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PS3 Slim拆机全裸图片,首次看到内部架构 [打印本页]

作者: carnon    时间: 2009-8-26 10:41     标题: PS3 Slim拆机全裸图片,首次看到内部架构

http://www.ifixit.com/Teardown/PlayStation-3-Slim/1121/1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9-8-26 11:19

买一台白色的来玩大老鼠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9-8-26 11:24

换气扇还在啊?看样子散热应该问题不大。电源缩水了。主板上大块的芯片最老版本是5块吧,现在才3块?
作者: wuqu    时间: 2009-8-26 11:46

很漂亮的内部的结构
作者: sceic    时间: 2009-8-26 11:54

这才叫硬件设计,打开来可以让我有湿润感,某狗肉机打开来太惨不忍睹咧......
作者: zhangjingy    时间: 2009-8-26 12:02

主版布线还是那么整齐,做工依然好,就是那块小板子做工差了,赶上XO和WII的水平了。
作者: lin6410    时间: 2009-8-26 12:06

不错,缩了水都比某爱中国机强得多
作者: QuiGon    时间: 2009-8-26 12:36

引用:
原帖由 zhangjingy 于 2009-8-26 12:02 发表
主版布线还是那么整齐,做工依然好,就是那块小板子做工差了,赶上XO和WII的水平了。
电源布线很工整,用的应该也是四层板,用的也是大容量电容,从反面看布线相当密,集成度很高。何来“做工差”只有??
作者: PENNYSHAW    时间: 2009-8-26 12:42

牛B
不愧是SONY的东西!!
跟某个搞软件出身的比,完全是SONY在天,对方在地啊
作者: 床单红了    时间: 2009-8-26 12:52

很有入一台的冲动~
作者: l83910    时间: 2009-8-26 13:08

很喜欢那个大风扇,比xo的好多了
作者: bigbigsmallstar    时间: 2009-8-26 13:16

用料做工设计还是一如既往地好,这一点是不必为索尼担心的。slim版不错,看看以后合适的时候再入白色版吧,现在80G玩得正high
作者: sweetie    时间: 2009-8-26 13:22

MS跪下!
作者: sealzhang    时间: 2009-8-26 13:45

我错了 做工确实好

[ 本帖最后由 sealzhang 于 2009-8-26 14:02 编辑 ]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9-8-26 13:46

高科技啊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09-8-26 13:47

看來XO的成本還是比較低
作者: 蓝色的风    时间: 2009-8-26 14:08

SONY的做工从来都是让人放心的
风扇 1.3A, 估计全速状态下是鼓风机
电源220BP A ,按照台达的命名标准, 额定功率220w,期待经一步的功耗测试,个人估计PS3 slim实际运行功率在100~150w之间
作者: ggex3    时间: 2009-8-26 14:13

拆开后比没拆美多了
作者: 雪猹    时间: 2009-8-26 15:10

看这个设计,估计过两年还有更小的PS3
作者: silentkill    时间: 2009-8-26 15:23

引用:
原帖由 雪猹 于 2009-8-26 15:10 发表
看这个设计,估计过两年还有更小的PS3
哈哈,我也这么想的
作者: Simy    时间: 2009-8-26 15:27

看起来很美!It's sony !
作者: nordics    时间: 2009-8-26 15:45

想知道厚机,薄机读取游戏速度比较怎么样?
作者: 超越梦想    时间: 2009-8-26 15:49

XO与这一比就是那超级山寨货
作者: wuqu    时间: 2009-8-26 15:53

引用:
原帖由 雪猹 于 2009-8-26 15:10 发表
看这个设计,估计过两年还有更小的PS3
光驱进化为超薄光驱,体积还能减少好多的说
作者: mitsuna    时间: 2009-8-26 15:55

引用:
原帖由 nordics 于 2009-8-26 15:45 发表
想知道厚机,薄机读取游戏速度比较怎么样?
杂志图说新机读取变慢了
作者: zhangjingy    时间: 2009-8-26 15:57

杂志才试验了2个游戏,第2个游戏SF4速度还和老版一样。
作者: 不跳的野兔    时间: 2009-8-26 16:08

我觉得实机比概念图好看多了,主要是质感出来了
作者: 马勒戈壁草泥马    时间: 2009-8-26 16:27

看到 大部分件 中国造
作者: DDP    时间: 2009-8-26 16:31

PS3欧版机能买么?会有什么刷新率和不能逐行的问题么?会有锁区问题么?
作者: PENNYSHAW    时间: 2009-8-26 17:15

It's sorry
作者: 国产宝宝    时间: 2009-8-26 17:51

真的很用心~~
作者: linorex    时间: 2009-8-26 19:03

拆过sony的MD
那真叫美
作者: mame    时间: 2009-8-26 19: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N95)]

不愧是硬件的最高杰作…
作者: 世博安全套    时间: 2009-8-26 19:56

为啥两块芯片的die size还那么大?
作者: RVR    时间: 2009-8-26 20:08

图片上的只是封装,要看到DIE需要撬开顶盖。

另外,前面有人说电源板PCB是4层不太对,这个很显然是单层PCB,对于开关电源,单层设计足够了,成本也够低。
作者: 洛克狼    时间: 2009-8-26 20:42

真帅
作者: ooo    时间: 2009-8-26 21:14

虽然不打算买,也进来赞一下做工,只可惜GPU太落后了。

[ 本帖最后由 ooo 于 2009-8-26 22:39 编辑 ]
作者: 林爷    时间: 2009-8-26 21:17

有GT5就足够了
作者: 聋则嗅明XP    时间: 2009-8-26 21:39

全固态电容牛逼,360这种烟囱电解满板都是,质量可想而知
作者: QuiGon    时间: 2009-8-26 22:37

引用:
原帖由 RVR 于 2009-8-26 20:08 发表
图片上的只是封装,要看到DIE需要撬开顶盖。

另外,前面有人说电源板PCB是4层不太对,这个很显然是单层PCB,对于开关电源,单层设计足够了,成本也够低。
SONY所有产品线的电源板通常都是4层板。
即使不说这个,自己看看电源板背面,已经能依稀看到里面的电路,还单层板………………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9-8-26 22:43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9-8-26 22:49

引用:
原帖由 PENNYSHAW 于 2009-8-26 12:42 发表
牛B
不愧是SONY的东西!!
跟某个搞软件出身的比,完全是SONY在天,对方在地啊
没办法比的...

索尼做软件就跟微软做硬件一样...都是门外汉

话说看图片螺丝好像好多了,厚机的硬盘螺丝太二了..
作者: ppkkhh    时间: 2009-8-26 22:50

引用:
原帖由 QuiGon 于 2009-8-26 22:37 发表

SONY所有产品线的电源板通常都是4层板。
即使不说这个,自己看看电源板背面,已经能依稀看到里面的电路,还单层板………………
4层板应该就看不到里面的电路了吧?sony这个电源板没啥大区别啊........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9-8-26 22:51

引用:
原帖由 linorex 于 2009-8-26 19:03 发表
拆过sony的MD
那真叫美
别提MD,郁闷的是前几天去看...涨价了..原价599,现价799...太阳哦
作者: QuiGon    时间: 2009-8-26 23:03

引用:
原帖由 ppkkhh 于 2009-8-26 22:50 发表

4层板应该就看不到里面的电路了吧?sony这个电源板没啥大区别啊........
谁告诉你看不到??
当然不可能完全看到所有电路。但你透着光看还是能看到表面几层的一些电路的。

自己没事把你家电脑主板卸了透着光看,看看是不是能依稀看到里面的一些电路。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9-8-26 23:17

引用:
原帖由 马勒戈壁草泥马 于 2009-8-26 16:27 发表
看到 大部分件 中国造
我朝是天下第一劳动力输出国....不是啥光荣的事儿...最好避讳一下,呵呵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9-8-26 23:32

引用:
原帖由 linorex 于 2009-8-26 19:03 发表
拆过sony的MD
那真叫美
http://bbs.imp3.net/thread-531627-1-1.html

楼主不会就是你吧?
作者: RVR    时间: 2009-8-26 23:52

引用:
原帖由 QuiGon 于 2009-8-26 22:37 发表

SONY所有产品线的电源板通常都是4层板。
即使不说这个,自己看看电源板背面,已经能依稀看到里面的电路,还单层板………………
其实真要确认的话,看看图片正面就可以知道了,正面有金属化孔的话,至少是双面板;没有的话,没可能是多层板。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150W开关电源本来就没多少器件,并且多数器件引脚很少,用双面都嫌浪费了。谁没事开关电源用到4层板……你以为只要是电路就必须用到那么多层么,还是说4层才显得高级?
作者: 蓝色的风    时间: 2009-8-27 00:27

PCB板至少是双层,一层线路,一层ground
所以不存在单层一说
作者: realbobo    时间: 2009-8-27 01:20

这个单面有金属的“单层板”其实就是双层板,电源板我还没见过四层的,是不是省钱……?
作者: 狗娃    时间: 2009-8-27 09:58

外形有点山寨~~~~~~~不过东西确实OK!!
作者: 逆寒冰冷雨    时间: 2009-8-27 10:15

挺紧凑的
作者: 月光狼人    时间: 2009-8-27 10:23

拆开比没拆好看..........
作者: niubility    时间: 2009-8-27 10:25

引用:
原帖由 QuiGon 于 2009-8-26 12:36 发表

电源布线很工整,用的应该也是四层板,用的也是大容量电容,从反面看布线相当密,集成度很高。何来“做工差”只有??
引用:
原帖由 QuiGon 于 2009-8-26 22:37 发表

SONY所有产品线的电源板通常都是4层板。
即使不说这个,自己看看电源板背面,已经能依稀看到里面的电路,还单层板………………
引用:
原帖由 蓝色的风 于 2009-8-27 00:27 发表
PCB板至少是双层,一层线路,一层ground
所以不存在单层一说
混TG的专家真多啊,凭这两张照片就能看出是四层板,真是厉害啊。还有,PCB板为什么除了线路层一定要有ground层?你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收音机里面的单层电路板多了去了。

这个电源板中规中矩而已,没啥好吹的也没啥好喷的,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源板就该这个样子啊。主板的布局和做工确实不错,小零件很少,零件摆放很整齐。不过机器内部太多线拉来拉去还要靠胶带固定是个缺点(尤其是WiFi天线的引线,拉太长了),内部的美观倒是其次,制造时会比较麻烦,浪费时间(成本)才是主要问题,按说SONY的DFx应该不弱啊。这个如果可以改进的话那真是近乎完美的硬件设计了。




作者: Ttomato    时间: 2009-8-27 10:30

不错,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RVR    时间: 2009-8-27 11:06

引用:
原帖由 niubility 于 2009-8-27 10:25 发表






混TG的专家真多啊,凭这两张照片就能看出是四层板,真是厉害啊。还有,PCB板为什么除了线路层一定要有ground层?你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收音机里面的单层电路板多了去了。

这个电源板中规中矩而 ...
同意,这块板设计做工没什么不好的,可以说很不错。但是硬要说做工好就是多层板,那也太那个了。
多层板的一个必要因素就是金属化孔连接各层,图上是没有的,另外双面都会涂覆保护漆(一般是绿色),而图上只有一面。
作者: camelot    时间: 2009-8-27 11:26

这电源板是单层板~那位说最少PCB两层显然不懂。。。
板子又不是越多层越高级
看到国外的板,双面板走DDR2才厉害~~~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