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BeastMa 于 2009-10-16 15:08 发表
这么好的游戏卖4.7w……日本人果然都是SB么……----------------------------Michael Jackson (1958-forever)千禧后的第一个10年就要过去了,人...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09-10-16 15:43 发表
不是扯,我觉得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好莱坞大片已经是一个全世界都接受的欣赏模式。与它相近的东西不应该会因为地域性而受到文化排斥。
这点和日本电影几乎只能在本土卖是完全不同的。
这句 ...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9-10-16 15:51 发表
还是说不通
我叔叔夫妇两,也喜欢看好莱坞大片
但和它相近的美剧就不爱看,就爱看国内的连续剧和脑残棒子剧
这是个什么道理?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09-10-16 15:50 发表
日本票房第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宫崎骏的哪部片子吧,显然文化还是有影响的。
至于游戏,电影式的游戏在日本本来就卖不多。这个国家在游戏上对这种真实系纯感官刺激的东西不是很有感觉的。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9-10-16 15:59 发表
他们俩又不是从电视台放的看
去买的三块钱一张十多集的压缩DVD
很多电视剧根本从来没听说过
真要看美剧,我这里三区的多的是,随便他们拿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09-10-16 15:57 发表
也不见文明类diablo类游戏在日本吃得开啊
感觉日本人在游戏这方面的眼界越来越狭窄了(我是说消费者),光荣可以一年两、三个无双title当资料片卖,还卖得掉,还不停启用新的无双title,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消 ...
原帖由 lokinie 于 2009-10-16 16:40 发表
逆转裁判本来就是个小品游戏,为什么要在欧美卖得好?这个对比实在是莫名其妙.
日本人的闭门造车是谁都看得见的.逆世界潮流而行.不过他们的本土市场够大,靠讨好宅为生的话也够养活自己了,就这样自给自足的话倒也死不了 ...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09-10-16 17:19 发表
90%的消费者是傻子。或许美国比日本少5%,但最终所有高销量的游戏都在做傻子的生意。
你看看美国一年出多少个FPS,不照样卖。美国人眼界宽?就好莱坞这种傻子专营店国?
还看美剧。看美剧的也就那么点欣赏水 ...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09-10-16 18:02 发表
欧美人能接受pes,日本人能接受fifa么?
欧美人能接受mgs,日本人能接受halo么?
欧美人能接受忍龙,日本人能接受战神么?
欧美人能接受ff,日本人能接受老头滚动条么?
至于美剧,我现在也不喜欢看了。反正 ...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09-10-16 18:02 发表
欧美人能接受pes,日本人能接受fifa么?
欧美人能接受mgs,日本人能接受halo么?
欧美人能接受忍龙,日本人能接受战神么?
欧美人能接受ff,日本人能接受老头滚动条么?
至于美剧,我现在也不喜欢看了。反正 ...
原帖由 lokinie 于 2009-10-16 18:54 发表
如果只是安于现状的话,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我想不少日本制作人还是很有志向想要引领潮流的,否则小岛稻船也不会说出日本业界完了之类的话.毕竟八九十年代日本游戏是世界的主流.
这就是一个自身定位的问题了.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09-10-17 00:04 发表
已经证明的道理
技术 不是游戏原动力,不是必要内容。
大工作量 不等于游戏质量,不是必要内容。
以日本开发体制的闭塞程度,追逐现在的图像技术发展,是死路一条。
以日本人的开发习惯,追求现在的工作量增长速度,是死路一条。
即使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充满金属和橡胶质感的材质,刚体的物理运动也不是人人都需要的游戏内容。
日本的出路在于差异化
把游戏做小,成本做低,做出卖10w 20w就能出利润,但在某些方面无可替代的实验性作品。然后再图翻身。
所谓引导潮流,说难听点就是人傻钱多。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09-10-17 00:04 发表
已经证明的道理
技术 不是游戏原动力,不是必要内容。
大工作量 不等于游戏质量,不是必要内容。
以日本开发体制的闭塞程度,追逐现在的图像技术发展,是死路一条。
以日本人的开发习惯,追求现在的工作量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