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现在机器人高端机滑动能严格照着手指来动吗? [打印本页]

作者: loveCK    时间: 2011-1-7 01:59     标题: 现在机器人高端机滑动能严格照着手指来动吗?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只用过低端的一些机器,nexus s的计划还半路夭折了,而且身边几乎找不到有人用机器人。。。因为ios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就是拖动滑动都严格按照手指来动,不会跑到手指前面去,也不会滞后,即时性很好。看视频感觉nexus s拖动网页还是会滞后,实际使用情况呢?这到底是软件开发水平问题还是什么?我觉得google这种技术型的公司在写代码上应该是高于苹果的吧,但这个事情如果是明知可为而不为之是不是有它的理由在里面?我大旦的猜测有可能是专利的问题。
作者: AndMe    时间: 2011-1-7 02:03

legend用户表示和苹果没啥区别...
作者: 熊猫大肉包    时间: 2011-1-7 02:04

特意试了下,为什么我用IPAD拖动菜单和用MS拖动菜单一样,也有滞后性。。。。IPAD的图标也一样跑到手指后面去啊。。。。。还是LZ表达的是另外一个意思?
作者: 熊猫大肉包    时间: 2011-1-7 02:07

我还特意试了。。。IPAD长按图标到可以自由移动,还有MS长按图标到自由移动2个同样的操作,除了苹果的稍微滞后小一点点以外,2者都有滞后。。。LZ的不滞后不提前是哪个情况下的?游戏可能严格点?但是我用毛笔软件ZEN BRUSH写字的时候,笔画明显也是在手指触点后面跟随的,不是在手指肚底下的哦。。。。同样在机器人上,浏览网页也是手指动了一下,网页跟随。。这样差不多啊?

[ 本帖最后由 熊猫大肉包 于 2011-1-7 02:10 编辑 ]
作者: squallssck    时间: 2011-1-7 02: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网页试试呢?主要是网页。马甲号,11年第一帖
作者: squallssck    时间: 2011-1-7 02: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熊猫大肉包  于 2011-1-7 02:07 发表
我还特意试了。。。IPAD长按图标到可以自由移动,还有MS长按图标到自由移动2个同样的操作,除了苹果的稍微滞后小一点点以外,2者都有滞后。。。LZ的不滞后不提前是哪个情况下的?游戏可能严格点?但是我用毛笔软件ZE ...
这样啊,那机器人的时代果真已经到了。ipad已经没什么新花样了,就等蜂巢了。
作者: 熊猫大肉包    时间: 2011-1-7 02:15

引用:
原帖由 squallssck 于 2011-1-7 02: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网页试试呢?主要是网页。马甲号,11年第一帖
感觉差别不大,MS用浏览器的时候也是网页稍微跟随手指,但是刚好这没WIFI信号,没法用IPAD试。等其他兄弟试试吧。。
但是其他应用上IPAD(IP4没试过)也一样不是和手指完全同步的。。两者差别除了MS拖动没那么流畅,不过毕竟不是同一个价位的东西嘛。。。呵呵
作者: 熊猫大肉包    时间: 2011-1-7 02:20

引用:
原帖由 squallssck 于 2011-1-7 02:1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这样啊,那机器人的时代果真已经到了。ipad已经没什么新花样了,就等蜂巢了。
个人觉得机器人和IOS相比的一个可以说是优势,也可以说是劣势的地方就是机器的多样性,很多开发人也说了,机器人的开放度是高,但是
不同规格的硬件也不太利于软件开发者,在这点上IOS的机型虽然比较单一,硬件可玩性不如机器人,但是的确是个很方便的开发平台,愤怒的小鸟开发者说的,呵呵。
就看看蜂巢出来以后,GOOGLE怎么协调了。

[ 本帖最后由 熊猫大肉包 于 2011-1-7 02:21 编辑 ]
作者: scalper    时间: 2011-1-7 02:27

和IPAD没有什么区别,图标移动快了的话都要拖在手指后面跟着跑

[ 本帖最后由 scalper 于 2011-1-7 02:28 编辑 ]
作者: cxj3000    时间: 2011-1-7 03: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从magic用起,那个手感确实和ip相差很大,后来换xt800用了一年,手感有改善,但改得不多,后来换i9000,已经很接近ip4了,某些方面更强,如果不是对手感有偏执追求已经够用了
作者: jinwei8108    时间: 2011-1-7 04: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hd2用户表示差别不大。。。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1-1-7 07: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是硬件的差异,同样都是电容屏,灵敏度有差
作者: 旨旨    时间: 2011-1-7 07: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1-1-7 07: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是硬件的差异,同样都是电容屏,灵敏度有差
不是吧,小菜单跟随很好的,也就是优化渲染问题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1-1-7 07: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旨旨  于 2011-1-7 07: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是吧,小菜单跟随很好的,也就是优化渲染问题
有人做过测试么,同样是画一根直线,在iphone上很直而其它android机基本都是抖动的曲线,就是精度的问题。微风有图的,可以搜看看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1-1-7 08: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UC

就这张么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1-1-7 08: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还有个问题,就是多任务系统肯定是为多任务做优化的,iOS这种伪多任务系统肯定是为前台当前程序优化的,同等条件下反应是会慢一点点点点,但绝不影响使用。

用数码多媒体网站评论M9的意思,就是Android目前的流畅度和响应速度,是绝对够用了,不需要“更好”来补足。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1-1-7 08: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5800也有人觉得手感挺好的,够用了
作者: rinlord    时间: 2011-1-7 09:01

有细微差别,差别不大
作者: mephisto    时间: 2011-1-7 09:25

没有够用一说的,就好象用3寸屏的时候觉得3寸够用,那是没有比较,满大街都是4寸的时候马上就觉得不够用

所谓机器人的硬件可玩性是指什么?我觉得就是在不停的堆硬件指标么,多家厂商今天你出个新机器明天我出个新机器,你4寸我4.3寸,你800我1g,还各管各定制,好处就是价格掉的快,坏处就是虽然都叫机器人手机,但各家差异太大了,各自为政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1-1-7 09: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引用:
原帖由 @mephisto  于 2011-1-7 09:25 发表
没有够用一说的,就好象用3寸屏的时候觉得3寸够用,那是没有比较,满大街都是4寸的时候马上就觉得不够用

所谓机器人的硬件可玩性是指什么?我觉得就是在不停的堆硬件指标么,多家厂商今天你出个新机器明天我出个新 ...
其实也有蛮多人觉得3.7就够用了,4寸太大

还有啊,虽然很多家都在出,但是同一时期大家的CPU RAM什么的配置其实都蛮接近的。

好处就是大家有得选择啊,各自为政其实更好,Google野心很大,靠APPLE那种策略能赚钱,但是霸占不了市场。Google的野心是统一移动智能设备。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1-1-7 10:06

引用:
原帖由 jun4rui 于 2011-1-7 09: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其实也有蛮多人觉得3.7就够用了,4寸太大

还有啊,虽然很多家都在出,但是同一时期大家的CPU RAM什么的配置其实都蛮接近的。

好处就是大家有得选择啊,各自为政其实更 ...
同一时期指的是这个月吧,下个月配置就又两样了。
上个月还口水1G的CPU呢,这个月已经1.2G了,下个月双核了
作者: anakin    时间: 2011-1-7 10: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最受不了机器人在那刷配置
感觉想买的机器人机器一直在变...这么多年了机器人的机器就没有一个购买欲望最强的机型

感觉现在这机器人还是太像当年wm了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1-1-7 10: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1-1-7 10:06 发表
同一时期指的是这个月吧,下个月配置就又两样了。
上个月还口水1G的CPU呢,这个月已经1.2G了,下个月双核了
其实仔细看下,tegra2和传统的1G主要差异在GPU,CPU方面差距不大。

1G的主流大概持续了1年吧,如果照你的下个月双核的理论,那算起来现在应该流行1024核处理器了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1-1-7 10: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引用:
原帖由 @anakin  于 2011-1-7 10: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最受不了机器人在那刷配置
感觉想买的机器人机器一直在变...这么多年了机器人的机器就没有一个购买欲望最强的机型

感觉现在这机器人还是太像当年wm了
WM主要是不长进,其实当年确实算不错的系统了,但是这货改名成WM以后就压根没啥进步啊,如果像Android/iOS这么创新,后面这两货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了。
作者: anakin    时间: 2011-1-7 10: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jun4rui  于 2011-1-7 10:2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WM主要是不长进,其实当年确实算不错的系统了,但是这货改名成WM以后就压根没啥进步啊,如果像Android/iOS这么创新,后面这两货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了。
非常赞同啊
当年用wm看mpeg,上web网,玩模拟器的时候自豪感爆棚啊
可惜就这么一点一点没落了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1-1-7 10:34

引用:
原帖由 jun4rui 于 2011-1-7 10: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其实仔细看下,tegra2和传统的1G主要差异在GPU,CPU方面差距不大。

1G的主流大概持续了1年吧,如果照你的下个月双核的理论,那算起来现在应该流行1024核处理器了
稍微说得夸张点,大体上是这个意思么。Android机基本半年后就配置过时,一年后沦为低端了
作者: mazdaism    时间: 2011-1-7 10:37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1-1-7 10:34 发表

稍微说得夸张点,大体上是这个意思么。Android机基本半年后就配置过时,一年后沦为低端了
买了一年的n1表示沦为低端压力很大
作者: cc0128    时间: 2011-1-7 10:38

觉得android 和 ios 整体上半斤八两。
android多任务秒杀ios。
ios滑动菊爆android。
应用程序基本上差不多了。


差距还是游戏方面。。。android和ios不是一个级别。。。
作者: jinwei8108    时间: 2011-1-7 10: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mazdaism  于 2011-1-7 10:37 发表
买了一年的n1表示沦为低端压力很大
没那么快吧,g7n1和dhd差别不大
作者: Gtoyo    时间: 2011-1-7 10: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ream

电容屏的拖动响应和ROM有很大关系的,用HTC的Sense就比一般的ROM要快一点,google的官方rom就比较慢,233.................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1-1-7 10:49

引用:
原帖由 mazdaism 于 2011-1-7 10:37 发表

买了一年的n1表示沦为低端压力很大
可以看图么,虽然看上去新机器还是1G的CPU,性能差别已经很大了
作者: rinlord    时间: 2011-1-7 10: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不觉得ios比android触摸优越到那里去,1gcpu毫无压力
以后出双核基本可以忽略了
作者: liugsss    时间: 2011-1-7 10:57

滑动速度问题,貌似ios的界面图标都是安装后生成的图片吧图片吧,资源占用少,就比较流畅。。。
android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图标,我是这么认为的。。。
用过palmpre,也没ios流畅,但是ios移植游戏却毫无差别。。。
作者: mazdaism    时间: 2011-1-7 11:03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1-1-7 10:49 发表

可以看图么,虽然看上去新机器还是1G的CPU,性能差别已经很大了
n1排第二是低端,那n1下面那一串是啥,droidx是出了很久的机器吗,galaxy s又是啥情况 n1和galaxy那个出的久?

我并不否认android的机器硬件提升很快,也不认为n1的性能有任何的优势
只不过你将个别机皇的表现就推出1年前的机器就低端的推论很荒谬

同时你的图通过n1 2.2和老n1的比较,说明了os的分数的影响是很大,也许下面那一票机器升级到2.3 2.4后分数未必比排第一的差多少亦未可知

[ 本帖最后由 mazdaism 于 2011-1-7 11:15 编辑 ]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1-1-7 11:28

引用:
原帖由 mazdaism 于 2011-1-7 11:03 发表


n1排第二是低端,那n1下面那一串是啥,droidx是出了很久的机器吗,galaxy s又是啥情况 n1和galaxy那个出的久?

我并不否认android的机器硬件提升很快,也不认为n1的性能有任何的优势
只不过你将个别机皇的表 ...
亲儿子是个特例了,别的机器没有它那么好命啊,google整天帮它升级。里程碑等2.2升级等了多久,X10等2.1又等了多久,索爱现在还撂狠话不给升级2.2了。整个不是感觉很脱力吗?我也是Android用户,整天看到新机器1.2G了,双核了,1G内存了,还有自己的机器价格嗷嗷地往下跌,啥感觉啊,被抛弃的感觉啊
作者: uzukicitan    时间: 2011-1-7 12:21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1-1-7 10:49 发表

可以看图么,虽然看上去新机器还是1G的CPU,性能差别已经很大了
233这图还真不可以看,这纱布软件应该是最不靠谱的跑分软件了,我要上个i9000现在2.2.1下的分上来是不是还可以说明同为1G CPU,新出的还不如老CPU呢
真想看CPU建议去跑个linpack再说,但实际上意义也不大,普通操作一样顺,对CPU要求高点的flash,rmvb软解一样死。。。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1-1-7 12: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小文啊,用电脑这么多年你看见价格往下掉是否觉得被pc界抛弃了呢?

android就是移动领域的pc罢了。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80年代各种个人计算机兴起的时候,也许以后会被某些类似intel的厂家一统江山,但很多年以后再回头,也许觉得这才是最有活力的时代。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1-1-7 13:53

引用:
原帖由 jun4rui 于 2011-1-7 12: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小文啊,用电脑这么多年你看见价格往下掉是否觉得被pc界抛弃了呢?

android就是移动领域的pc罢了。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80年代各种个人计算机兴起的时候,也许以后会被某些类似 ...
所以我都不爱玩PCGAME
TVGAME平台稳定,买一台机好运的话可以玩5年,不好运至少也可以玩3年。玩PCGAME整天就担心硬件是不是不行了,显卡是不是要换了,这真的很开心么?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1-1-7 14: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1-1-7 13:53 发表
所以我都不爱玩PCGAME
TVGAME平台稳定,买一台机好运的话可以玩5年,不好运至少也可以玩3年。玩PCGAME整天就担心硬件是不是不行了,显卡是不是要换了,这真的很开心么?
是啊,关键是大家能有选择,各有各的开心。gb流行太长时间导致很多人觉得被任天堂耽误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