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陶宏开:那些所谓的戒网瘾机构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8-15 02:57
标题:
陶宏开:那些所谓的戒网瘾机构
8
月
5
日的一则报道让众多民众震惊了——广西的一个网瘾孩子被“戒网瘾”致死的悲剧发生了!为什么?为什么非要死人才引起社会的关注?从
2005
年得知宁波、北京和九江等地有人用强制违法拘禁、逼迫吃药打针、暴力体罚训练等手段“戒网瘾”开始,我一直在全国各地大声疾呼:这不是戒网瘾,这是对网瘾青少年的再次摧残——因为这些孩子已经被不良网络游戏毒害了,却又被关在这些所谓的“戒网瘾”机构里面受第二次伤害!我曾一再地对所有采访我的媒体说:一定要让大家明白网瘾不是精神病,家长们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
不幸的是,某些利欲熏心的人利用其背景条件,大肆宣传、大打广告,上电视、登报纸,更多地是在网上胡吹乱招。心急如焚的父母们头昏脑胀地做了这些机构的帮凶——用欺骗、绑架、服安眠药等各种手段,死拉活拽地把网瘾孩子送进虎口。
从
2005
年下半年起,我陆续接待越来越多的去过这些“戒网瘾”机构的青少年。当他们痛苦地告诉我那些遭遇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并立即尽可能地向有关方面反映,包括最重要的媒体。令我万分失望的是,四年多来,此情况非但没有见到好转,反而在一步步地恶化:
2007
年
4
月
27
日,
14
岁的北京小男生受不了重庆大东方行走学校的长期殴打,先服了
5
颗外用药高锰酸钾,然后从楼上跳下;
2008
年
8
月
1
日,新疆青少年成长研究中心的问题少年在拉练途中死亡;时隔一年的本月初,刚被送进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的
15
岁男孩,遍体伤痕地离开了人世。
这些少年悲剧深深刺痛了我——
2004
年
5
月,我帮助了一位上网成瘾的少女,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了全国各地的近于疯狂的求助。至此,人们开始意识到——青少年网瘾已经成为严重而普遍的社会问题!面对无数急需救治的孩子,我常常想起陆游的咏梅诗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我开始到处培训志愿者,希望“有方能化身千亿,一个网瘾孩子一个帮助者。”
成批的孩子沉迷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之中,不上学、不回家,欺骗老师,不与父母交流,不少人为了去泡吧竟然偷窃家里的钱财等。这些孩子的父母采取了他们能够想到的一切办法,可惜非但无济于事,孩子的逆反情绪却越来越恶化,有的甚至伤害自己的父母,还有的为了上网而沦为阶下囚。数以千百万的父母们心急如焚,祖辈们更是涕泪交加,痛苦万分!青少年网瘾不仅是家庭的痛苦,更成为社会的痛苦——网瘾导致青少年犯罪率逐年攀升,犯罪低龄化日趋严重!
这千千万万的网瘾孩子急需救治,形成庞大的市场,各种各样的人都纷纷介入。几年来,全国已经办起了
300
来家“成长基地”、“特色学校”和“训练营”等戒除青少年网瘾的机构。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二套的《健康之路》以漫画形式专门对此作了分类:第一张,是我和两把椅子——即面对面的心理沟通为主要治疗方法;其次,是北京大兴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主任陶然,他背着一袋药;接着,是山东临沂网戒中心的负责人杨永信,只见他手里捏着两个电极,正准备按在一个网瘾青年头部两侧的太阳穴部位。此外,还有江西九江的徐向阳教育训练工作室等。其中,有不少是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媒体的宣传的,影响极大。
2004
年以来,在我们五年多“素质教育、健康上网”全国行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带着他们曾去过上述戒网瘾机构的孩子来向我们求助。从他们的经历和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根据现有的各种“戒网瘾”机构不同做法的分析,应该主要分为两种:主动法和被动法。前一种是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探讨问题的成因、从而寻求解决的办法自助、自救;后面的方法是把孩子关起来,主要用一些外界的因素来逼迫孩子戒除网瘾。
我们是属于第一种的,因为我们一贯认为“网瘾不是孩子的错”,其主要根子是在不合格的家庭教育上。此外,还有不良社会文化的反向误导与诱惑,以及重教书、轻育人的应试教育的高压与枯燥,把一批批的青少年学子推向网吧,使之染上网瘾。
在此思想指导下,经过反复的考察和研究,我们发现青少年上网成瘾后陷入三大矛盾:
1
)与家庭父母的矛盾;
2
)与学校学习的矛盾;
3
)自己与自己的矛盾(经常在自己的潜意识中知道这样滑下去不行,很想改进一下,可是又克制不住)。所以,我们主要是针对这三大矛盾来开展戒除网瘾工作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以“素质教育,亲子互动”为指导,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来学习,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求治本。同时,我们开设“净化心灵,走向理性”的系列课程,从人的本性、感性和理性这三个阶段谈起,让家长真切体会“养不教,父之过”的“过”到底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应该如何改这个“过”,并了解每个人是怎样从零月到长大的整个成长规律,从而充实自己。
由此,家长们就能够深切地发现自己家庭教育的误区,意识到过往对孩子简单粗暴、企图管住孩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是必须改进的。在此基础上,父母们进一步从中悟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补救措施,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缓和家庭氛围。孩子看见父母的主动改进,也会逐步反思自己的问题。经过几个回合,紧张的亲子关系缓解下来,其它问题也就不难化解了。
几年下来,一个个的家庭重构和谐,一批批的孩子走出网瘾泥潭,回归健康的成长道路。尤其是每年中、高考后,我们都会接到不少喜讯。其中,包括举国闻名的“考霸”张非,已经两次因网瘾而被迫从北大、清华退学。经过与我进行了心理沟通后,他再次走进清华,并终于在三进名牌高校后,第一次读了大二,更让他父母喜悦的是,亲子关系有了极大的改进。这些成果一再地证实了主动戒除网瘾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并鼓励我们不断地继续前行。
而其他相当大一部分的戒网瘾机构,大都和我们的主动方法相反,他们认为网瘾就是孩子的问题,你不听话就要强行改造你。因此,他们主要是采取强迫关押的被动方法,和家长串通一气,用种种欺蒙拐骗的手段,把网瘾青少年弄进高墙深院里关了起来,不顾孩子的强烈反抗对他们进行“戒网瘾”。这些机构的杀手锏就是强制加惩罚,逼迫孩子们就范。
这样一来,原本就有逆反心态的网瘾青少年打从心底里更加憎恨自己的父母了,有的还把这种仇视心态放大到对整个社会。据出来的这些孩子告诉我,他们在里面常常计划着出来后怎样报复自己的父母,有的甚至计划要伤害或杀死里面的“管带”和“教官”等等。
我们能怪这些孩子吗?试想,他们曾经是自己家里的天之骄子,掌上明珠,要如何便是如何。然而,在被塞进这些铁栏杆、栅子门的机构里后,一下子被与他们最心爱的游戏分离开,变成失却人生自由的改造对象,天天被迫吃药打针,关押禁闭,电疗电击,还要进行日夜兼程长途跋涉的魔鬼训练,而且不知道何年何月能重返自由的天地,再回到那无奇不有、无比刺激的花花世界里任意打打杀杀,他们的心情能好起来吗?
在那样高压的环境中,他们慢慢明白对抗是不仅无用,还会吃眼前亏。于是,比较机灵的孩子就假装顺从,以求怎样早日跳出那火炕。更糟糕的是,把这样一群问题青少年长期关在一起,由于心情不好,相互感染,那里面好的东西没有往心里去,不良习惯倒是彼此传染了。百无聊赖的他们学会了抽烟、打架、骂人、说谎、赌博等,出去后让他们父母大惊失色!
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每个网瘾青少年的背景不一样,有部分孩子的心理问题特别严重,身体条件也与一般的不同。但某些急于求成的教官们却看不到这些,用同样强制的方法对付他们。当他们反抗时,就被加倍的惩罚。有那些特别倔强的孩子“宁死不屈”,突然一下,既偶然又必然的悲剧就出现了!
这样的戒网瘾不但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反会使得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痛上加痛。被暴力色情游戏扭曲了性格和人格的青少年在遭受再次的伤害后,会给他们自己、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和痛苦。
前不久,我应邀分别在黑龙江卫视的《问教》栏目和江苏卫视的《证明》栏目各录制了一台节目。前者是和北京大兴区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陶然主任
PK
的——首先出场的是一个曾经被他们“治疗好”了的少年,但回去后变本加厉地玩游戏、不上学。后来,他父母参加我们的学习并改进自己后,孩子也自愿来听我们的讲座,不但回去后上学了,还经常再来我们这里帮忙做志愿者。后面江苏台的节目是和徐州魔鬼训练营的贺广阔校长
PK
的——另一位去过行走学校的网瘾孩子更让其父母痛苦,回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一支烟当面抽给他惊呆了的母亲看,还故意喷他母亲一脸的烟。后来,这对母子也是在我们这里听课后,两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也上学了。
黑龙江卫视的节目上个月已经播出了,
江苏卫视的节目本周末(
8
月
9
日)的星期天晚上
9
:
35
播出,请大家届时收看。
我希望,家长们一定要加强学习,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戒除网瘾,切莫给孩子造成重复伤害,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痛苦。我更希望,相关的管理部门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净化网络,引导亿万青少年在绿色的网络世界里健康成长;并对目前全国各地的
300
百余家“戒网瘾”机构加以检查和管理,不要再让上面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只有这样,网瘾和戒网瘾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尽量减少或更好的是彻底消除这一危害千家万户的社会之痛。
2009
年
8
月
7
日深夜
[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09-8-15 02:58 编辑
]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8-15 03:02
从卫生部禁止杨永信“电击戒网瘾”所想起的
(编者按:在社会强大舆论的压力下,卫生部终于发出通知,禁止山东临沂的杨永信用电击“醒脑”来治疗网瘾,真的是人心大快!在此过程中,陶教授一直坚决反对用违法关闭、打针吃药、电疗电击、暴力打骂、强迫军训等方法“戒除网瘾”。陶教授明确指出:以上方法是对网瘾青少年的第二次伤害,因为“网瘾不是孩子的错”,“网瘾不是精神病”。
为此,不少媒体采访了陶教授。这里,我们把媒体的相关报道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参阅。)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五千到上万
2009.07.15
《
东方早报
》《
大众日报
》
作者:吴玉
蓉等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青少年网民1.6亿以上,10%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瘾,即约1600万人。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对记者介绍,现在全国各地有300多家治疗网瘾的医院、基地、中心或学校,绝大部分是采用强制性的打针吃药、电击电疗、禁闭关押、打骂恐吓、暴力训练等方法。陶教授说:“可以把当前各种戒网瘾的方法分成有4个流派。我是属于两把椅子类,即采取面对面沟通的;陶然为代表是的以药物为主治疗的;杨永信为代表的,是以电击治疗为主的;还有的是用戒尺暴打的。”
他说,不管是药物,还是电击、暴力治疗的,都是表象上的,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事实证明,这些方法非但没有效果,反而造成第二次摧残,加深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使得他们对父母产生了怨恨、报复情绪和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陶宏开还介绍了这样一个例子:湖南某重点大学教授的16岁儿子,曾被送到北京某戒网瘾中心治疗。在治疗完后,父母把他接回家,他第一句话就说:“我告诉你们,从现在起,我活着就是要让你们痛苦。我决不读书,不上大学,不结婚,不生孩子,让你们断子绝孙!”这是他被该大学邀请去做报告时,校方领导告诉他的一个例子。当他在这个大学做报告时,这个孩子就在下面安静地听了近3个小时,中间还提问三次。“这个网戒中心,收费特别高,简直就是骗钱。”他说,全国这些治疗网瘾的机构,临沂一个月收费五六千算是少的,多的达上万元。
“网瘾不是孩子的错。”陶宏开表示,孩子沉迷游戏、上网成瘾,主要是因为家庭、社会和学校中存在的不当因素所导致。他说,只有找到他们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并从这些方面入手,才能真正治本。他分析,导致青少年网瘾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爱、过度保护和过度期望,使得孩子既十分自我又失去自我,价值观模糊,责任感不强,思辨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当他们接触外界时,易接受不良影响,上网成瘾。
学校的应试教育重教书、轻育人。教学活动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培养,课堂教学的枯燥和压力也致使不少学生对校园生活产生厌倦。躁动的青春向往寻求轻松快乐、自由自在的天地。
社会文化中存在有害因素,特别是电脑、网络过于游戏化,其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对青少年诱惑力大。孩子们感到在网络上能畅所欲言,可以放松来纵情宣泄。
陶宏开说:“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引导,他们的心理问题需要心药来治。”他还特别指出,网瘾和精神病虽然同属于精神方面的问题,但有根本的区别。精神病做事是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网瘾青少年做事往往有明确的目的,网瘾不是精神病。
陶教授呼吁有关部门来管一管全国各地的网瘾治疗机构,他说:“我想问一下卫生部:难道只有杨永信的治疗方法不正确吗?其他300多家机构呢?有暴力的,有关禁闭的,有强制打针吃药的等,这些都对吗?”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