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蒋介石 于 2010-7-12 15:46 发表
点软在北京能搞成这样儿不错了。上海相对来说开放的多。ucg如果照点软这么停刊几次,现在早没影儿了。我还是比较怀念 天师走之前的点软。
个性的观点,才是点软和ucg这类大路货最主要的区别。ucg从一开始就一门 ...
原帖由 蒋介石 于 2010-7-12 15:46 发表
点软在北京能搞成这样儿不错了。上海相对来说开放的多。ucg如果照点软这么停刊几次,现在早没影儿了。我还是比较怀念 天师走之前的点软。
个性的观点,才是点软和ucg这类大路货最主要的区别。ucg从一开始就一门心思添他认为主流读者的p眼 , 读者爱听什么说什么 ,完全没有自己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过度商业化。
相对来说,如果点软能够一直保留像天师这样的编辑。不温不火的一定可以坚持到ucg完蛋。
其实比较个性,能够说话带刺儿的作者才是杂志生命力的由来。如果没有天师力荐,我想现在很多人不回去尝试halo的。相对的,同期ucg的言论可以用当时一片文章总结---------比较halo 荣誉勋章 银河战士孰优孰劣 。。。。结果居然是ps2的荣誉勋章战场气氛最浓,效果最好云云。从那期开始,我就没有买过ucg。
话说现在没事儿还能打两局梦美。
原帖由 youngwilly 于 2010-7-12 20:06 发表
DR除了95年7月后停刊两个月,还在什么时候停过刊?
至于舔PY,99年之前的DR,不也一直在舔SEGA的PY吗?难道舔SONY的PY就叫舔PY,舔SONY以外的公司的PY就是一种高雅活动?可以叫"品菊"吗?
至今还带着主机厂商思路来 ...
原帖由 蒋介石 于 2010-7-12 15:46 发表
点软在北京能搞成这样儿不错了。上海相对来说开放的多。ucg如果照点软这么停刊几次,现在早没影儿了。我还是比较怀念 天师走之前的点软。
个性的观点,才是点软和ucg这类大路货最主要的区别。ucg从一开始就一门 ...
原帖由 阿西达卡 于 2010-7-12 22:19 发表
中国游戏杂志缺的是这个吧,没这种坚持和投入哪来的水平,一个文字刊物没有底蕴有啥可看的,反正我不看,我过了看的年纪了
当然中国这环境值得人这么投入么,配得上这种水平么,这也都是现实
原帖由 youngwilly 于 2010-7-12 20:06 发表
DR除了95年7月后停刊两个月,还在什么时候停过刊?
至于舔PY,99年之前的DR,不也一直在舔SEGA的PY吗?难道舔SONY的PY就叫舔PY,舔SONY以外的公司的PY就是一种高雅活动?可以叫" 品菊"吗?
至今还带着主机厂商思路来评论杂志,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这和那群主机饭厂商饭有什么区别?
不过,我至今还是觉得DR品SEGA菊品的很好,如果当年没有跟着DR一起品,或许我就和SS擦肩而过了~~
UCG是我接触最晚的一本游戏杂志,所以,没理由去抬高他,只能从客观来评述它某些东西确实做的比DR好.
叹息DR和电电,讨厌败掉DR和电电的所有因子.
原帖由 蒋介石 于 2010-7-13 16:09 发表
因为我不需要攻略,网上有的是。我需要的是编辑用一个真正玩家的心,去把他带有强烈跟人风格的看法和体验传达给读者。这才是实体杂志对网络的真正优势。天师和枫林都有这种品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10-7-13 16:19 发表
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看法和体验传达给读者 ── 这种人网络上有的是,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杂志?
只是因为印成了纸,你付了钱,就找到了更多的认同感?
又或者花钱买个ipad读blog,是不是也能起到类似效果?
...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10-7-13 16:19 发表
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看法和体验传达给读者 ── 这种人网络上有的是,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杂志?
只是因为印成了纸,你付了钱,就找到了更多的认同感?
又或者花钱买个ipad读blog,是不是也能起到类似效果?
...
原帖由 蒋介石 于 2010-7-12 15:46 发表
点软在北京能搞成这样儿不错了。上海相对来说开放的多。ucg如果照点软这么停刊几次,现在早没影儿了。我还是比较怀念 天师走之前的点软。
个性的观点,才是点软和ucg这类大路货最主要的区别。ucg从一开始就一门 ...
原帖由 蒋介石 于 2010-7-13 16:09 发表
区别还真是挺大的 。我来给你解释一下,你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1.点软当初挺世嘉,不是杂志导向,而是编辑导向。也就是说,确实有几个编辑,就是觉得世嘉牛逼。而ucg则是完全读者导向,现在读者爱听什么, ...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10-7-13 16:19 发表
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看法和体验传达给读者 ── 这种人网络上有的是,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杂志?
只是因为印成了纸,你付了钱,就找到了更多的认同感?
又或者花钱买个ipad读blog,是不是也能起到类似效果?
...
原帖由 seek 于 2010-7-13 19:49 发表
所谓客观,正是每个人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综合起来才叫客观。而且,表达真实想法并不等于胡说八道、造谣。
所以,表达真实想法的编辑,才是有血有肉的编辑;表达真实想法的杂志,才是言之有物的杂志, ...
原帖由 蒋介石 于 2010-7-13 16:09 发表
区别还真是挺大的 。我来给你解释一下,你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1.点软当初挺世嘉,不是杂志导向,而是编辑导向。也就是说,确实有几个编辑,就是觉得世嘉牛逼。而ucg则是完全读者导向,现在读者爱听什么,他们就说什么。
证据:就算在DC接近倒台,XBOX场面不佳,国内保有量少的情况下。点软内部某些人,比如天师,依然坚挺SEGA 以及XBOX 。任粉枫林,坚挺GC。没有因为PS2的大行其道而停止,甚至敷衍对于XBOX GC的游戏介绍。国内XBOX能够形成当年的规模,点软功不可没。
反观UCG,起家考的是DC。然后PS2一枝独秀后,几乎所有言论都是压制XBOX和GC的,或是不理不睬,就算评论也都是很违心的。说实话,倒了ps2时代,谁不是全机种制霸。这么搞,真的很恶心。
反观后来xo盗版横行,在国内nb了。ucg反倒“客观”了起来。但是一个从来心理了只有买卖,没有游戏的杂志怎么能“客观”呢。有些打压ps3的言论我都看不下去了。
其实作为读者的我,要求很简单,我需要了解真实情况。就算弱势主机,一样有好玩的游戏,不能因为主机弱势,就冷嘲热讽。UCG这种行为才叫舔p眼。
最明显的就是我提到的那篇文章,那期UCG我应该有。可以找找看。那是我买的最后一期UCG,以后再没买过。
2.如果从纯功利角度上来说,ucg也许更好。更多的页码,更好的质量,更多的攻略,素质更好的DVD。但是我们买杂志就是为了质量么? 为了页码么 ? 我们为的是内容。对吧。就算天师时代的DR用草纸印刷,也比UCG强的多。
因为我不需要攻略,网上有的是。我需要的是编辑用一个真正玩家的心,去把他带有强烈跟人风格的看法和体验传达给读者。这才是实体杂志对网络的真正优势。天师和枫林都有这种品质。
原帖由 seek 于 2010-7-13 19:49 发表
所谓客观,正是每个人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综合起来才叫客观。而且,表达真实想法并不等于胡说八道、造谣。
所以,表达真实想法的编辑,才是有血有肉的编辑;表达真实想法的杂志,才是言之有物的杂志, ...
原帖由 youngwilly 于 2010-7-13 22:37 发表
实在有些搞不明白要请教下啊
本世纪的DR究竟哪几位编辑言之有物有血有肉?除了天师还有谁?
我只觉得是一群不懂游戏的小白编辑,一边吃祖上留下来的积业一边客观上刨着祖坟
蒋介石 发表于 2010-7-13 16:09
原帖由 youngwilly 于 2010712 20:06 发表
DR除了95年7月后停刊两个月,还在什么时候停过刊?
至于舔PY,99年之前的DR,不也一直在舔SEGA的PY吗?难道舔SONY的PY就叫舔PY,舔SONY以外的公司的PY就是一种高雅活动? ...
原帖由 youngwilly 于 2010-7-13 22:26 发表
PS2时代只有PS2一台主机的玩家不少吧?那时候只有舔PS2 PY了啊,不然要啥没啥,这杂志买来没啥用了
本世纪头上那几年网络攻略还不象后来那么完善吧?所以那几年杂志攻略还是有意义的
其实02年DR100期改版后,基 ...
原帖由 蒋介石 于 2010-7-14 10:51 发表
相对的,天师走之前的点软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你说的很多,排版错误,错别字。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一个人 , 身体有损伤和大脑有损伤哪个比较难以接受呢 ?
原帖由 youngwilly 于 2010-7-14 09:30 发表
《游戏之家》是什么杂志我一点没印象。我有印象的最早的期刊是上海内部发行的《电玩迷》,非期刊里最著名的系列化是傅瓒编著的几本《电子游戏一点通》
其实不用追溯到古老年代,《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02年如 ...
@youngwilly 发表于 2010-7-14 17:21
是什么人![]()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