04 发表
如果足球能按照94年-98年的市场来发展,那么钱不是问题,当年可是一票难求
我看过很多次足球之夜采访万达老总王健林。

作为最好的俱乐部的老总,王健林都说搞足球不赚钱,最后自己找个词把包袱丢了,当时这可是作为政治任务的,你想不干,大连领导还让你坚持呢。
作者: 宇宙天魔    时间: 2011-6-6 17:07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04 发表


篮球很红火?

姚明的上海队,不是也爆出了亏损的新闻吗?

篮球的红火,和赚钱有关系吗?

没有钱场,光捧人场?
亏损不是很正常么?上海队又不是有力的冠军竞争队伍,一个重建的年轻队伍,你真指望立马盈利?这么高收益还轮得到YAO ?你肯定没参加过CBA全明星周末吧,看看国人的消费能力去吧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10

引用: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07 发表

亏损不是很正常么?上海队又不是有力的冠军竞争队伍,一个重建的年轻队伍,你真指望立马盈利?这么高收益还轮得到YAO ?你肯定没参加过CBA全明星周末吧,看看国人的消费能力去吧
喷了。

一个俱乐部难道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好成绩为目的?

枪手成绩不怎么样,财务一直不错。

这才是职业俱乐部追求的目标,先求盈利,再求上成绩。

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深圳倒是拿冠军了,转年就去保级了。
作者: 宇宙天魔    时间: 2011-6-6 17:11

如果说王健林说的不赚钱是真话,那么你大连万达都不赚钱,其他球队老总花钱买黑哨就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喽?自掏腰包进监狱,神人也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11

我们很多俱乐部搞不下去,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因为不赚钱。

上海国际迁到西安,我记得是因为当年在西安有地产项目,所以过去做宣传的。

如果足球本身能盈利,或者自给自足,那么需要过去给地产作陪嫁?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13

引用: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11 发表
如果说王健林说的不赚钱是真话,那么你大连万达都不赚钱,其他球队老总花钱买黑哨就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喽?自掏腰包进监狱,神人也
王健林玩万达,本来就是给自己的地产主业做广告。

后来王健林说了,他发现,知名度是大了,但是美誉度不高。中国足球形象不佳。

到后来万达俱乐部本身亏钱,对地产主业的宣传作用也不大了,自然不愿意干了。
作者: 宇宙天魔    时间: 2011-6-6 17:14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10 发表


喷了。

一个俱乐部难道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好成绩为目的?

枪手成绩不怎么样,财务一直不错。

这才是职业俱乐部追求的目标,先求盈利,再求上成绩。

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深圳倒是拿冠军了,转年就 ...
当然以盈利为目的,但你连好成绩都没有,还有球迷来看你球么?还有球迷买你纪念品么?你怎么赢利?老师先后次序都搞不清就来讲目的,难怪体育区这么喜爱老师,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16

引用: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14 发表

当然以盈利为目的,但你连好成绩都没有,还有球迷来看你球么?还有球迷买你纪念品么?你怎么赢利?老师先后次序都搞不清就来讲目的,难怪体育区这么喜爱老师,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喷了,看来英国这么N级联赛,只有英超四强才应该有球迷啊。:D
作者: 宇宙天魔    时间: 2011-6-6 17:17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16 发表


喷了,看来英国这么N级联赛,只有英超四强才应该有球迷啊。:D
难道英超4强不是最赚钱的?而是英国其他N级联赛?喷了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1-6-6 17:19

外国俱乐部卖周边,天朝死忠不知道买的多不多?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19

我记得90年代末,看《看电影》杂志,编辑说,中国人看电影,还是当享受,很正式,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

美国人往往随便走到一家电影院,找一部差不多的电影,进去就看,也许进去就是为了和女友打KISS。

什么时候,中国消费者不把娱乐看的这么正式了,市场才能上来。

我约过女人去看电影,不到100块,能过两个小时,还有音响效果,比酒店钟点房实惠多了。:D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25

引用:
原帖由 crazyfefe 于 2011-6-6 17: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你老在外面,不进去当然不划算。
进去不需要非开房,我连地下超市的储物间,都让女人给我BJ过。

我很喜欢刺激的。:D

不进去是因为女人不同意。
作者: 宇宙天魔    时间: 2011-6-6 17:27

引用:
原帖由 crazyfefe 于 2011-6-6 17: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搞好成绩再赚钱,这个没问题,问题是,现在很多成绩好的,(当然只算国内的)他也不赚钱。
这个就没办法了,前面说的医疗,学习,房子,所占成本太高了。但是这些不足以来否定市场化路线怎样进行吧,你在路上走着走着被一块石头绊倒,不能嫌路不平,应该嫌的是这个石头吧
作者: Eurydice    时间: 2011-6-6 17:29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19 发表
我记得90年代末,看《看电影》杂志,编辑说,中国人看电影,还是当享受,很正式,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

美国人往往随便走到一家电影院,找一部差不多的电影,进去就看,也许进去就是为了和女友打KISS。

什么 ...
影院野战炫耀贴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31

引用:
原帖由 Eurydice 于 2011-6-6 17:29 发表

影院野战炫耀贴
我的意思是,看电影也好,看球也好,节目本身精彩与否的确重要,但是你也可以有很多种消费方法。

这和消费能力也有关系。

一张饼卖1块钱,你要一口不爱吃就扔了,但是卖100,你咬一口不爱吃,肯定不舍得扔,会强吃下去。:D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1-6-6 17:35

引用:
原帖由 crazyfefe 于 2011-6-6 17:2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这么说吧,我不算死忠,但是我想买的,买不到。
网上买不到,日本人会跑去当地买,你会么?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37

引用:
原帖由 moyanljx 于 2011-6-6 17:35 发表

网上买不到,日本人会跑去当地买,你会么?
这就是消费能力的差别。

所以说国内市场消费能力不足啊。
作者: 海腹川背    时间: 2011-6-6 17:43

人民太穷了,就这么回事。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46

引用:
原帖由 海腹川背 于 2011-6-6 17:43 发表
人民太穷了,就这么回事。
所以这个现状不改变,而希望所有体育项目都市场化,运动员职业化,这不是保护他们,这是要饿死他们。:D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7:48

引用: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01 发表
你举例45欧,我举例45RMB,45RMB的体育纪念品在职业项目联赛都有的买吧。老师还拿收入单位来比?
刚看到这句,又喷了。

看来你要是李娜,你应该拿RMB给丹麦教练开工资。:D

据说丹麦教练周薪3000美金,要是3000RMB,那么能请得起洋教练的国内球员就更多了。:D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1-6-6 17:53

GDP是假的   平均收入也是假的
作者: 水星的爱    时间: 2011-6-6 18: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显然纱布1945有显著的Confirming evidence bias一点也不客观理智啊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8:05

引用:
原帖由 水星的爱 于 2011-6-6 18: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显然纱布1945有显著的Confirming evidence bias一点也不客观理智啊
市场不需要理论,只需要验证。

很多理论上无懈可击的东西,到市场上却行不通。

市场不会出错,出错的是理论。
作者: yang_yii    时间: 2011-6-6 18: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其实我觉得中国市场是早就具备好了基础,缺乏适合中国的运作而已。
九十年代全民为甲a疯狂,零零年后全民NBA。这都说明了中国市场不缺粉丝的,商家向粉丝要钱没什么难度吧
作者: saradush    时间: 2011-6-6 18:23

国内那么多娱乐活动可以选,谁去看球啊。。。
作者: literry1    时间: 2011-6-6 18:24

足球的话,主要是成绩不好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8:31

引用:
原帖由 crazyfefe 于 2011-6-6 18: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相比国内,国外可以选择的就不多?
张骑士说过,他去利物浦,发现当地平时基本没什么娱乐活动,也就是泡吧,所以周末一场球,基本就是一周最大的一次娱乐了。
作者: jackey12345    时间: 2011-6-6 18:34

花1000赌球的买彩票的倒是相当多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8:36

引用:
原帖由 crazyfefe 于 2011-6-6 18: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国内的娱乐活动多的是哪些?
泡吧、KTV、棋牌、电影、迪厅……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18:46

引用:
原帖由 crazyfefe 于 2011-6-6 18: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这些国外都没有?还是怎么地?
我同学去丹麦培训时,想下班后去逛商场,结果下班发现,商场早关门了。

再就是国外很多人住的很分散,我同学去美国一些二三线城市出差,说很多中年人下班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追求不差于国人。
作者: wanghujin    时间: 2011-6-6 18:52

今年买球鞋、球衣什么的大概花了1万了。还有健身花费什么的。但要花钱去看比赛,国内真没什么好看的。
国内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说实话, 这玩意现场真没有任何观赏性。上个厕所回来比赛结束了。
作者: yang_yii    时间: 2011-6-6 19:01

引用:
原帖由 意大利面 于 2011-6-6 18:21 发表


疯狂那是看直播多,nba主场比赛如果不是全国直播的话,地方台是不转播的,为的就是让大家去球场看,一般就转播客场的比赛

大家一起看电视能有多少经济效益,美国最赚钱的运动MLB那每个球场都是打一场赚一场的 ...
我觉得这是低估了国人的消费能力,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国人消费。
苹果的mp3,电脑,本子,手机都比同行贵,国人还是要去抢着买。
当年的开封菜,买挡挡进国内的时候国人收入才多少?国人还不是心甘情愿的缴钱吃垃圾食品?
再回看当年甲a,鼎盛的时候全国的上座率都高的惊人。在我看来,这就是很成熟的一个体育市场了。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1-6-6 19:11

引用:
原帖由 yang_yii 于 2011-6-6 19:01 发表

我觉得这是低估了国人的消费能力,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国人消费。
苹果的mp3,电脑,本子,手机都比同行贵,国人还是要去抢着买。
当年的开封菜,买挡挡进国内的时候国人收入才多少?国人还不是心甘情愿的缴钱吃垃 ...
所以搭台子的人才是真本事,管你谁来夺冠。这才是职业。国内现在还都是短期逐利

法网,环法可以不是本国人夺冠,达喀尔可以在非洲举行。国人还是看重谁夺冠,离职业化差十万八千里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1-6-6 19:18

引用:
原帖由 wanghujin 于 2011-6-6 18:52 发表
今年买球鞋、球衣什么的大概花了1万了。还有健身花费什么的。但要花钱去看比赛,国内真没什么好看的。
国内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说实话, 这玩意现场真没有任何观赏性。上个厕所回来比赛结束了。
如果所有体育转播都收费的话,很多人可能就会选择去看现场了,尽管水平较低。
cctv5以后只播围棋龙舟,对天朝职业化应该是促进
作者: 小巴克    时间: 2011-6-6 20:45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06 发表


我看过很多次足球之夜采访万达老总王健林。

作为最好的俱乐部的老总,王健林都说搞足球不赚钱,最后自己找个词把包袱丢了,当时这可是作为政治任务的,你想不干,大连领导还让你坚持呢。
您说的是90年代后期了。职业话刚刚开始的时候那叫一个火,冠名赞助都抢着。到了后期了成绩又不行,又各种黑幕。谁还愿意给你赞助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20:51

很多人说,国内足球水平不高,是观众不去现场的原因。

那么英超水平高,为什么收费却困难呢?

平均一场球也就是10多块钱啊。

我见过有的人,收费的英超不看,免费的中超可以凑合。这就说明,比赛水平高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免费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6 20:55

说到苹果和MAC,我觉得是国内消费者对实体产品的偏爱。

国人对吃的重视一直很强,这个不用说。

苹果的电子产品,是有形的,这个也符合国人喜欢把玩的审美偏好。

反倒是看球,看电影,玩游戏这种没什么实体的消费,遇到的市场阻碍比较大。

买正版游戏的,很多还是看重那个实体。正版买来玩完就扔的,也不多。
作者: kelaredbull    时间: 2011-6-6 21:07

讓體育財團發行合法彩票即可,沾賭的東西國人興致不要太大
作者: survivorcn    时间: 2011-6-6 21: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6)

想以国内人们的收入水平养活企图比肩国外收入的运动员,这才是这套体制的最失败的地方。想赚钱就出国,没本事就留在国内,谁说搞体育一定要高收入?
作者: lizr    时间: 2011-6-6 21:36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04 发表


篮球很红火?

姚明的上海队,不是也爆出了亏损的新闻吗?

篮球的红火,和赚钱有关系吗?

没有钱场,光捧人场?
魔都人证实你说的没错 篮球自从要命去了NBA后 票房一泡污。唯一好转的一次就是前年搓气回来 投资上海男篮。不过去年搓气的光环褪去后票房又变成半死不活的了
作者: yang_yii    时间: 2011-6-6 21:41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20:55 发表
说到苹果和MAC,我觉得是国内消费者对实体产品的偏爱。

国人对吃的重视一直很强,这个不用说。

苹果的电子产品,是有形的,这个也符合国人喜欢把玩的审美偏好。

反倒是看球,看电影,玩游戏这种没什么实体的 ...
并不是说国人不愿意对精神产品买单,而是一开始就没有传递正确的消费观念。
比如软件,游戏。一开始,国内都是玩盗版的,一分钱不花习惯了。后面你要开始收钱了,no way。
比如免费体育节目电视转播几十年了,现在你要收钱了,no way。
但阿凡达的电影票能轻松让大家放开各自的钱包,尽管1-2个月后下载能让大家的成本变成0。因为阿凡达一开始就传达了一种消费观念,你花100多元就能享受到世界上目前最nb的3d电影,于是人们愿意为此疯狂。
而玩国内游戏和国内看电视转播一开始传递的是免费就能享受到,现在要立马转变成收费,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作者: 海狸先生    时间: 2011-6-6 21:52

那我这种06年自己掏钱买30一张的甲票去看辽宁队中超的又算什么呢。。。。

不过当时抚顺连个像样的电影院也没有,夏天晚上去看场球,骂骂客队,骂骂裁判还是挺有意思的,对于我这样不踢球,对足球也不是十分狂热的人,我觉得自己就是凑热闹的体育赛事消费者。我倒觉得现在没人爱看国内的体育赛事现场主要是觉得看比赛这个事不够潮,不够酷。借用下菲斯不可电影里的台词。
作者: slaimlin    时间: 2011-6-6 22: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9000)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7:19 发表
我记得90年代末,看《看电影》杂志,编辑说,中国人看电影,还是当享受,很正式,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

美国人往往随便走到一家电影院,找一部差不多的电影,进去就看,也许进去就是为了和女友打KISS。

什么 ...
你开过钟点房么
作者: neeze    时间: 2011-6-6 22:16

mb 狂顶老师啊
你们怎么老是刁难老师咧
作者: ppkkhh    时间: 2011-6-6 22:58

帖子中有个朋友一年球衣和球鞋消费一万多
运动的市场需要的是这样的人。
我觉得米兰双雄想改回意大利踢不是没原因的,中国这个市场无论来不来对他们的球衣销售什么的影响不大。本来就没几个消费的。所以大俱乐部也不太愿意来中国玩真的了。对于俱乐部来说高人气意味着真金白银,唯独中国这个市场高人气赚的钱也就屁一点的。
作者: tanglee4950    时间: 2011-6-6 23: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中国老百姓有钱喜欢存,因为对国家不是百分百放心,有点事还得靠自己,所以除了必要的花费,除非特别喜欢,不可能高消费的。
作者: 水星的爱    时间: 2011-6-6 23:46

引用:
原帖由 gunbird2 于 2011-6-6 18:05 发表


市场不需要理论,只需要验证。

很多理论上无懈可击的东西,到市场上却行不通。

市场不会出错,出错的是理论。
你已经懒到不肯Google,全凭脑补了么?知道我说的这个概念么?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7 09:10

引用:
原帖由 survivorcn 于 2011-6-6 21: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6)

想以国内人们的收入水平养活企图比肩国外收入的运动员,这才是这套体制的最失败的地方。想赚钱就出国,没本事就留在国内,谁说搞体育一定要高收入
问题是足球要提高水平,要请外援、外教。

篮球、网球同理。

你不能让外援外教也全按国内标准拿工资吧?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7 09:22

引用:
原帖由 slaimlin 于 2011-6-6 22: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9000)

你开过钟点房么
看过价格,一般四小时左右,房价是日价的60-70%左右
作者: Ozil    时间: 2011-6-7 09:51

我总觉得在中国赚人气可以,赚钱有那么点难,买正版周边的人还是不多。。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7 10:00

引用:
原帖由 tanglee4950 于 2011-6-6 23: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中国老百姓有钱喜欢存,因为对国家不是百分百放心,有点事还得靠自己,所以除了必要的花费,除非特别喜欢,不可能高消费的。
我觉得爱储蓄和对国家放心不放心关系不太大。

国外很多更不让人放心的国家,也没拦着人家该花就花。

主要还是和民族心理和情结有关系。

其实国人也不是不花,只是希望钱花出去,能见个东西回来,家里置点什么。
作者: stkoichi    时间: 2011-6-7 10:31

说到底,还是分配不公平,不然要我说,咱们的进城的那些农民工才是消费的主力。
但是10年前跟现在的农民工收入几乎没有变化。

亨利福特可以让他的制造汽车的工人买得起汽车,从而建立了美国的中产阶级,成就了无数亿万富翁。
你指望咱们的汽车制造工人能买汽车吗?

美国这个国家强大就在于他的每轮经济腾飞基本都伴随着自己国内的内需增长的
所以咱们现在也强调什么加大内需,可惜工资依然不涨,所以一切还是扯谈。

[ 本帖最后由 stkoichi 于 2011-6-7 10:38 编辑 ]
作者: gunbird2    时间: 2011-6-7 10:41

引用:
原帖由 stkoichi 于 2011-6-7 10:31 发表
说到底,还是分配不公平,不然要我说,咱们的进城的那些农民工才是消费的主力。
但是10年前跟现在的农民工收入几乎没有变化。

亨利福特可以让他的制造汽车的工人买得起汽车,从而建立了美国的中产阶级,成就了无 ...
和收入有一定关系,但是不完全相关。

有些国家,比我们动荡,收入也不比我们高,但是花在体育上的精力不小。

我觉得还是我们民族历史上不太好这个有关系。

我记得十年前看历史书,说清朝某大臣到欧洲旅行,看到欧洲男女在性交时避孕,纳闷这不是舍本逐末嘛。其实在洋人看来,性本身的快乐比生孩子更重要。
作者: Jeffrey    时间: 2011-6-7 11:00

引用:
原帖由 宇宙天魔 于 2011-6-6 17:07 发表

亏损不是很正常么?上海队又不是有力的冠军竞争队伍,一个重建的年轻队伍,你真指望立马盈利?这么高收益还轮得到YAO ?你肯定没参加过CBA全明星周末吧,看看国人的消费能力去吧
国内哪个俱乐部盈利了吗?前几年双循环常规赛五十几场那年多少球队连场租费都付不出,还盈利呢
作者: ppkkhh    时间: 2011-6-7 12:16

引用:
原帖由 crazyfefe 于 2011-6-7 09: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

俺疯狂的时候也达到过,不过现在基本理性了。一年也就收两件米兰的球衣。买双喜欢的球鞋。
其实你别看一万块,如果都买球员版或者落场版,顶多也就十件都不到。
我仁就没从我身上赚到多少钱,惭愧......
我就有一个我仁打折的训练外套......
球鞋以前买的多,后来发现我踢球不怎么废鞋,只能不收了,07年买的king top到现在还是主力战靴。

我有一同学富二代,高中就跟我一起踢球,铁杆米兰球迷。目前米兰没在他身上赚到一分钱......我还有个外套,他可啥都是买仿的。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