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译:我曾担任Xbox360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5 08:29     标题: 译:我曾担任Xbox360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

各位也许并不知道,你所钟爱的PS3和隔壁那个老是被他在你面前吹嘘的XBOX360,究其根本,出自同一支团队之手。


稍后我会陆续连载

这本曾曾担任Xbox360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
的回忆录

告诉你手中的PS3或XBOX诞生的真相,这是一个商战故事,但是,百分之一百是真实的,即使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拍成一部电影都会让人觉得实在是……太电影了。
作者是全球意义上最为尖端的技术人员,在IBM这样大的公司里搞尖端研究,并非是很多人想象得那么“不食人间烟火”。有人的地方必有政治,更何况尖端某种意义上就是“争议”的代名词。Xbox 360和PS 3 游戏机彻底改变了家庭娱乐,但鲜有人知道背后充满戏剧性的隐秘交易,这是一场微软和索尼的争霸战。


陆续分享!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5 08:30

引 子

    从2003年的夏天算起,我和我的IBM团队在已经为开发索尼第3代游戏机(PLAYSTATION3)挥汗如雨地干了两年半。我们负责设计游戏机“心脏”芯片的最重要的模块—威力PC的核芯,这是控制整个游戏机的“大脑”,它的功能就像在繁忙要道指挥交通的警察,负责执行游戏机操作系统指令和控制信息流。我们一心巴望着能赶在2005年圣诞期间推出这款新游戏机,击败微软,成为无论计算能力还是市场份额上当之不让的杀手级秘密武器。届时,全世界的游戏爱好者们都会蜂拥而来,在这款游戏机上尽情开赛艇、痛殴盗尸者、和穿比基尼的女鬼对战。索尼期望通过这个新产品垄断家庭游戏机市场,全面超越英特尔和AMD,刷新最佳核芯片性能记录。
    令我意外和难以置信的是,IBM高级副总裁,负责索尼PS3型游戏机项目的史基布•阿科洛特博士突然告诉我的消息,微软,这个索尼的竞争对手,也提出要购买我们这个秘密武器—功能强大的威力PC核芯。
    在德州奥斯汀IBM大楼阿科洛特那间促狭、无窗的办公室里,阿科洛特坐在大班椅中,面向我身体前倾,手里掂着支笔,在办公桌上轻敲着,想看看我对这个消息的反应。我思绪很乱,索尼已经授权IBM以后可以在其他产品上使用PS3型游戏机的微处理器技术,也就是说,这件事上IBM不会有法律障碍。不过,我觉得这个交易有可能会引出麻烦的职业道德纠纷。这不是意味着我们自己将和自己赛跑?两个时间表?与竞争对手同流合污?索尼可一直都是我的生意伙伴啊!我的太阳穴剧烈鼓动着,喉咙发干,心地腾起的无名怒火让我喘不过气来。
作者: langke888    时间: 2009-12-15 09:02

看看有多商战~
作者: 贪心王    时间: 2009-12-15 09:03

这个要看
作者: sceic    时间: 2009-12-15 09:06     标题: 译:我曾担任Xbox360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强力插入 好像看过
作者: 刃武鹰    时间: 2009-12-15 09:12

支持LZ~~~~~~
作者: niubility    时间: 2009-12-15 09:26

楼主辛苦了,麻烦楼主保留 Power PC 这个字眼,不要翻译成“威力PC”,这样看起来顺眼一点,谢谢!
作者: beenn    时间: 2009-12-15 09:37

可否提供原文链接?
作者: Guardian    时间: 2009-12-15 10:31     标题: 译:我曾担任Xbox360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WEB]

前排等更新
作者: LILIT    时间: 2009-12-15 10:33

引用:
原帖由 Guardian 于 2009-12-15 10: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WEB]

前排等更新
没戏,同样的文章在软区发了两遍了
都是到二楼之后就没影了
不知道LZ这帮马甲到底想干什么
作者: 阿西达卡    时间: 2009-12-15 10:58

随便掐一段谷歌一下就有了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9/179994.html
作者: 阿西达卡    时间: 2009-12-15 10:59

这是即将引进的外版书一个章节的翻译稿.全书将年内推出.

  书名--压力下的角逐: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
  

  这不是一本虚构的小说,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商战传奇,作者亲身参与了IBM为索尼PS3游戏机和微软XBOX同时开发核心芯片项目,并担任首席架构设计师。这本书揭开了IBM与索尼、微软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并展示了开发复杂的大型跨国合作高技术项目的全景,揭秘了IT项目管理的关键细节,适合 IT行业和对高科技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介绍:

  戴维‧希普是Xbox360和PS3游戏机个人电脑徼处理机芯片的首席设计师和技术指导。他有着20多年带领庞大的团队设计高性能的微处理器电脑芯片的经验。他的工作包括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游戏机,高端服务器和大型主机设计微处理器芯片。

  

  米基‧费普斯在IBM工作了6年,其中2年在STl担任二线经理和项目经理。当时,她和戴维率领组员设计Xbox360和PS3游戏系统的微处理器。她在美国空军工作过20年,她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开发空对空导弹搜索装置。最近,她从IBM辞职。开始了写作梦想的追求。她现和她的丈夫杰里住在得克萨斯的佥斯兰。

  

  中文概要:

      Xbox360和PS3游戏系统改变了家庭娱乐的面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两款游戏诞生背后的神奇故事——IBM/索尼/东芝设计中心的顶尖工程师如何创造了这个奇迹。而在其中起核心作用的仅是一个微处理器芯片,这一具有革命性的芯片为个人电脑树立了新的典范。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竞赛,能否在从未有过的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芯片推向市场对一个产业来说,意味着要么大获全胜,要么一败涂地。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执掌生死大权的是一群名不见经传却有着孜孜追求的技术天才。在这场激烈的商战中的是两大巨头:微软和索尼。

      艰难的新品上市之旅开始于2001年,当时戴维召集了一批能人。为索尼公司热切期盼的PS3游戏操作装置设计芯片,并计划于2005下半年发行。2003 年,微软插足进来,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个软件巨头希望将STl设计小组的芯片新品用于自己的Xbox360游戏中,也瞄准了2005年的圣诞市场。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满足两个主顾的要求,力图在微软的“胜利或是死亡”破釜成舟之势和索尼的谨慎小心,步步为营之间找到平衡点。戴维和他的组员以每周80个小时的疯狂工作状态,忍受着焦躁,友谊的几近崩溃,绝望,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本书的灵魂是对高新技术世界里技术人员色彩纷呈的幕后生活的描述,其最大的特色是一系列让人难忘的角色,高水平的合作方式,令人扼喉的商业交易。推动技术进步的的宏大远见激励STl的设计师们毅然投身于芯片的设计中。整本书中,作者总结了自身经验,揭示了领导力的诀窍,包括团队动机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勤奋的工作和寓乐于工作之中。  
作者: 逆寒冰冷雨    时间: 2009-12-15 11:02

很强
等更新
作者: tdk01    时间: 2009-12-15 11:04     标题: 译:我曾担任Xbox360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

[posted by wap]

可惜索尼这帮人不会计算成本,如果真在05年出价格估计还要上个台阶
作者: DeathNote    时间: 2009-12-15 11:44

看看~~~感谢分享~~~
作者: 顶级FORD    时间: 2009-12-15 12:20

其他的都是废话,简要的概括就是:
微软:感谢索尼帮我们出cpu设计费

以后还能出另一本,简要概括:
nv:感谢索尼帮我们出g80设计费


ps3就是纯粹的一个大忽悠,纱布小日本被耍的很惨
作者: ashley    时间: 2009-12-15 12:53     标题: 译:我曾担任Xbox360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WEB]

索尼栽树,微软乘凉嘛

八过实在体会不到PS3的CELL或者XO的红心有啥非常NB的, 他们不都被同时期的Inter/Amd秒杀了吗?
作者: theallmighty    时间: 2009-12-15 13:04

索尼已经授权IBM以后可以在其他产品上使用PS3型游戏机的微处理器技术,也就是说,这件事上IBM不会有法律障碍。
日本人好憨厚,真的。
作者: lili2k2    时间: 2009-12-15 14:41

在最困难的时候,

索尼及时购买了7800LE/7600GT这块卡,(虽然老黄说这是G70,但大家都知道就TM一7600),

大把钱帮助开发G80(然后G80在PS3上市前开卖,秒到飞机跑道另一边),

真是血泪啊!



作者: aeondxf    时间: 2009-12-15 14:44

索尼已经授权IBM以后可以在其他产品上使用PS3型游戏机的微处理器技术,也就是说,这件事上IBM不会有法律障碍。


作者: Vulala    时间: 2009-12-15 15:35

原来是这样!!!!!!

[ 本帖最后由 Vulala 于 2009-12-15 15:37 编辑 ]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5 16:23

我很恼火自己没勇气与阿科洛特对视,只好将椅子转过一边,盯着那面什么装饰也没有的光秃单调的墙生闷气。是索尼启动了这个项目,花了多年心血去设计这个威力巨大的核芯片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让索尼在市场上取得摧枯拉朽的胜利,我一点也没有放弃这个梦想的心理准备。尽管我也计划把这个强大的核芯片以后用于其他产品上,却从未想过在向索尼提交成果之前这样做。我决没想过会出现如此大的利益冲突。“怎么可以这样做?”我仍然盯着黄色墙面上的裂纹,从紧闭的牙缝间挤出这句话。头顶上的日光灯无精打采地闪烁着,在办公室一角投射出我们两个人的叠影。“这个要求突如其来,IBM无法拒绝。”他答道。怕我误认为这只是个小订单,阿科洛特告诉我这涉及十多亿美元,包括从核芯片开发到制造的所有环节。微软老板比尔•盖茨亲自找到IBM的CEO山姆•帕米萨诺,要求帮助开发其游戏机XBOX的微处理器核芯片。IBM的销售团队向微软展示了已经开发的和可以想象到的所有核芯片方案,都引不起比尔•盖茨团队的兴趣。后来,一个其他部门的工程师不经意地向对方提到了我们团队正在设计的核芯片的信息。
    听到这里,我被激怒了,转过脸来瞪着阿科洛特。那可是归我管的!这就像有人未经容许就用宝丽来快速成相相机把我们的工作拍照并传上了网。这是侵犯到我个人的事情,尽管IBM是大公司,在各地的分支机构组成了一个相互之间松散相连的网络,每个分部都有自己的任务和独立的团队。然而,任何涉及到我这块工作的业务讨论也应该邀请我参加啊。阿科洛特的说法让我愤怒之余,心中那种熟悉的感觉―自豪也悄悄涌了上来。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5 16:24

微软对我们项目的兴趣让我有些受宠若惊,这是对我的团队的精湛表现的肯定。我们设计了业界运行速度最快的核芯片,打破了多项性能记录。这只核芯片体积非常小,耗电很少,可以让索尼的小小游戏机具有超级计算机的表现,为IBM打造了一个可以享用多年的财富的金矿。
    “戴维,你和你的团队干了一件漂亮活!我非常满意。” 阿科洛特总是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我非常敬佩他,对我而言,他的认可很有价值。阿科罗特咧嘴一笑,又补充了一句“多亏了你们团队开发的这款核芯片,拉住了微软,让IBM拿到了这笔大生意”。
    “那倒是”,我接口道,把转椅向前凑了凑。这话一点也不令我意外。“微软在来IBM之前肯定已经考察过所有备选方案,他们不会看到满意的东西的,我敢打包票,英特尔和AMD那帮小子也拿不出我们这样的产品”。呵呵,我有说过我的工程师都像超级飞行员那么棒吗?“还有,”阿科洛特身子倒向椅背,微妙的体语表明他觉得没必要纠缠这个枝节问题了,一边用手捋着不多的黑发,一边叹息道:“微软想要的是类似你们为索尼设计的核芯片,但要加上一些不同的功能,而且要和索尼的推出时间表一样。”然后他详细说明了微软为2005年圣诞市场大行动提出的超级激进的具体设计变更需求。
    “不可能!这太疯狂了”,我嚷出声来,一只手重重地拍在桌上。
作者: yuhui    时间: 2009-12-15 20:04     标题: 译:我曾担任Xbox360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有点意思啊…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6 08:21

“那差不多需要重新设计。我们在索尼3型游戏机上花了两年半时间,才达到今天这个水平,维软怎么可能要求同样的进度?我是说,即便我们能够按时提供核芯片,我不相信,微软怎么可能设计好游戏机其他的部分,而且准备好在上面运行的游戏程序?”
    阿科洛特一点惊奇的表情都没有。我知道他是个乐观主义者,打心底里相信盖茨那帮人能在我们的帮助下做成这件事。我跌坐回椅子,等待另一只靴子掉下来。阿科洛特换上一副二手车推销员的表情,诡秘地撇了撇嘴角,用丝缎般柔滑的夹杂着法国腔调对我说“除了你现在的索尼3型游戏机的工作,我还想让你担任微软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你是唯一具备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合适人选。”
    对于这项安排我的感情很复杂,既有荣耀和自豪,又觉得自己有点像用情不专的骗子。我喜欢阿科洛特,关键时刻他总能说服手下的人跟他一起冒险。他知道如何说动我,知道我几乎不会放弃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机会。我是个容易沉迷的人,我的团队已经是满负荷运作了,我极少能晚上准时回家哄孩子上床睡觉。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工作,显然不是很明智的选择。
我在内心中反复权衡斟酌,自信心还是占了上风,“说不定我们中的一个人以后会感到遗憾”,我握住阿科洛特伸出的手说,“我接受你的安排”。
作者: 陈惯吸    时间: 2009-12-16 08:34

把LZ收入XHW吧
作者: 江户川柯南    时间: 2009-12-16 08:43

怎么了?引起民愤了?
作者: wuhanman    时间: 2009-12-16 09:41

权且MARK一下。
作者: 零太郎.    时间: 2009-12-16 10:36

等更新~~~~~~~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6 13:43

自从80年代中加入IBM,我的目标就一直很明确。从事最前沿的微处理器设计项目,领导设计团队在业界打出名头,这就是我的职业生涯的愿景。阿科洛特给了我一个业内顶级的技术领导职位,仿佛在一瞬间,我看到了颠峰和我所想拥有的一切。是不是我该放弃索尼以换取微软的胜出?或者我能够帮索尼和微软同时取得成功?
作者: wanghengc    时间: 2009-12-16 13:55

在商言商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6 15:07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一)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26.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二)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28.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三)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29.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四)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31.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五)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34.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六)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35.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七)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36.aspx





[ 本帖最后由 寂寞堂口 于 2009-12-23 15:38 编辑 ]
作者: keeperX    时间: 2009-12-17 01:14

LZ的标题有很大误导。

应该是“我曾担任Xbox360和PS3的CPU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CPU只是整个游戏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两个层面的东西。
作者: 2342    时间: 2009-12-17 09:46

威力PC?
作者: HRF    时间: 2009-12-17 09:50

早就看过了,火星
作者: 卡呆    时间: 2009-12-17 09:54

引用:
原帖由 LILIT 于 2009-12-15 10:33 发表

没戏,同样的文章在软区发了两遍了
都是到二楼之后就没影了
不知道LZ这帮马甲到底想干什么

是吗?或许楼主是觉得有用吧!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7 16:10

David Shippy
本书第一作者,Xbox360的PowerPC微处理器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7 16:11

引用:
原帖由 卡呆 于 2009-12-17 09:54 发表

是吗?或许楼主是觉得有用吧!
转载我的?
还是如我一样转载?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17 16:12

把连载的章节全部附上了
作者: 寂寞堂口    时间: 2009-12-23 15:39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八)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38.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九)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41.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十)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43.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十一)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44.aspx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十二)
http://blog.stnn.cc/nj20081004/Efp_Bl_1002653746.aspx
作者: 逆寒冰冷雨    时间: 2009-12-23 15:49

怎么变成转链接了
作者: jinwyp    时间: 2009-12-24 15:02

这书哪有买啊 太好看了
作者: 卡呆    时间: 2009-12-25 10:50

个是真的要看啊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