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站长近日借得X220t主机,刚好可以一并测试Intel第二代Core i5的效能,因为目前正在测试的X220是采用Intel第二代Core i7,整合显卡的效能相当惊人,与T410s(装配NVS3100M)独立显卡在伯仲之间。 但站长也发现了X220t竟然无法支援Port Replicator Series 3或Mini Dock Series 3,后来翻阅了X220t的线上手册后才发现真的存在这项限制,换言之X220t只能支援Ultrabase Series 3或底部扩充电池。 只有X220/i才能够支援Port Replicator Series 3或Mini Dock Series 3,请网友留意。
接下来针对X220的主机外观以及硬体功能向网友介绍。 站长特别找出了T410s(14.1吋)以及X301(13.3吋)当作X220(12.5吋)的对照组。 由下图中发现X220的主机长度其实只比X301少一些而已(X220是305mm,X301是318mm)。 但前一代的X201主机长度是295mm,所以也只比X220少一公分而已。 从X220-Series开始,就不再推出「s结尾」的高阶机种,或许在成本考量下,X220全系列均不使用「Hybrid CFRP」的复合材质背盖,而是使用镁铝合金及ABS两种材料。 因此X220系列的背盖会有一条缝的原因便是为了配合两种材料拼合而成。 X220的背盖前缘是天线布放的位置,为了避免无线网路讯号被金属材质的镁铝合金所遮蔽,因此使用ABS材料。
站长个人觉得Yamato Lab尝试在X220s的薄型机身以及X220i的平价化售价中间取得平衡点,因此一方面透过机构设计以及散热机制的强化,让X220的主机厚度比X201/i更薄;另一方面则取消了高成本的「Hybrid CFRP」复合材质,让X220以及X220i共用相同的机身构造与材质。 因此X220/i高低阶的差异便在于CPU种类以及面板种类这两大项,如果再将SSD或WWAN网卡列入,高阶的「X220全装备版」与入门级的X220i价差高达两倍也不无可能,但就外观及材质而言,都是一样的。
X220的ExpressCard扩充槽与X200-Series有一点不同,便是取消了「退出键」设计。 X200-Series的ExpressCard扩充槽右侧有一个灰色的退出键,当使用者需要退出扩充卡时,需要去按退出键,然后会弹出滑杆,通常将滑杆按到底扩充卡就会退出来。 但站长自购的/54 USB 3.0扩充卡就屡次「卡」在X201的EpxressCard扩充槽内,无法靠滑杆弹出,最后只好乖乖打开Palmrest将扩充卡强制取出。
Yamato Lab在X220使用了「Push-Push」(自弹式)设计的ExpressCard扩充槽,使用者需要退出扩充卡时,只需要将卡往内推,就会自动向外弹出。 站长自购的/54 USB 3.0扩充卡在X220上测试的结果是能够顺利自行弹出。
▼X60-Series与X200-Series的电源接头均位于主机两侧,X220则选择与T420-Series同样的位置,改成放在主机后面。 无怪乎有人称呼X220为「Baby T-Series」,Yamato Lab希望使用者无论在使用T420或X220时,都可维持同样的操作习惯,例如将变压器接头往主机左后方接上,开启背盖后,由于键盘排列几乎完全一样,因此电源开关也在熟悉的位置。 使用者无论用哪台主机都能立即上手,最后则是都可支援Port Replicator Series 3或Mini Dock Series 3。 站长鼓励长时间将X-Series当作主力机的使用者考虑购买Mini Dock Series 3,除了方便整线,还可以外接大萤幕,避免长期盯着12.5吋的小萤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