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求技术达人指点,为什么本世代主机CPU用的是RISC构架的? [打印本页]

作者: 马拉多纳    时间: 2009-9-23 17:50     标题: 求技术达人指点,为什么本世代主机CPU用的是RISC构架的?

[posted by wap]

1、只是因为浮点能力强吗?上一代,x86构架的xbox是性能最强的,被人认为整整领先一个时代。
2、抑或价格便宜?前年看到一篇文章说,cell和xeon处理器的性能很糟糕,但价格很便宜,特别是性价比。
3、IBM的技术能力在高端领域据说是最顶尖的,火星上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用的cpu就是IBM产的
4、蛮心希望ms下一代咬咬牙亏个大本,把服务器领域使用中还未出生的power8或者9(非阉割版)拿来当主机cpu


IBM揭秘Power7处理器:8核心32线程、32MB三级缓存
驱动之家[原创] 作者:上方文Q 编辑:上方文Q 2009-08-27 02:58:26 9684 人阅读 [投递]
IEEE于斯坦福大学举办的高性能计算处理器学术会议Hot Chips 21进行到最后一天,IBM终于揭开了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Power7”的神秘面纱。
据Power处理器架构师William Starke介绍,Power7处理器将有四核心、六核心、八核心等不同版本,最多会集成12亿个晶体管,内部互联采用混合环线(Ring)和交叉开关(CrossBar)方式,但具体细节没有披露,而且具体频率也未公布,不过功耗与当前的Power6保持在同一水平(100-190W)。
Power7的每个核心拥有12个执行单元,包括ISU、DFU、FXU、VSX FPU、IFU、CRU/BRU、LSU等等,同时每个核心都支持四线程,也就是总计最多32个线程,同时该处理器支持最多32路并行,那就是1024个线程。
Power7处理器每个核心均搭配256KB二级缓存共享32MB eDRAM三级缓存,同时还集成了两个四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持续内存带宽100GB/s,SMP带宽360GB/s,整个芯片总带宽高达590GB/s。
William Starke指出,Power7在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显著增强,比如改进的能效、升级的线程性能、资源动态分配和大幅提高的多路吞吐能力。
Power7适用于多种领域,比如2U/4U机架和刀片系统、中高端服务器、超级计算机集群等等。据悉,IBM正在和Cray进行最后的竞争,以期获得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最新超级计算机合同,如果得手就到了Power7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IBM Power7处理器结构图


Power7单核心结构图

与此同时,Sun也带来了“Rainbow Falls”(彩虹瀑布),使用两级交叉开关在业内首次把16个核心集成到了一颗通用目的服务器处理器上,并支持多达128线程,即每核心8线程,是IBM Poewr7的两倍。
该处理器采用台积电的40nm工艺制造,核心面积与上代八核心T2+差不多,但功耗增加了大约30%,可同时处理最多1024个事务。


Sun Rainbow Falls架构图


Sun Rainbow Falls架构图




[ 本帖最后由 马拉多纳 于 2009-9-24 08:58 编辑 ]
作者: voodoo    时间: 2009-9-23 18:01

上代也是risc吧,除了xb
作者: nmlb    时间: 2009-9-23 18: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都是power pc的变种吧
作者: cfqxd    时间: 2009-9-23 18: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700)]

当时酷睿还没出,X86的奔腾四效率太差,而且当时英特尔和AMD战的正厉害,没精力去开发专用CPU
作者: 马甲007号    时间: 2009-9-23 18:28

遊戲雞的CPU什麽時候用過CISC了
作者: cfqxd    时间: 2009-9-23 18: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700)]

XBOX用的是奔三,秒杀PS2的那个MIPS怪胎
作者: 123321456    时间: 2009-9-23 18:56

其实奔腾开始cisc就是披着cisc的risc了。
作者: asdqwe    时间: 2009-9-23 19:19

从ps和土星开始就用了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09-9-23 19:44

當然是因為價格便宜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9-9-23 20:48

为什么是risc不如说为什么是IBM……IBM一家包办当然全部是PowerPC指令集……
sony的话Cell算共同开发
任是上代合作的延续
微软嘛,似乎上次XBOX学了点成本控制的知识,所以这次希望把产品授权完全到手,可以自己找单位制造,不像上次只能问英特尔和NV买。可能英特尔不同意,微软也就选别家了,这很单纯的。
作者: Nigel    时间: 2009-9-23 21:10

成本限制?搞笑

想要明白这个问题,先自补CPU架构的知识去
一提CPU只知道PC机X86还一脸大爷相的根本就是不想明白
作者: sowo    时间: 2009-9-23 21:20

价格问题,一开始大门就打算用intel的cpu,可惜专利和价格谈不拢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3 22:03

CISC指令适合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游戏机并非如此。
作者: cfqxd    时间: 2009-9-23 22: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700)]

FF大婶彻底暴露了,用在服务器上的RISC比PC环境复杂多了,用在工控上的CISC也随处可见
作者: ylgtx    时间: 2009-9-23 22:48

因为那时候I和A的cpu都很搓啊。要是早知道会出core这么牛b的cpu谁用risc啊
作者: vtmc    时间: 2009-9-23 22:58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3 22:03 发表
CISC指令适合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游戏机并非如此。
dud, dont shit around
作者: 性博士    时间: 2009-9-23 23:01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目前最牛b的cpu还是在ibm手上,power6
作者: shuipi    时间: 2009-9-23 23:52

引用:
原帖由 123321456 于 2009-9-23 18:56 发表
其实奔腾开始cisc就是披着cisc的risc了。
正解
作者: liyu2000    时间: 2009-9-24 00:29

都是找ibm设计的专用cpu,目的是为了把规格定死专利拿回到自己手里,这样方便控制成本。

否则的话,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受制于日后发展被cpu厂商漫天要价,比如intel在xbox末期早就转向了更高的产品线,奔腾3那型号生产线都停了,这时候你还要订购奔腾3那旧款会被cpu厂以生产线维持的费用要高价。一个可比的例子就是如今买个sdram内存比ddr贵多了。

把规格设计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可以自己找晶圆流片什么的定制,比如sony找东芝,这样生产线想开多久开多久,成本控制下来的钱也可以自己提早获益。cpu的制造虽说现在还不是白菜技术满大街都是,但是能制造晶圆流片的工厂也慢慢变多了。门槛更多出现在专利和规格上。

而目前专门干给人外包设计cpu买方案的,主要是ibm,ibm主要拿来一改二改三四改的模板,就是powerpc那个。除非你出很大价钱,比如像sony那样,人家才不花功夫从底层全部推倒重来呢。但是实际上cell这么大价钱的,也没有推倒重来,一半一半,spe重新设计了,运算核心则还是powerpc。

记得早前听某个ibm research的人吹水设计cell过程中的故事,他是这么说的。
作者: 马拉多纳    时间: 2009-9-24 08:52

会不会下一带的主机仍旧使用ibm的cpu???
用power7或者8做cpu???
作者: ppst    时间: 2009-9-24 08:59

引用:
原帖由 马拉多纳 于 2009-9-23 17:50 发表
[posted by wap]

1、只是因为浮点能力强吗?上一代,x86构架的xbox是性能最强的,被人认为整整领先一个时代。
2、抑或价格便宜?前年看到一篇文章说,cell和xeon处理器的性能很糟糕,但价格很便宜,特别是性价比 ...
光这40nm工艺就已经不是最高端了,大型服务器的优势倒是真的,因为这部分是需要积累的。

[ 本帖最后由 ppst 于 2009-9-24 09:00 编辑 ]
作者: 口古月    时间: 2009-9-25 13:45

FF神又被轮了……
无下限
作者: silverhoof    时间: 2009-9-25 14:10

Power 6都没还没有卖几台怎么又出Power 7了...
作者: BirdZou    时间: 2009-9-25 14:18

根本没必要,浪费性能啊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9-9-25 15:38

引用:
原帖由 silverhoof 于 2009-9-25 14:10 发表
Power 6都没还没有卖几台怎么又出Power 7了...
早先的Power5用户里面的一半估计已经半强制被升级到Power6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9-9-25 15:41

引用:
原帖由 马拉多纳 于 2009-9-24 08:52 发表
会不会下一带的主机仍旧使用ibm的cpu???
用power7或者8做cpu???
用Power当游戏机处理器是不可能的……怎么也得阉割到PPC的地步。
IBM现在用PPC指令集的最先进处理器应该还是Cell……
作者: BFM9000    时间: 2009-9-25 15:44

power8 9来做游戏主机么?浪费资源而已吧
下代主机能用好的GPU同时能控制好功耗就不错了
作者: 马拉多纳    时间: 2009-9-25 15:44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09-9-25 15:41 发表

用Power当游戏机处理器是不可能的……怎么也得阉割到PPC的地步。
IBM现在用PPC指令集的最先进处理器应该还是Cell……
是不是价格太高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吗?
作者: 马拉多纳    时间: 2009-9-25 15:44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09-9-25 15:41 发表

用Power当游戏机处理器是不可能的……怎么也得阉割到PPC的地步。
IBM现在用PPC指令集的最先进处理器应该还是Cell……
cell不是被认为是power based吗
作者: 马拉多纳    时间: 2009-9-25 15:46

引用:
原帖由 BFM9000 于 2009-9-25 15:44 发表
power8 9来做游戏主机么?浪费资源而已吧
下代主机能用好的GPU同时能控制好功耗就不错了
下一代GPU是不是也应该多芯片了?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5 16:11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3 22:03 发表
CISC指令适合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游戏机并非如此。
哪本計算機組織的教科書跟你這麼說的?賣弄你的娛樂本分也別這麼盡職哪,觀眾少,沒工錢的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9-9-25 16:19

游戏机用不着服务器级别的RAS特性。

至于GPU,现在的高端已经是单卡多芯了,毕竟大核心的设计是很困难的,内部互联复杂度的增长会受不了。
作者: himula    时间: 2009-9-25 17:06

现在个人电脑领域还有纯cisc这么一说吗?
都tmd是cisc和risc的综合体~~~
作者: refo    时间: 2009-9-25 21:59

引用:
原帖由 liyu2000 于 2009-9-24 00:29 发表
都是找ibm设计的专用cpu,目的是为了把规格定死专利拿回到自己手里,这样方便控制成本。

否则的话,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受制于日后发展被cpu厂商漫天要价,比如intel在xbox末期早就转向了更高的产品线,奔腾3那型号 ...
这段话已经彻底把问题说明白了啊

为啥下面的讨论还是不在点子上啊


另外,单核心的话,INTEL的CPU性能最强是毋庸置疑的(不是指性价比,尤其是作为单片机的话,性价比不合算),ARM的CPU功耗最低也是毋庸置疑的

POWER PC处理器主要的市场还是小型机、大型机,这个没办法的,如果换CPU,指令集一改,多少东西要推倒重来。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5 22:52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5 16:11 发表



哪本計算機組織的教科書跟你這麼說的?賣弄你的娛樂本分也別這麼盡職哪,觀眾少,沒工錢的
我看的是intel的技术专辑, 不知道小台妹你又有什么意见。

作者: 性博士    时间: 2009-9-25 23:26

引用:
原帖由 refo 于 2009-9-25 21:59 发表


这段话已经彻底把问题说明白了啊

为啥下面的讨论还是不在点子上啊


另外,单核心的话,INTEL的CPU性能最强是毋庸置疑的(不是指性价比,尤其是作为单片机的话,性价比不合算),ARM的CPU功耗最低也是毋庸 ...
请教一下单核心的intel最强是哪一颗?
小弟的认知还停留在power6的阶段...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9-9-25 23:47

同样核心数的3.3Ghz的i7和5.7Ghz的Power6跑spec2006 rate差不多,不是rate的还是i7更强。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5 23:58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5 22:52 发表

我看的是intel的技术专辑, 不知道小台妹你又有什么意见。
哦,原文書籍名以及段落原文放上來給大家評鑑一下。免得你又要用你不足的智識錯誤理解了。
CISC 適合複雜的軟件環境,看到這裡MIPS 過去用來組建SGI工作站的都要哭死了:D

POWER系列也好歹是蘋果電腦十幾年的專屬CPU哪。:D

[ 本帖最后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00:01 编辑 ]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0:16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5 23:58 发表


哦,原文書籍名以及段落原文放上來給大家評鑑一下。免得你又要用你不足的智識錯誤理解了。
CISC 適合複雜的軟件環境,看到這裡MIPS 過去用來組建SGI工作站的都要哭死了:D

POWER系列也好歹是蘋果電腦十幾年的 ...
这种常识还用问?
随便找一个 http://www.intel.com/intelpress/chapter-scientific.pdf

CISC and RISC
The x86 processors belong to the CISC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
puting) category, mainly because their instructions may be quite complex
or have variable length. They use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registers,
and are capable of accessing memory locations directly. Complex instruc-
tions are sequenced in microcode in modern CISC processors.
A different line, derived from CISC, is represented by the 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processors introduced in the
1980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mostly by how they differ from CISC
processors. The instructions are of fixed length, and of a regular format.
Operations are performed on registers only, of which a larger number
are available than on CISC processors. The only memory operations are
load and store. The hardware in RISC processors is simpler in principle
1

2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han in CISC ones, because a RISC architecture relies more on the com-
piler for sequencing complex operations.
Advances in both CISC and RISC processors were possible on one
hand throug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manufacturing area, and on
the other through new processor architecture and microarchitecture
features.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driven by increasing
demand for computing power, generally followed Moore’s Law. Named
after Intel Corporation co-founder Gordon Moore, this states that the
number of transistors in a microprocessor doubles approximately every
18 months. These advances combined with new circuit design tech-
niques also led to steadily rising clock frequencies. Individual operations
can thus be executed more quickly and/or with lower power require-
ments on each new generation of processors.
On the processor microarchitecture side, the most notable improve-
ments were brought by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ple execution units,
pipelined execution units, and out-of-order execution.
Today, CISC processors dominate the personal computer market
and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the low- and mid-range servers
and workstations. RISC processors are found mostly in workstations
and servers.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0:18

不过小台妹你如果认为 workstations and servers, 也属于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那就当我没说了。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0:33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0:18 发表
不过小台妹你如果认为 workstations and servers, 也属于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那就当我没说了。
Intel哪裡跟你說CISC適合複雜的軟件環境?:D :D

蘋果電腦也用了十幾年的PowerPC或是更早的68K,個人電腦在那時候就不算是複雜的軟件環境?

我繼續看您對複雜軟件環境的定義。:D 我還沒有先要求你解釋為何遊戲機不算是複雜軟件環境哦。

SGI 工作站早期是拿來渲染商業用動畫的,我到現在還很想知道FF神如何對複雜軟件環境作出定義哦。

[ 本帖最后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00:37 编辑 ]
作者: neeze    时间: 2009-9-26 00:34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09-9-25 23:47 发表
同样核心数的3.3Ghz的i7和5.7Ghz的Power6跑spec2006 rate差不多,不是rate的还是i7更强。
有5.7G的power6吗?用的是冥王星上的冷却方案?
4.7G的power6 ibm吹水吹了大半年不见出来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0:51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5 23:58 发表


哦,原文書籍名以及段落原文放上來給大家評鑑一下。免得你又要用你不足的智識錯誤理解了。
CISC 適合複雜的軟件環境,看到這裡MIPS 過去用來組建SGI工作站的都要哭死了:D

POWER系列也好歹是蘋果電腦十幾年的 ...
所以说无知就是这么的可怕, 事实摆在眼前都不能理解。
扭曲事实倒是十分在行。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0:54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0:51 发表

所以说无知就是这么的可怕, 事实摆在眼前都不能理解。
扭曲事实倒是十分在行。
要你拿出Intel原文段落指出哪一段說明「CISC適合複雜軟件環境」,你就縮了?

說自己看INTEL技術文件的是你,欣然應允拿出文件的也是您,怎麼我看您貼出的段落毫無指出複雜軟件環境的敘述?:D

蘋果電腦在使用Intel Core架構前原來不是ff神所謂的複雜軟件環境、SGI渲染好萊塢電影與動畫的視效工作站也不是複雜環境

請問您何時給出了一個符合資訊科學精確定義下的複雜軟件環境了?:D

你的資訊科學理解非常恐怖,實在經不起稍有涉獵人士的一問。一問你,你就悲劇了。:D

[ 本帖最后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00:55 编辑 ]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0:57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00:54 发表



要你拿出Intel原文段落指出哪一段說明「CISC適合複雜軟件環境」,你就縮了?

說自己看INTEL技術文件的是你,欣然應允拿出文件的也是您,怎麼我看您貼出的段落毫無指出複雜軟件環境的敘述?:D

蘋果電腦在 ...
Today, CISC processors dominate the personal computer market
and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the low- and mid-range servers
and workstations. RISC processors are found mostly in workstations
and servers.
你看不懂英文吗? 台妹。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0:58

你连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都听不懂, 莫非初中都没毕业?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9-9-26 01:00

引用:
原帖由 neeze 于 2009-9-26 00:34 发表

有5.7G的power6吗?用的是冥王星上的冷却方案?
4.7G的power6 ibm吹水吹了大半年不见出来
就是4.7G的,打错而已。
具体性能可以参照spec网站。
4路Power6和2路i7的rate两项基本相当,核心数都是8个。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00

順便用intel的技術文件小抽一下ff神吧
引用:
CISC processors dominate the personal computer market
and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the low- and mid-range servers
and workstations. RISC processors are found mostly in workstations
and servers.
Intel說CISC可見於「低階至中階」的工作站中,而RISC常見於工作站與伺服器中。此段語意說明了中高端的工作站與SERVER,比較沒有CISC架構的活動空間,工作站有這種越高端執行的運算越簡單的嗎?tm的硬件成本、效能竟然與運算應用的複雜度成反比了?

ff神的資訊科學理解真的不要問,很恐怖。:D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03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0:58 发表
你连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都听不懂, 莫非初中都没毕业?
哪個白癡寫出的中學課本教導你一種讓你到現在都還說不清楚的「複雜軟件環境」定義?:D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1:04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01:00 发表
順便用intel的技術文件小抽一下ff神吧



Intel說CISC可見於「低階至中階」的工作站中,而RISC常見於工作站與伺服器中。此段語意說明了中高端的工作站與SERVER,比較沒有CISC架構的活動空間,工作站有這種越高端 ...
果然是很无知。
自己说的每一话都在支持我的观点, 只可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1:06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01:03 发表


哪個白癡寫出的中學課本教導你一種讓你到現在都還說不清楚的「複雜軟件環境」定義?:D
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这么简单的一个词, 你还要找课本定义。无知!
等会我让你把你说的每个词都去定义一下, 你又说我抬杠, 太低级趣味了。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08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1:04 发表

果然是很无知。
自己说的每一话都在支持我的观点, 只可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工作站與server何時變成了單純運算環境了?越高端的工作站反而軟體運算越單純?

您的資訊智識真的很恐怖,不過我就是喜歡閱讀驚悚故事。:D

你的複雜軟件環境的定義到現在還說不出來,蘋果電腦/IBM用了十幾年的RISC都哭泣了。:D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10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1:06 发表

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这么简单的一个词, 你还要找课本定义。无知!
等会我让你把你说的每个词都去定义一下, 你又说我抬杠, 太低级趣味了。
資訊科學領域的東西可不是你說簡單就簡單的,既然簡單你為何到現在還說不出一個精確定義?

不就是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沒有學術依據,不然就是你根本理解不徹,想吐出幾個字還得奈何自己實為門外漢一名。
作者: lili2k2    时间: 2009-9-26 01:11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3 22:03 发表
CISC指令适合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游戏机并非如此。
原来ff神除了虚拟内存,还有这么nb的下限能继续展现……

人才啊!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1:13

难道你拿工作站去下A片, 玩游戏, 看视频, 做剪辑, 写文章, 聊QQ, 看网站?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1:17

开口闭口就苹果电脑, 我都懒的喷你。
你不知道苹果电脑也有用intel处理器的吗?除了苹果你见过什么电脑、笔记本用power处理器吗?
更不必说便携设备以及高档工作站中RISC处理器了,合理来起码是苹果电脑的几百倍。
无知。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18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1:13 发表
难道你拿工作站去下A片, 玩游戏, 看视频, 做剪辑, 写文章, 聊QQ, 看网站?
這就是您的複雜軟件運算環境? 蘋果電腦的RISC就不適合了?:D

我TM的一個SERVER要滿載算十幾小時才能模擬的東西,跟你這個幾個工作加起來還吃不滿CPU的東西哪個複雜?

INTEL不但根本沒跟你說CISC比較「適合」個人電腦,他只是陳述一件事實。你卻給大家看了您天才的定義以及一貫「無知流」的充分理解。:D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9-9-26 01:20

论泛用mips4K系列……

从sony携带嵌入式的PSP
到NEC的超级计算机Cenju-3
东家SGI的多款服务器不用说了……
还有一堆日本工业机器人、路由器……

不光光是同一个指令集,而是直接用同一核心。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21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1:17 发表
开口闭口就苹果电脑, 我都懒的喷你。
你不知道苹果电脑也有用intel处理器的吗?除了苹果你见过什么电脑、笔记本用power处理器吗?
更不必说便携设备以及高档工作站中RISC处理器了,合理来起码是苹果电脑的几百倍。 ...
看你多可憐,我前面說得明明就是蘋果電腦與IBM/Motorola 十幾年來的RISC處理器合作關係,21世紀以前的蘋果電腦就不是你說的複雜軟件環境?

這定義非常地FF神,我很有興趣繼續踢下去。

「高檔」工作站的使用RISC處理器,低檔工作站使用CISC處理器,你要告訴大家高檔工作站的運算環境比較單純。:D

我TM的整個人都樂歪了。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24

原來FF神所謂的複雜軟件環境就是同時看A片、開QQ、上網打字...這就是複雜軟件的環境。

我真TM的看不出來INTEL哪裡說CISC比較適合這種您定義的複雜環境了?

除了x86以外,還有哪個市面上普及的CISC,FF神快點去百度一下找上來給大家看看。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1:33

苹果又来抽台妹的嘴巴里。
那些越接近于单纯办公、学习、娱乐的苹果电脑,用CISC指令的就越多。
反倒是专业的苹果服务器几乎没有用CISC指令的。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34

跟ff神科普一點知識吧。

以現代superscalar架構的處理器來說,CISC最初的的設計在硬體實作上是非常難管線化的。何謂管線,就是一個時脈內處理器各工作單元可以保持高度使用率。相對來說MIPS指令集(RISC)從設計之初就是為了管線化作考量,因此硬體管線的實作非常容易。

套用你那破爛不堪惹人訕笑的的「複雜軟件環境」定義,RISC的管線化可以保持高使用率,多個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完成。你看看你這下又被我抽慘了。

真正影響工作站會是RISC,而個人電腦與低階工作站是CISC,是效能與成本的考量。不是什麼哪個架構比較適合哪種環境。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36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1:33 发表
苹果又来抽台妹的嘴巴里。
那些越接近于单纯办公、学习、娱乐的苹果电脑,用CISC指令的就越多。
反倒是专业的苹果服务器几乎没有用CISC指令的。
所以這就是CISC比較適合你那環境的證明?我看了都快笑翻了。

intel都沒這麼大方地說cisc比較適合個人電腦,他只是陳述了x86在桌上型市場的佔有率。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1:38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01:24 发表
原來FF神所謂的複雜軟件環境就是同時看A片、開QQ、上網打字...這就是複雜軟件的環境。

我真TM的看不出來INTEL哪裡說CISC比較適合這種您定義的複雜環境了?

除了x86以外,還有哪個市面上普及的CISC,FF神快點去 ...
那你说什么是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
为什么除了x86外很少见到CISC, 这当然是因为没人拿手机、游戏机、工作站去干这个了。
还有, 我到想问问台妹是怎么看待LZ这个问题的?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1:46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01:34 发表
跟ff神科普一點知識吧。

以現代superscalar架構的處理器來說,CISC最初的的設計在硬體實作上是非常難管線化的。何謂管線,就是一個時脈內處理器各工作單元可以保持高度使用率。相對來說MIPS指令集(RISC)從設計之初 ...
可笑, 我想问问台妹, 为什么会有MMX, SIMD这些扩展指令集的出现?
为什么powerPC上很少见到这样的指令集?
这些MMX,SIMD指令用CISC系统快, 还是RISC系统快?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46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1:38 发表


那你说什么是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
为什么除了x86外很少见到CISC, 这当然是因为没人拿手机、游戏机、工作站去干这个了。
还有, 我到想问问台妹是怎么看待LZ这个问题的?
你這種定義根本不是資訊科學用語,經不起學術理論的支持,不就被我打得滿頭包。別跟我說你是中國地區某資訊學院出來的畢業生,我會很懷疑貴校的教學品質。

x86在桌上型以外很少見到,原因就跟我LS說的有關。一切都還是回歸到硬體與成本問題

指令集功能強大,相對硬體設計便複雜且耗電;指令集功能精簡,相對硬體設計簡單。

指令集的強大與否不代表架構上的限制,最終評估系統還是回歸一件事情:綜合效能與硬體成本。

這種觀點本來就與本討論串其他人的看法有所接近,FF神跳出來給人抽,真得是很不好。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51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1:46 发表

可笑, 我想问问台妹, 为什么会有MMX, SIMD这些扩展指令集的出现?
为什么powerPC上很少见到这样的指令集?
这些MMX,SIMD指令用CISC系统快, 还是RISC系统快?
我就不說了吧....記得ps2時代不是有人yy Pentium 硬幹MMX/SIMD還不如mips嗎。:D

INTEL自己在CISC上疊床架屋弄出一些提高效能的法子,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比較適合複雜架構?

你真懂擴展指令集?光看你會把MMX,SIMD打在一起就知道你根本門外漢了。

MMX是SIMD下的一種實作,有人把兩種同性質的東西列在一起的嗎?丟人現眼哪。:D

「世界上會有男人、人這種動物出現」,你自己看看,這種文法與理解還正常嗎?:D

[ 本帖最后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01:53 编辑 ]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1:52

原来我说个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 还要符合信息科学的标准定语。

那台妹你说用于工作、学习、娱乐的PC,比起便携设备、游戏机、高档服务器来说 其软件环境广泛不广泛,复杂不复杂?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1:56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1:52 发表
原来我说个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 还要符合信息科学的标准定语。

那台妹你说用于工作、学习、娱乐的PC,比起便携设备、游戏机、高档服务器来说 其软件环境广泛不广泛,复杂不复杂?
:fq8 ...
遊戲機就單純了?遊戲機怎麼單純法?你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的定義,還得交由別人幫你一點一滴補全。

intel哪裡跟你說cisc適合你的複雜環境,或者是我來幫你修正一種符合學術上的用語,intel哪裡說cisc適合PC環境?

找出來給大家看。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02:09

为什么专业服务器,巨型计算机都用RISC指令?
为什么大部分嵌入式处理器都用RISC指令?
为什么注意成本的嵌入式处理器,游戏机处理器和不计成本的服务器,巨型机的处理器都用RISC?
为什么99.99%的PC都用CISC指令?
为什么连intel的竞争对手都用CISC处理器?
为什么功能越接近PC的便携设备,用CISC处理器的就越多?
为什么intel、amd他们意味最求性能,又不用交专利费,却不用台妹所言的高性能的RISC指令?
为什么?为什么?
难道一切都是天意?还是intel留守着最后的秘密?
当然这些问题都台妹是无法回答的,俺也没功夫和台妹继续纠缠了,睡觉。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9-9-26 02:18

从到Cenju-3超级计算机到PSP携带嵌入式
从机器人工业控制到播放站2代的多媒体应用
从Maxion systems实时系统到Indigo工作站
是否有一个X86处理器仅靠一个设计就去全部做到了?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02:24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2:09 发表
为什么专业服务器,巨型计算机都用RISC指令?
为什么大部分嵌入式处理器都用RISC指令?
为什么注意成本的嵌入式处理器,游戏机处理器和不计成本的服务器,巨型机的处理器都用RISC?
为什么99.99%的PC都用CISC指令 ...
首先提醒閣下早就自抽的徵狀,面對今日CISC Intel x86幾乎都是RISC混血的現實。效能越來越高,如你說的環境軟體越來越複雜,卻早就在Pentium一代
就向RISC靠攏了?

很久以前有一種比較不精確的說法,RISC的效能比較高,這當然是對應上個世紀工作站的現況來說的,但也透露了一種事實,根本沒有RISC、CISC架構哪個適
合桌上型應用的差別,指令集回歸的還是效能與成本。伺服器用RISC是因為他高效、嵌入式系統用RISC是因為他成本/效能考量合理。根本沒有所謂「複雜軟體
應用環境適用CISC」的理論,還需要我跟你講你能執行多工一邊看A片掏槍、一手打字垂死掙扎,也不過是作業系統對應用程式的行程作分時資源分配的結果,
根本不是你的CPU一口氣把所有工作都攬起來做,然後得出我因為是CISC,這樣設計的指令集先天跑多工就會比較快。:D

工作站等級的CPU若有對應的OS與應用程式,硬體快自然跑得快,不會因為POWER先天是RISC就注定不如CISC x86。Intel的CISC在學術界被認定為劣幣驅逐
良幣的一種歷史現象,這點全世界知名大學用的CA課本白算盤都寫得很明白,你可以向全世界的學者爭辯。

x86能打下天下都是跟微軟視窗合作的結果。Intel有雄厚的半導體生產資本,大量推行低價的cpu與比爾蓋茲隻手遮天,不出十年整個PC市場就變成是INTEL的
版圖。蘋果電腦沒有成為霸主,這要問微軟視窗為何如此強大。你可以在這個討論串捧一下視窗的強大了,這是微軟產品哦。
作者: 踩姑娘的小蘑菇    时间: 2009-9-26 10:34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3 22:03 发表
CISC指令适合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游戏机并非如此。
从虚拟内存转型指点CPU构架了么……
作者: tdk01    时间: 2009-9-26 11:08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2:09 发表
为什么专业服务器,巨型计算机都用RISC指令?
为什么大部分嵌入式处理器都用RISC指令?
为什么注意成本的嵌入式处理器,游戏机处理器和不计成本的服务器,巨型机的处理器都用RISC?
为什么99.99%的PC都用CISC指令 ...
还能为什么,为了兼容x86呗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12:03

引用:
原帖由 tdk01 于 2009-9-26 11:08 发表

还能为什么,为了兼容x86呗
这到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现在以intel为代表的CISC指令集的处理器,其指令几乎囊括了所有RISC类型的指令,而且RISC的特点也一一被采纳,比如说条件执行等等。另一方面CISC指令却在不断的增加,比如MMX,MMX-2,SIMD,SSE,SSE2等等,用于满足多媒体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3D处理等的需要。 这些CISC指令的功能并不是不能通过RISC拼凑实现,但是却依然被单独列位一条指令,目的就是为了使得执行速度更快,这样就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这就是为什么CISC指令更适合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而且这一特性正不断加强。

但是RISC指令集从诞生起到现在就没有多大的变化,无非就是更多级的流水线,更高的频率,更多的cache等等。你在RISC指令的CPU中, 很少有为任务管理而专门设计的指令,也没有那些128bit的指令,什么连乘,连除等等都没有。因为RISC就不是设计用来干这个的。
作者: 123321456    时间: 2009-9-26 12:23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02:09 发表
为什么专业服务器,巨型计算机都用RISC指令?
为什么大部分嵌入式处理器都用RISC指令?
为什么注意成本的嵌入式处理器,游戏机处理器和不计成本的服务器,巨型机的处理器都用RISC?
为什么99.99%的PC都用CISC指令 ...
你自己还是知道现在根本就没有cisc,都是risc在跑cisc指令罢了。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12:44

引用:
原帖由 123321456 于 2009-9-26 12:23 发表

你自己还是知道现在根本就没有cisc,都是risc在跑cisc指令罢了。
概念混淆。
作者: bing    时间: 2009-9-26 13:21     标题: 回复 75# 的帖子

在CISC发展的70年代,存储器的成本很高,于是CPU设计的复杂以减少代码量,让更多的事情由CPU硬件来完成
RISC是在80年代开始流行的,当时存储体的成本已经大幅下跌,但是存储器速度的增加去远远慢于CPU速度的增加,所以代码量已经不是问题,可以将CPU设计的简单而快速来提高时钟频率来增强性能
RISC的思想:
1.寄存器——寄存器。所有的计算都是在CPU内部的寄存器之前进行,因为寄存器速度比存储器快很多,CISC有大量的存储器相关的指令
2.硬件设计简单,这样可以细化流水线,提高时钟频率,让更多的事情由软件来完成
3.指令长度一致,这样指令解码的速度更快,CISC的指令长度从几位到几十位不等
INTEL为什么要坚持CISC的X86?这个可以在安迪格鲁夫(INTEL第三任CEO)有名的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得到解答
intel在90年代初也很犹豫,到底是不是要转投RISC,公司内部也分成了2派,他们也做出了自己的RISC I960,但是格鲁夫后来决定继续走CISC的原因就是因为软件的向前兼容问题,这个他在书中说的很清楚,自己不信可以去看,起决定性力量的就是软件兼容问题
到了奔腾开始,X86基本就是披着CISC外皮的RISC了,INTEL CPU现在解码的方式都是微指令,也就是先把一条X86指令解码成为几条更小的类RISC的微指令,再放到RISC流水线中去跑,所以现在再争论RISC与CISC早就没有意义了
你所谓的SSE,MMX等所谓的SIMD指令在RISC架构的CPU中都有,比如MIPS有自己的DSP指令集和多媒体指令,POWER PC也有类似的指令集,你不知道并不代表没有,所谓任务管理指令也都有
INTEL自己前几年推的安腾处理器也是非X86结构超长指令字的处理器
所以,现在PC继续坚持X86完全是因为软件历史原因,跟硬件没有太大联系
游戏机不需要这一点,当然没必要多此一举

[ 本帖最后由 bing 于 2009-9-26 13:25 编辑 ]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14:59

引用:
原帖由 bing 于 2009-9-26 13:21 发表
在CISC发展的70年代,存储器的成本很高,于是CPU设计的复杂以减少代码量,让更多的事情由CPU硬件来完成
RISC是在80年代开始流行的,当时存储体的成本已经大幅下跌,但是存储器速度的增加去远远慢于CPU速度的增加,所 ...
我在说指令, 你在说什么结构, 莫名其妙。
“CISC指令适合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游戏机并非如此。”
作者: bing    时间: 2009-9-26 16:33     标题: 回复 79# 的帖子

自己去补计算机基础知识
查查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到底啥意思
指令设计和架构实现密不可分,当年为啥CISC要弄那么多条各种各样的指令?就是因为存储空间太珍贵,所以CISC一条指令可以完成RISC几条指令的功能,虽跑一条CISC指令下来花的时间比RISC几条还要长,但是省去了存储器的空间(实现同样功能的程序,CISC生成的二进制代码比RISC要小,这是70年代搞CISC的主要原因),千年虫问题也是当年为了省存储空间而省去了日期的最高2位造成的
CISC和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一点关系没有,MIPS上跑LINUX和POWER PC上跑MAC OS照样跑的很好,当年WIN NT 4.0都有各种RISC CPU的版本,后来只支持X86不是因为RISC不适合复杂广泛的软件环境,只是微软的商业考虑罢了

[ 本帖最后由 bing 于 2009-9-26 16:58 编辑 ]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9-9-26 16:54

引用:
原帖由 bing 于 2009-9-26 16:33 发表
自己去补计算机基础知识
查查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到底啥意思
指令设计和架构实现密不可分,当年为啥CISC要弄那么多条各种各样的指令?就是因为存储空间太珍贵,所以CISC一条指令可以完成RISC几条指令的功 ...
请问RISC, CISC中字母A在哪里?
作者: bing    时间: 2009-9-26 17:03     标题: 回复 81# 的帖子

喔,原来人家用了个COMPUTING你就不懂了啊
自己去补基础吧
http://zh.wikipedia.org/zh-cn/%E ... 6%E6%9E%B6%E6%A7%8B
微处理器的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常见的有三种:
复杂指令集运算(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CISC)
精简指令集运算(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RISC)
显式并行指令集运算(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ing,EPIC)

RISC和CISC属于ISA,明白?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9-9-26 17:13

服务器CPU根本不值得完整拿来民用。
起码也要像Power4阉割成PPC970那样才行。
放心,阉割的不会是性能。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21:07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9-26 16:54 发表

请问RISC, CISC中字母A在哪里?
你可以好幾次百度google胡亂消化一堆文字來湊出恐怕只能騙騙自己的行話碼字,後頭卻能用一句話便能暴露自己基本知識理解的荒謬可笑。

為何你總是一再再三地暴露自己意圖逞強的企圖心呢?這些你根本不懂的東西也沒牽扯到你最愛的索尼還是FF的,虛心討教不是很好嗎?

讓自己成為使天下人得以歡樂的對象,我想你可能是麻痺了所以不痛不癢吧。

ISA是指令集架構,CISC、RISC是指令集架構分類。你TM的連計算機組織課本都沒碰過第二章還能上來耍帥,為何你總是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擅長惹抽呢?

HUMAN叫做人類,MAN、WOMAN是人類的分類,你TM的這種事情還要我教你?

抽你總是那麼歡樂,我繼續抽。

[ 本帖最后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21:13 编辑 ]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6 21:25

我來講講PS3/360好了。

現在PS3執行遊戲時背後還有XMB OS在運行,提供PSN好友狀態監控、訊息收發、檔案下載等功能,上面執行的應用程式與行程數量早就不是十幾年前16位元遊戲機時代機器開機就執行一個遊戲,遊戲本身甚至還包OS功能可以比擬的。就多工來說360/PS3跟一台電腦沒什麼差別了,FF神你跟大家說看看為何微軟索尼IBM沒像您天才般的思考稱

「CISC 適合複雜軟件環境,遊戲機並非如此」

所以PS3用Cell、360用Power970*3?
還有RISC就沒有SIMD擴展指令集?你TM的又當IBM PowerPC VMX是工程師的幻覺?
SIMD、MIMD、MISD、SISD等四種分類再計算機組織課本都定義得很清楚,上面哪裡TM的寫到這是cisc x86家族獨創的效能提升方案?

[ 本帖最后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6 21:27 编辑 ]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9-9-27 01:07

IBM的PPC处理器是开放授权的,便宜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大门的XB用PIII那是因为一开始为了稳妥,再加上当年INTEL开价也很划算(就是不给AMD机会)。可问题是INTEL是不会随便给别人授权的,即便是开价再高。再说了,几年前的X86 CPU已经都是披着CISC外皮玩RISC了。
三家都用IBM处理器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图便宜,而且POP上看起来也好看,理论指标多高,多有面子啊!忽悠不明真相群众一逮一个准,尤其是CELL。

[ 本帖最后由 爱你一棒陲 于 2009-9-27 01:12 编辑 ]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9-9-27 01:09

看到这种贴出现妓校毕业的虚拟内存大湿,就知道帖子肯定变味儿。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7 01:20

引用:
原帖由 爱你一棒陲 于 2009-9-27 01:09 发表
看到这种贴出现妓校毕业的虚拟内存大湿,就知道帖子肯定变味儿。
前頭靠著網路百度來長篇大論表現一種卓見智識,後頭卻能以本質學能一句話暴露一種無知蠢廢,這種無止盡的輪迴曲交給ff神不斷演奏,已經是上升到表演藝術的範疇了。

[ 本帖最后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7 01:21 编辑 ]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9-9-27 01:22

人家这也算是行为艺术啊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9-9-27 01:30

引用:
原帖由 爱你一棒陲 于 2009-9-27 01:22 发表
人家这也算是行为艺术啊
ff神的見證是要告誡大家,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光靠著片面理解是不能成氣候的。

反過來說,這年頭網路資訊管道四通八達,想裝大師要被踢爆的危機也是大幅上升。

Patterson這位史丹佛大學校長,寫了兩本CA經典聖經白算盤與計量Approach,面對ff神表演藝術背後的獨創計算機理論的「混沌」與「超現實」,也只能啞然失笑了。
作者: 马拉多纳    时间: 2009-9-27 09:17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09-9-26 17:13 发表
服务器CPU根本不值得完整拿来民用。
起码也要像Power4阉割成PPC970那样才行。
放心,阉割的不会是性能。
这是为什么?
作者: 马拉多纳    时间: 2009-9-27 09:23

为什么苹果会倒戈投入到intel旗下???
作者: DeLaJSR    时间: 2009-9-27 10:00

引用:
原帖由 neeze 于 2009-9-26 00:34 发表

有5.7G的power6吗?用的是冥王星上的冷却方案?
4.7G的power6 ibm吹水吹了大半年不见出来
4.7这个早推出了,Power6服务器在我客户那里购买和应用的已经很多了

第一台用Power6处理器的Power 570服务器(9117-MMA)是2007/05/22发布的,2007/06/08上市的,当时的CPU就是4.7的,后来陆续有了3.5,4.2,4.4和5.0的频率和Power 520,550,595等机型

即便是5.0的Power6,也都推出一段时间了,吹水大半年无从谈起

[ 本帖最后由 DeLaJSR 于 2009-9-27 10:06 编辑 ]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9-9-27 10:16

术有专攻!
作者: bing    时间: 2009-9-27 11:38

引用:
原帖由 马拉多纳 于 2009-9-27 09:17 发表

这是为什么?
很多服务器用的CPU的特性游戏机用不上,所以可以省去节省成本,而且还可以为游戏机加入专门定制的功能
比如PS1的CPU就是在MIPS R3000的基础上加了个处理图形的部分,所以当年PS1的3D性能在当时算是很强的
作者: bing    时间: 2009-9-27 11:43

引用:
原帖由 马拉多纳 于 2009-9-27 09:23 发表
为什么苹果会倒戈投入到intel旗下???
这个不是因为POWER PC的性能,而是当时POWER PC的功耗实在太高了,INTEL CORE2又凉又快
其实现在CPU现在多核的趋势当初也主要是因为解决功耗的原因造成的
作者: 马拉多纳    时间: 2009-9-27 11:46

另外听说amd现在在搞多核一线程。
搞成功了,是不是对游戏机有很大用处?

[ 本帖最后由 马拉多纳 于 2009-9-27 11:47 编辑 ]
作者: bing    时间: 2009-9-27 11:48

引用:
原帖由 马拉多纳 于 2009-9-27 11:46 发表
另外听说amd现在在搞多核一线程。
这个我不是太乐观。。。。。
多核的优化是个大问题,多核上跑一线程我觉得不是那么容易的
作者: bing    时间: 2009-9-27 11:50

引用:
原帖由 马拉多纳 于 2009-9-27 11:46 发表
另外听说amd现在在搞多核一线程。
搞成功了,是不是对游戏机有很大用处?
多核把多个线程分开跑好了都很不容易了,现在的研究焦点也在这里
游戏的程序不可能是一个线程的,如果能充分协调好各个线程到不同的核上跑我觉得都挺不容易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对游戏机没啥用处
作者: bing    时间: 2009-9-27 11:54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9-27 01:30 发表


ff神的見證是要告誡大家,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光靠著片面理解是不能成氣候的。

反過來說,這年頭網路資訊管道四通八達,想裝大師要被踢爆的危機也是大幅上升。

Patterson這位史丹佛大學校長,寫了兩本C ...
那两本书真是经典啊,反复的看了又看
我开始还想叫FF大神看软硬件接口去补补基础了
后来想他这种人怎么可能去看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